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CES上,臺灣的電動摩託產品Gogoro搶了不少的風頭。大伙兒關注的點在於漂亮的外觀,以及獨特的換電模式。相信看過我們去年報導的人應該對那個白綠色調的換電站、設計拉風的電摩託都印象深刻。
在CES之後的這一年裡,Gogoro經歷了產品上市、降價、推出低配版本等大大小小的事情。但總的來說,受限於高昂的售價和換電站數量,Gogoro的發展並沒有我們預期那麼好。
今年CES,Gogoro沒有發布新車,只是通過OTA升級,增加了手機或者智能手錶設備的無鑰匙啟動、遙控開關鎖功能。這些功能也將會成為Gogoro未來全系車型的標配。
顯然,這樣打補丁式的升級肯定不是重點,在充電這件事上,他們也有了一些新想法。他們發布了兩個新產品:「GoCharger」充電底座和「Gogoro OPEN」開放充電平臺。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兩者的關係:「GoCharger」充電底座是實現「Gogoro OPEN」開放充電平臺的硬體基礎。
Gogoro把GoCharger認為是一種「快速、智能、共享」的充電模式。
GoCharger擁有快慢充兩個版本,慢充版本的標準電壓為10V,快充速度是慢充的兩倍。GoCharger的使用非常簡單,只需要接上插座、連上WiFi,用戶就能通過手機App查看每個GoCharger的充電速度和電量,Gogoro後臺也能實時管理充電進度、查看電池使用情況。GoCharger計劃在今年夏天正式推出。
你可以這麼理解,GoCharger是迷你版GoStation換電站。它的所有者是那些和Gogoro合作的商戶,而使用場景也容易想明白,比如,你去一個超市買東西,這地方正好有GoCharger,那你就可以把自己車裡的電池拿到這兒充些電,或者換一塊滿電的電池。
換電模式之外的「權宜之計」
為什麼要推出這樣的產品?其實,你可以拿特斯拉的例子作為類比。
目前,Gogoro有140個換電站(110個在運營中,還有30個在建設中),分布在臺北、新北、桃園、新竹市、新竹縣這五個城市,服務超過3000輛車。不過實際上,考慮到換電的覆蓋半徑,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在熱門地區換電站的電池供不應求,而在某些冷門地區,又因為沒有布置換電站,可能會影響當地用戶做出購買決策,進而影響銷量。
這和特斯拉在中國遇到的問題是類似的,說到底,車子的銷售是和充電站網點掛鈎的。
對於現階段的Gogoro來說,他們必須平衡成本和考慮資源利用率,那怎麼辦?
這麼看,他們針對商戶推出Gogoro OPEN計劃,就有道理了,這實際上是幫助他們擴充充電網點。你也可以這麼理解,GoStation和GoCharger,有點像特斯拉超級充電樁和目的地充電樁的邏輯關係,這是一個經過驗證的模式。Gogoro做這件事,也必然會對車輛推廣有一定提升。
在Gogoro的計劃裡,用戶還可以推薦自己常去的商家作為GoCharger的網點,而如果來自某一個區域內的申請足夠多,Gogoro還會把這個城市加入GoStation換電站的建設規劃中。
圍繞這個模式,可以有多種玩法,比如商家保持系統持續運營多久,就可以獲得一定的補貼啥的。
說到底,Gogoro推出這樣的眾包充電方案和小型化的充電底座,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滲透單個用戶的換電服務。畢竟官方去建造一個換電站,時間和金錢成本都很高。而且如果換電站周圍的車輛數不夠多,運營維護成本相對會很高。
而利用用戶的力量,Gogoro還可以花費較少成本了解車主分布情況,之後再根據具體情況考慮建設 GoStation 的必要性和排布情況。這樣一來,成本損耗就降低了。用戶也不會因為沒有換電站而影響購買。
不管是不是從特斯拉學到的經驗,總之,經過一年不那麼順利的發展,Gogoro變得更聰明了。
今年夏天,Gogoro還計劃進入荷蘭阿姆斯特丹,投放美國市場的許可也正在洽談中。當然,它進入國內,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點此查看原文
----------------------------------------------------------------------------
http://gps.zol.com.cn/561/5619483.html gps.zol.com.cn true http://gps.zol.com.cn/561/5619483.html report 2987 去年的CES上,臺灣的電動摩託產品Gogoro搶了不少的風頭。大伙兒關注的點在於漂亮的外觀,以及獨特的換電模式。相信看過我們去年報導的人應該對那個白綠色調的換電站、設計拉風的電摩託都印象深刻。在CES之後的這一年裡,Gogoro經歷了產品上市、降價、推出低配版本等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