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邊海防學院是2017年軍隊院校調整改革後全國全軍唯一邊海防高等教育院校(副軍級),是全軍「2110 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一所兵種指揮類高等教育院校,是我軍邊海防專業人才培養基地、邊海防理論研究創新基地、邊海防精神文化弘揚中心和邊海防對外交流合作窗口。
學院前身是1941年7月在山西興縣成立的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分校,於抗日烽火中誕生,從延安窯洞中走來,與共和國共同成長,賀龍元帥及我軍開國大將陳賡,上將周士第、王震、彭紹輝等曾擔任學院領導。2011年9月改建為邊防學院。2017年7月以原邊防學院、烏魯木齊綜合訓練基地、昆明綜合訓練基地為基礎,轉型重塑組建陸軍邊海防學院,總佔地面積近4萬餘畝。
院本部坐落於古城西安、秦嶺北麓,烏魯木齊校區坐落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域,昆明校區坐落於春城昆明、長春山麓。
建校近80年來,累計為全軍培養輸送30多萬名軍政人才,走出了200多名將軍,湧現出「全軍戰鬥英雄」龐國興、「共和國衛士」王錦偉、「獻身使命的模範團長」胡筱龍、「南丁格爾獎」獲得者姜雲燕、「忠誠使命的模範軍官」江勇西繞等近百名英雄模範。
進入新時代,我院以建設強大穩固的現代邊海空防為使命,大力建設「邊海防戰略」與「邊海防指揮」兩個軍隊重點學科專業。學院現有指揮信息系統工程、火力指揮與控制工程、中國語言文學、作戰指揮4個本科專業。
學院人才濟濟,教學科研能力厚實,現有教授、副教授多達130餘人,全國全軍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10人,軍隊院校育才獎獲得者69人,60餘名專家教授進入全軍各類專家庫,獲國家和軍隊級教學科研成果獎200餘項,首創的《邊防學》獲全軍軍事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填補了我軍軍事領域研究空白。
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設施,系統配套的大學物理、語言、計算機等基礎類,指揮信息系統、火力控制工程專業類和作戰模擬類實驗室。現代化的圖書館、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網絡學習室、演播廳、標準化運動場、室內體訓館(集籃球、羽毛球、桌球、拳擊和器械訓練場為一體)和遊泳館等,以及完善的餐飲、超市、蔬果、快遞、理髮等公共服務體系。
新起點新徵程,陸軍邊海防學院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導,緊盯邊海防部隊建設發展實際,堅持面向部隊、面向戰場、面向未來,按照政治建院、特色辦院、人才興院、融合強院、從嚴治院總思路,圍繞提升邊海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打基礎,紮實練內功,聚力創特色,大力培養素質全面的邊海防部隊初級指揮軍官,培育忠誠可靠的少數民族優秀人才,培訓地方急需的邊海防專業骨幹,正在為建設世界一流邊海防軍事院校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