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不少媒體報導林心如身體、四肢突發性長滿紅疹。紅疹最初長在肚子上,發癢。一開始還以為是過敏,一周後去看醫生,檢查得知是「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到底是什麼病?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專家介紹,「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紅斑丘疹鱗屑性炎症性皮膚病,病因未明,經正規治療後可很快治癒。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手掌腳底長了它,要小心可能是梅毒疹的「馬甲」。
玫瑰糠疹
過敏性疾病 病因未明
「其實,據臨床經驗,起碼有1/3的人可能得過玫瑰糠疹。」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皮膚病專家陳文靜主任醫師說,玫瑰糠疹是常見的一種紅斑丘疹鱗屑性炎症性皮膚病,皮疹典型,多呈圓形或橢圓形,呈玫瑰色、淡紅褐色斑疹,斑疹中部有糠秕樣鱗屑,她和同事都得過。
玫瑰糠疹有兩大特徵,一是早期會有「母斑」現象,即初起時出現約一元硬幣大小或更大的橢圓形或圓形斑片,表面有呈灰白色的細細薄薄魚鱗狀皮屑;之後斑疹漸多,先是針頭大小紅點,漸漸擴大到西瓜子般大小,也是玫瑰色、黃褐色、橙紅色,邊界清楚,且中間呈羊皮紙狀略皺,薄鱗屑覆蓋,這些被稱為「子斑」的斑疹散布,多不融合在一起。二是發病部位一般不累及小腿以下,面部也很少發,多為脖子、軀幹、大腿與臀部、上肢等部位,而初發時,多在胸腹背部,皮損長軸和皮紋傾向於與肋骨平行。
對於有報導認為林心如患玫瑰斑疹是辛苦趕戲或是生孩後過度操勞導致免疫力下降所致,陳文靜指出,跟大部分皮膚病一樣,玫瑰糠疹的病因其實至今尚未明確,目前較為公認的是與病毒感染、過敏、藥物、自身免疫等相關。
治療
半年內多可自愈 對症治療兩周可控制
得了玫瑰糠疹,長了一身的紅斑,除了難看,還會有什麼問題?陳文靜指出,除難看之外,還難受。因為斑疹會有瘙癢感,越撓越癢。
不過,得了這病也不用過於驚慌,因為它有自限性,一般會好的,理論上最多半年你不治它也會痊癒,可留暫時性色減或色沉,而且一般不留疤痕。不過,生疹子時難看又難受,影響正常工作與生活,沒誰能扛半年,因此專家建議,懷疑得了玫瑰糠疹,還是應到正規的皮膚專科門診,按醫囑治療為妥。
在治療時,一般是對症而非對因治療,以減輕患者症狀,縮短病程為目的,一般1-2周就可控制。比如以抗組胺藥物治療,止癢;也可聯合抗感染治療;如果病情較重,比如斑疹已經瀰漫到小腿、手、腳,甚至泛發全身,則可考慮塗抹少量激素藥物,進行口服+外擦;還可進行紫外線光療,達到免疫調節、改善症狀等作用,效果也較好。而且,玫瑰糠疹治癒/自愈後,一般也不復發。
陳文靜舉例說,她曾患過的玫瑰斑疹就是注射複方甘草酸苷後1周左右就好了;她的同事則是通過照射紫外線治療,兩周完全治好。
不過,她特別提醒,服藥治療期間患者不能喝酒以免幹擾藥效,也要注意休息。
對於有患者問到的「忌口」問題,陳文靜坦言,病因未明,更無證據顯示與飲食有關,只是如果吃得過於辛辣、刺激,有可能瘙癢加重,更不舒服而已。
預防
很難從發病誘因來總結預防辦法
名字好聽,但症狀難看又難受的玫瑰糠疹,這樣「煩人的小妖精」能預防發病嗎?
「很遺憾,沒法做預防支招。」陳文靜直言,因為玫瑰斑疹的病因只能說可能與病毒感染、過敏有關,但病毒、過敏源不明,患者得病,當然可嘗試適當去尋找原因,但對不上病因的情況更多。在這一點上,玫瑰糠疹與煩人的蕁麻疹有點像,受冷、太熱、太陽曬、吃的東西、環境因素、吸入物質、自身免疫問題等等,每個人發病誘因都可不同。
正是因此,想從發病誘因來總結預防辦法,難。
正如臨床也有玫瑰糠疹難治個案,比如半年都不好的,陳文靜曾接診一名男性患者,40多歲,抗組胺藥、抗感染藥、激素、免疫抑制劑、光療等方法都用上了,一直遷延了1年多才控制住。「不用恐慌,難治機率很低,可能兩三百人才有那麼一個。」陳文靜說,難治病例,可能與自身免疫問題、反覆過敏、感染源一直存在有關。
特別警示
小心玫瑰斑當了梅毒斑的「馬甲」
由林心如得玫瑰糠疹所引發的醫學話題還不能停,陳文靜教授細看報導的圖片,認為還要教大家更多:小心玫瑰斑當了梅毒斑的「馬甲」。
報導裡一對攤開的女性手掌,明顯可見掌心、近腕處、指腹等位置長著很多紅紅的疹子。
她指出,報導曬出的圖片顯示,手掌散布斑疹,「這種情況在玫瑰糠疹發病過程較為少見」,如前所述,玫瑰糠疹一般兩頭不長,頭面部、小腿及手掌腳底不是常見發病部位。「當然也要看手掌、腳底的斑疹癢不癢」。陳文靜說,有經驗的醫生如果看到紅斑鱗屑性疾病患者就診,手掌、腳底長斑疹,瘙癢感不強,斑疹發得又急又多,尤其是處於20~40歲的性活躍期男女,會先考慮排除梅毒。
因為典型的二期梅毒疹,是出現於手掌、腳底的銅紅色斑疹,這時,只要花數十元,抽血查驗做梅毒初篩、確認試驗,梅毒陽性者100%能揪出來。「不能諱疾忌醫,對醫生隱瞞」,因為二期梅毒還是能完全治好的。出了皮疹,就應該到正規醫院或皮膚科就診,及時診斷與治療,避免進展到了三期梅毒才發現,造成神經系統、骨骼或心臟等器官損害。「與一期梅毒的硬下疳一樣,二期梅毒疹也會自行退去,不癢,但不治則病情並沒好,一直在進展。」陳文靜主任醫師說。
梅毒患者的皮疹表現並不是固定的,可表現為各種各樣形態。比如陳文靜主任醫師曾接診的一名約30來歲女性患者,在多家醫院反覆就診不太癢的皮疹,曾誤診為溼疹、玫瑰糠疹,一查正是梅毒。
另一種可能被誤診為玫瑰糠疹的是溼疹。因為溼疹的皮疹表現可為紅斑、丘疹、脫屑,嚴重時可出現滲出、糜爛、結痂、肥厚、苔蘚化,甚至出現自身敏感性皮炎,瘙癢明顯。不過溼疹沒有「母斑」、「子斑」這麼規律的發病,病情可遷延反覆發作,可分為急性溼疹、亞急性溼疹和慢性溼疹。找正規醫院的有經驗的皮膚科醫生就診、治療是明智的選擇。(記者何雪華通訊員洪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