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咱們說完了民法案例的分析方法,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之後,今天,萬國君就就給大家詳細說說幾種典型案例的分析方法和技巧,以便考生學習。
關於民事權利主體的案例
此類案例的特點是,行為能力問題經常與訂立合同、立遺囑、致人損害等結合在一起。
分析方法:在理解案情基礎上,正確認定當事人的行為能力程度,判斷行為人的行為與其行為能力的關係。行為人的法定代理人有無責任,對方當事人有無過錯等,從而確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有效以及哪一方當事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等。
關於監護問題的案例
常見的監護案例類型主要有:監護人的範圍和監護資格的問題、監護人的確定問題、監護人的監護責任問題幾種。
分析方法:結合案情,首先分清案情中的監護屬於哪一種監護(是對精神病人的監護還是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以及哪些人有法定的監護責任,以確定監護人和有關當事人的民事責任。
在監護案件中,一般是以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行為後果承擔責任,如果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也要適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果損害是由於第三人故意引誘、教唆被監護人所引起的,則應當由第三人承擔責任。
如果被監護人在受委託單位或個人處接受管理時致人損害,除另有約定外,應由監護人承擔責任。受委託的人(如學校、幼兒園等)有過錯,負連帶責任。
關於民事法律行為的案例
分析方法:行為人的行為是否符合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如果是民事法律行為,該法律行為是不是已經成立,如果是附條件或者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所附條件和期限是否合法、能不能實現、是否已經實現?然後再分析法律行為有沒有生效?
如果是生效了的民事法律行為,出現糾紛時當事人有無過錯?如果是無效的民事行為,就要考慮是哪一種無效的民事行為,或者是哪一種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是全部無效還是部分無效?無效的原因是基於一方的過錯還是雙方的過錯?然後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結合當事人的過錯情況來確定有關的民事責任。
關於代理的案例
代理案例常見的考題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和代理權有關的案例,包括:代理證書方面的問題,代理權限範圍的問題;超越代理權後被代理人追認或拒絕的問題;無權代理的責任問題;轉委託(或者復代理)過程中的有關問題等。二是代理過程中的法律責任問題。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有時會結合在一起出現,其中,委託代理的案例居多。
分析方法:根據試題所提的問題,看有無代理證書、授權委託方有無過錯、代理權限是否明確、代理人是否在代理權限範圍內進行代理活動、轉委託有沒有得到被代理人的同意等。如果屬於無權代理或者其他不法代理,要看被代理人是否追認或拒絕、被代理人有無過錯、相對人有無過錯等,然後根據當事人的過錯程度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進行處理。
關於所有權的案例
分析方法:在熟悉案情的基礎上,首先確定是屬於何種案情。對共有方面的案例,要分析是共同共有還是按份共有。
如果是共同共有,應怎樣分割財產,共有人對共有物行使權利時應同時履行哪些義務?共同共有關係容易和繼承遺產問題放在一起出題,這部分在繼承法部分還要談及。
如果是按份共有,則要分清是什麼比例,共有人各有多少份額,在財產分割時要注意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問題。按份共有容易和合伙人的債務問題結合在一起出題,因此要把握按份共有人在內部按財產份額享有權利、分擔義務這一特點。對無主財產歸屬的案例,只要弄清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一般就夠了。
關於合同方面的案例
合同方面的案例較多,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關於合同效力方面的案例。
合同效力方面的案例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合同是否有效的案例;二是無效合同的案例。
分析方法:根據案情,運用合同有效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認定合同是否有效。有效合同,應當履行,否則,構成違約,違約方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是無效合同,要弄清無效的原因是什麼?屬於哪一種無效合同?無效的合同,不得履行,已經開始履行的要停止履行,當事人不履行的,不承擔違約責任。
對於無效合同,要分清當事人的過錯,有過錯的一方要賠償對方的損失,雙方有過錯的,應雙方返還。雙方故意訂立違法合同的,應將雙方取得的或約定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庫。
2、關於合同變更或解除方面的案例。
此類案例主要是針對合同變更或解除的原因、內容、時間、效力以及民事責任承擔等方面的問題。
分析方法:在分析此類案例時,主要要明確當事人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因是什麼、是否符合法律的有關規定、合同從何時變更或解除等,從而確定當事人的變更或解除合同的行為是否有效、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等問題。
3、關於合同當事人分立或合併以及合同擔保方面的案例。
合同當事人分立或合併的有關問題屬合同案例和民事主體方面案例相互交叉的內容,此問題不再贅述。
合同擔保方面的問題和物權擔保大體相同,參見民事主體方面的有關內容。
4、關於違約責任方面的案例及分析方法。
違約責任方面的案例往往和上述三種情況結合在一起出題。在分析此類案例時注意:首先要考慮合同是否有效,然後弄清是一方違約還是雙方違約,造成違約的原因是當事人自己的過錯還是上級主管機關的過錯,是全部違約還是部分違約,是數量不足、質量不合格還是時間上遲延、方式上錯誤等,最後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或合同的約定,確定當事人的違約責任。如果是有擔保的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時,應按有關的擔保條款的規定,由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責任。
5、綜合性合同分析方法。
這種合同案例,一般是從合同訂立到履行,再到擔保、違約等多方面的關係,或者是從合同無效的辨析,到確定有關人的責任等多方面的問題,對這種案例的分析,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分析合同是否成立、有效;第二步,如果合同有效,了解當事人履行合同或違反合同的情況,包括違約的程度、原因、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損失、有無擔保等,最後確定違約責任的承擔。
關於侵權責任的案例
侵權責任方面的案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一般侵權的民事責任方面的案例;另一種是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方面的案例。
1、一般侵權的民事責任的案例及分析方法。
一般侵權的民事責任案例主要是針對一般侵權的構成要件和侵權損害賠償問題出題的。如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侵害了他人的權利,如果構成侵權,行為人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民事責任等。
分析方法:第一步是先確定案件性質是一般侵權還是特殊侵權;第二步是運用一般侵權責任的四個構成要件,確定有關當事人是不是實施了侵權行為,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案情中幾種情況:有沒有混合過錯,即侵害人和受害人雙方都有過錯的情況。如果有,就要根據各自的過錯程度分擔責任;有沒有共同過錯,即侵害人為二人以上的現象。如果有,就要由共同侵害人承擔連帶責任;有沒有受害人重大過失或者故意的情況,如果有,就應減輕或免除行為人的責任;有無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的情況,如果有,應按相關規定處理。
第三步是按試題提出的問題,明確有關當事人應承擔的具體責任形式和具體的財產責任範圍。包括賠償金數額、返還財產的數額等。需要合併使用幾種責任方式的,要注意合併使用。
2、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的案例及分析方法。
《民法通則》中規定了特殊侵權的有關情況,這幾種情況都有可能出案例分析題。這幾種情況有共同的特點,但各自又有自己的特徵,對於這些案例的分析,主要是抓住有關法律規定的條件,結合案情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