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是什麼味?當然是臭的,是聞到一絲都讓人感到恐懼的氣味。但是天然氣,主要的可燃成分根本沒有任何味道。
相信有不少人已經知道天然氣裡這種臭雞蛋味其實是來自於人為添加的化學物質,我們俗稱之為「加臭劑」。
「加臭劑」走上天然氣預警的歷史舞臺的源頭,是一種導致至少295人死亡的可怕爆炸案-1937年美國德克薩斯州新倫敦學校天然氣爆炸事件。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無色無味,當空氣中甲烷濃度處於4.9%~16%之間時,遇明火則可發生爆炸。但濃度低於4.9%時因可燃物不足不會發生燃燒,而當濃度高於16%時,因為氧氣缺乏,甲烷不會爆炸但可以安靜燃燒,這就是所謂的爆炸極限。其中9.5%左右濃 度的甲烷遇火發生的爆炸最為劇烈。
甲烷對人基本無毒,即使不遇明火,但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會因為氧含量不足引起頭痛、頭暈、乏力等症狀,嚴重時則可導致人致窒息死亡。
加臭劑也一般泛指燃氣的加臭劑。不同加臭劑的選擇是受不同的燃氣系統、添味設備以及不同地區居民習慣決定的。有趣的是,在美國,人們對硫醇比較敏感,而在歐洲,四氫噻吩的味道更容易被識別。相較於乙硫醇,四氫噻吩因為具有化學性質穩定、抗氧化性強、添加量少等優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被 普遍用作加臭。
那麼加臭劑的含量該如何確定呢?一般認為,加入加臭劑後,無毒氣體洩漏至空氣中,達到爆炸下限的20%濃度時,應能被人察覺;有毒氣體洩漏到空氣中,達到人體允許的有害濃度之前能被察覺。
四氫噻吩定義:一種具有強烈氣味的有機化合物或混合物。當以很低的濃度加入燃氣中,使燃氣有一種特殊的、令人不愉快的警示性臭味,以便洩漏的燃氣在達到其爆炸下限5%或達到對人體允許的有害濃度時,即被察覺。
四氫噻吩與其它加臭劑比擬,具有抗氧化機能強、化學性質穩固、氣息存留時光久、燒後無殘留物、不汙染情況、添加量少、腐化性小等長處。
這類「加臭劑」管道進行帶壓開孔時,要做好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的制定,並在管道開孔前進行安全培訓工作。以下為管道帶壓開孔的應急預案節選:
1、帶壓開孔施工負責人應當按照《天津先鋒管道危險品帶壓開孔程序》通知相關操作人員,並在操作人員到達現場後,對現場的環境、安全措施、安全用具以及消防設施進行講解和清 點,技術安全員同時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對現場進行帶壓開孔安全事項做詳細的程序和緊急狀態下人員的疏散進行演練,同時指導操作坑開挖等相關輔助工作。
2、相關部門人員接到管道帶壓開孔通知後,必須無條件立即趕到現場參加相關培訓及安全演練,同時做好搶險應急準備。操作人員應當穿戴相應等級的勞動防護服和防護面具,在使用前檢查防護功能是否完備。
3、帶壓開孔完畢,操作人員應當確保閥門關閉嚴密,並由相關人員對帶壓開孔現場做洩漏檢測,並等待驗收。
4、帶壓開孔後,對新建管道吹掃完畢和驗收後,操作人員必須控制性開啟閥門,參加人員必須對管線周邊50米範圍內設施進行檢漏並對附近居民住宅進行觀察有無異樣,在確認一切正常無異後,管網所恢復正常供氣。現場人員觀察半小時一切正常後才能離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