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明星帶自家寶貝上綜藝節目已經成為一大看點,尚在孩童時期的孩子們總是發出一些童言童語,不僅讓自己的爸媽哭笑不得,也為電視外的一眾觀眾帶去了歡樂,收穫了大批姐姐粉,阿姨粉。而節目中,爸爸和孩子們的相處模式也正是我們日常中孩子與父母相處的真實模式,同樣地,爸爸們好的教育模式也為觀眾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就國內來說,2013年首檔親子類節目《爸爸去哪兒》一經播出,收穫一片好評,不僅孩子們受到大家的喜愛,而且爸爸們也憑藉節目又火了一把。距離第一季播出已經7年的時間,田亮的女兒田雨橙,張亮的兒子天天等也已經長成少年。隨後,讓賈乃亮的女兒甜馨,杜江的兒子嗯哼等大火的綜藝節目《爸爸回來了》也迅速播出。再之後,湖南衛視又打造了《媽媽是超人》等親子類綜藝節目。近期,《想想辦法吧,爸爸》也頂著限童令的壓力以網綜的形式播出。
就國外來說,韓國親子類綜藝節目《超人回來了》以爸爸挑戰獨自帶娃的模式播出,從2013年播出以來就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歡。從當年的秋小愛、書言書俊雙胞胎到後來宋大韓、宋民國、宋萬歲三胞胎等再到現在的威廉、本特利兩兄弟、姜好、還有樸娜恩、樸建厚、樸振瑀三姐弟。小朋友們換了一波又一波,可是大家對於這個節目的喜歡卻有增無減,不僅僅因為孩子們很可愛,更在於爸爸們看似玩鬧卻又起到很好教育作用的教育方式。其中威廉和本特利的家庭屬於韓國與澳洲的結合,爸爸Sam是澳大利亞人,所以他的教育方式比較西式,總是看起來是和小朋友在做遊戲,其實卻教會了孩子們很多的東西,這也是這個節目比較火的一大原因。
前些年,在《爸爸去哪兒》等節目比較火的時候,央視一度發出限童令,禁止明星帶自家孩子上綜藝節目,禁止明星利用孩子來獲取收益,那從明星的角度來說到底是為了「撈金」還是為了記錄,留住美好的回憶呢?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度的問題,因為不管是否是為了「撈金」,一旦參加這些節目必然會有不少的收入,而這也與當下娛樂圈的收入亂象脫不了關係,然而把握好度,在取得適當收入的同時,將自己比較好的教育方法等傳授給觀眾,並且與觀眾一起分享育兒經驗,交流育兒心得,這種方式未嘗不是一種相對較好的方式。
這些節目也讓大家看到很多有才並且很懂禮貌的小朋友,這個時候可能會有很多朋友會說因為明星們有資金,有能力讓他們的孩子接受很好的教育,而這是我們普通大眾比不了的。在這裡,小編想說孩子的教育與投入資金的多少有一定關係,但更多的還是父母的用心陪伴和用心教育,教會他們做人之道,剩下的路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