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未來十年,我最看好這20位導演

2020-12-17 看電影看到死

奧斯卡封神後,奉俊昊高調開啟了導演生涯的第20個年頭。近日,奉大神受邀擔任英國《視與聽》雜誌二月刊客座編輯,他藉此特別開出了一份「將在未來十年對電影形態有至關重要影響的20位導演」的名單!

奉俊昊表示:「2020,這個數字本身就屬於一部科幻電影。我不希望召集這20位導演來討論電影的未來,我只想談談他們已經創作的電影。但最終,這不可避免地關係到電影的未來。因為當我們看王家衛的第二部電影《阿飛正傳》(1990年)時,我們可能已經在腦海中想到了《花樣年華》(2000年);當我們看科恩兄弟的《血迷宮》(1985年)時,我們可能也在體會著20年後看《老無所依》(2007年)的感覺。」

奉大神希望在未來十年內看到什麼樣的電影?

他的回答是:希望看到「《仲夏夜驚魂》中令人驚豔的視效感、《夜以繼日》中漆黑的海洋與安靜的凝視的相遇、《燈塔》中海洋之上發出的黑白光芒之美、《幸福的拉扎羅》中那令人稱奇的影像奇蹟」。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奉大神未來十年最看好的導演都是誰吧!難得,這份榜單上還有華語導演的面孔噢!

1.阿里·阿巴西 Ali Abbasi (伊朗)

代表作:《謝麗》《邊境》

阿里·阿巴西畢業於丹麥國家電影學院導演專業,他的首部長片丹麥語電影《謝麗》曾於2016年在柏林電影節首映。

令阿里·阿巴西引世人側目的則是他的第二部電影長片《邊境》,這部奇幻驚悚片於2018年在坎城首映並榮獲「一種關注單元」的一種關注大獎。

奉俊昊稱:「《邊境》是一部非常獨特的電影,我喜歡導演創造自己小宇宙的這種方式。」

2.阿里·艾斯特 Ari Aster(美國)

代表作:《遺傳厄運》《仲夏夜驚魂》

奉俊昊稱讚阿里·艾斯特的導演風格與眾不同,並表示十分欣賞他的才華。就跟喬丹·皮爾一樣,阿里·艾斯特憑藉著兩部電影長片《遺傳厄運》和《仲夏夜驚魂》,便成功地為恐怖片世界注入了一枚強心劑。

其中,《遺傳厄運》被業界視為近年來最恐怖的電影之一,而第二部《仲夏夜驚魂》則更加證明了阿里·艾斯特在恐怖片領域的才華絕非曇花一現。

3.畢贛 Bi Gan(中國)

代表作:《路邊野餐》《地球最後的夜晚》

畢贛曾稱他的兩部影片《路邊野餐》《地球最後的夜晚》都是對他的家鄉貴州凱裡的一種「影子式」的描畫。

在《路邊野餐》中,畢贛以長達40分鐘的長鏡頭展現了他對時間的把控,在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備受好評,後又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三年後,憑藉《地球最後的夜晚》入圍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4.傑羅·布斯塔曼特 Jayro Bustamante(瓜地馬拉)

代表作:《火山下的人生》《震蕩》《哭泣的女人》

2015年,瓜地馬拉導演傑羅·布斯塔曼特執導的首部長片《火山下的人生》斬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該片也成為瓜地馬拉影史上的首部「申奧片」。

去年,傑羅·布斯塔曼特則又連續帶來了兩部新作,《震蕩》以及《哭泣的女人》,前者入圍柏林,後者入圍威尼斯。

5.瑪緹·迪歐普 Mati Diop(法國)

代表作:《大西洋》

瑪緹·迪歐普的影片涉及到移民題材,其執導的首部短片《大西洋》講述的便是一個年輕人從西非去往歐洲的故事,曾在鹿特丹電影節上獲獎。

時隔十年,她將這部短片擴充為同名長片《大西洋》,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榮獲評審團大獎。

6.羅伯特·艾格斯 Robert Eggers(美國)

代表作:《女巫》《燈塔》

羅伯特·艾格斯最初是一名電影美術指導和劇裝設計師,也許正是源於他對視效細節的格外關注,才讓他的影片在恐怖電影領域中顯得格外特立獨行。

繼兩年前首部長片《女巫》驚豔世人後,去年憑《燈塔》入圍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再次震撼了世界影壇。

7.羅斯·格拉斯 Rose Glass(英國)

代表作:《聖人莫德》

羅斯·格拉斯導演被視為最受矚目的英國新晉天才導演之一。她至今已執導多部恐怖短片,其影片風格令奉俊昊讚嘆不已。

2019年,她的首部長片《聖人莫德》在多個電影節亮相。這部哥德式心理恐怖片,圍繞一個痴迷於拯救癌症患者靈魂的護士展開,風格非常獨特。

8.濱口龍介 Hamaguchi Ryusuke(日本)

代表作:《歡樂時光》《夜以繼日》

因2015年執導的《歡樂時光》,濱口龍介一躍成為備受矚目的日本導演。當年這部長達五個多小時的電影,在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贏得了不少讚譽。

2018年,濱口龍介又執導了《夜以繼日》,由東出昌大和唐田英裡佳主演。這部講述記憶與浪漫幻想的影片,入圍了當年的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9.阿爾瑪·哈勒 Alma Har'el(以色列)

代表作:《孟買海灘》《真·愛》《寶貝男孩》

阿爾瑪·哈勒的首部作品為紀錄片《孟買海灘》,曾提名美國獨立精神獎。四年後,她又憑藉紀錄片《真·愛》榮獲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去年,她攜手希亞·拉博夫拍攝了劇情片《寶貝男孩》,在評論界贏得不少掌聲,並榮獲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10.克斯汀·詹森 Kirsten Johnson(美國)

代表作:《持攝像機的人》

從攝影師跨界成為好導演,能完美達成這種轉變的電影人著實鳳毛麟角。而僅僅在執導了一部長片之後,克斯汀·詹森便被歸到這一行列中。

2016年,她執導的《持攝像機的人》榮獲第88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並成功入圍奧斯卡紀錄片短名單。2020年,她的新作《迪克·詹森已死》也於年初在聖丹斯電影節亮相。

11.詹妮弗·肯特 Jennifer Kent(澳大利亞)

代表作:《鬼書》《夜鶯》

奉俊昊讚嘆說,「我很喜歡《鬼書》,這是一部偉大的恐怖片。」作為詹妮弗·肯特的首部長片處女作,《鬼書》已被視為過去十年極具影響力的電影之一。

四年後,詹妮弗·肯特又將《鬼書》中的幽閉恐怖氛圍延續到新作《夜鶯》中,並榮獲了當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12.奧利維爾·拉克謝 Oliver Laxe(西班牙)

代表作:《你們都是隊長》《含羞草》《大火將至》

奧利維爾·拉克謝的前兩部作品《你們都是隊長》《含羞草》均在摩洛哥拍攝,自此開始在世界影壇上嶄露頭角。去年,他又執導了《大火將至》。

他的三部作品全部在坎城電影節亮相,並且都在不同單元都拿到了大獎。其中《大火將至》獲得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獎,而後來的西班牙戈雅獎也為他贏得了最佳導演提名。

13.弗朗西斯·李 Francis Lee(英國)

代表作:《上帝之國》

從演員到導演,弗朗西斯·李向世人證明了自己。2017年,他執導的《上帝之國》被評論界視為「過去十年最令人激動的英國電影之一」,更被很多影迷來拿跟《斷背山》相比。

他今年的新作便是由西爾莎·羅南和凱特·溫斯萊特主演的《菊石》,改編自古生物學家瑪麗·安寧的真實故事,講述的是兩位女性之間的愛情故事。

14.皮耶特羅·馬切羅 Pietro Marcello(義大利)

代表作:《遺失與美好》《馬丁·伊登》

2019年,皮耶特羅·馬切羅執導的《馬丁·伊登》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最終為男主角贏得了威尼斯影帝。

這部改編自傑克·倫敦小說原著的電影,講述水手馬丁愛上上流社會的小姐伊琳娜後,憑藉自身努力逐漸成為知名作家,然而他最後卻發現,上流社會的一切都是空虛。

15.大衛·羅伯特·米切爾 David Robert Mitchell(美國)

代表作:《它在身後》《銀湖之底》

2016年,大衛·羅伯特·米切爾憑藉《它在身後》獲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提名;兩年後,他執導的《銀湖之底》入圍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儘管這兩部電影都難免有一些口碑上的爭議,但誰也不能否認大衛·羅伯特·米切爾作為導演所展現的才華。

16.喬丹·皮爾 Jordan Peele(美國)

代表作:《逃出絕命鎮》《我們》

喬丹·皮爾已無需多介紹,2017年憑藉一部《逃出絕命鎮》而備受矚目,並成功拿下了奧斯卡原創劇本獎。去年,他又順勢推出了同類型作品《我們》。

用喬丹·皮爾的話說,他的電影可定義為「社會驚悚片」。如今他正在努力醞釀著他的第三部長片,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17.珍妮弗·裡德 Jennifer Reeder(美國)

代表作:《標誌動作》《刺膚》

珍妮弗·裡德是一位跨界藝術家,也是一位電影人。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她便一直致力於女權運動;其代表作為《標誌動作》和《刺膚》。

去年,她執導的《刺膚》入圍柏林電影節新生代青年單元,並角逐泰迪熊獎;該片圍繞一宗少女失蹤事件展開,引發了對女權問題的熱烈討論。

18.阿莉切·羅爾瓦赫爾 Alice Rohrwacher(義大利)

代表作:《奇蹟》《幸福的拉扎羅》

魔幻現實主義與新現實主義結合,這是義大利女導演阿莉切·羅爾瓦赫爾影片的基調。從2011年的《聖體》到2014年的《奇蹟》,再到2018年的《幸福的拉扎羅》,她將這一獨特的風格進行了非常完美的闡釋。

她曾兩度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其中《奇蹟》榮獲評審團大獎,而《幸福的拉扎羅》榮獲最佳編劇獎。

19.尹佳恩 Yoon Gaeun(韓國)

代表作:《客人》《豆芽》《我們的世界》

尹佳恩是韓國最受矚目的新一代導演中的代表。2011年,她的短片《客人》獲法國克萊蒙費朗短片電影節評審團大獎;2013年,又一部短片《豆芽》贏得柏林電影節最佳短片水晶熊獎。

她去年執導的個人長片處女作《我們的世界》,圍繞著三個孩子在一個暑假的生活展開,贏得不少好評;榮獲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新人導演,以及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編劇。

20.趙婷 Chloé Zhao(美國/中國)

代表作:《騎士》

趙婷導演的處女作是2015年的《哥哥教我唱的歌》,曾備受好評。而讓她更廣為人知的影片則是2017年的《騎士》,這部以牛仔為主角的影片入圍了第70屆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並榮獲該單元最高獎項。

而在今年,她會有兩部熱門新作誕生。一部便是漫威的《永恆族》,另一部則是請來奧斯卡影后「科恩嫂」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主演的《無依之地》。

相關焦點

  • 揭秘韓國導演奉俊昊心目中的TOP30片單
    這不是在恭維,斯科塞斯執導的《無間道風雲》拿奧斯最佳影片的時候,他是真的特別激動。在拍電影之前,奉俊昊從很多電影導演的作品裡,汲取養分。他喜歡談論亞洲電影,像侯孝賢、楊德昌、金綺泳、今村昌平、木下惠介、黑澤清等。如果一定要選出他最愛的電影,會是哪些呢?今天,我們就結合外媒《IndieWire》的一手資料,來揭曉奉俊昊心目中的TOP30片單!
  • 奧斯卡最佳導演奉俊昊: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
    但即使是這樣,奉俊昊在大學的專業並非是電影系,反而是在延世大學主修社會學。而奉俊昊在畢業以後,也沒有放棄當一名導演的夢想,所以在踏上電影這條道路,所導演出來的作品,基本上對於社會階級都有很大的反思。因為我的精力基本上都花在電影社看電影。他更願意被人看作是人性學家,他說:我覺得我的電影應該都是在講述不得志的人的故事,我比較習慣於以極端的條件和環境作為故事背景,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容易彰顯人性。因為我他媽就是一個怪胎!作為韓國386時代的導演,奉俊昊自然也是有著386時代的風格。
  • 盤點20位導演最愛的恐怖片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老馬、陀螺、昆汀、諾蘭、韋斯·安德森、奉俊昊、溫子仁等20位大咖導演他們各自心目中最愛的恐怖片究竟是哪部。盤點20位導演最愛的恐怖片韋斯·安德森之選:《羅斯瑪麗的嬰兒》1968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導演韋斯·安德森在接受「爛番茄」的採訪時曾說,「有一部讓我不斷複習的影片就是《羅斯瑪麗的嬰兒》。」
  • 未來十年我最看好的十個行業
    年精選出品牌100強最近半年我在精選行業研究的行業從30細分行業精選出10大行業這十大行業和品牌100也是我未來十年的重點研究對象未來十年我看好的十大行業一是銀行業看好銀行原因是銀行是最掙錢的行業也是最安全的投資標的
  • 《寄生蟲》導演奉俊昊的口譯小姐姐爆紅!人美聲甜英語好,連《紐約...
    一口氣斬獲四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可謂是風光無限了!奉俊昊獲最佳導演獎的確,《寄生蟲》拿下四項大獎,不過,發言的獲獎者卻有不同。但這位小姐姐呢,卻能四登奧斯卡領獎臺,並且C位站在麥克風前面,出鏡率實在高得不要不要的。
  • 奉俊昊:金棕櫚是坎城給韓國電影的禮物
    時光網坎城訊北京時間今天(5月26日)凌晨,第72屆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奉俊昊《寄生蟲》獲得9位評委全票通過,助韓國奪得首個金棕櫚大獎。另外,達內兄弟擒獲最佳導演獎;佩德羅·阿莫多瓦執導的《痛苦與榮耀》讓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摘得最佳男演員的獎盃;《小小喬》艾米麗·比查姆摘得最佳女主角的獎盃。
  • 奧斯卡頂級導演奉俊昊透露想拍音樂劇,籌備18年災難電影即將開拍
    隨著奧斯卡結束,大家都開始留意導演什麼時候再有最新作品,日前奉俊昊接受英國電影雜誌《Empire》訪問時,就透露想拍一部音樂劇,除此以外,還有部已籌備18年的動作災難片也在啟動之列。在訪問中,奉俊昊透露對於下一部會開拍的電影,暫時未有定案,但自己就一直想拍音樂劇,只是一直有個難題並未解決:「影史上有很多出色的音樂劇電影,但當我創作時,一想到角色們會開始唱歌,心裡便想著: 『天啊,這是在幹嘛?也太俗氣吧!』然後便停下來。所以如果自己開拍,我希望可以與眾不同。
  • 奉俊昊身邊的美女翻譯功不可沒,贏得導演稱讚夢想拍攝頒獎季
    早在上個月,《寄生蟲》導演奉俊昊的美女口譯莎朗·崔在採訪中就透露,她想打算拍一部描寫頒獎季的電影,而她對這個圈子子顯然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從2019年坎城電影節開始,尤其頒獎季節的最後幾個月中,25歲的韓裔美國人莎朗一直擔任奉俊昊的口譯,陪伴他出席各種採訪和公開露面活動。她流利的口語和出色的表達為影片贏得評委、觀眾和媒體的青睞,為《寄生蟲》最終奪得最佳影片在內的四項奧斯卡大獎立下汗馬功勞。
  • 華人導演李安20年後再談《臥虎藏龍》:一生中最難拍的影片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據美聯社紐約消息,12月8日是華人導演李安執導的奧斯卡獲獎影片《臥虎藏龍》在北美首映20周年的日子。他在回憶當年的拍攝和製作過程時表示,這是他一生中最難拍的影片。李安日前在臺灣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他在拍攝周潤發/章子怡竹林打鬥的場景時身上出汗,這倒不是由於天氣炎熱,而是因為要用起重機將一些亞洲最頂尖的影星吊在空中。「每個演員都吊在那裡,需要用30個人模仿竹林在風中搖曳的情景。很難把想像中的影片化為現實。」
  • 《寄生蟲》導演推薦他最喜歡的30部影片
    憑藉《殺人回憶》、《母親》等廣受讚譽的電影,奉俊昊一直是韓國最優秀的電影人之一,但直到2019年,奉俊昊才成為全球電影巨星。憑藉《寄生蟲》,奉俊昊躋身當今世界最優秀導演的最高梯隊。《寄生蟲》在2019年坎城電影節上全球首映,成為第一部獲得金棕櫚獎的韓國電影,創造了歷史。
  • 《寄生蟲》成為奧斯卡MVP,導演奉俊昊得獎絕非偶然,而是實至名歸
    最近看完了奉俊昊導演的神作《寄生蟲》,和朋友們聊了聊,大家一致認同這部電影隱喻氣息濃烈,達成共識後就丟下了它,沒想到這幾天翻了翻影評,發現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在講述階級的隱喻,又和朋友們聊了聊。這是一部很複雜的電影,複雜到每個出場人物之間都能產生相勾連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更多的是思想形態上的,也就是心理活動,這更凸顯出了劇本上的精妙,很多玄機和心思都掩埋在看似戲謔的故事之下。
  • 裴鬥娜:奉俊昊帶她起飛,一帆風順卻因《王國》首獲差評
    演員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好的導演,而能和大師級導演合作的機會,更是可遇不可求。但如果一位演員能有幸得到多位大師級導演的青睞,毫無疑問,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剛剛邁入四十歲的韓國女演員裴鬥娜,二十年前就憑藉主演新晉奧斯卡最佳導演奉俊昊的長片處女作《綁架門口狗》登上大銀幕;23歲又主演了樸贊鬱享譽世界的「復仇三部曲」的開篇作《我要復仇》;30歲主演的日本電影《空氣人偶》出自日本電影大師是枝裕和之手;33歲受《黑客帝國》導演沃卓斯基姐妹之邀參演好萊塢科幻大作《雲圖》,說她是韓國最幸運的女演員也不為過。
  • 奉俊昊的電影,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作為韓國百年電影發展史中,我們不能夠忽視奉俊昊。他是姜帝圭之後,韓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導演,同時他還在第93屆的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影片等4大獎項,給韓國送上第一座奧斯卡的導演。一頭天生濃密的自然卷,永遠駕著一副黑框眼鏡的奉俊昊看起來鐵憨憨的,但是他的電影正如他本人一樣,鐵憨憨的外表下,有著看似波瀾不驚實則隱藏著巨大能量的能量。
  • 《寄生蟲》導演奉俊昊的上部電影《玉子》,隱射韓美相愛相殺關係
    《殺人回憶》中,他能把一部撲朔迷離的真實的犯罪片,給岔到搞笑的氣急敗壞所帶來的人性的聲嘶力竭角度;《漢江怪物》這樣一部怪物模式的電影,奉俊昊能把它拉扯到美韓之間的相愛相殺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講,奉俊昊在2017年導演的電影《玉子》裡重新回到了怪獸片的模式,這一點,他是繼承了《漢江怪物》的模式設置。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導演與自己信任的演員之間逐漸形成了伯牙子期的默契和相見恨晚的依賴。奉俊昊與演員宋康昊合作的多部作品,也說明了這一點。宋康昊在《寄生蟲》中的精湛演技大家有目共睹。在此之前,宋康昊與奉俊昊已經合作了多部作品,包括《殺人回憶》《漢江怪物》《雪國列車》。宋康昊在韓國更是諸多導演爭先選用的"實力派",與導演李滄東、樸贊鬱都曾有過合作。
  • 奉俊昊的下一部作品究竟是……?
    尤其導演奉俊昊,此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更是讓他的知名度再次提升。連美隊都曾調侃說「希望別人不要那麼早認識奉俊昊」呢~那麼奉俊昊導演對於自己的成績是怎麼看的呢?他下一部作品又將是什麼樣的題材呢?昨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了奉俊昊導演和演員們在獲獎後的感想...
  • 韓國導演奉俊昊為武漢加油:全世界都在支持你們
    網易娛樂2月14日報導 近日,韓國電影《寄生蟲》的導演奉俊昊在結束訪談後,面對鏡頭為武漢加油:「武漢加油!全世界都在支持你們,我們一起戰勝這些病毒吧!」
  • 奉俊昊為什麼那麼牛?
    到這裡已經十分圓滿,因為起得太早,鳳凰得到影帝之後我放心地去睡了個回籠覺……夢裡以為《1917》得了最佳影片——畢竟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都已經給了奉俊昊嘛,一向喜歡分豬肉的奧斯卡怎麼也得給老熟人門德斯留一塊? 醒來一看驚呆了!說好的神仙打架呢?怎麼今年奧斯卡就這麼優待《寄生蟲》?是美韓關係又蜜月期了嗎?
  • 奉俊昊為什麼那麼牛?
    奉俊昊上臺領最佳導演獎的時候已經忍不住要哭了。發言中Q了一下老馬丁,說:「在我上學的時候,就在學習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作品……能夠一起提名就覺得非常榮幸了。」臺下的老馬丁從聽到自己名字的一臉疑惑到喜笑顏開:誰,誰在Q我?
  • 導演奉俊昊藏在電影《雪國列車》中的理念,你看懂了嗎?
    相信看過電影的觀眾除了被它的劇情吸引著之外,也看到了導演奉俊昊把很多理念藏於電影的背後,若然你喜歡《上流寄生蟲》的話,相信也會被《雪國列車車》打動。《雪國列車》改編自 1975 年法國漫畫家 Jacques Lob 的同名科幻作品《Le Transperceneige》,不過來到奉俊昊的鏡頭下,他就加入了很多獨特的個人風格,讓電影跟原著有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