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法盟君 laKingdom法盟
說起來,這又怎是一個「難」字能概括得了的。
成立2年以來,法盟君接觸過很多律師,大多是因為他們主動諮詢一體化而認識的,可見在整個律師圈內,一體化的意願非常強烈。
不過,為什麼那麼多的律師想做卻沒做,或者做了卻沒成功呢?
01
不知道大家在產生一體化念頭時,有沒有仔細地對自身的情況進行剖析:
假如做一體化團隊,你打算投入多少資金?
你有多少案源,是從0到1,還是從0.1到1?
假如在一段時間內沒有產生實際的效果(沒有變現),多久你會放棄?
很多律師的回答是:「沒有。」他們只是有這樣一個想法而已。我想絕大多數律師都把法律顧問一體化的打造當作一頓快餐,迅速點餐,迅速上菜,迅速吃掉它。
把一體化當作一件事,而非一項事業,只想在3步以內像做一件事一樣完成它,是不合理的。
前幾天,python速成班上了熱搜,原因是太多類似「7天從小白到高手」的過度營銷。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python,和C語言、C++、Java一樣,是一種更為簡單程式語言,主要用於網絡爬蟲和數據分析。由於大數據時代的廣泛用途,它逐漸被營銷成為「每個職場人都需要學會python」這樣的形象。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可以學,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也並非每個人都能很快學會。我問了一下計算機專業的同學:
「最近想學下python,感覺對工作有幫助,你覺得難嗎,我能短時間學會嗎?」
「你有編程基礎就不難,沒有的人就……」
和學python一樣,打造一體化團隊也是同理,如果你忽略資金、市場情況、人員配置就貿貿然開始不一定完全失敗,但絕不可能速成,甚至會走更多彎路。
古人語,天時地利人和,方可成事。何況是從0開始呢?
02
laKingdom法盟的成員所之一——廣東摩創律師事務所,去年剛在深圳粵海街道落腳。寫字樓租金、人力成本、渠道費用等,在深圳活下去的成本有多高,不言而喻。
「0」流量,「0」名氣,深圳的市場很大,但摩創的市場在哪呢?
整整3個多月,摩創的帳上沒有進過一筆錢,新招募的員工也因為沒有信心,來來去去。
好在創始人從一開始就知道,雖然長期是以變現為目的,但短期內更看重的是引流,即在賣產品、賣服務之前先讓更多人看到你。法律顧問是面向企業的服務,這類ToB的業務其實很難陌生成交,需要一個「看見-了解-信任」的過程。
快到第4個月的時候,終於有客戶發來一份文件,希望幫忙審查,摩創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筆收入。
從線上引流,到線下加深了解和信任,再到最終的轉化,摩創等待了近4個月,到現在摩創已經能保持每個月至少3家的常法客戶增長,總算是活下來了。
如果換做你,在你所在的地區組建一體化團隊,未見成效多長時間你會選擇放棄呢?
03
偶然間,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英語成語low-hanging fruit,翻譯成中文是「低垂的果實」。意思是一棵樹有很多果實,一些在高處不容易夠到,一些垂在低處,很容易就摘到。
更深層的理解是,對數型曲線的人,前期增長很快,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在摘那些低垂的果實。但是終有一天這些果實會被摘完。比如,傳統的律師案源都來自於身邊的朋友介紹,這就是低垂的果實,這些果實遲早有摘完的一天,比如碰上這次新冠疫情,很多客戶就不再續約。
所以我們不得不調整戰略,把眼光放在高處的果實上,讓品牌自身形成長期的吸引力,而非長期依賴於有限的人際關係,這就是一體化的運營模式。
那低垂的果實我們要放棄嗎?
當然不,就像裸辭、裸婚一樣,風險係數太大,低垂的果實像是一個低保,我們當然要採摘,它能支撐一體化走得更遠,如果能從0.5開始,幹嘛還要從0開始?
法律顧問團隊的一體化沒那麼簡單,也沒那麼難。
到最後誰能摘得高處的果實,除了要有方法和技巧,比的就是耐力而已。每一個成功者,只是因為堅持到了成功的時刻。
2020下半場,依舊困難重重,致敬每一個還在堅持做一體化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