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浙江省消化系腫瘤微創診治與快速康復重點實驗室」在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正式啟動。這也是我市衛生健康系統首家省級重點實驗室。
作為一家地市級醫療機構,能夠爭取到省級重點實驗室落戶,競爭激烈,殊為不易。實驗室主任、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黨工委書記朱成楚說:「這既是中心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實力體現,也將進一步增強引才聚才的『磁力』,實現高水平科技平臺建設與高層次專業人才引育的良性互動。」
舞臺有多大,「引力」有多強
據最新統計,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目前擁有高級職稱人員777人、碩博士802人,獲省級以上人才稱號47人次。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靠的不僅僅是物質待遇,更有賴於良好的事業發展平臺。
9個省級醫學重點學科及省市共建學科,14個浙江省區域專病中心,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浙江省院士工作站……近年來,恩澤醫療中心不斷增強學科建設實力,持續打造人才發展平臺,為各級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
在恩澤,科技平臺的建設更成為吸引高端人才的窪地。2018年,恩澤醫療中心整合原有的生物資源中心、中心實驗室、公共科研平臺等資源,成立了台州市醫學健康(新藥臨床)研究院,匯聚了精準醫療、細胞治療等領域的優秀人才。新獲批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中共有博士18名,省級及以上人才18人。近三年來,該團隊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2項,發表SCI論文98篇,獲省市級科技成果獎6項,參與「生物樣本庫」國家標準制定2項。
平臺建設激發了各類人才的創新活力,緊跟技術前沿,造福百姓健康。台州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毛鑫禮,是浙江省151人才、台州市拔尖人才。她主持開展的「早期食管癌ESD(內鏡黏膜下剝離術)術後狹窄黏膜移植」研究,目的是解決患者術後食管狹窄導致進食困難的問題,這也是省級重點實驗室的一個研究子項目。
「科研型人才與臨床型專家的緊密合作,為我們開展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讓整個團隊得到成長。」毛鑫禮說,該項目今年已通過中期評審,目前已完成41例自體黏膜移植治療,術後食管狹窄率明顯降低。
政策有效激勵,人才越用越「活」
「我們不僅要引得進人才,更要讓他們覺得『來對了』。」恩澤醫療中心(集團)副主任朱堅勝說。
平臺建設與人才發展的相互促進,需要相關政策的激勵和「催化」。「對優秀人才,在科研項目、崗位聘任等方面都給予充分的政策支持。符合一定條件的高層次人才,還優先推薦各類人才申報、課題申報、出國進修學習、評優晉升。」朱堅勝介紹。
心胸外科博士沈建飛,2016年作為引進人才加入恩澤。從事臨床工作才一年多,他就在中心和科室領導的支持幫助下,成功獲得省自然基金課題。讓他更為欣喜的是,時隔兩年,又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台州醫院放療科博士周蘇娜,2018年入職後不久,就成功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還成為台州市「500精英」人才。
一手抓引進,一手抓培養。在積極鼓勵引進人才施展拳腳、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的同時,恩澤醫療中心還創新開展「青藍工程」等人才培育模式,創造各類培訓學習機會,加快年輕骨幹成長。其中僅「青藍工程」一項,至今就已累計投入1700萬元,培養了500多名醫療學術骨幹和後備人才。
「青藍帶教老師手把手教我做實驗、讀文獻、寫論文,課題申報、驗收、鑑定全流程指導,我近幾年科研學術的快速提升,離不開他們的悉心指點。」中心實驗室副研究員許惠惠,如今已是省免疫學會青年委員、台州市211人才,近5年來主持國家級自然基金青年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項、市廳級項目2項。
各類創新平臺、創新團隊更成為恩澤培養人才的有效載體。近年來,恩澤醫療中心先後開展了胸部疾病微創診療、消化內鏡微創診療、腫瘤生物樣本資源應用與研發等創新團隊培育,培養了一批年輕骨幹醫師。新啟動的省級重點實驗室還把「培養5到7名高層次人才」寫入了發展規劃。
責任編輯:餘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