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婦科內分泌門診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患者越來越多,中國漢族女性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患病率為5.61%,但僅有9.61%的患者意識到自己可能患有內分泌或者婦科方面的疾病。那麼多囊卵巢症候群到底是個什麼疾病?會帶來什麼危害?要不要恐懼呢?今天就讓鄭州萬安婦產醫院張濤教授帶領我們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問題一:張主任您好,在節目的一開始,我想請您給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多囊?
多囊又叫做多囊卵巢症候群,它是女性比較常見的一種生殖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由於卵巢不排卵而引起卵巢內部多數的卵泡發育,影響了體內的內分泌水平,從而引起月經稀發、月經量稀少等等表現,患者多伴有體重增加、肥胖、月經的異常,同時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現,包括痤瘡、肥胖,還有多毛等等,因為卵巢不排卵所以多半伴有不孕症。這部分病人如果沒有積極的治療,是高血壓、糖尿病和子宮內膜癌的高發人群,建議這部分患者積極到婦科門診去治療。治療方法要通過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進行治療,比如增加運動、減肥,要少吃甜食,少吃油膩等等這樣的食物,另外可以通過促排卵,調整月經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治療不孕症和調整月經的異常,通過這樣綜合的治療手段,這部分病人可以慢慢的恢復至正常。
問題二:那多囊我們都有所了解了,您能具體給大家科普一下多囊卵巢症候群有哪些特點嗎?
(1)異質性:不同的患者臨床表現不同,很多化驗輔助檢查也不盡相同。比如大家都認為超聲檢查有卵巢多囊樣改變是多囊卵巢症候群的必要條件,其實只有70%的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有卵巢多囊樣改變,而在正常人群中也有16%~22%的人同時伴有卵巢多囊樣改變,也就是說多囊卵巢症候群並不等於卵巢多囊樣改變。所以當您超聲發現卵巢多囊樣改變,而您的月經正常,則不必大驚小怪。
(2)不可治癒性:多囊卵巢症候群這個病是除不了病根的,是慢性疾病,所以您,不要期望用幾次藥就能治癒,需要長期配合治療。這也解釋了大家常常困惑的一個問題:用藥期間月經正常,停藥後月經又發生紊亂,就是因為,這個病的病根,是去除不了的。
(3)進展性發展的疾病:如果不配合治療,任其發展,那您就會比同齡人早10年或者20年得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子宮內膜癌等,所以一定要積極治療。
問題三:患上疾病,大家就想了解疾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那多囊卵巢症候群的病因是什麼呢?張教授能否為大家講解一下?
多囊卵巢症候群主要和遺傳、環境相關。
其有家族聚集性,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也被認為是一種多基因病。也就是說您的母親和姐妹有50%可能患此病。其中母親月經不規律、父親早禿、父親高血壓為3大獨立遺傳因素;其次父親糖尿病、母親多毛也為相關遺傳因素。
還有環境的影響:比如胎兒宮內高雄激素環境、低出生體重的孩子、地域生長環境、營養不良等都與多囊卵巢症候群相關,但是至今此疾病的病因仍不明確。
問題四:現在多囊卵巢症候群也成為了多發病,常見病。但是很多人對於它的巨大危害性還不了解,多囊卵巢症候群對女性有什麼危害呢?
當發生了多囊卵巢症候群時,如果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則會給您帶來很多危害。
(1)近期危害:月經不規律、生育率降低、高雄激素體徵、肥胖、高胰島素血症。
(2)遠期危害: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子宮內膜癌。在孕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疾病發生風險也會增高。
多囊卵巢症候群對婦女的危害可以貫穿終身,也正因為其危害涉及多種疾病,所以,當出現月經失調與不育時在婦科內分泌就診;發生嚴重的痤瘡時需要到皮膚科就診;出現代謝性疾病時需要到內分泌科就診;發生心血管疾病時需要到心血管科就診;出現抑鬱時,需要到精神科就診;如果妊娠,則需要到高危產科就診;如果發生子宮內膜癌時需要到腫瘤科就診;年齡大了,由於長期的危害,那時則需要到老年醫學科就診。
問題五:有許多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患者都有這樣的顧慮和疑問,多囊可以被完全治癒嗎?張教授。
不能,多囊是無法斷根的。但是可以調理,調理好了一樣可以懷孕。
問題六:多囊卵巢症候群是較為常見的生殖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屬於生殖內分泌領域的疑難病之一,是婦科臨床治療周期長,治療效果不甚滿意的疾病。如何進行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早期診斷?目前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國際上多囊卵巢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有好幾種,如鹿特丹診斷標準、中國診斷標準等,目前在臨床上應用最多的是鹿特丹診斷標準,2011年中國出臺的多囊卵巢症候群診治指南上也有一個新的診斷標準。
臨床上診斷多囊卵巢症候群,要具有幾個要點:1)月經異常,包括稀發排卵、月經不規律、閉經等。2)高雄激素症,包括多毛、痤瘡、黑棘皮症等高雄激素的症狀及化驗檢查雄激素(睪酮、雄烯二酮、脫氫表雄酮)水平高於正常。3)卵巢多房改變。鹿特丹診斷標準中規定,三項中必須有兩項異常,還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月經異常,才可以診斷多囊卵巢症候群。
問題七:我想知道,多囊是不是需要吃一輩子的藥?
如果短期內的治療目的達到了,可以暫時停藥。多囊的治療,不單單是靠吃藥來解決的,也需要一個長期的綜合的管理。比如運動、飲食、生活方式的一些改變,以及代謝的調整。
問題八:張教授,如果懷疑自己患上多囊,需要到醫院做哪些檢查呢?
性激素6項(必要)、陰道B超(必要)、抗繆勒氏試管激素AMH(可選)、胰島素釋放實驗IRT(可選)、葡萄糖耐試驗OGTT(可選)
問題九:一旦換上多囊卵巢,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嗎?
可以,手術當中就是將卵巢打孔,恢復卵巢的功能。手術以後可以懷孕。但是之後也是可能會復發的。所以即使是手術也不能根治多囊卵巢症候群,除了醫療幹預,積極的心理幹預還有平時注意多運動減肥也是很有必要的。
問題十:患有多囊的女性患者,如果沒有生育的打算可以不治療嗎?
不可以,多囊卵巢症候群是一種內分泌失調的疾病,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可能會導致高血糖、子宮內膜癌、高血脂等疾病。
問題十一: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生完孩子後,是否還需要進行治療呢?
多囊卵巢症候群發病的原因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紊亂, 造成下丘腦分泌的激素水平紊亂,負反饋失調,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表現為高胰島素血症、高黃體生成素、高雄激素血症,這些激素水平的變化常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最終可能通過雌激素與胰島素信號通路造成子宮內膜癌變發生,甚至有些研究證明,多囊卵巢症候群與卵巢腫瘤的發生也存在一定的關係。
因此,以上任何一項激素水平異常都要引起重視。但臨床上常常重視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的不孕問題,其實,肥胖、高雄、高胰患者都可能懷孕,但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異常,容易發生流產,因此,要儘可能在孕前或行試管嬰兒之前糾正體內激素的異常改變,避免流產的發生。
問題十二:我們了解到有胖多囊和瘦多囊的說法,那他們有哪些區別呢?
瘦多囊會比胖多囊好治很多,瘦多囊胰島素抵抗、內分泌失調比較少一些。所以胖多囊應該先減肥,變成瘦多囊,很多事情會迎刃而解。
問題十三:到底是因為胖才多囊,還是得了多囊才胖?胖和多囊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的關係嗎?
可能因為體內有多囊致病基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肥胖;也有可能是因為不良的生活作息導致肥胖,使得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能力受到影響。
問題十四:很多肥胖多囊患者有這樣的疑問,治好多囊一定要先減肥嗎?張教授能否為大家解答一下?
是的,首先多囊患者體內可能有某種基因使得患者的胰島素的敏感度不好,容易肥胖。其次現代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肥胖。而肥胖會導致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能力受到影響,使得月經紊亂,影響受孕。
問題十五:除了疾病本身,患者還擔心有併發症,多囊有哪些併發症呢?會不會遺傳給孩子呢?
可能會引起女性多毛、痤瘡、脫髮、2型糖尿病、肥胖、黑棘皮症、代謝症候群、不孕、流產、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子宮內膜癌等。
有家族遺傳傾向的表現。但是目前多囊的病因不明確。
嘉賓介紹:
張濤教授是河南省優秀生殖醫學及婦產科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原河南省婦產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計劃生育協會理事、河南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前婦產科主任、鄭大醫學院、河南省職工醫學院教授。全國婦女聯合會第六屆委員會執行委員,參加過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非政府論壇,受到中國組織委員會嘉獎。
張濤教授從事婦產科臨床診療、科研及教學工作54年,原河南省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是河南省享有很高聲譽的知名專家。2000年受聘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組建婦產科,首任婦產科主任直至2012年底,長期從事婦產科及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更擅長生殖醫學、婦科內分泌病、婦產複雜疑難病等。張濤教授在婦科內分泌病和不孕症治療方面獲得了巨大成就,發表成果獎包括: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國家級醫學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編撰專著5部。
擅長領域:生殖醫學、婦科內分泌病、婦產複雜疑難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