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 發表於 2021-01-05 16:56:54
談到工業APP的發端,工程師喬路講起這樣一個「神話」:1萬美元的投入,每年竟為企業節省5萬美元!來自加州州立大學學生的一款工業APP竟是這麼神奇!
近日,在「2020工業網際網路APP創新發展全國行」長沙站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楊宇燕表示,加快培育工業APP,充分發揮軟體在整個工業領域的賦能、扶持、複製的作用,對於提升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在2017年剛剛走過萌芽階段的工業 APP,我國今年即爆發式地達到30萬個。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百萬規模。2030 年,工業 APP 開發和應用過程都將被人工智慧技術顛覆,工業 APP 在工業內無處不在。多家機構研究認為,假設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情況和網際網路大潮時期類似,到2030年工業網際網路將為全球帶來15萬億美元的GDP。這無疑是一片激動人心的藍海!
工業APP,開啟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金鑰匙
數字組合顯現的創新魅力,就像高中生的畢業舞會,空氣中瀰漫著隨時可以撮合的火花。
談到工業APP的發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程師喬路講起這樣一個「神話」:1萬美元的投入,每年竟為企業節省5萬美元!來自加州州立大學學生的一款工業APP竟是這麼神奇!
這些大學生們在工業網際網路巨頭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 Predix舉辦的一次創新大賽中,利用學校三個不同能源點(太陽能光伏板、熱電氣聯產等)的能源消耗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得出最佳的供電量。GE給他們發放了1萬美元的獎金。
*GE創新APP競賽的優勝者團隊
一直在思考電廠如何更加有效運行的GE團隊,以此與亞特蘭大電廠合作,開發了一款APP,每年為企業節省5萬美元。
2017年10月,GE又因此與蘋果合作,開發企業級 iOS 應用,並推出全新的Predix SDK。由此拉開工業APP的大幕!
在此之前的幾十年裡,全球都在致力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但負責IT(網際網路技術)和OT(運營技術)的管理者,卻一直井水不犯河水。IT看重業務流程合理,OT看重業務執行穩定。
然而,隨著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數據流動變得空前容易,激發了人們對於數據價值的想像,從而大大促使了OT和IT的融合。
GE在2018年的報告中指出,數字轉型的主戰場,恰恰發生在IT和OT交界的地方。「IT正在失去魔法,OT的指揮棒正在緩緩升起」。IIoT平臺,為工業APP應用的開發,提供了一張充滿沃土的溫床。
*設備連接與IT應用的融合(圖源:source:白皮書)
中信重工礦山裝備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工程師李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工業數據最大的特點,是海量、無序。僅僅單個數控工具機,每秒產生的數據就多達400M。一個簡單工廠,即便只有5條產線,每條產線有10個工位、10臺設備,每秒鐘的數據產量就達20G!而我們每個人的手機流量,每個月最多也不過10G左右。二者相差500萬倍!
如此海量的數據,在工業發展的數百年歷史上,產線的管理者從來沒正眼看過它們。它們被隨意丟棄在車間的地板上、設備周圍的空氣中,形成龐大的垃圾數據山。
他說,直到2012年,GE提出「工業網際網路」概念,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起來,這些隨處丟棄的數據,瞬間變成了寶貝和金礦!
它們幫助製造業拉長產業鏈,形成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從而提高效率,推動整個製造服務體系智能化。還有利於推動製造業融通發展,實現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跨越發展,使工業經濟各種要素資源高效共享。
技術賦能,加快工業數位化轉型和創新
相對於傳統工業軟體,工業 APP 具有輕量化、定製化、專用化、靈活和復用的特點。用戶復用工業APP而被快速賦能,機器復用工業 APP 而快速優化,工業企業復用工業 APP 則可以實現對製造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創造和保持競爭優勢。
河南省工信廳副廳長郝敬紅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工業 APP 是實現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價值的最終出口。面向特定工業應用場景,激發全社會資源形成生態,推動工業技術、經驗、知識和最佳實踐的模型化、軟體化和封裝,形成海量工業 APP;用戶通過對工業 APP 的調用,實現對特定資源的優化配置。工業 APP 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進行共建、共享和網絡化運營,支撐製造業智能研發、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
不少企業的實踐證明,藉助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工業模型和工業APP應用,是實現工業生產的數位化轉型的最佳路徑。產品研發數位化、工廠管理數位化和生產製造數位化是工業數位化的三大支撐。
工業APP正成為推動工業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加速變革的重要手段。僅僅在幾年以前,我國相當多的工業從業人員還在從事著重複、低端、枯燥乃至危險的研發、操作、檢測和檢修等工作。而目前,智能製造的實施已讓這部分從業人員的工作形式和工業內容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逐漸離開生產一線,享有更好的工作崗位與勞動環境。人的工作將從複雜地直接控制機器和生產資源轉為輕鬆的通過工業 APP 控制機器,甚至由工業 APP 自治控制機器。
最令人驚訝的地方,在於這一切來源於那些看起來很小的生產力提升,即使是1%的生產效率提升,背後潛藏的上升空間也是沒人可以抵擋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曾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面向場景的工業APP應用情景,那是工業網際網路當下最具憧憬的一個領域,千軍萬馬過大江的局面,正在呼之欲出。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架構
工業APP新生態加速形成,開啟發展新徵程
工業 APP 體系龐大,涉及的工業技術非常多。不同行業的工業技術不同,工業 APP 不同;不同產品生命周期的工業技術不同,工業 APP 不同;不同企業管理模式、質量管理手段和用戶需求等不同,工業 APP 也不同。所以,工業 APP 體系中 APP 個性化強,對象眾多,關係非常複雜。
漢威科技集團智能傳感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專家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藉助網際網路,匯聚應用開發者、軟體開發商、服務集成商和平臺運營商等各方資源,提升用戶粘性,打造資源富集、多方參與、合作共贏、協同演進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生態,是提升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價值,解決工業App開發難點,營造良好開發生態,推動工業網際網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路徑。
這首先需要技術支撐,夯實工業 APP 發展基礎。包括建設工業 APP 標準體系,加快研製工業 APP 接口、協議、數據、質量、安全等重點標準;建設通用的工業 APP 開發環境;推動開發工具的開發和共享;加快建設工業知識庫;建立工業APP測評認證體系等。
其次,要生態引領,優化工業 APP 發展環境。有效整合政產學研用金各方資源,建立政府、企業、聯盟協同工作體系和工業APP發展諮詢評估服務體系。建立工業 APP 交易配套制度、信用評價體系、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及知識成果認定機制,保障 APP 交易生態的順利運行。構建開源的開發者社區,建立複合型人才培養基地,廣泛吸引社會資本成立產業投資基金,以資本為紐帶,共同開發和推廣工業 APP。
此外,還需要應用的推動力和催化劑。中國工業技術軟體化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劉建表示,「天下APP唯用不破」,APP眾多,沒人用就是一個死的APP。楊宇燕也表示,要引導工業企業、平臺運營商、軟體開發商、系統集成商建設以開發、流通、應用為主線,共建開放的工業APP生態體系。
工業界實際發生的變化,總是超乎人類當初的各種想像空間。喬路等多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工業網際網路浪潮中,工業 APP 的發展速度,將超過歷史工業動力、能源、自動化和軟體等技術的發展,並迅速與工業實現激烈碰撞,最終深入工業內部和外部的場景,實在難以預估。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