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再創歷史新高,疊加疫情影響,就業形勢複雜嚴峻。但是走進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陝西工院」),這裡仍然一片歡聲笑語,即將畢業的學子們正抓緊這最後的校園時光,為大學生活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關係著千萬家庭的幸福。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將學生能否掌握切實可用的知識技能作為教育教學的前提,讓畢業生拿得出、用得上,實現精準的崗位對接;將學生能否實現高質量就業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融合校企資源優勢、人才優勢與市場優勢,創新形成高職教育集團化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各高校帶來的考驗無疑是巨大的,陝西工院依靠厚實的辦學基礎,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不忘初心、奮勇前進的辦學精神,再次向學生家長與社會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為2020屆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工作全力保駕護航,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將就業工作前移,第一時間建立為畢業生就業和用人單位招聘服務的「網際網路+就業」新模式,將線下工作轉變為線上「雙向」遠程交流,多維並舉打造24365(即24小時365天全天候在線)就業資源,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就業服務「不斷線」。
疫情之初,陝西工院黨委敏銳洞察疫情發展對就業工作帶來的影響和衝擊,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疫情期間就業工作的各項任務,及時發布《致2020屆畢業生的一封信》,穩定學生情緒,增強學生信心;就業指導處聯合二級學院開展線上就業諮詢服務,提供諮詢800餘人次,舉辦各類招聘會471場,參會單位1200餘家,提供就業崗位4萬餘個,供需比超過1∶6;對建檔立卡家庭困難畢業生和身體殘疾學生開展就業「一對一幫扶」和實時跟蹤機制,及時掌握就業困難群體動態,精準幫扶。
企業復工後,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帶隊深入西安中興通訊終端科技公司、陝西理工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等企業走訪調研,了解企業復工復產和用人需求,為校企進一步合作發展奠定基礎。學院建立了就業指導處、二級學院、輔導員、班主任協同聯動機制,將篩選分類的有效招聘信息,精準發送給未就業和已離職畢業生,解決學生求職願望。日前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復工時,幾個關鍵崗位均缺人手,學校就業指導處獲悉後,根據崗位專業需求,3天內為其推薦了合適人才。該企業人力資源部崔部長對學校的高效精準人才推薦點了贊。
學院堅持以「集團化辦學」和「現代學徒制」試點為突破口,牽頭組建了陝西裝備製造業職業教育集團、全國機械行業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職教集團和陝西工院校企協同育人戰略聯盟等三大校企合作平臺,主動尋求學校與企業產教深度融合的最佳契合點,與國內外600餘家知名企業聯合開展形式多樣的訂單培養、校企共建、科研攻關等,企業在校設立的訂單班超過174個,企業捐贈實訓設備、獎學金、獎教金達3000萬元,為企業輸送了6100多名優秀人才,實現了產業與教育的異質融通,學校與企業的協同發展。
陝西工院融合校企資源優勢、人才優勢與市場優勢創新形成了高職教育集團化辦學「校企七聯合」人才培養模式。按照產業升級對員工培養的要求,在校內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引入技術培訓包、引進產業文化教育、進行人員互動、設立企業冠名獎學金等,籤訂校企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策劃合作方案;按照現代員工現場工作要求,結合企業產品技術特點和專業人才培養要求,聯合制定培養計劃;依據校企雙方的師資特點,由企業出資,通過校內骨幹教師培養、派遣企業培訓教師授課、聘請校外技術專家等方式聯合打造教學團隊;採用一體化方式,指導學員按「小組計劃——共同討論——團隊工作——成果發布」的企業化工作路徑,聯合推行現場教學;實行雙班主任制,由學院選派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日常管理工作,企業派遣高級管理幹部常駐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將企業理念滲透到每個學生,聯合實施雙向管理;由企業技術支持、捐贈設備,學院提供場所,聯合建設實訓基地;按照企業崗位任職要求,校企雙方共同參與學員招聘選拔、過程監控、技能考核、素質評價、獎學金發放、工作去向分配方案等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聯合構建評價體系。
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校建成「校內實訓室——綜合實訓基地——工業技術實訓中心——校內實習車間——校外實訓基地」五級配套的開放式實踐訓練體系。經過基礎訓練、仿真體驗、全真操練、真崗實幹的四級階梯能力培養後,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顯著提升。70年來,學院培養和造就的10萬餘名棟梁英才,遍布全國20餘個省市,他們中一大批技術骨幹和管理精英,已成為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
2019年陝西工院成功入選「雙高計劃」第一類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A檔),進入全國第一梯隊,成為西部地區進入全國前十(A檔)的一所高職院校。
在緊密推進的「雙高」建設周期內,對標西部「智造」走上世界及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各層次人才需求,按照「找準定位、完善體系、打造金課、輸出標準」的思路,學院搭建全國職業教育高層次育人聯盟、全國「三教」改革示範基地、全國「工匠文化」育人平臺,通過實施「三級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工程、「高(本土化培養的國際認證工程師)、精(職業本科試點)、尖(1+X證書制度下的技術技能拔尖人才)」高層次人才培養試點工程、全面育人體系完善工程、新時期質量提升工程、教學標準省級工程等五大工程,打造西部裝備「智造」及服務支柱性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德技並修」、複合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輸出產業發展急需、企業生產急用的高素質勞動者。在建設與實踐中,探索形成構建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和完善全面育人體系的「陝工方案」和理論成果,率先在全國推出一批專業品質提升、「金課」建設和「三教」改革的「陝工典範」和「陝工經驗」,形成一批以教學成果獎為代表的高質量教學成果,產生一批國際、國內職教認可,可借鑑、可推廣的新標準,為世界高職教育貢獻陝工力量。
回望走過的路,陝西工院兩次榮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先後榮獲「全國機械行業骨幹職業院校」「全國機械行業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創新建設學校」「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全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50強」等多項殊榮。展望未來,學院將充分利用國家職教改革20條、高職百萬擴招等利好政策,滿懷著對「中國製造」的無限憧憬和現代職業教育的執著追求,紮實完成「雙高」建設各項工作任務,努力建成「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高職院校,實現辦人民滿意高職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