許菁就讀於管理學院2016級電子商務專業,她學分績點4.15,連續三年專業第一,現已保送至清華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她曾在網商大賽、「網際網路+」、共享杯、三創賽等國家、市級競賽中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兩次獲得學校「大視野·微觀察」調研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獎學金、校級一等獎學金、學習優秀單項獎學金、「三好學生」;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市級項目1項、校級項目2項,公開發表SCI論文1篇、EI論文4篇。
堅持科研,突破自我
2016年夏天,許菁懷著滿腔的熱情,來到了首都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在這裡,她探索人工智慧的奧秘。大二的時候,許菁便將學習重心放在了科研創新上,她主持的管理類實訓基地項目《跨境電商中的跨文化分析》通過層層推選,進入校級爭優答辯。許菁對科研的熱愛和鑽研引起了老師的注意,很榮幸的被選入老師的課題組,每周和研究生師兄師姐們開展學術交流和探討。「那段日子裡,如果問題沒有解決完,我經常通宵閱讀文獻。有時為了不打擾宿舍同學休息,就會躺在床上思索,天一亮就趕緊把想法寫出來。」
做科研要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在科研上,隨著研究的深入,我越發感受到創新的重要性。」在大三上學期的時候,許菁在共享杯比賽中,創新性提出了基於集成學習的森林單位蓄積量預測模型,獲得大賽一等獎。許菁說「當在科研上做出一點成果以後,我便更渴望去做更好的成果,不斷地研究便會不斷地深入。」獲獎後許菁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優化模型的算法,將混合式特徵選擇方法改進為集成式特徵選擇,後期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種基於排序聚合的集成式特徵選擇方法,並將此成果發表於EI源期刊。
接著,許菁跟隨老師進行高血壓風險預測的課題研究,「經過刻苦實驗,我們成功的製作出了青少年健康管理系統,並在後期準備接入基於BP神經網絡的高血壓風險預測模型,隨後繼續深入探索高血壓風險預測,提出了基於集成式特徵選擇和深度學習的預測模型。」同期,許菁主持的2019年科研項目《「一帶一路」主題文獻的研究主題與趨勢分析》入選國家級大創項目,通過建立改進LDA模型進行我國「一帶一路」高等教育文獻主題演化研究,為推進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國際化戰略改革提供參考意見。正是因為這種堅持的科研精神,截止目前,許菁主持有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市級項目1項、校級項目2項,公開發表SCI論文1篇、EI論文4篇。
走出校園,學以致用
身為一名青年共產黨員,許菁始終懷有一顆「科技強國,書寫報國之志」的決心。以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為基礎,投身社會服務之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還記得有一次學術講座上老師所說,「科研不光要「頂天」,做理論方法研究;還要「立地」,將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做有用、有價值的東西。」」
2018年的暑假,許菁作為學校重點暑期實踐項目成員赴河北省阜平縣進行電商扶貧調研。為了解北桑地村電商的真實狀況,成員們專門拜訪了村中的電商門市並與負責人深入交流,在得知村中的電子商務業務是因為技術經驗不足,所以導致目前處於暫時擱置的狀態時,許菁和團隊成員們一起應用專業知識提供技術扶持,幫助當地村民重新建立電商平臺,希望讓村中的電子商務店鋪重新運作起來。在這段時間的實地考察中,許菁切身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在精準扶貧,建設美麗鄉村工作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看到了政策實施對於百姓生活質量的巨大幫助,也深知扶貧路上還有許多難關要去攻克。「一次次的實踐經歷讓我深深感受到,只有走出校園走入社會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國國情,了解人民生活,了解社會需求,加深我們對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的使命感和認同感。」
志存高遠,厚積薄發
對於成功保送清華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的經歷,許菁總結了很多經驗,可以幫助大家提前做好準備,「研究生不同於本科,主要是跟隨導師課題組開展項目的研究,所以最主要的是在本科期間就要培養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學校的科研項目做起,雖然開始會有些困難,但一定要堅持下去,汗水終會結出碩果。
「印象最深刻的是夏令營中的一個項目,我們需要組隊在1天半內完成一個項目,題目範圍是「智慧城市」。」看似熟悉的詞彙,但實際上若想交出一份優秀的答卷,既要從新穎的角度進行思考,還要小心以免最終脫離現實生活。在這個過程中,許菁豐富的競賽經驗也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各種競賽經驗幫助我一步一步學會如何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解決現實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不僅提升了我的團隊合作能力,也同時幫助我鍛鍊自己的邏輯思維和代碼編程等能力。」深厚的積累幫助許菁和她的隊友們得以快速討論分享彼此的觀點,確定大致方向,切實採訪不同的人群,了解人們的需求以及現在對現有設施的滿意度,最終落下一個圓滿的落幕。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為了實現自己的學術理想,在大學四年中,許菁從未有絲毫鬆懈,無論是專業學習還是選修學習,都以最認真的態度對待,不放過每一個學習、提升的機會。「抓住課堂時間、溫故知新、做到今日事今日畢,這是我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要求。」專注課堂,可以少走彎路;溫故知新,幫助自己全面理解新學到的知識;做事不拖延,提升時間使用效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大學短短四年時光裡,我們有無盡的事情等待嘗試,還有無窮的知識等待學習。只有做好規劃,才能成就更好的未來。許菁無疑做到了這一點,每周她都會為自己規劃一個計劃表格,把空閒時間安排利用好,精確到一個時間段要做的事情。「我通過網課、書籍等多種渠道自學了Python語言、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區塊鏈等知識。」這些日積月累的成果,不斷幫助許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除了這些以外,許菁還展示了她大學中的好幫手,一個方便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因為平時除了上課時間以外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打比賽、做項目研究還有學生工作等事情,因此為了不斷強化鞏固專業基礎知識,我會時常隨身攜帶翻閱小本子,裡面記錄著每一節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點。」每一次閱讀都會帶來不同的收穫,對知識的理解也變得更加深刻,為我的科研之路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昔日圖書館閉館時音樂的旋律,耐心答疑解惑的老師們,穿梭校園時觀賞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這些美好的記憶,都將陪伴著許菁走向未來。李大釗在《青春》一文中寫道:「則謂此菁菁茁茁之青年,即此方復開敷之青春中華可也。」 她是許菁!一位熱愛科研的追夢人!
(編輯:竇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