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升學堂
2020 9 27
星期天
我是劉老師: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高考600分以上,可以稱之為特優生。在這裡,我們竭盡全力地四川省內600分以上學生人數排名前50名的中學搜集了。由於信息來源於網絡,遺漏之處,還請家長指。
這些學校取得的成績,我們既要看生源數量(學生人數)、又要看生源質量(入口成績),還得在周圍學校/區縣的競爭(生源外流),優生比例高的學校或是縣級中學能上榜,真的、真的非常不容易。
第50名 涼山州·西昌中學 64人
在校學生總人數4300人,西昌是涼山州的首府,作為州內最優質的中學,雖說吸收了州內各縣的優質生源(州內各縣很多班級學生成績都是個位數),但作為四川教育最不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第49名 廣安市·武勝中學 66人
在校學生人數3866人,武勝是人口大縣,擁有85萬戶籍人口,雖說有廣安友誼中學、市級中學、南高在旁,但是人口基數的龐大為其提供了更多優質生源。
第48名 達州市·達州中學 67人
在校學生6600餘人(高中),作為四川人口第三大市,也是達州市的第一高中,優生率並不十分突出。近年來,很多達州學子前往綿陽就讀。
第47名 成都市·棠湖中學71人
在校學生4500人,雙流區屬於成都二圈層的優質教育資源區,在毗鄰成都的情況下,能有如此優生率,實屬難得。
第46名 成都市·成都鐵中71人
在校學生6600(含初中),位於金牛區,金牛區的高中教育資源在成都市區中優勢明顯,彌補了小學、初中優質學校的不足。成都擁有眾多優質教育資源,中考優生不大會主動選擇鐵中,在學生總人數不多的情況下、生源入口不夠特別優質的情況下,能有這樣的優生人數,確實是一所好學校。
第45名 成都市·金堂中學76人
在校學生人數4000人,作為離成都城區相對較遠的三圈層(但並不遙遠),也是一個90萬人口的人口大縣,沒有被虹吸,有76人的特優生也算是理所當然。
第44名 德陽市·廣漢中學77人
在校學生3000人,離成都市區相對較近,但隸屬於德陽市、相對較為獨立的60萬級人口縣級市(德陽下屬的各縣級市相對來講和德陽相對獨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600分以上的優生率較高。
第43名 自貢市·蜀光中學 80人
在校人數5000人,遠離成都,自貢市下轄縣少,是四川最小的地級市,國企、軍工企業近年發展艱難。80人的特優生人數也是千年鹽都的榮光。
第42名 成都市·七中萬達 80人
在校學生人數3000人,成都市二類中學的排頭兵。中考生源入口較為優質,高考優生率也委實不錯。
第41名 遂寧市·射洪中學 84人
在校學生人數9000人(含初中),高中學生人數4000,陳子昂開盛唐詩風,千年文脈一脈相承,作為一個交通條件不算太好的縣級市(剛成為縣級市不久),能有如此多的學生不流入遂寧、成都就讀,說明射洪中學的教學實力。
第40名 綿陽市·江油一中 84人
在校學生3400人,84人的超高分,詩仙太白的故裡,文化昌盛、人傑地靈,離教育大市綿陽很近還能有如此成績,確實不凡!
第39名 德陽市·綿竹中學 87人
在校學生3200人,離成都較近的德陽下屬縣級市,相對獨立,優生率也反映了當地的經濟實力。
第38名 內江市·隆昌一中 87人
在校學生6500人,與重慶接壤,人口大縣,眾多的人口為其提供了較多的生源,縣級中學要出成績,一定程度還是需要大量生源作為支撐。
第37名 成都市·龍泉一中 88人
在校學生3000人,離成都主城相對較近,也是成都優質的二圈層高中。
第36名 德陽市·德陽五中 100人
在校學生4200人,年輕的地級市,對下轄縣的虹吸力相對不足(以綿竹、廣漢的學生人數和高分人數看),能有這樣的優生比,證明了其教育實力。
第35名 成都市·雙流中學 100人
在校學生3500人,雙流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吸引了眾多不能就讀479的家庭和地級市家庭。造就了突出了優生率。
第34名 德陽市·德陽中學 104人
在校學生5000人,與德陽五中類似,屬下中江、羅江(已成為市轄區)農業縣人口也較多,也為其提供了較多的生源保障。
第33名 資陽市·安嶽中學 105人
在校學生3071人,四川著名的人口大縣,位於成渝兩座超級城市的中間點上,較遠的距離和資陽市較淺的資質,相對阻止了生源的外流,造就了亮眼的優生率。
第32名 達州市·宣漢中學 110人
在校學生10000人(含初中),達州市的人口大市,高考成績完爆市級中學,有大量入口生源,又有很優質的出口成績,生源外流?宣漢中學不怕!
第31名 樂山市·樂山一中 110人
在校學生5700人,樂山的第一中學,有了樂山市下轄縣市的學生趨之若鶩,良好的入口為其保障了優質的出口!其實,樂山外國語(私立)、峨眉二中、橋中、犍為一中也不錯哦!(雖然縣級中學逐漸在衰敗,生源外流加劇)
第30名 遂寧市·安居育才 111人
在校學生8000人(含小學、初中),遂寧作為一個年輕的地級市,川渝鐵路的交匯點,許多私立學校選擇在此深耕發展,遂寧的教育成就由此也上了一個大臺階。
第29名 瀘州市·天立國際 112人
在校學生3255人,天立是四川著名的私立名校,雖說其綻放在川南地區,這些私立學校也為遠離成都的城市帶來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第28名 綿陽市·三臺中學 112人
在校學生6500人,歷史上的府治所在地,公路鐵路運輸代替了水運,失去了往日的繁華,現在連降兩級成為縣,人口大市,在綿陽優質的公立、私立學校的夾擊下頑強生存,取得的成績也值得褒揚。
第27名 眉山市·仁壽一中 118人
校學生5174人,著名的縣級中學,甚至在樂山眉山沒分家時,可以僅排在樂山一中之後,川內人口大縣,沒被較近的眉山、成都兩市掩蓋,證明了其餘威尚存。
第26名 宜賓市·宜賓三中 112人
在校學生4800人。
第25名 宜賓市·宜賓一中130人
在校學生7000人,宜賓兩個中學實力不容小覷,平分秋色。從優生率來講,宜賓三中更勝一籌。(宜賓一中為前宜賓縣一中/觀音鎮、離市、區駐地相對較遠)。
第24名 廣安市·友誼中學 136人
在校人數8000人(含初中),廣安建市以來得到了眾多的支持(教育也一樣),下屬武勝、嶽池跟南充情感更親,鄰水屬原達州管轄距重慶更近,華鎣市老牌縣級市人口較少,但市第一中學當仁不讓,8000人的大學校,更多家庭的選擇。
第23名 達州市·大竹中學 140人
在校學生9600人(含初中),不得不說,達州市學校的吸引力真不大,縣級中學幾乎未被虹吸。
第22名 成都市·新都一中 144人
在校學生4000人,距離成都較近,教育資源相對較好,區內學生眾多生源不愁,也有很多成都市區的學生選擇新都一中。(新都二中位於新繁鎮原新繁縣,眾多外來子女「求」學於此,再次證明新都一中的生源相對優質)
第21名 成都市·實外 161人
在校學生人數未知,老牌私立學校最早的公立轉私立,成都的學校從不是以規模取勝,四川高考文科狀元的搖籃。搬入溫江後,小學、初中、高中全面設立飛速發展。
第20名 資陽市·資陽中學 171人
在校學生6700人,年輕的地級市,下屬資中、安嶽兩農業人口大縣為其提供了生源技術。6700(總學生人數):171(高考特優生),教學成績還是相當優質。
第19名 綿陽市·江油中學 182人
在校學生8000人,兩所重點中學合併而來,在綿陽的光芒下,能有如此成績,只能說承詩仙之風範吧!前50強,江油上榜2所。
第18名 成都市·嘉祥錦江 192人
在校學生4700人(含小學、初中),招生人數不多,精品化的高中學校。生源入口優質,出口也優秀。
第17名 內江市·內江六中 210人
在校學生3200人,如此的特優生比,難道不是一所好學校嗎?
第16名 成都市·師大附中 216人
在校學生3400人,成都公立高中除了479外的第4選擇。
第15名 成都市·石室北湖 222人
在校學生3200人(含初中),1600個高中學生,千年學府石室文廟的新校區,精品的高中,小而美
第14名 成都市·成外 228人
在校學生7300人,老牌優質私立,省市理科狀元的搖籃,招生量相對較大,家長十分認可。
第13名 瀘州市·瀘縣二中 246人
在校學生6350(僅高中),一所敢與瀘州市高中一爭高下的縣級中學,生源確實較多,但作為縣級中學,人海戰術並不丟人。
第12名 瀘州市·瀘州高中 279人
在校學生5300人,在天立和瀘縣二中的夾擊下,有如此成績值得驕傲,當然,作為市級中學,可以再突破突破特優生率。
第11名 成都市·七中高新 323人
在校學生4000人,作為七中林蔭的分校,入口成績直逼石室文廟(四中本部),眾多優生的選擇,小而美,小而精。
第10名 成都市·樹德寧夏 357人
在校人數未知,四七九中的「九」本部,錄取分數常年保持第二,招生人數不多,成都的學校依舊是小而精。
第9名 成都市·七中林蔭 362人
在校人數不超過1800(實再查不到具體數據),四川排名第一的中學,高奢路線,鳳毛麟角的存在,排名第九是由於其招生人數少,但優生比極高。
第8名 成都市·石室文廟 385人
在校人數1900人,自漢代文翁石室一直持續辦學,國內的著名大學前來宣講從不敢標榜歷史悠久。
第7名 成都市·樹德光華 387人
在校人數未知,樹德的分校,三校四區,無需置疑,服務少數,成就神話。
第6名 綿陽市·東辰國際 406人
在校人數4300人(僅初一、高一新生),超級大學校,綿陽人口排名四川第4(但與瀘州、宜賓差距不大),吸收了眾多其他地市重視教育的家庭前來就讀(成都學位有限,實行精英教育原則)。特優生比略低。
第5名 南充市·南充高中 552人
在校人數11400,但是有2個校區,還有初中部,川東北唯一的一所排得上號的高中。吸收了南充市下轄區縣的優生,四川人口第2大市為其提供眾多生源,特優生率較低,新校區稀釋了優生比,需要提高加強。
第4名 綿陽市·南山中學 616人
在校人數9000人。
第3名 綿陽市·南山實驗 716人
在校人數9500人。
第2名 綿陽市·綿中實驗 976人
在校人數8000人(私立)。
第1名 綿陽市·綿陽中學 1757人
在校人數9000人。在校人數9000人。
前4名被綿陽承包,作為戶籍500萬人口的中等人口城市,教育事業非常發達,吸引了原德陽地區(廣元、遂寧、德陽)乃至四川其他地區的人趨之若鶩的就讀。
與成都小而精不同的是綿陽大而全,綿陽教育成為產業化,已經進入的良性的循環。四川眾多的人口為綿陽提供了生源的腹地,也為其提供了教育的資金。綿陽為其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出口成績。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600分以上的佔比,綿陽一騎絕塵的存在,如果教育是一場戰爭,那麼綿陽一定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綿陽市:41.16%
成都市:29.4%
瀘州市:5.41%
南充市:4.69%
德陽市:3.12%
達州市:2.69%
內江市:2.52%
資陽市:2.34%
宜賓市:2.14%
廣安市:1.72%
遂寧市:1.66%
眉山市:1%
樂山市:0.93%
自貢市:0.68%
涼山州:0.54%
當然由於小編能力有限,數據有所遺漏的地方還請大家海涵,比如巴中南江中學、長赤中學為何不在前50,小編拿到官方數據確實困難,再次請大家留言,批評指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