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一個叫做「貝里斯」的國家嗎?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因為貝里斯實在是太小了。
貝里斯是中美洲的一個國家,也是中美洲唯一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它的國土總面積約2.3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4萬(2013年統計數據)。
為什麼小編非得要在這裡給大家科普這麼個中美洲小國呢?因為,最近它發了一筆橫財!
原來,臺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近日訪問貝里斯(臺譯貝裡斯),和貝里斯籤署《2017至2020年雙邊合作瞭解備忘錄》。據當地媒體報導,李大維和貝里斯籤訂的備忘錄中,臺灣須金援貝里斯6千萬美元(約新臺幣18億),其中2千萬美元(約新臺幣6億)為捐贈,不必歸還。其餘4千萬美元分4年撥付。
雖說18億(新臺幣,下同)不算什麼,但對於一個只有34萬人口的小國家,相當於每人能獲得5294元,其中將近1764元是臺灣白送的!
熟悉臺灣新聞的朋友一定知道,最近島內爭議最大的事情無非兩件,年金改革和「前瞻計劃」。而這兩件事都和「錢」有關。年金之所以要改革,是因為蔡當局以「財政拮据」為由大砍軍公教的退休金,使得全臺爆發「如影隨形」的抗爭活動。而「前瞻計劃」之所以飽受詬病,是因為8年8800億的預算讓島內民眾深恐債留子孫。
那麼「財政拮据」、不惜「債留子孫」的蔡當局為何獨獨對貝里斯這樣的小國情有獨鍾?這是因為貝里斯特別給臺灣面子。
臺灣長駐拉丁美洲的資深記者郭篤為31日在「臉書」發文爆料,上周李大維趕到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卻被三聖三個小「邦交國」(聖文森、聖克裡斯多福尼維斯、聖露西亞)拒絕,多明尼加外長拒見,只有貝里斯願意接待因此換來後謝。
一次見面換來18億「真金白銀」,這種賠本買賣,也就是臺灣現階段不斷面臨「外交空間」壓縮的情境下才會發生。
自今年6月巴拿馬與臺灣「斷交」後,臺灣的「邦交國」紛紛有作鳥獸散之勢。有臺媒分析,受「斷交潮」影響,拉美11個「邦交國」恐雪崩。
7月底,據海地當地媒體稱,海地外交部長羅德裡格宣布,已經撤回了駐臺灣的工作人員。雖然海地給出的官方理由是「預算問題」,但對於寒風中的臺灣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個亮起「斷交紅燈」的「邦交國」。
比「邦交國」低一級的,是臺當局各個「駐外代表處」,情況更是比「邦交國」還糟糕。奈及利亞、杜拜、約旦、厄瓜多、巴林五個「非邦交國」要求臺灣辦事處更名,如果繼續使用,會被要求拆牌。
甚至島內還一度傳出消息,臺灣民眾赴歐洲申根國家的免籤證待遇,恐會因兩岸「外交休兵」結束而取消。
這就可以理解,當李大維忙著去中美洲「示好」,卻被幾個小國家相繼拒絕後,貝里斯的熱情是來得多麼及時、多麼振奮人心!就貝里斯這「及時雨」的表現,給18億,送兩個字「呵呵」。
比如民進黨籍民代王定宇張口就說,18億的金額不大,不能叫「金援」,頂多是對「友邦」的援助。
國民黨籍民代林為洲則表示,「金援外交」在臺面下行之多年大家心知肚明,而此事件,再次凸顯臺灣外交危機,貝里斯問題曝光,可見有危險在裡面,可能有「斷交」的危機,所以不得不去「金援」。
小編覺得,這18億與其叫「金援」,還不如叫「斷交保險費」。只不過這區區18億元究竟能保「臺伯」幾年平安,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至於蔡英文上臺時口口聲聲保證以後決不搞「金援外交」,現在剛花出去18億,蔡英文辦公室就出來說「援外計劃行之有年,各國亦然」,難道蔡英文的耳朵在勝選時就已經被歡呼聲震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