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眼鏡店謀新定位 杭州眼鏡行業開始洗牌

2021-01-11 浙江在線

  已經有149年歷史、浙江省惟一的眼鏡行業老字號品牌毛源昌眼鏡公司,近期掛出公告,轉讓國有股權引進戰略投資者。在眼鏡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這家百年老店希望能藉此機會,建立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同時找到一個市場定位精準、更具戰略眼光的掌舵人。

  浙江是傳統的眼鏡生產大省,無論企業數量、從業人員規模和年產值,均佔全國的70%以上。但近年來,隨著國際大牌的進入,行業競爭加劇,不少眼鏡店面臨生存壓力。杭州市眼鏡商會相關負責人預計,杭州的眼鏡行業,將面臨一段較長時間的洗牌過程。

  百年眼鏡店尋求改制重組

  對杭州人來說,毛源昌眼鏡店是再熟悉不過了。這個成立於1862年的老字號企業,最早開設於杭州太平坊(中山中路),前店後坊,至今已有149年的歷史。當時,杭州人配眼鏡,幾乎沒有第二個選擇。毛源昌眼鏡店是100%的國有企業,屬於杭州市工業資產經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從明年開始,杭州毛源昌眼鏡有限公司國有獨資的性質可能就要變了。上周五,公司在杭州產權交易所掛牌,公開轉讓杭州毛源昌眼鏡有限公司75%的國有股權,掛牌價格為6575萬元。掛牌日期一直到今年12月29日,選定的競價方式為網絡競價。截至昨天17時,這條掛牌信息被瀏覽了121次。按照掛牌內容,如果掛牌期滿仍未徵集到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公司將變更掛牌條件,重新掛牌。

  負責此次掛牌的杭州市工業資產經營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毛源昌作為一家老字號企業,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規範,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不相適應,目前正是改制的一個時機。他們希望有志於眼鏡行業、更具市場眼光的企業家能接手毛源昌,開展強強聯手,進一步開拓市場。

  賣眼鏡利潤比不上賣衣服

  眼鏡行業一度被認為是暴利行業。根據統計,中國約有3億人配戴眼鏡(矯正屈光鏡),按每3年更新一副計算,每年的市場需求量達1億副。墨鏡等時尚眼鏡也有龐大的消費人群。顯然,眼鏡市場已成為一個巨大的蛋糕。同時,在外行人看來,眼鏡業又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暴利行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

  不過,從目前的市場競爭來看,眼鏡行業已經變成一個市場競爭激烈,利潤日漸被蠶食的行業。杭州市眼鏡商會會長陸慶說,目前的眼鏡市場,淨利潤大概在20%,還不如賣衣服賺錢。陸慶說,和早幾年相比,眼鏡店的房租、人工和原材料都在大幅上漲,眼鏡漲價的幅度遠遠跟不上。毛源昌眼鏡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3343萬元,淨利潤為270萬元,利潤率為8%。

  據陸慶估算,目前杭州的眼鏡消費市場在兩億元左右,隨著中小學生近視率的增加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發展,這個市場還在穩步擴大,不過利潤不斷被各種高漲的成本蠶食也將是長期的趨勢。

  浙江眼鏡市場面臨激烈競爭

  浙江屬於眼鏡大省,溫州是中國眼鏡架、成鏡出口的主要生產地,2003年榮獲「中國眼鏡生產基地」稱號;台州的臨海市有國內最大的眼鏡批發市場「浙江眼鏡城」;玉環縣是中國眼鏡零配件的主要生產地,在彈弓的設計、製造與加工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生產了世界80%-90%的彈弓配件……在企業數量、從業人員規模和年產值等方面,浙江均佔全國的70%以上。

  近年來,浙江的眼鏡行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陸慶說,國內眼鏡行業的洗牌已經開始了。像上海地區,隨著國外大品牌的大量湧入,當地眼鏡行業競爭異常殘酷。浙江地區的眼鏡行業近年來也出現「大企業越來越大,小企業越來越小」的趨勢。目前整個杭州的眼鏡企業,被分成三個檔次:毛源昌、大光明、寶島和寶麗等,門店比較多,企業盈利也比較好,是第一梯隊;第二梯隊以加盟店為主,主要有杭州寶島、菲狐眼鏡等;第三類是一些開店時間比較長,但是規模比較小的單店。陸慶預計,接下來,整個浙江地區的眼鏡行業也將迎來大規模的洗牌過程,持續時間可能將有數年。

  老字號企業的整合有利於規模發展

  作為浙江地區眼鏡行業惟一的老字號企業,毛源昌的轉讓重組引來社會各界的關注:以後還會有毛源昌這個品牌嗎?

  浙江省老字號協會副秘書長解建光認為,從鼓勵老字號企業強強聯合,引進社會資金擴大規模的角度來說,毛源昌的股權轉讓是值得肯定的,從國有企業變成一個合資企業,也是正常的經濟現象。杭州目前有不少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品牌,都在走資產重組的發展道路,例如張小泉,在引進富春集團的資本後,發展迅速,從傳統產品剪刀,擴展到開瓶器、紅酒套裝等。這是老字號品牌的創新,關鍵是看在這個過程中,老字號的作用和影響力是否還存在,是否摒棄了老字號的理念和品牌。如果像樂百氏被達能收購後品牌逐漸消失,這就是一種老字號的損失。

  解建光透露,目前老字號協會正在對全省的老字號企業進行資產評估,爭取明年能召開一個專門針對老字號企業的融資大會,幫助老字號企業引進社會資本,進一步開拓市場。

相關焦點

  • 堅守工匠精神 眼鏡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進一步激發眼鏡行業老字號企業發展的生機與活力,結合推進品牌建設工作,全面促進眼鏡行業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品牌創新,11月21日,中國眼鏡協會在京召開全國眼鏡行業部分老字號企業暨推進品牌建設工作座談會。
  • 大明眼鏡——老字號裡的常青樹
    說到大明眼鏡,這家有70多年歷史的老店,一直以優質的產品、精湛的技藝享譽京城。其強大的專業優勢和先進的經營管理一直為廣大消費者廣為認同,在行業內也是頗為讓人羨慕。大明眼鏡一直是老字號序列裡的常青樹。來到位於王府井南口的大明旗艦店,卻很難再在店內找到很「老」的物件。營業面積近3000平方米,上下五層,裝修時尚現代,典雅精緻。
  • 杭州眼鏡店 配眼鏡口碑性價比排行榜
    那麼在杭州配眼鏡大家可以去哪裡呢?我綜合多年的配鏡經驗,為大家總結了杭州眼鏡店口碑排行榜。  整個配鏡過程很舒服,驗光師非常耐心地調配眼鏡度數,特別是對我這種高度近視非常友好,把所有我新眼鏡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問題都和我說的很清楚,而且最終配出來的效果也是非常滿意。店內服務人員不多但是都從業10年以上,所以專業性絕對沒問題。這種經營模式能節省不少場地、人員成本,所以知音眼鏡店優惠力度非常大。
  • 武漢寶島等門店掀起關店潮 眼鏡行業將面臨大洗牌
    新年伊始,位於光谷魯磨路的東方明達眼鏡店悄然關門歇業。「這只是個開始。」湖北眼鏡行業協會會長易桃洋昨天說,因房租和用工成本增加,今年打算關門的眼鏡店,武漢有10多家。去年店裡收入最高的銷售員,一年才4萬多元,崗位沒有吸引力。除了魯磨路店以外,蔣湘林還打算把另兩三家小店處理掉。   百年名店生意也平淡   眼鏡店難以為繼,不是今年的事,也不只是一家兩家,而是整個眼鏡行業。昨天,武漢精益眼鏡負責人拿著公司的財務報表說,去年,位於江漢路的總店銷售1700萬,毛利約50%,就是850萬元。
  • 石家莊永明眼鏡店延長營業時間方便市民下班後選配眼鏡
    原標題:石家莊永明眼鏡店延長營業時間方便市民下班後選配眼鏡為了方便上班族下班後仍可以方便的配上一副心儀的眼鏡,自今日起,老火車站華北眼鏡城4號(地鐵一號線解放廣場站B口)永明眼鏡店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晚上8點30分。
  • 2020中國眼鏡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投資一家眼鏡店大概需要多少...
    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功能眼鏡受市場歡迎,國內眼鏡生產企業對於功能眼鏡大力開發、研究及銷售,其中功能眼鏡根據群體不同分類包括:學生、大學生及電腦專用鏡、駕駛及智能老花鏡與軍警等專用鏡。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及時尚觀念的普及,眼鏡行業未來前景將從單一的消費需求向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轉變。眼鏡作為傳統行業,利潤高、專業性強、服務要求更高。
  • 眼鏡行業研究(二):一副眼鏡的價值鏈 | 加華研究
    在上一期的「巨龍巨龍你擦亮眼」中,我們帶大家深度洞察了當今的中國眼鏡市場,分析在這個多品類、少品牌的行業中,老字號與新生代如何「你方唱罷我登臺」。 眼鏡作為一個直接面對消費者的To C行業,仿佛天生缺乏某些「消費品特質」。
  • 大明眼鏡總經理:眼鏡行業進入精準營銷時代
    大明晨光店140多年的發展歷史,為如今大明眼鏡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大明第二個優勢是專業技術水平高。大明眼鏡的專業技術能力一直領跑行業,以前是通過師傅帶徒弟式的一代傳一代,2012年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財政部評審和認定成立了大明眼鏡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以秦英瑞為代表的首席技師,對驗光人員進行系統培訓,確保連鎖店的驗光質量。
  • 為什麼眼鏡店的眼鏡要賣這麼貴?
    稍微好一點的眼鏡,價格都近千甚至幾千元的。網上經常看到相關的爆料,說是即便千元的眼鏡,成本最多也就100元,而且大多數的鏡框成本也就10元左右,所以大多數人認為眼鏡店真的是太暴利了。有句話是這麼評價眼鏡店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一、從博士眼鏡看整個眼鏡行業1. 眼鏡賣的貴嗎?
  • 浙江眼鏡業迷霧:10家眼鏡店只有1家盈利
    杭州鳳起路上,不足百米之間,有寶島、寶麗兩家眼鏡店,體育場路上,短短的兩百米距離內,也分布了奧星、大光明、毛源昌三家不同品牌的眼鏡零售商店……這樣的「貼身肉搏」,無疑讓眼鏡行業的競爭變得異常殘酷。  從事眼鏡行業多年的小老闆邵建國告訴記者,以前都說賣眼鏡的利潤高,現在也是產能過剩了,10個眼鏡店,差不多3家保本,3家虧損,3家要關門,只有1家是贏利的。
  • 締造中國龐大眼鏡市場,但眼鏡店卻不怎麼掙錢……
    可以看得見,如今小學生中都有近一半的人視力開始出現問題,大學生更是差不多人人鼻梁上都架著一副眼鏡。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的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實在是高的嚇人。美國青少年的近視率約為25%,德國的近視率一直在15%以下,而澳大利亞近視率僅為1.3%。
  • 西北眼鏡行:回顧中華老字號七十多年的滄桑變遷(組圖)
    玻璃櫥窗中的老物件反映出了西北眼鏡行這個中華老字號七十多年的滄桑變遷。 一個眼鏡行業的中華老字號,承載著幾代人對明亮的世界的追求。 東大街總店經過改造後,增至6層,新增營業面積2300平方米,匯集特殊鏡片驗配體驗室、視覺訓練中心、西安醫學院眼科視光培訓基地、西安市人社局眼鏡技能培訓學校為一體,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眼鏡專業店。整個西北眼鏡行現在的年銷售已突破一億元,實現了銷售業績的歷史新高。
  • 央視揭眼鏡行業黑幕 武漢「寶島」眼鏡店多是山寨
    央視一套昨日播出《眼鏡的秘密》,揭露了眼鏡行業野蠻加價內幕 (視頻截圖)  新聞背景  層層加價 利潤驚人  同業衝突背後隱藏著行業暴利真相  央視的這期節目也報導了武漢一家平價眼鏡店被同行封殺的遭遇(詳見《楚天金報》8月2日報導)。30分鐘的節目幾乎用一半時間揭開了同業衝突背後,保護行業暴利的真相。
  • 津門老字號大咖訪談|堅持傳承與創新,成就大明眼鏡的百年輝煌
    中華老字號天津大明眼鏡總店始建於1922年,現隸屬於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眼鏡行業唯一的國有企業,被津門百姓譽為「光明的使者」。有著97年歷史的大明眼鏡已有31家門店,其中直營店17家、加盟連鎖14家,年銷售6000萬元。
  • 平價眼鏡店曝內幕 眼鏡行業暴利驚人
    「京城眼鏡業暴利驚人,眼鏡利潤少則百分之一兩百,售價甚至比進價翻10倍!」自稱為眼鏡業「沃爾瑪」的全視角平價連鎖眼鏡店,昨天自曝業內暴利內幕。  該店的董經理告訴記者,眼鏡業多年來一直屬於暴利行業,最終的銷售價格比當初進貨價高個二三倍都還算少的,最終售價翻個10倍也不稀奇。
  • 繁榮夜經濟 永明眼鏡店延長營業時間啦!
    從即日起,位於石家莊老火車站地下華北眼鏡城4號(地鐵一號線解放廣場站B口)永明眼鏡店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晚上8點30分。河北永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千朗表示,為了方便上班族下班後仍可以方便的配上一副心儀的眼鏡,我們服務業應該站在服務的角度給消費者帶來方便,因為晚上6點是下班時間,很多顧客下班了眾多商業店也關門了,只能到周末去試選,所以,他因地制宜地設置了營業延長時間,這一做法率先走在了石家莊整個眼鏡行業的前列。
  • 眼鏡行業是高利潤行業嗎?看看這裡為啥這麼多眼鏡店?
    眼鏡行業大概也是屬於高利潤行業吧,配一副普通的眼鏡動輒就需要五六百,僅一副塑料鏡框就要200多,也不知道是何種塑料材質,而其成本多少就不得而知。眼鏡利潤高就催生出了大量的眼鏡店,看看烏魯木齊這一帶眼鏡店有多少。
  • 網上眼鏡店崛起 實體眼鏡店何去何從?
    網絡眼鏡店,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近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上眼鏡店的數量和規模有較大增長。電子商務的大趨勢下,網上眼鏡店必將吃掉大塊的市場,實體眼鏡店何去何從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如果你關注過眼鏡網購,一定會發現網上眼鏡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迅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可得眼鏡網」。
  • 東莞眼鏡店最強排名,你知道幾家?東莞十大眼鏡店?
    年關在即,很多人都在準備買買買,近視的你,或許也正在準備給自己,或者打算給放寒假的小朋友換一副眼鏡,小編也接到了boss的任務,做一期眼鏡的採訪,一大波乾貨來啦。你是不是在糾結東莞配眼鏡哪家好?哪家眼鏡店專業?哪家眼鏡店性價比比較高?
  • 眼鏡市場競爭激烈 眼鏡店驗光也開始收費了
    原標題:眼鏡市場競爭激烈 眼鏡店驗光也開始收費了目前,廈門的實體眼鏡市場形成了平價眼鏡超市、品牌連鎖眼鏡店和醫院眼科三分天下的格局。與此同時,價格低廉的網購眼鏡也正在分食這一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有廈門的眼鏡店開始要求顧客為驗光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