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守護一座城的武漢面孔

2020-12-17 騰訊網

△ 1月28日13時7分,武漢漢口火車站,平時周邊車水馬龍,現在難見一輛車。

九省通衢的繁華都市,如今陷入了冰火兩重天的僵持:一邊是救人如救火的緊急,醫院排長隊,醫生連軸轉;一邊則是空曠的馬路和暗下去的萬家燈火。

△ 1月29日,武漢漢口沿江大道,由於公共運輸停運,一名女子邊騎車邊拖著箱子前行。

△ 1月29日,武漢漢口,正在營業的燒烤店。

但總有一些人,出現在空空蕩蕩的大街上。他們是這座城市龐大而病弱的軀體上,渺小的個體,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這座驟然減速的龐大城市,能夠儘量維持著運轉。

△ 1月28日,蔡甸區,來自隨州的包言保今年春節和妻子留守武漢,與孩子分隔兩地。空蕩蕩的街道上,他照常執行清掃任務。

△ 1月31日,火神山醫院建築工地附近,警察24小時輪班,對工程車輛進行通行管理,確保道路暢通。中午,一名女輔警站在路邊解決午飯。

△ 1月30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12層隔離病房清潔區內,換好裝備的北京赴鄂援助醫療隊隊員。

1月29日,45歲的胡先生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工地現場又度過了一晚。他的親屬是醫生,此時還戰鬥在抗疫一線。而他則從醫院開工那日開始,就出現在這裡,見證著、參與著這所「受命於危難之中」的醫院拔地而起。

△ 1月29日,雷神山醫院建築工地,45歲的胡先生通宵值守在現場。據了解,胡先生的親屬也在醫院堅守崗位。

原本想回家的魏先生一家,最終決定留在這座奮鬥了十年的城市,並且從大年初一就打開店鋪售賣新鮮蔬菜,讓社區多了一分平日裡常常被忽略的人間煙火氣。

△ 1月31日,礄口區寶豐二路,來武漢10年的魏先生一家回老家的計劃擱淺後,大年初一就打開店鋪在社區售賣新鮮蔬菜。

在江岸區,40歲的貨車司機肖昌文大年三十也沒休息,他接到徵求志願者的通知後,就在群內組織貨車司機們,自發地將物流點的物資送往各個醫院。

△ 1月31日,40歲的肖昌文是一名貨車司機,大年三十接到徵求志願者的通知後,便組織貨車司機進行調配和運輸,將物資送往各個醫院。

而另一位公交車駕駛員袁建河則在線路停運之後,為北京醫療隊員提供擺渡車服務,往返駐地和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病區,從白天一直擺渡到深夜。

△ 2月1日凌晨,本該停駛的40歲公交車駕駛員袁建河為北京醫療隊員提供擺渡車服務。每天往返於駐地和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病區。

他們是這個城市默默的守護者。像他們一樣的平凡市民還有很多。

△ 2月1日,蔡甸區,19歲的張先生來自荊州,便利店夜間鮮有人光顧,但因為這是距工地最近並還開門的便利店,他並沒有鬆懈。

△ 1月31日,礄口區,寶豐街道寶地社區協管員張靜正在為社區居民測量體溫。除為居民測量體溫,社區工作人員還要為公共區域消毒。

△ 1月31日,江岸區同興社區,為社區老人和非發熱病人提供服務的計程車司機互相幫助穿上防護服。

城市和它的人民在靜默中等待疫情拐點的來臨,在此之前,等待將是漫長的、惶恐的,但微小的守護匯聚在一起,就成了點燃希望的燭火,維護著這座江城的活力,等待著江河血脈重新沸騰的那一天。

△ 1月31日,京東物流寶豐配送站,42歲的尚黎明在管理站點的同時,兼顧搬運和運送醫療物資到醫院的任務,每天工作超12小時。

攝文 新京報記者 許星星

版面責編 賈悅 版面圖編 劉晶

本文圖編 陳婉婷 責校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武漢面孔
    2020年1月28日13時7分,武漢漢口火車站,平時周邊車水馬龍,現在難見一輛車。  1月31日,礄口區寶豐二路,來武漢10年的魏先生一家回老家的計劃擱淺後,大年初一就打開店鋪在社區售賣新鮮蔬菜。  1月28日,蔡甸區,來自隨州的包言保今年春節和妻子留守武漢,與孩子分隔兩地。空蕩蕩的街道上,他執行著清掃任務。
  • 風雨同舟,武漢城投人奔忙在疫情抗擊戰鬥第一線
    東西湖區第三屆道德模範、臨空港城發投集團城投公司基礎設施部李枸宏,部門員工王翔正在東西湖柏泉隔離點外值守,一旦有任務就要參與聯絡協調。為了給對方提神,他們互相打氣。時間回到1月31日中午,接到全面協調管理柏泉隔離點的緊急命令後,城發投集團迅速行動,抽調人員分3班日夜守護現場。
  • 《好久不見,武漢》:疫情之下的再審思
    《好久不見,武漢》是一部日本紀錄片導演的武漢十日紀實片,時長61分鐘。導演竹內亮在今年6月1日攜兩三人的團隊來到解封後的武漢,歷經十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意圖用鏡頭給世界呈現真實的武漢。
  • 一位青年詩人獻給武漢的詩篇:春天是一座空落落的城
    一位青年詩人獻給武漢的詩篇:春天是一座空落落的城 2020-02-19 0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揚州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志願者,「心心之火」溫暖一座城
    志願者們捧出一顆顆滾燙的心,傳遞光與熱,這團「心心之火」溫暖了一座城。一句熱詞:我是戰疫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曙光路是進入生態科技新城杭集鎮的主要入口。近日,看到一輛外地車輛開過來,志願者李響上前一步,面帶微笑:「您好,歡迎來杭集,請出示健康證和健康二維碼」。
  • 這就是武漢——一座令世人動容的城市
    這是一次別無選擇的抉擇1000萬武漢人從睡夢中起身迎戰任侵略如火,我不動如山全球頂級大刊《科學》披露:「武漢封城」讓中國新冠感染減少96%這是一次狹路相逢的犧牲我想當這場疫情過去的時候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世衛組織高級顧問艾爾沃德言猶在耳
  • 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 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很多年後,當人們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一定會想起2020年初,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那個遙遠的日子。隨著關閉而開啟的,不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劇情,而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疫情之下,他們救助那些滯留在家的武漢小動物們
    1月26日,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的會長杜帆在公眾號裡發布了一則通告《貓狗留在武漢的主人們,可以聯繫我們》,表示在疫情管控期間,為武漢滯留動物提供無償援助。截止到目前,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已經救助了400多戶家庭,新的求助仍然源源不斷到來。但即便再苦再累,杜帆的志願者團隊裡,沒有人願意放慢下救助的腳步。因為他們都知道,在這場疫情中,不僅僅是人類遭受了磨難,動物也一樣。
  • 「武漢是我家,一起來守護」
    過馬路時,你也許會看一眼停在路邊等紅燈的貨車,司機劉迎正取過保溫杯,喝一口茶……  武漢這座城市,就是由這樣一個個普通人組成的。平靜的日子裡,人們各幹各的,縱使相逢,亦不相識,直到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我的城市病了。我該怎麼辦?」陳衝站出來了,鄧平站出來了,劉迎站出來了……那些平凡普通的武漢人,一個一個站出來了。
  • 電視散文詩《守護春天》祈禱溫暖降臨 為武漢加油
    從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中華億萬同胞的心。全國各省市紛紛派出醫療隊奔赴湖北,抗擊疫情。 重慶市涪陵區自2月2日派出首支8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馳援武漢後,於2月11日再次組建46人醫療隊出徵孝感,與疫情進行最後的決戰!
  • 濰坊小學生詩援武漢共抗疫情
    這個寒假,守護一座城,我們的心很暖。庚子鼠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開來,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自疫情發生以來,濰坊市實驗小學高度重視,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區決策部署,把疫情當做命令,群策群力,聯防聯控。
  • 老人、兒童病例多發 疫情之下如何守護一老一小?
    (抗擊新冠肺炎)老人、兒童病例多發 疫情之下如何守護一老一小?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電 題:老人、兒童病例多發 疫情之下如何守護一老一小? 中新社記者 邢翀 李純 中國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近期疫情呈現出老年人居多的特點。
  • 武漢30天:戰「疫」面孔|圖集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21日訊2月21日,武漢城市交通管制進入第30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這場戰「疫」中,有一群人,他們挺身而出,用生命守護生命,每一秒,他們都在和「死神」奪生命。她都不以為意, 提及患者的苦楚,她卻失聲痛哭朱凌 武漢市肺科醫院呼吸一病區護士 每天與母親隔空擁抱的女護士 堅守戰「疫」一線,她和母親近在咫尺卻26天未相見徐晶 武漢市肺科醫院檢驗科醫生 她是外人「看不見的醫生」 每天直面病毒,卻從不言退,與丈夫攜手奮戰疫線40多天陳玉梅 武漢市肺科醫院ICU醫生 為戰"疫"推遲婚期的醫生 日夜奮戰風險最高、最辛苦的「戰場」, 得知武漢關閉出城通道時
  • 疫情之下,一個湖南師大學生鏡頭裡的武漢
    他們都是城市英雄,為保衛武漢默默奮戰在前線。我叫劉佳尼,佳能的佳,尼康的尼,這是熱愛攝影的父親為我取的名字。我是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9級攝影方向碩士研究生。疫情期間,我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了自己在武漢期間的所見所聞。我是一名武漢人,引以為豪的武漢人。
  • 援鄂女護士兒子考上武漢名校,因為愛上一座城所以選擇城裡的名校
    有句愛情至理名言: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同理社會現實面前,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因為愛上一座城,所以選擇城裡的一個人。這個道理推延至高考學子志願選擇上,就會有兩種情況:一是因為選擇一所學校,而愛上學校所在的城市;二是因為愛上一座城所以選擇城裡的一所學校。這裡講述的故事就屬於後者,援鄂女護士兒子考上武漢名校,因為愛上一座城所以選擇城裡的名校---華中科技大學。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建蘭中學811班王於清:關山千萬重,壯士...
    掃一掃 直達專題杭州市建蘭中學811班王於清讀後感關山千萬重,壯士披荊行「如果需要,我報名」「若有戰,召必回」 當全網說著「武漢加油口罩之下是一張張陌生卻熟悉的面孔,在生死間穿梭。不知名。當她出徵,暴雨如注。母未執傘,從車而奔。母親一心想保護的人要去保護別人了。家中有最牽掛的人,他們義無反顧,逆行在這別樣的春節。我隔著屏幕看他們蜷在冰冷的靠椅、地面上,淺淺睡。白大褂起了皺褶,卻不染纖塵;他們的面孔埋在手肘、蔽於口罩之下。 時間流,目露疲憊,拂過了蒼白,帶不走迎難而上無畏未知的堅定。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天杭實驗學校908班奚蘭心:致敬英雄
    杭州天杭實驗學校908班奚蘭心讀後感致敬英雄2020年初的武漢,喧鬧的城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狀病毒」按下了暫停鍵。當這場災難同時降臨在我們身邊時,我想「疫」線面孔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疫情的數字讓我們為之震撼,而逆行的面孔,卻給了我們最深的感動。在逆行的人群中,我由衷地敬佩一位84歲的老人,他就是鍾南山院士。他早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齡,卻依然沒有選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退休生活,毅然絕然地衝在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第一線。
  • 武漢,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武漢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可是,疫情之外武漢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相比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地處華中的武漢顯得有些低調但有江湖上關於它的傳說一直在不斷演繹和流傳位於長江流域中部的武漢距北京這些湖泊與江河一起,穿插環繞著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使得這座大都市看起來就像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龍宮」城市。
  • 封城11日,武漢眾生圖
    因為他隻身駕車將5000個口罩、200套防護服送往了武漢,1月30號凌晨才返回北京。從第一次看到鍾南山院士的報導,他就開始密切關注這次疫情。但武漢封城的消息一出,才讓他真正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那種感覺,第一反應就是記憶中的非典又一次捲土重來了。」
  • 武漢疫情拐點是什麼意思 武漢封城什麼時候解除結束?
    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春節顯得冷清,而疫情發展也是大家最為關注的。武漢封城現在已經很多天了,相信很多網友都知道,就是因為武漢封城,疫情才能夠得到控制,現在每天都有好消息傳出。那麼武漢疫情什麼時候結束?武漢疫情拐點是什麼意思?疫情拐點什麼時候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