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問答—寶寶嗆奶、吐奶怎麼辦?這樣護理才有效,不妨試試吧!

2020-12-19 百家號

寶媽A問:為什麼月子的寶寶總會回奶,有時會從鼻子噴出來,處理不及時,會導致很多情況發生,我寶寶19天喝奶粉。

鮑教授回答:寶寶吃奶吃得好好的,有時候會順著嘴角流出來;突然由於打嗝、動作太大或者驚嚇從鼻孔或者嘴裡吐出奶來,這就是吐奶。吐奶的寶寶生長並沒有什麼問題,也沒有其他疾病,這與其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相關,並不需要治療;隨著寶寶長大,吐奶現象會逐漸消失。吐奶怎麼辦?寶寶吐奶,媽媽唯一需要擔心的是不要讓奶流到氣管裡去。所以寶寶吐奶的時候,不要急著把孩子豎起來,以免奶水流進肺部;輕微吐奶可以將寶寶側躺,輕輕拍背;吐奶嚴重的話,可以讓寶寶俯臥,用力拍背讓奶水全部流出來。如何預防吐奶?吐奶有幾個因素引起,比如吞咽空氣、吃太多、姿勢不對等等。所以寶寶吃奶的時候應該:1、要順應餵養。不要吃太多太飽;也不要餓極了再餵奶;更不要強迫寶寶吃。2、注意姿勢。寶寶平躺著吃奶更容易吐奶,所以餵奶時讓寶寶處於半坐位或者斜躺著最好了。3、拍嗝/避免吞入大量空氣。如果寶寶的嘴與媽媽的乳頭接觸不嚴密,那麼吃奶的時候必然會吞下去很多空氣,所以餵奶三五分鐘後可以幫寶寶拍嗝;吃完奶以後豎著抱孩子二十分鐘,讓空氣打嗝打出來就不容易吐奶了;或者寶寶吃奶的時候讓他含住整個乳暈,不要吞太多空氣 。

寶媽B問:鮑醫生,謝謝您的耐心。我們寶寶59天,諮詢過你吃奶不斷和今天白天不睡的問題的。今天晚上六點左右,寶寶在吃奶時咳嗽,吃奶後發現毯子上有一滴很小的血(我的乳房沒有任何傷口或者皸裂),然後在晚上7點多大便了很多奶瓣,整體黃綠(今天大便5次,下午之前都是金黃色)晚上帶去兒童醫院,大便驗後正常,血液檢驗後血紅蛋白在93,兒童醫院要求拍胸片和收院觀察。怕對寶寶有影響,沒拍胸片,我們趕去和睦家,具體咳血原因沒有說明,繼續觀察。但是給我們打了維生素K配了思密達和媽咪愛益生菌。體溫7點多在家測量時,一隻耳朵37.5,一隻37.4。在和睦家以及回家後體溫36.9。想請問鮑醫生能判斷具體咯血的原因嗎?

鮑教授回答:家長你好,吐奶有血絲我之前做過一個科普,基本上是兩種可能:1、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吐出奶液裡的血絲多半是媽媽的,而不是寶寶的。認真檢查一下你的乳頭是否有傷口。哪怕是輕微的傷口,也會滲出血絲。當傷口痊癒後這種現象自然會消失。2、如果寶寶有較為劇烈的咳嗽或嘔吐,就會導致咽喉部或食管壁的毛細血管破裂,這種情也會導致吐奶中含有血絲的現象。這種情況暫時不要處理,人體有血小板有凝血功能,不會對寶寶造成影響,毛細血管很快會自我修復。看描述你家寶寶是咳嗽以後發現很小的血,應該是咳嗽的比較劇烈,傷到了毛細血管。大便有奶瓣,黃綠,五次,有一些消化不良的徵兆,最近寶媽飲食是不是高蛋白質?奶水中脂肪含量過剩,寶寶無法吸收就會出現奶瓣,大便綠次數多也說明消化不充分,有腹瀉的可能。大便常規正常多表示沒有腸道炎症。血紅蛋白在93說明有輕度貧血,這個可能和消化不良也有關係。醫生打了維生素K是幫助凝血,思密達緩解腹瀉,媽咪愛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保護腸黏膜,診斷沒問題。耳溫正常不用擔心。

寶媽C問:你好,我娃娃出生15天有點感冒37度5左右,鼻子有點堵,打噴嚏,喉嚨有點紅,吐奶,嘴裡面吐泡泡,這是肺炎了症狀嗎?

鮑教授回答:根據家長的描述不能確定是肺炎,一般來說,小嬰兒的肺炎早期症狀如下;1、發熱:多為39度至40度高熱,呈馳張型,早晨低,午後高,並有疲乏的現象,持續時間長,且吃了退燒藥後,藥效一過體溫就又會上升,但有的免疫力弱的小兒發熱不高。2、咳嗽:初期為乾咳,持續加重,末期為無力的急咳。3、呼吸:呼吸增快,氣促、喘憋、呼吸困難,多帶喘鳴,鼻冀扇動,甚至胸骨上窩及心窩部陷沒。4、寶寶有拒食、煩躁、口周青,吃奶減少,嗆奶吐奶明顯,口吐白泡。15天小寶寶正常情況下也會吐奶吐泡泡,喉嚨紅可能是扁桃體發炎,如果喉嚨還有白色斑點,可能是細菌性扁桃體炎,需要就診。一般病毒性扁桃體炎不需要藥物治療,可以自愈。鼻子堵的原因有很多,37.5正好在發燒臨界點上,建議家長持續觀察,如果寶寶體溫越來越高,開始咳嗽,呼吸開始急促,精神狀態變差,有持續加重的趨勢,就應該立即就診,也不一定是肺炎,可能是感冒、支氣管炎。

相關焦點

  • 寶寶吐奶、溢奶、嗆奶怎麼辦?6個問答案例,看完後恍然大悟!
    作為新手媽媽,第一次看到寶寶吐奶,會不會特別慌張,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吐奶、溢奶、嗆奶,對小寶寶來說,都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100%都會經歷這個階段。當然,作為媽媽,看到自己的小寶貝吐得稀裡譁啦,肯定會特別心疼。
  • 寶寶頻繁吐奶怎麼辦?該如何護理?
    小寶寶吐奶是折磨萬千媽媽們的一個大問題,在寶寶出生到五個月是吐奶最頻繁的時期,六個月學坐之後,吐奶的現象會減少,到一歲就很少吐奶了,但是每個寶寶情況不一樣,有的寶寶可能會延續到一歲以後。家長也不必擔心,大多數寶寶都是生理性吐奶,合理的餵養方式和護理可以減少寶寶吐奶的現象。
  • 寶寶頻頻嗆奶 怎麼辦
    凡是當過媽的都知道,寶寶嗆奶可是媽媽們最犯愁的問題之一。有些寶寶才剛吃完沒多久,就「嚶嚶哼哼」地嗆著了,我們有時候對寶寶嗆奶也會緊張得手忙腳亂。最讓我們害怕的是,嗆奶嗆奶會刺激嬰兒柔嫩的呼吸道,嚴重時可能導致呼吸系統感染,甚至窒息。因此,小嬰兒嗆奶,當媽的可不能小瞧。怎麼辦?今天咱們來說說寶寶嗆奶的經驗吧!
  • 嬰兒嗆奶怎麼辦 初生嬰兒嗆奶怎麼辦
    嬰兒嗆奶怎麼辦漾奶量少,一般發生在寶寶吃完奶時,隨意的溢出一兩口奶。吐奶量較多,多發生在餵奶後,寶寶的吐奶前會出現伸脖子或者張口等痛苦難受的表情。嗆奶量較多,多發生在餵奶後,嬰兒會表現出頻繁劇烈的刺激性咳嗽,嚴重可導致嬰兒窒息,需及時處理。
  • 寶寶嗆奶怎麼辦?聰明的媽媽這樣做,可以有效預防
    其實,敏感、緊張的心理,對於媽媽來說只會是沉重的負擔,寶寶也不像媽媽們想像的那麼脆弱。在寶寶成長的這個過程中,媽媽們真正需要高度警惕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潛在的各種危險:不正確的護理方式、發生危險不恰當的處理、盲目跟風選擇有潛在安全隱患的產品...
  • 嬰兒嗆奶怎麼辦 兩個月嬰兒嗆奶怎麼辦
    嬰兒嗆奶怎麼辦新生嬰兒在喝奶的時候容易出現吐奶的現象,而吐奶時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時,在吸氣的瞬間容易誤入氣管導致新生兒出現嗆奶的現象,一旦嗆奶的現象嚴重會影響到生命,那麼新生兒吃母乳容易嗆奶怎麼辦?
  • 寶寶吐奶怎麼辦?家長要找到吐奶的原因,再進行科學護理
    寶寶生病出現吐奶,往往還會伴隨其他症狀,比如腹瀉、腹脹等,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就醫。其實只要家庭護理方法得當,6個月之內的寶寶很少出現生病的情況。所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寶寶吐奶情況,大多數都不是由於疾病原因導致的,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判斷寶寶是否是生理性吐奶,可以觀察寶寶吐奶之後的表現,比如:精神狀態、進食、體溫等都正常,說明是生理性的吐奶。
  • 新生兒吐奶嗆奶,媽媽這麼做,寶寶更安全!
    新生兒吐奶和嗆奶是很常見的事,但如果操作方式不對的話,也很容易造成寶寶的安全隱患,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護士長給我們上的第一課小寶貝出生的第三天上午,產科護士像平常一樣來到病房將小寶貝抱去洗澡。因為當時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時期,要保證所有新生兒避免感染風險,產科嬰幼兒洗澡間嚴禁陪護人員進入。寶寶外婆趴在門縫外面仔細看著,一刻也不捨得分離。
  • 寶寶嗆奶、吐奶、溢奶、厭奶,各種情況的應對方法,早學早受益!
    一、 嗆奶當嬰兒吃奶過程或吐奶後,奶汁誤入氣道,叫做「嗆奶」。一般來說,寶寶感冒鼻塞時,是比較容易嗆奶的,因為鼻塞吃奶時無法以鼻子呼吸,只能用嘴巴邊吃邊呼吸,這樣就特別容易嗆到奶。2、預防嗆奶的方法1) 不要讓寶寶以平躺的姿勢吃奶,特別是寶寶自己拿著奶瓶一邊吸一邊睡,這樣更危險;2) 大部分的嗆奶都是寶寶吃奶不專心所引起的,尤其是4個月左右的寶寶,因為對外界環境充滿了好奇,所以寶寶吃奶時要找一個安靜的環境。
  • 寶寶溢奶、吐奶、嗆奶有什麼不同?如何處理?爸媽需要分清楚
    溢奶、吐奶、嗆奶的表現、原因、對寶寶的影響各不相同,處理方式自然也不盡相同。比如:如果寶寶平躺著溢奶,不要著急把寶寶抱起來,而是把他們轉向右側臥,這樣可以避免寶寶繼續溢奶, 然後再給寶寶擦拭乾淨,或者輕輕拍打後背,幫忙拍嗝。
  • 寶寶嚴重嗆奶黃金四分鐘的急救措施
    關於預防吐奶嗆奶預防吐奶嗆奶的措施小寶寶的胃呈水平狀,容積小,賁門肌是鬆弛的,所以很容易吐奶,大部分月嫂也都知道小寶寶有這樣的生理結構。吸吮和吞咽是新生兒先天的生理本能,由於小寶寶喉軟管發育欠成熟,協調能力比較差,所以吐奶後非常容易發生嗆奶。
  • 溢奶、嗆奶、吐奶的區別,媽媽分不清,寶寶很遭罪
    寶媽們應該都經歷過,不管是母乳寶寶還是奶粉寶寶,寶寶剛吃完奶,有時奶液會從嘴裡流出了,有的是從嘴角出來,有的直接吐得量很大,有的邊吐邊咳嗽很痛苦。這些狀態其實都不一樣。大部分寶媽愛說寶寶吐奶,其實寶寶不是只有吐奶,還有溢奶、嗆奶之說。三種狀態,有不同的表現,也反映了不同的問題,所以寶媽們要會區分才好緩解寶寶的這些問題。
  • 預防寶寶溢奶吐奶嗆奶,關鍵在這些
    很多寶寶都有過溢奶、吐奶、嗆奶的經歷,今天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士羅歡帶大家學習有關這些方面的知識。溢奶正在喝奶或是剛喝完奶的寶寶,從嘴角流出少許的奶,這就是「溢奶」。有時候寶寶喝奶時吸得太急、太快,口中的奶來不及吞咽,奶就會溢出來。如果寶寶平時喝奶狀況都很正常,只是偶爾口中的奶沒有吞下去而從嘴角流出來,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問題,除非寶寶有吞咽的困難。
  • 新生兒吐奶嗆奶那些事
    註:直播內容來源寶寶知道直播嘉賓蘇白鴿醫生,課後內容整理來源寶寶知道用戶一世歡顏_dPxa。對於新生兒來說,吐奶是特別常見地現象。但是對於哪些情況地吐奶,以及嗆奶,需要及時送醫院,這次通過直播也有了一個很深刻地認識。
  • 1個月寶寶吐奶窒息而亡:新生兒吐奶、嗆奶,這些應對方法要學會
    建議媽媽將寶寶攬在懷裡,與寶寶胸貼胸、腹貼腹,讓寶寶的頭高於腳,這樣不容易引起奶水回流,並且讓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以避免吞入空氣。(正確的餵奶姿勢,可以關注【通乳小課堂】查看)2、餵奶後及時給寶寶拍嗝餵完奶後,給寶寶拍拍嗝,能有效避免寶寶吐奶。
  • 寶寶嗆奶嚴重可導致死亡,這些預防寶寶嗆奶的方法你應該了解了解!
    很多的新手父母都會遇到寶寶嗆奶的時候,一旦寶寶嗆奶,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大部分女性都是初為人母,因而在給嬰兒哺乳的時候會缺乏相關的育兒經驗,一不留神,孩子就很容易嗆奶,嗆奶嚴重的話可致寶寶猝死。那麼你知道寶寶嗆奶該怎麼辦嗎?那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寶寶嗆奶急救措施有哪些吧!
  • 8個月寶寶頻繁吐奶,愁壞寶媽,做好3點就能緩解吐奶
    寶寶吐奶情況是非常常見的,這不,雲南的郭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她的寶寶剛滿8個月,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寶寶才吸了3口奶,就突然將嘴裡的奶水吐了出來,弄得衣服和地板上全是奶水。那麼,該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問題呢?保持正確的餵奶姿勢許多年輕的寶媽想著躺著餵孩子奶,會讓孩子可以更加安全的吸食奶水,讓他們不會亂動。但往往許多孩子正是在這樣的餵奶姿勢下,出現嗆奶,讓寶寶不停地咳嗽,甚至嚴重些的還得了吸入性肺炎。
  • 寶寶吐奶,怎麼辦?
    茜茜前幾天一直在發愁,說自己2個月的寶寶總是喝完奶就從嘴角溢出來,很像是吐了,讓她很是不安。趕緊帶寶寶去了醫院,醫生看過之後表示,寶寶並不是吐奶,只是普通的溢奶,不用太緊張。新手媽媽們要問了,怎麼樣分辨寶寶是吐奶還是溢奶呢?發生溢奶或吐奶時該怎麼緩解呢?
  • 寶寶吐奶該怎麼辦 原因有哪些
    吐奶指的是寶寶在喝奶之後又吐出來,這是比較常見的情況了,因為寶寶的胃跟成人有一定差別。不過在寶寶吐奶後,家長不要太過緊張,要沉著應對,那寶寶吐奶該怎麼辦?原因有哪些?    寶寶吐奶該怎麼辦?原因有哪些?
  • 新生兒溢奶、吐奶、嗆奶如何處理?
    吐奶則是指餵奶後發生的一種較強烈的嘔吐,寶寶可能會出現伸脖子或者張口等痛苦難受的表情,胃中食物被強有力地排出,有時是噴射性的,量較多。當寶寶吃奶過程或吐奶後,奶汁誤入了氣道,叫做嗆奶。多數寶寶在吃奶時如果奶汁流得過急,他會自行調整呼吸和吞咽,吐出奶頭,暫停吃奶,有時會伴有輕微的嗆咳。新生兒溢奶、吐奶、嗆奶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