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頒獎現場。
紅網時刻1月9日訊(通訊員 肖海麗 曾廣喜 溫世苗)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湖南時作出的發揚革命傳統、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指示要求,著力挖掘紅色資源承載的時代價值和思想精髓,使紅色基因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活水,成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精神滋養,日前,邵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統戰部、院團委、院思想政治教育部,聯合舉行了瀟湘紅色故事講述大賽。
首先出場的是《媽媽的馬燈》,一盞馬燈,照亮黑暗,照亮革命前行的道路。《湖南走出的大元帥》講的是彭德懷的故事,他臨危受命、帶領中國志願軍投入抗美援朝戰爭,以劣勢裝備對高度現代化的美軍,為站起來的中國人民贏得了和平和尊嚴。《兒子、戰友心中的袁國平》中的主人公是邵陽人,他是新四軍政治部主任,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摸出隨身攜帶的一筆記本和七塊大洋,作為黨費上交給了組織。《大青山上一桿旗》中被毛主席稱為「小老鄉」的邵陽籍 「刀疤將軍」姚喆,他身經百戰,果敢勇猛,屢建戰功,深受毛澤東、 彭德懷、賀龍的器重。《斷腸明志——永遠的陳樹湘》講的是為了不被敵人俘虐,從自己傷口中掏出腸子,奮力生生扯斷,以悲壯的方式,實現了「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陳樹湘。《紅色伉儷-熊子俊、張壁如的故事》的主人公革命勝利後在五羊坪村辦起了義務郵電所,無償為鄉親們代寫書信,代發代送信件。《一生正義,一門正氣——革命烈士夏明翰的故事》中「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就義詩,展現的是一個純然決然的革命者。受夏明翰影響,夏明衡、夏明震、夏明霹以及夏明瑋的兒子鄔依莊都投身於革命事業當中,最終都壯烈犧牲。夏家可謂是滿門忠烈。《最小的紅軍戰士》講述的是7歲的小紅軍向軒傳承革命精神,隨部隊踏上徵途,爬雪山、過草地,一路走來,無所畏懼。《曾志的家書》講述的是一個革命者魂歸井岡山,用生命的誓言守護自己的理想。《藏在柜子裡的父子情》講述的是毛岸英上朝鮮戰場犧牲後,毛主席一直珍藏著一個毛岸英生前的衣物的柜子,濃濃的父子情中透露出一個堅定革命者的柔情。《半條被子》講述的是女紅軍戰士留給農民半條被子的故事,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19個紅色故事,讓現場師生感受到故事背後,所蘊含的崇高愛國情懷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定信仰。大學生在講述紅色故事中重溫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輩,進一步堅定 「四個自信」,厚植愛國情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跟黨走的信念,始終做一個勇擔重任、砥礪前行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