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苦逼兮兮的新媒體人,誰沒做過一篇爆火或者一夜暴富的夢呢。
我攤牌了,比起成為內容大師,我更願意做內容做不下去,被迫回家繼承億萬家產。
這種只會發生在小說或者影視劇裡的情節,真實地在生活中上演了。知名網際網路資訊博主@盧詩翰發微博說,有一個遊戲區up主勤勤懇懇做硬核科普視頻,但播放量只有5w左右,被迫回家繼承家業之後,發了一條炫富視頻和宣布告別B站視頻,播放量加起來居然超過600w,漲粉二十多萬。
有心做了一年半硬核科普,二十七萬粉絲;無心插柳了兩條炫富視頻,一周漲粉二十多萬,真的太魔幻了。
據@布魯sir_所說,他2016年從美國留學歸來,去過影視公司、遊戲公司,最初的夢想是創立屬於自己的遊戲公司,做中國的獨立遊戲。
所以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執行計劃,先去B站做up主,等B站做到一百萬粉絲,再去開遊戲公司。
為此,他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工作室,勤勤懇懇開始剪視頻。最初他的父母還是支持他做自媒體人的,不過看他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覺得沒有未來。
於是,父母想方設法讓他轉行,不愧是富豪思維,父母採用的方法是:給他買了一套價值1800萬元的房子。
雖然父母完全有能力全款買下來,但是為了逼@布魯sir_轉行,他們只付了700萬首付(打出這個「只」的時候,我心在滴血),剩下的1000多萬房貸需要@布魯sir_自己還。
按照三十年還清計算,他每個月得還3萬,他做B站視頻一年也才賺了10萬不到,為了漲粉,他開始蹭熱點,什麼話題火就做什麼。
一個遊戲區up主,去分析蔡徐坤事件,公司是如何巧用負面營銷炒紅偶像,往營銷號靠攏,最終播放量將近200萬。
一個遊戲區up主,去挖掘《上海堡壘》的爛片根源,最終播放量將近200萬。
他的初心是創造一個有意義的帳號,一個能讓粉絲記住的帳號,漲粉和賺錢都不是目的。
非常諷刺的是,播放量最高的五條視頻,只有一條跟遊戲相關;漲粉最多的視頻,無一跟遊戲相關。
他突然醒悟了,自己最初去B站做視頻是為了熱愛,如果只圖賺錢的話,什麼賺錢手段都比不上回家繼承家產啊!
再加上父母向他表達了退休意願,他意識到優渥的環境享受太久了,是時候承擔責任了。最終他解散了團隊,無奈回家繼承家產了,只在閒暇時間剪視頻發布。
值得一提的是,他新發布的兩條視頻,播放量都是20多萬,是他開始蹭熱點之前的4倍,卻遠遠比不上炫富的兩條。
說真的,像他這樣的up主,才更像「後浪」本浪吧。他擁有多種選擇,自己開遊戲公司可能實現不了,不過可以投資遊戲公司,夢想也算迂迴實現了。。
有人在評論區感慨,曾經以為只有知乎的「人在美國,剛下飛機」是無法觸及的世界,沒想到連B站都不配待下去了,動不動就億萬家產攤牌,這誰頂得住。
還有人突然解讀出了up主名字背後的含義,真就是布魯斯·韋恩唄。你的超能力是什麼,有錢~
話說回來,調侃歸調侃,恰檸檬歸恰檸檬,我體會不到自媒體做不下去,回家繼承家業的「無奈」,但我懂為了閱讀量,追熱點、做標題黨的妥協。
@布魯sir_敗給的現實的地方是,他靠自己喜歡創作的視頻火不了,只能做清貧的up主;我們敗給現實的地方是,我們想寫的東西有時候不能由自己決定,喜歡寫的東西,受眾又不確定。
自媒體這一行非常殘忍,除非你才華過人,否則選錯平臺、選錯領域都是無盡的淚水。
最近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你看到了嗎?每發出一篇文章,閱讀量、分享次數、閱讀後關注人數、打開率、完讀率,數據越來越細了。
這樣一來,什麼內容漲粉多,什麼內容用戶不喜歡,我們心裡能更有數。當然了,領導也會更有數。
你慌不慌?
你可能還想看
騰訊閱文強迫網文作者籤「霸王合同」?「五五斷更節」到底怎麼回事!
當 代 網 絡 現 狀 。
#互動#
評論區聊一聊
你恰檸檬了嗎?
本書從建立相互信任的企業文化角度切入,旨在幫助企業解決12類者板不知道,員工不敢說的內耗問題,強化企業的「免疫力」應對危機,在困境中「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
截止明晚十點,留言點讚前三名
免費包郵送你《零內耗》,幫你更懂領導力
■ Over ■
以上內容使用新媒體管家插件排版發布
覺得好看,你就點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