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裡,只要衣食無憂的都不能算貧困。真正的貧困目前主要集中在交通很差、水電沒保障,買衣服都沒商店的偏遠山區,這些地區沒有企業也沒有投資,完全面朝黃土背朝天,靠種糧食解決溫飽,就算種地都沒幾處平整的地方,衣物基本靠偶爾進城購買,或者由外界捐贈而來。這些地方的人們,人均年收入都沒辦用金錢衡量。
至於城裡的貧困家庭標準,基本都是重病無保家庭,以及無勞動能力的家庭,否則隨便打打工,端盤子洗碗月薪兩千包吃住的都有的是。如果胳膊腿健全卻好吃懶做等救濟,那這不叫貧困,叫人渣。
辛辛苦苦搬磚,
竟然還達不到貧窮人口。
網友看到不淡定了:
@ 我不是地球人是什麼人:我啥時候能達到困難家庭的水平
@佛系人民:難怪政府不扶貧我家,因為我家還沒達到貧困的標準。
@廉價人生:終於有一個有機會上榜的了,再加個油就能進入困難了
@我想我只想陪著你:數據統計不了我的貧窮
@大爺的少女心:我居然,還比不過貧困家庭!
我只說我們山東某地(也就是我們這裡)的情況。首先,把貧困戶的界定條件說明白:家庭條件差,但子女多(兩個以上)的不行;子女兩個以下(含兩個),且沒有汽車,沒有樓房,沒有存款,沒有大型農機具,沒有大型家電,且年収入在3800元以下的為貧困人口,進入測評期。評為貧困戶後,政府會通過幫扶的方式進行扶貧。或通過項目扶持,或通過現金扶持。扶持按人不按戶,就是說讓每個貧困人員都能達到年收入最低4000元的標準。另外,如果村內有好的扶貧項目或資金,對貧困戶優先扶貧,讓其儘快走上幸福之路。
農村貧困戶標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民,可優先評為貧困戶:1.未成年的孤兒;2.已扎二女戶困難家庭;3.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的;4.發生重大災難,失去生活保障的;5.發生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導致因病致貧的;6.多個子女在讀高中或全日制大專、本科等院校;7.軍烈屬困難家庭,困難老黨員,困難老村幹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評為貧困戶:
1.家庭成員中有現任村幹部的農戶;2.因賭博、吸毒、好逸惡勞等原因致貧的農戶;3.在縣城或鄉鎮有店面等從事營業性活動的農戶;4.有汽車等高檔消費品的農戶;5.有工程機械設備或其它從事經營活動機動車輛的農戶;6.有擔任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教師、退休人員等國家公職人員的農戶(因重大疾病、重大災難致貧的除外);7.有長期僱傭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戶。
一旦被定性為貧困戶家庭,那麼可以享受到國家給予的補助,包括每個月固定的人均補貼,以及醫療補助金、教育補助(大學教育補助每年有4000元),此外,若是特重貧困家庭,獲得的補助會更加高。
2018年年脫貧標準多少錢
1、有穩定持續的收入。2018年人均收入不低於3200元。持續穩定說的是要有自己的產業或者門路,收入能夠穩定。暫時性大額收入不算。
2、醫療有保證。簡單的說能看得起病,不能因病再次貧困。
3、教育有保證,學生能夠上學,不能產生因沒錢上學而不上學。
4、住房有保證。住房說的是不住危房,不能因房子問題出現傷亡現象。危房必須要經過危房改造。
5、飲水有保證,必須是安全用水。安全用水是指自來水,飲水衛生有保證。
如果已經買了房子的人,或者本身就擁有房子的人,應該感到慶幸,就算是收入少了一點,你起碼也是一位有著鐵飯碗的乞丐,而不是一位為買房而發愁的偽白領。雖然說是要在2020年脫離貧困,但是階級還是一樣存在的,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新名詞罷了。所以年輕人們,努力加油吧!不斷的往上爬,才能脫離紅字。
生活不易,我們都在奔向小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