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2020-12-20 樂居網

本報海口3月26日訊 (記者孫慧 實習生莫凡璐)綠林掩映、鳥兒蹁躚,是很多遊客來海南的第一印象。海南的鳥兒種類有多豐富?3月26日,2019年海南省「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約佔全國現有記錄鳥類的1/3。

當天上午8時30分,在海口市演豐鎮博度村退塘還林示範區,參加紅樹林生態修復與水鳥生境管理現場體驗的代表們走進拋荒的魚塘,種下一株株紅樹林樹苗。由灘涂、紅樹林、基圍魚塘組成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對鳥類極其重要,是遷徙候鳥非常重要的覓食地、棲息地。每年,在這片紅樹林棲息的水鳥數量為2萬餘只。

省林業局局長夏斐介紹,海南作為我國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的熱帶大陸性島嶼,其中鳥類的種類超過420種,約佔中國鳥類總數的1/3。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同時,因為位於東亞——澳大利亞西亞鳥類遷徙路線上,每年遷徙季節有大量候鳥經過海南或者在此越冬。

但隨著海南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密集的高樓大廈和交通網絡使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人類的某些活動正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鳥類的生存。

夏斐說,市民在生活裡很可能遇到受傷、受困或者幼小的鳥類,如果能及時地給它們提供正確的幫助,可以有效地增加它們重歸自然的機率。為此,省林業局嘗試建立基於市民參與的海南野生鳥類救助記錄平臺,提高群眾的動物保護意識,教育倡導科學的鳥類救助理念。

海口市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表示,向民眾科普生態溼地保護知識,對保護鳥類也有積極作用。盧剛說,海南可向香港的米浦自然保護區學習,在溼地生態修復區域種植本土的紅樹林植物,保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原真性,將其打造成合適鳥類的棲息地。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相關焦點

  • 海南鳥類種類佔全國1/3
    鳥源豐富全國有記錄的鳥類海南佔了1/3擁有不少珍稀鳥種記錄和有重要保育價值的水鳥棲息地「今天一位鳥友在東寨港拍到了一個好東東。」香港嘉道理駐海南保育主任盧剛在「海南觀鳥會」的微信群裡興奮地發布了一個消息,很快引來「鳥友」們的跟帖。
  • 成都已記錄鳥類達495種 海南鳽成為「新成員」
    7月12日,記者從成都觀鳥會獲悉,2020年二季度成都共記錄到鳥類193種8614隻,相較一季度不重複記錄達96種。其中,短趾雕、草原雕、紅頭咬鵑、海南鳽刷新成都鳥類新記錄。目前,成都市已記錄到的鳥類種類增加至495種。
  • 短趾雕、草原雕、紅頭咬鵑、海南鳽到訪!成都又新發現4種鳥類
    2020年二季度調查共記錄到鳥類193種8614隻,相較一季度170種不重複記錄96種。一、二季度鳥類記錄累計達到266種,佔成都鳥類記錄的54.78%(266/491)。尤其在龍泉山,由成都觀鳥會副理事長朱磊博士領銜開展監測活動,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根據朱磊博士主編撰寫的《2020年成都龍泉山春季猛禽遷徙調查初報》顯示,在14次調查中,共記錄到21種猛禽,包括鷹形目17種和隼形目4種,其中數量最大的是普通(Buteo japonicus)和鳳頭蜂鷹(Pernis ptilorhynchus),分別為691和652隻,除這兩種而外,還有10種的記錄超過了10隻以上。
  • 五指山攝影愛好者堅持周末穿梭雨林 記錄海南鳥類生活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2日消息(記者 張宏波)「銀胸絲冠鳥、綠嘴地鵑、紅頭咬鵑、藍須夜蜂虎、白冠燕尾等,海南森林裡的鳥種類真是太豐富了。」11月22日,鄭美華分享了自己拍鳥7個多月以來的經歷。
  • 海南又添鳥類新紀錄,長相呆萌還有特殊技能
    來,日報妹帶你一探究竟↓↓記者3月31日從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獲悉,經海南島野生鳥類救助信息系統統計記錄,並經過鳥類專家鑑定確認,此類鳥類為國家Ⅱ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倉鴞,屬於海南島鳥類新紀錄。黃良戀 攝南部市縣存在穩定的倉鴞活動種群根據海南島野生鳥類救助信息系統分析,從2016年至2018年期間,三亞市及樂東縣有關倉鴞的救助記錄超過10次以上,倉鴞多是在人居環境周圍的地面停息時被人發現,從被記錄的數量和時間上判斷,海南島南部市縣存在穩定的倉鴞活動種群,應為留鳥。
  • 海南鳥類知多少?黑頭白䴉等10種鳥瀕臨滅絕
    海南的鳥類資源狀況如何?都有哪些鳥類大家族?近些年有何變化?這一系列的問題都令人感到好奇。鳥類資源的狀況,是一個地區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信號燈。但需要說明的是,有關海南島鳥類方面的參考資料眾多,但到目前為止,對海南鳥類物種沒有確切的統計,海南島至今還沒有完整的鳥類編目。記者根據《海南島鳥類變遷》等論文資料,梳理出部分數據,以展現海南鳥類資源及其保育等狀況的冰山一角。
  • 冠以「海南」的鳥類都有哪些?來這裡一探究竟
    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海南虎斑鳽目前在長江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地均有發現蹤跡,但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我省再無確切的海南虎斑鳽發現記錄。」  根據現有資料來看,海南虎斑鳽的「輪廓模樣」不難被認出:翅膀上的覆羽為暗褐色,並藏著少許白色斑點,頦部、喉部和前頸為白色,中央有一條黑線直通到下喉部。而且,在繁殖期,它非常懼怕人們打擾,一有異常響動,便將脖子伸得老長,警惕地張望。
  • 野生鳥類398種,佔全國鳥類種類數量的28%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璐 青島報導  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野生動植物保護越來越受到全社會關注,近年來,青島市加大了對溼地的保護力度,先後建立了唐島灣國家級溼地公園、少海國家級溼地公園、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等一批自然保護地,環境的改善使得野生鳥類資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長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496種 白喉斑秧雞首現四川
    報告顯示,2020年夏秋季(7月1日-10月31日)調查共記錄到鳥類238種23576隻,相較一、二季度261種不重複記錄56種。其中白喉斑秧雞為成都鳥類新記錄,亦是四川鳥類新記錄。目前成都市記錄鳥種達496種。
  • 最新觀測記錄顯示:四川有鳥類725種,居全國第二位
    四川地處長江上遊,是全國森林資源大省、生態建設大省、林業經濟大省和物種保護大省,也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地區之一,鳥類資源豐富。最新觀測記錄顯示,四川有鳥類725種,佔全國的50.3%,居全國第二位。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滇池有13種海鷗,你看到過幾種?
    11月24日,記者從昆明鳥類協會了解到,據專家多年觀察記錄,和紅嘴鷗一起來昆明越冬或遷徙路過的鷗類,不止紅嘴鷗一種,據《雲南鳥類名錄2020.1》記載,滇池流域共出現過13種鷗類。昆明鳥類協會秘書長趙雪冰介紹,國內外鳥類專家近十年來加強了影像記錄,這些鷗類的高清美圖得以呈現在讀者眼前。
  • 海南再添鳥類新紀錄 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倉鴞被發現
    海南日報海口3月31日訊 (記者孫慧 實習生莫凡璐)頭大而圓,心形白臉上點綴著兩隻慄褐色的眼睛,乍看有點像猴子臉——這種「白臉猴面鷹」近年來多次在我省南部地區被發現及救助。海南日報記者3月31日從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獲悉,經海南島野生鳥類救助信息系統統計記錄,以及鳥類專家鑑定確認,此類鳥類為國家Ⅱ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倉鴞,屬於海南島鳥類新紀錄。
  • 上海市鳥類名錄2018
    上海市鳥類名錄2018的種類統計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名錄的分類系統根據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9.1進行排列。由於2018年度IOC World Bird List從version 8.1更新至version 9.1,根據其更新的內容,上海鳥類名錄2018相較於上海鳥類名錄2017亦作出了調整。
  • 華僑城溼地可見白琵鷺和黑枕王鶲 溼地記錄鳥類增至171種
    記者昨日從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溼地公園獲悉,作為國際候鳥遷徙線上的重要中轉站之一,該溼地今年新記錄到兩種珍稀鳥類現身,分別是白琵鷺和黑枕王鶲。目前,該溼地記錄鳥類已增至 171 種。這是溼地第一次記錄到這種鳥類。當時,這隻白琵鷺的腿上帶著彩色的腳環。工作人員介紹,經專業人士查詢腳環相關信息,得知這隻白琵鷺於去年年底中毒後被捕獲,經過醫治,於今年 1 月 16 日在福田口岸對面的落馬洲放回野外的。這隻白琵鷺身上還帶有 GPS 定位儀。據介紹,白琵鷺(學名:Platalea leucorodia)是大型涉禽。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原標題:【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  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  經專家鑑定發現>  新增記錄鳥類13種  其中  7種為保山新紀錄  來喜結群並與其他種類混群,主要以鞘翅目、膜翅且、雙翅目等昆蟲為食,也吃懸鉤子等植物果實種子和草子。(棕臀鳳鶥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記錄為棕肛鳳鶥)
  • 【BigYear】來一場海南觀鳥大年吧!
    「大年(big year)」是觀鳥愛好者的一種競賽,參賽者需要用一整年的時間和精力,記錄自己觀察到的鳥類種類數量,數量最多者取勝。而你是否還記得電影中布萊德、斯圖和肯尼三位鳥友為了獲勝,通過不同方法找尋鳥兒,不斷在事業與生活中進行取捨,而又在這一趟旅程中漸漸發現自己。
  • 海南周刊 | 觀鳥「大咖」海南說鳥 用智慧愛鳥
    羅理想供圖  新盈溼地鳥類和溼地生境。羅理想供圖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這是一場「放飛自我」的講座。  日前,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與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在海口聯合舉辦了一場講座,只講和鳥有關的故事。故事從候鳥開始,最後以「號召大家一起去找鳥」結束。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但在某一天,它們被京山觀鳥愛好者發現並拍攝下來,從而成為了京山鳥類名錄中的一部分。寸草心鄉村環境保護促進會會刊《鄉村觀鳥》雜誌特設了一個欄目叫《京山鳥種新記錄》,會根據京山和外地鳥友的觀鳥、攝鳥記錄,不定期發布京山新發現的鳥種,展示京山鳥類之美。
  • 世界規模「最大」鳥類公園,被稱為鳥類王國,鳥的總數超過8500隻
    世界規模「最大」鳥類公園,被稱為鳥類王國,鳥的總數超過8500隻新加坡裕廊飛禽公園位於裕廓山頂蒼翠林木之中,建於1971年,面積達20.2公頃,它是世界規模最大、珍禽異鳥最多的鳥類公園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數規模龐大的禽鳥公園之一,被譽為東南亞最壯觀的「鳥類天堂」。
  • 揚州鳥類猛增到275種 「催生」了揚州人「揚州鳥」 揚州緣
    核心提示大揚州,鳥類天堂。「小鳥用翅膀為揚州的生態投了票」。記者採訪了解到,近20年來,揚州鳥類記錄從148種增加到了275種。越來越多鳥類的「下揚州」,也「催生」了一群觀鳥、拍鳥、護鳥人。在觀察記錄揚州鳥的種類、拍攝鳥的生命形態的瞬間、保護鳥類不受傷害等方面,他們釋放著光和熱,也收穫了無限的感動,最深的是,領悟著生命的美好和寶貴。【攝鳥隊伍】從個位數漲到三位數12年前,要在網上查詢有關揚州野生鳥類的記錄,不足20條。而如今,搜索關於揚州鳥的信息,已有數千條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