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東 博鰲亞洲論壇 收錄於話題#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5個
本專欄不定期推出論壇研究機構關於全球主要經濟體、亞太區域合作以及發展前沿課題相關的觀察分析類文章,為關注這些話題的讀者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但需注意的是,此類文章觀點並不必然代表博鰲亞洲論壇的官方意見,還請知悉。
作者:博鰲亞洲論壇亞非事務部 王東
圖源:Pexels
原題:新冠肺炎疫情對哈薩克斯坦經濟社會的影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和蔓延已成為國際社會的重大挑戰,它對世界的影響遠不止是一次嚴重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那樣簡單。
3月13日,兩名哈薩克斯坦公民從德國歸國後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反應,這是哈境內首例確診病例。6月1日,哈暴發第二波疫情,當日新增828例,隨後反覆曲折增長。7月2日,單日新增連續破千。與此同時,哈近3萬人感染「不明肺炎」,且感染性和致死率比新冠肺炎兇猛。截至12月25日,哈境內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49,462例。其中,累計治癒135,063例,死亡2,196例。
受疫情影響,哈正在遭受近20年來的最大經濟困難。今年4月哈國家貨幣堅戈(Tenge)曾一度貶值15%,哈國民經濟部表示,2020年哈GDP預計為69.7萬億堅戈(約合人民幣10818億元),較上年下降0.9%。 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0年哈GDP將降至1.8%。5月,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預測,2020哈經濟將萎縮3%,2021-2022年增速將分別達到4%和3.6%。10月,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將2020年哈GDP降幅從預測的3%調至4%,將其2021年GDP增速從此前的5.5%調至3%。 世界銀行已對哈貧困率的預測由8.3%調整到12.7%。
經過哈政府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哈全國17個州市中,只有阿特勞州仍處於疫情「紅區」。位於疫情「黃區」的有北哈州、巴甫洛達爾州、科斯塔奈州和阿克莫拉州。其餘州市均處於疫情「綠區」。從全國平均水平來看,哈整體處於疫情「綠區」。隨著秋冬季來臨以及全球多地出現新一輪疫情,哈境內新疫情明顯反彈,感染人數和死亡病例攀升,防控工作仍不容懈怠。
一
疫情對哈經濟社會的影響
哈與全球其他國家一樣,遭受疫情蔓延、油價下跌、外需萎縮「三重打擊」,經歷了商業活躍度下降的艱難時期,疫情使哈許多行業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一)油氣業
受疫情蔓延及隔離限制措施影響,哈面臨供需失衡、油價下跌、全球石油庫存上升等問題。為避免原油庫存增加、油田生產停頓風險,哈能源部對大中型油田實施限產。由於實施限產措施,哈能源部將2020年哈原油產量預期由9000萬噸下調至8500萬噸。據初步統計,今年1月至11月,哈累計生產原油7850萬噸,其中出口6290萬噸,煉油1440萬噸。
今年1月至8月,哈石油企業上繳國家財政稅收1.5萬億堅戈(約合人民幣23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4.5%,減收1.209萬億堅戈(約合人民幣187億元)。哈石油開採領域收入同比下降46%,減收1.6萬億堅戈(約合人民幣248億元)。其中,石油出口損失高達3500億堅戈(約合人民幣54億元)。
今年前9個月,哈實施的四個大型油氣開採項目總投資額為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2億元),同比下降35.3%。一是卡拉恰甘納克油田天然氣開採項目,前9個月投資1.40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19億元),同比下降31.2%。二是卡拉恰甘納克油田天然氣回注項目,前9個月投資94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2億元),同比增長19.6%。三是卡拉恰甘納克油田擴產項目,前9個月投資47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083.6萬元),同比下降87.6%。四是卡沙甘油田工業試產項目,前9個月投資8.9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6億元),同比下降36.9%。
(二)航空業
由於疫情原因,今年上半年哈航空公司營收下滑近一半。據Energyprom.kz網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哈航空公司營業收入大幅削減。統計期內,哈航空公司累計運送乘客230萬人次,較上年同期下降35.8%。累計完成旅客周轉量38億人公裡,較上年同期下降90%。累計完成貨運量9500噸,較上年同期下降21.9%。累計完成貨運周轉量2680萬噸公裡,較上年同期下降38.1%。綜上,哈航空公司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92億堅戈(約合人民幣1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1.7%。
(三)旅遊業
哈文化體育部旅遊業委員會表示,疫情對哈旅遊業造成巨大衝擊。受隔離限行措施影響,哈旅遊收入將下降70%-80%。
二
防疫措施
哈目前疫情形勢嚴峻,但哈政府在疫情肆虐之初就表現出強對抗態度,多次進行強力幹預和「恐慌式」宣傳,但第一波疫情期間哈國民仍存在大規模未佩戴口罩上街現象,防疫措施未得到全面保障,導致第二波疫情出現。同時,政府為隔離在家無固定收入的人民發放隔離補貼,社區、居民點防疫物資也較為充足,沒有出現大規模搶購等情況。
(一)積極出臺防疫措施
3月8日,哈政府暫停韓國、中國、伊朗等一類疫情國家公民入境,這是疫情暴發以來,哈政府採取的首個措施。經第三國中轉來哈的上述三國公民也不得入境。哈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部已要求有本國和外國航空公司,首爾—阿拉木圖、首爾—努爾蘇丹航班只允許哈本國公民搭乘。此前,哈方暫停了與中國、伊朗之間的民航航班。
3月15日,哈政府宣布全國範圍實施「緊急狀態」。其間,採取了一系列臨時限制措施,包括加強維護公共秩序,保護重要國家和戰略設施、特殊管理和特殊安保設施以及確保居民社會活動和交通運行的設施;限制大型商業設施營業活動;暫時關閉商業娛樂中心、電影院、劇院、展覽館及其他大量人群聚集的場所;採取檢疫和大規模衛生防疫措施,包括由哈國防部和內務部機關下屬機構參與實施;禁止舉行娛樂、體育等大型集會活動以及家庭紀念活動。限制各類交通工具出入哈國境,哈和其他國家外交人員、應哈外交部邀請訪問的國際組織代表團成員除外。
針對第二波疫情,政府及時再啟隔離制度、大規模進口醫療物資等措施加以相對。
(二)穩定經濟和救助民眾的緊急措施
反危機措施總規模達到5.9萬億堅戈(約合人民幣915億元),主要用於保障就業、為失去收入人群支付月度補貼、支付社保費用、建設住房、彌補預算稅收損失等。為1.25萬家企業主提供延期還本付息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流動資金優惠貸款,1年內為現有貸款降息。超過70萬家企業獲得總額達1萬億堅戈(約合人民幣155億元)的稅收減免,3.7萬個項目獲得融資支持。哈繼續實施居民支持計劃,超過460萬人獲得收入補貼,向超過100萬人發放食品及生活用品套裝,約180萬人享受延期還本付息優惠政策。啟動實施新的《就業路線圖》,累計為19萬人解決就業問題,目前仍保留11.4萬個就業崗位。
1、針對中小企業的保障
在中小企業流動資金優惠貸款計劃框架下,哈政府已累計發放貸款3308筆,總金額3870億堅戈(約合人民幣58億元)。其他企業可通過「簡單物品經濟」國家規劃和《商業路線圖-2025》渠道獲得優惠貸款。截至7月1日,已有約3萬家中小企業在銀行獲得貸款,總金額達3.9萬億堅戈(約合人民幣605億元)。其中,1.1萬家中小企業獲得國家支持計劃項下的優惠貸款。據統計,因實施國家緊急狀態和隔離措施受損的行業中,累計涉及貸款企業約1.25萬家。
2、針對失業人員的保障
哈政府向150萬因實施緊急狀態而失去收入來源的公民發放社會救助金。所發放的社會救助金全部來自國家社保基金,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針對緊急狀態期間無薪休假人員。政府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每月向其支付42500堅戈(約合人民幣663元),主要涉及最近12個月內至少繳納3個月社保基金的中小微企業僱員。社會救助金發放至緊急狀態結束。第二類是針對失業人員。政府向其支付1個月至6個月不等的失業救助金,金額為原收入的40%。
3、全民醫療保障
根據實施緊急狀態實際情況和哈總統託卡耶夫指示精神,自4月1日至7月1日,所有公民都被視為已參加醫保,以確保每位公民都能在免費醫療金額度內、在醫保體系框架下獲得醫療服務。該措施惠及超過250萬人。哈社會醫療保險基金為此增加撥款200億堅戈(約合人民幣3億元),確保實現醫保「全覆蓋」。目前,哈國內參加醫保人口約為1640萬人。其中,約1100萬人屬於社會弱勢群體,其參加醫保個人費用全部由國家代繳。
為抗擊疫情,哈政府計劃撥款1028億堅戈(約合人民幣16億元)。今年3月至7月,已實際花費760億堅戈(約合人民幣11.7億元),其中570億堅戈(約合人民幣8.8億元)用於為醫務工作者發放津貼;161億堅戈(約合人民幣2.5億元)用於實施隔離和醫療救治;29億堅戈(約合人民幣4500萬元)用於購買檢測試劑盒;0.24億堅戈(約合人民幣37萬元)用於組建總規模超過3000人的流動醫療隊。這些醫療措施的規模和撥款金額對哈政府來說是史無前例的。
4、央行舉措
為消除疫情影響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哈央行將「簡單物品經濟」國家規劃的資金規模從6000億堅戈(約合人民幣93億元)提高至1萬億堅戈(約合人民幣155億元);推出8000億堅戈(約合人民幣124億元)的企業優惠貸款計劃;在「2020-2021年就業路線圖」框架內,央行在中央預算資金之外追加撥款6000億堅戈(約合人民幣93億元),用以支持商業活動和增加就業。此外,在「光明土地」住房建設國家規劃和「5-10-20」住房按揭貸款計劃項下,央行累計撥款3900億堅戈(約合人民幣60億元)。
5、支持石油領域發展
疫情導致哈國內市場原油及成品油消費需求低迷。哈及時下調國內市場原油供應及出口指標,對石油出口運輸路線進行調整。為扶持本國煉油行業,哈採取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措施,包括取消通過公路出口成品油禁令;取消對歐亞經濟聯盟關境以外出口成品油禁令;年底前免徵汽油和柴油消費稅;禁止通過鐵路運輸方式自俄羅斯進口汽油和柴油;年底前對汽油、柴油和重油等油品出口徵收零關稅。上述措施能夠保證在全球成品油需求下滑背景下降低哈煉廠停產風險。為避免成品油庫存積壓及煉廠停產,哈將年度煉油計劃從1700萬噸下調至1550萬噸。
哈繼續推動落實大型油田擴產穩產和原油運輸項目。為消除裏海管道財團(CPC)輸油管道薄弱環節,目前已啟動必要的建設安裝工作。肯基亞克-阿特勞段輸油管道反輸項目首個起動裝置已竣工投產,自今年7月1日起,每月原油反輸量由此前的9萬噸增至19萬噸,從而減輕哈東部油田開採負擔。
三
看法建議
(一)中哈兩國守望相助合作抗疫
中哈關係是國家間睦鄰友好、互利共贏的典範。中哈兩國人民守望相助,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抗疫合作,生動詮釋了中哈永久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核心要義。
中國疫情暴發後,哈官方、民間多渠道向中國提供口罩、藥物等抗疫物資,哈政府第一時間向武漢、北京運送13.6噸抗疫急需醫療物資。哈許多網民通過視頻、文字等形式,喊出「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口號,為中國人民抗疫鬥爭給予精神支持。哈大學生錄製視頻為中國祈福,歌手迪馬希在社交平臺力挺武漢醫務人員,知名智庫「中國研究中心」發文積極評價中國抗疫壯舉。
哈疫情加劇後,中國政府和人民投桃報李,多次向哈方提供藥物、口罩、呼吸機等抗疫人道主義援助物資、派遣醫療專家組前往努爾蘇丹、卡拉幹達、阿拉木圖三大城市,與相關機構舉行多次視頻或現場會議,舉辦培訓講座,分享中方在疫情防控和疑似病例發現、隔離、救治等經驗。今年9月,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對哈進行正式訪問,與哈方就深化抗疫合作、最終戰勝病毒交換意見,並就致力於打造「健康絲路」和衛生健康共同體達成重要共識。中哈兩國相互支持,體現了兩國關係的高水平和特殊性,開創了兩國關係先河。
(二)疫情構建中哈經貿合作新領域
中哈兩國在開展全方位抗疫合作同時,繼續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高質量發展。中哈務實合作經受住疫情考驗,展現出強大韌性,已基本克服疫情影響,逐步回歸正常軌道。
今年1月至10月,兩國貿易額達182億美元,同比增長2.3%。前三季度,中國對哈全行業直接投資達3.6億美元,同比增長80%。兩國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中亞最大風電項目——札納塔斯風電站和阿拉木圖州光伏電站項目實現併網運營,卡拉幹達州YDD矽鐵礦熱電爐項目竣工投產,阿特勞州IPCI聚丙烯項目和克孜勒奧爾達州玻璃廠項目已完成總進度70%。中哈產能合作項目預計將為當地創造逾2.5萬個工作崗位。雙方金融領域合作成果豐碩,合作形式更趨多元。
中哈「一帶一路」建設正以嶄新的面貌煥發出勃勃生機。得益於雙方合作優勢互補和中國經濟迅速恢復,享有「鋼鐵駝隊」美譽的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今年1月至10月,進出阿拉山口班列超4000列,同比增長45%;前三季度,進出霍爾果斯班列達4390列,超過前兩年開行數量總和。
哈薩克斯坦是博鰲亞洲論壇29個發起國之一。20年來,哈積極參與和支持論壇活動。2001年,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向論壇成立發來賀信,此後又分別於2003年、2009年、2013年、2016年四次出席論壇年會,是出席論壇年會次數最多的外國元首。2018年5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阿斯塔納會見往訪的論壇理事長潘基文。2008年、2012年和2015年,哈總理馬西莫夫出席論壇年會。2014年,哈總理艾哈邁託夫出席論壇年會。2005年,哈副總理葉西莫夫出席論壇年會。2016年,哈第一副總理薩金塔耶夫出席論壇年會。哈前總理捷列先科自2002年至2010年擔任論壇理事、2010年至2018年擔任論壇諮委,為創建和發展論壇作出重要、實質性貢獻。這些都充分體現出哈方對論壇的高度重視。
2016年5月,論壇在阿斯塔納舉辦「絲路國家論壇暨博鰲亞洲論壇能源資源與可持續發展會議」,重點討論「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問題,哈總理馬西莫夫出席並講話。這是論壇首次在哈、也是首次在中亞地區舉辦會議,會議增進了亞洲各國能源資源夥伴關係,對穩定世界能源資源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博鰲亞洲論壇立足亞洲、面向世界,致力於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為亞洲和世界發展凝聚正能量。未來,論壇將在綠色技術開發、科技創新和教育等多個領域與哈方保持密切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倡議和「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建設,為促進中哈關係發展、開創後疫情時代合作共贏新局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搭建良好平臺。
本文於首發於博鰲亞洲論壇官網,最新數據及分析請關注官網更新。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 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 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 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原標題:《洞見|疫情構建中哈經貿合作新領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