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殺氣最重的一首詩,剛寫完就殺了一個人,卻被奉為經典

2020-12-19 騰訊網

一、此人就是曹操

三國歷史之所以精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雄主不但能力強悍,且還個性鮮明。曹操的霸氣加奸詐,劉備的堅毅加仁義,孫權的機變加現實,總有一款能讓你著迷!

不過若論影響力,還是曹操這位三國「老大哥」最大。不僅僅是他出道最早,徵戰最多,還有他總喜歡別出心裁。比如著名的「一盒酥」。但真正最能體現曹操這種別致的卻是「曹操題字」。

漢中之戰中,有一次曹操站在河水邊,突然來了興致,非要在巖壁上題字,嘴裡說著「雪滾」,可手上卻寫出了「雪袞」。手下好心提醒:老大,那個滾字,少了三點水。寫錯啦!曹操卻一指奔騰的江水說:好好看看那不是水嗎?你錯了,還是我錯了?

想來《三國演義》非要把曹操塑造的奸詐無比,是很有道理的。曹操太複雜,只貼在他身上的標籤,劉備和孫權加起來也沒曹操多,什麼「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詩人」……所以說來說去,只能「廢話」般的感嘆一聲:此人就是曹操。

二、殺氣最重的詩歌

皆知在《三國演義》中,曹操以詩人形象出現的情況不多,更多是表現他的奸詐。哪怕好容易給了曹操一個「詩人出場」的「鏡頭」,卻也變了味。那是赤壁之戰前,曹操歷史上著名的橫槊賦詩!曹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數百人,皆錦衣繡襖,荷戈執戟」,這叫擺譜,三國老大哥就要有這種大排場。

跟著曹操信心滿滿地笑談:「吾今年五十四歲矣,如得江南,竊有所喜。昔日喬公與吾至契,吾知其二女皆有國色。後不料為孫策、周瑜所娶。吾今新構銅雀臺於漳水之上,如得江南,當娶二喬,置之臺上,以娛暮年,吾願足矣!」

只能說曹操有個性,當著這麼多人,還能說出這種話,除了曹操,估計不會有第二位了。雖然這是《三國演義》的虛構。卻讓曹操一下子活了起來。最後就到了橫槊賦詩之時,這首詩是曹操著名的詩篇《短歌行》,如下: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此詩,其實是曹操在言志,對三國亂世的慘烈場景憂心不已,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儘快恢復秩序,所謂還一個太平天下給蒼生。同時,曹操也給自己做了一個定位,要如周公一樣,不稀罕當什麼皇上!

吟詩以畢後,曹操感覺很得意。哪料正這時,揚州刺史劉馥出席喊道:「老大,你這是說的什麼話?什麼『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此情此景下太不吉利了!」曹操當時大怒,一槊過去,就刺死了劉馥。

本來是一首言志詩,由此就變成了三國殺氣最重的一首詩了,那麼曹操為何要殺劉馥?

三、劉馥到底是怎麼死的

站在《三國演義》的角度來言,曹操吟詩殺劉馥,主要是為達到這兩種用意。

其一:對曹操進行否認和抨擊。你曹操前腳還在憂國憂民,說什麼為了天下百姓,以「周公」自居呢,結果因人家說了一句「不吉利」卻殺了人。所以這一槊下去,在殺掉劉馥的同時,也就等於戳穿了曹操的虛偽面目,為後面曹操的赤壁鏖兵,先奠定了「不義」的基調。

其二:通過劉馥的這個「不吉之言」,暗示了曹操赤壁兵敗,起到一種伏筆作用。

也許有人會問:劉馥真是被曹操所殺嗎?歷史上到底有這個人沒有?他又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還真有這個人,且堪稱是一位牛人。早在曹操官渡之戰時,小霸王孫策就曾命手下人,趁曹操無暇南顧,而攻取荊州,並殺掉了前任揚州刺史,荊州地區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此刻,劉馥臨危受命,接任揚州刺史,於是他單槍匹馬地趕到合肥城,安撫當地百姓,對一些地方勢力展開攻心戰,使得這些地方勢力都歸降。這才安穩住了局勢。並在任上,為當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只可惜,劉馥去世的太不是時候了,正好在公元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戰開戰的這一年。所以《三國演義》就順手把劉馥之死,安在了曹操頭上。不但達到了抨擊否認曹操的作用,還使得曹操的經典詩歌《短歌行》,也變成了三國殺氣最重的詩歌。

好在歷史就是歷史,曹操的這首《短歌行》,雖經過《三國演義》的「歪曲」,卻依然被後世奉為經典,甚至還因此變得更加有名,這又不得不感謝《三國演義》的宣傳了。

相關焦點

  • 古代殺氣最重的詩是哪一首?
    說起古代詩歌中殺氣最重的一首詩,網上很多網友主體上持兩派觀點:一派認為是以《不第後賦菊》為殺氣最重的詩,因為這首詩是黃巢在科舉落地後所寫,名義上是說菊花,但實際上是表達自己對唐朝的不滿。一派認為是李白的《俠客行》,認為這其中有一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但個人認為,中國古代史上殺氣最重的詩歌,並非以上兩首,而是《七殺歌》。
  • 中國古代殺氣最重的一首詩,黃巢甘拜下風,張獻忠也比不過!
    俗話說,文以載道,詩以言志,中國五千年裡,詩歌也不儘是些風花雪月的往事。也有很多殺氣十足的古詩。如詩仙李白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但李白畢竟是詩中聖賢,殺氣自然不會太重。要說殺氣最重的古詩。有人說是沖天大將軍的詠菊,沖天大將軍也就是黃巢,也有人說是張獻忠的七殺詩,有傳言張獻忠是殺人魔王。其實我覺得這兩個都不算是古代殺氣最重的詩。
  • 古代著名的反詩,第三像算命的,第六殺氣最重,但都不如最後一首
    古代反詩很多,經典的句子也不少,都屬於傳出去會被皇帝老子吊起來打的那種,而且寫反詩的多數都沒有好下場,諸君戒之慎之。有記載最早的反話是項羽說的「彼可取而代之」,這句話是項羽看見秦二世是說的,後來項羽被劉邦分屍了。
  • 李白殺氣最重的一首詩,全詩只有1個殺字,不是俠客行!
    李白殺氣最重的一首詩,全詩只有1個殺字,不是俠客行!在小編看來李白可以說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望廬山瀑布》詩文可以說是最驚心動魄的景物描述;《月下獨酌》可以說是最孤獨的場景描述,《行路難》詩文可以說是最悽涼迷惑的的詩句等等…李白的每一首詩都是很寓意和意境,讓人讀了還想再讀,直至讀懂最後的意義,真是讓人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從李白的這些詩文中,
  • 古代最狂的5首反詩,宋江上榜一首,最後一首「殺氣」太重
    古代最狂的5首反詩,宋江上榜一首,最後一首「殺氣」太重我國歷史文化悠久,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精神財產。尤其是古詩詞,更是成為我國文化的精髓之一,從古至今也是留給了大家很多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這些古詩詞有敘述美好生活的,也有表達鴻鵠之志的,而且也有一些反詩。因為在古代封建社會,也是有剝削和壓迫的,很多人忍受不住就揭竿而起。那麼在造反之前,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寫一首反詩。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古代最狂的5首反詩都是什麼,尤其是最後一首,「殺氣」簡直太重。
  • 李白最有殺氣的一首詩,金庸看了爆發靈感,創作了《俠客行》小說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文化時,除了書法和繪畫文化外,我國的古詩同樣非常的經典,說到著名的詩人小七想到了李白,他一生創作了1400多首詩,而且很多詩還被列入了教材,很多小學生都能背下來,今天小七就給大家介紹李白殺氣最重的一首詩
  • 歷史上最具有殺氣的幾首詩,李白的詩句最帥,第三首隻有「殺」字
    歷史上最具有殺氣的幾首詩,李白的詩句最帥,第三首隻有「殺」字文丨可可侃歷史詩詞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同時也承載了各個時代文人墨客的思想感情
  • 古代殺氣很重的那些詩詞中,最寫實又霸氣的一首,出自一位皇帝
    只不過,李白的詩雖然霸氣,但是他本人卻是詩人身份,並未有殺伐的經歷,他的詩句飄逸靈動,又殺氣騰騰,這都歸功於他在詩句上的造詣,從這一點來看,在殺氣方面,要與其他詩句稍遜。最重要的是,黃巢確實有殺氣之詩,亦行殺氣之事,比之李白確實要更強烈一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 最有殺氣的10句古詩,隨便一句都戰意十足!
    當時曹操正在犯頭風,讀了這篇文章,竟然驚出一身冷汗,頭風也好了。並說:「好文章能治病,更能勝十萬雄兵!」文字的力量,真的有這麼大嗎?今天來總結一下,歷史中殺氣最重的10句古詩詞,句句都是氣吞山河、殺意十足!
  • 古代最有霸氣、最有殺氣、最有暮氣的三首詩,都是出自同一個詩人
    有網友問,我們中國歷史上最有霸氣、最有殺氣、最有暮氣的三首詩是那三首?不二給親們介紹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黃巢,黃巢生於公元820年,曹州冤句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家底殷實,善騎射,粗筆墨,因為家裡有錢,從而受到了優質的教育。
  • 曹操最謙遜的一首詩,完美解釋了虛懷若谷,也寫出了他的野心勃勃
    但在意境上,藝術水平上,唐代以前已經有許多優秀而經典的作品流傳後世。例如大家熟知的《詩經 國風》、《漢樂府》、《古詩十九首》等等。這些詩歌有4言、5言,甚至至6言、7言,篇幅有長有短,押韻不固定,平仄不固定,但卻顯示出了詩歌最自然的風貌,有一種天然淳樸的美。其中「四言詩」是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一種詩體。
  • 冷兵器時代,有哪些殺氣很重的詩?讓人一讀便感到不寒而慄?
    當然,比起李白的「十步殺一人」,這首詩的「殺氣」就弱了很多,但仍然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雖然賈島只是託物言志,但仍然讓人感受到那種俠客比武前,緊張而又肅殺的氣氛!另外,一些帝王將相的詩歌,也殺氣縱橫,讓人讀之如率百萬雄兵!
  • 曹操最致命的三大失誤:搶了一個人,放了一個人,沒殺一個人
    三國的歷史一直是熱議的話題,那時候出了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說曹操、劉備、孫權、司馬懿等等。而那時候的曹操實力最強,也是被認為最有能力一統天下的人物,但是最後卻失敗了。放了一個人曹操放走了一個人,這個人後面和孫權合作,在赤壁打敗曹操,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這個人就是劉備。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之前網絡上有個熱議的話題:說一件你人生最遺憾的事是什麼?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愛而不得。古人多情,除卻自然的山山水水,文人墨客最繞不開的,就是愛恨情仇了。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詩,全篇都是名句李商隱,字義山,他是一個「謎一般的男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他天資聰穎,文思銳敏,二十出頭考中進士,舉鴻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從此懷才不遇。
  • 張籍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4個字驚豔了千年
    《秋思》就是其中一首,而且堪稱唐詩中表達秋思最經典的一首。《秋思》唐·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首詩可能很多讀者已經讀過很多遍,心裡會說,這首詩很普通啊,就是一首普通的七絕嘛,而且似乎還沒有王昌齡的絕句讀來有感覺。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讀一下吧。
  •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李煜作為南唐後主,在歷史上是一位非常「不靠譜」的皇帝,但是在古代文壇,李煜的大名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煜的作品就像天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每一顆都與眾不同,詩詞愛好者們總會陶醉於他的作品之中,給人以感悟。
  • 論霸道與殺氣,古往今來哪首詩,可堪一看
    看到一首詩,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收集了一些古人的詩詞,看看古人那些氣! 不服不行,中華的氣質有多局氣!
  • 1200多年前的杜牧遊歷赤壁,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杜牧的詩總有一種獨特的韻味,無論是他早期的作品,還是後期的詩,那都是寫得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懷古詩,那更是與眾不同,比如這首《赤壁》,那就是一首很有意思的作品,當年杜牧遊歷了古戰場赤壁,於是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不僅僅成就了一首經典,同時裡面誕生了一個成語,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會頻繁地使用。所以說杜牧對於漢語,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蘇軾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卻被後世奉為經典
    最難得的是,蘇軾總是能夠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中,靈活的切換自己的身份,並且樂在其中。作為宋代文壇最負盛名的大文豪,蘇軾不僅在作詞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還精通儒、釋、道,創作了很多帶有深刻哲理的禪意詩。蘇軾臨死前,曾經就給兒子留下了一首充滿禪意的詩作,它就是《廬山煙雨》: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漢高祖劉邦寫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三句,卻氣勢磅礴盡顯英雄氣概!西楚霸王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