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桃子想給大家分享一點不一樣的內容,最近一段時間由於忙著學習沒有及時更新,今天抽出時間回到頭條,繼續帶給大家更多快樂!
帶大家一起認識一下我們熟悉卻又陌生的——情緒化。
情緒化指的是超出合理限度的敏感,一個情緒特別敏感的人,很容易因為微不足道的事件就出現明顯的情緒波動,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喜怒無常
你可能會發現,生活裡,有些人在遇到挫折或者感覺到焦慮的時候,會突然變得不講道理,特別孩子氣,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把這種行為叫做退行。也就是說,我們會在某些時刻放棄自己已經學會的比較成熟的處理問題的方式,而回到孩子的狀態。弗洛伊德認為,退行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
情緒化的反應是自動化的❗也就是在觸發事件和反彈行為之間,情緒化幾乎沒有任何有意識的思考。
情緒化的另一種表現是上癮因為情緒化沒有自控力,所以,他們希望自己的需要立刻被滿足,就容易上癮。比如,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會忍不住去吃垃圾食品,即使自己剛吃過飯,根本不餓,而且非常清楚這些食物對身體的危害,但還是忍不住。這就是情緒化在指揮我們的行動。
情緒化的第二個特點是反應過度就是超過了正常的合理限度,一般人在相同情況下不會這麼想問題。比如過度期待,每個人對生活都有所期待,我們希望日子一天比天過得好,是一種正常現象。可是,如果我們要求別人無條件地滿足我們的期待,那就是不合理的。
情緒化行為的第三個特點是習慣性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某一種情緒狀態長時間、重複性地在生活裡出現,那麼很有可能是情緒化小孩在影響你。
習得性無助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發現這種現象,他在一項動物實驗裡,把一隻狗關在籠子裡,實驗人員先發出一種奇怪的聲音,然後立刻電擊這隻狗,狗不能從籠子跑出去,只能接受電擊。經過多次這樣的受挫,後來,實驗人員把籠子打開了,狗有機會在發出聲音和電擊之間逃出籠子,但它們沒有這麼做,反而躺在地上開始呻吟,等著被電擊。
情緒化也經常表現出這種習得性無力很血要的。他們通常覺得自己的力量很渺小。比如妥協。要想生存下去,必須依靠別人才能生存別人下去,他們會習慣性地把主動權交到別人手裡,甚至允許別人傷害自己。
情緒化產生的第一個原因是原始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這些原始需求包括身體被照顧,作為獨特的個體被尊重,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等等。
一方面,我們會把過去沒有得到滿足的需要投射到別人身上。另一方面,我們會失去對他人的信任,總是擔心被別人傷害。在這兩方面的影響之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矛盾,在渴望親密的同時,又害怕和別人走得太近。
第二個原因是原生家庭,也就是我們的養育者,主要是父母。一個是感染同化,指的是孩子承接父母負面感受和思考模式的一種現象。就是孩子會無意識地重複父母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另一個是養育過程裡的傷害,比如被遺棄和被吞沒。如果一個人小時候經常被父母忽視,那麼,他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深深的憤怒和怨恨。
第三個原因是個人成長過程裡的特殊經歷。中國有句老話,一朝被蚍咬,十年怕井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小時侯的記憶會留存在我們的神經系統裡。紐約大學精神科學中心的約瑟夫.勒杜克斯特別指出,人類大腦中的店仁核不僅能處理記憶,即使是那些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的記憶,也會被記錄下來。
情緒化有自動化、反應過度和習慣性三個特點。當一個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可以對照這三個標準來辨別是不是受到了情緒化的影響❗但是情緒化小孩是通過潛意識影響我們生活的,所以這種影響不容易被發現,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我們經常把自己的不幸歸咎給別人。
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第一步就是看見情緒化,承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生活裡不斷重複出現的問題。
應對情緒化的第二個步驟渾潛,之所以叫渾潛,是因為了解一個人的潛意識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容易。人的情緒和行為模式非常複雜,經常是一種情緒套著另一種情緒。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留意生活裡觸動你的情暈。因為情緒化的行為具有習慣性,所以,它一定會不停地在生活裡重複出現。每次當你出現負面情緒時,都學習問問自己,過去有沒有什麼事讓你產生過同樣的感覺,你第一次出現這個感覺是在什麼情況下。通過這樣有意識的詢問,我們就有可能找到情緒化小孩產生的根源,從而減少它對我們的控制。
應對情緒化小孩的第三個步驟要學會和負面情緒相處。「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別去想那頭粉色的大象」測試者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不能去想像屋子裡有一頭粉色的大象,結果發現很少有人能做到。這就說明,驅趕一個念頭只是在不斷加深你對它的印象。
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是接納負面情緒,並且學會和它相處。如果我們可以接納自己真實的感覺,包括那些不好的感受,那麼,我們就很容易放棄改變別人的意圖。我們之所以難過,並不是因為對方表現得特別糟糕,而是我們對別人有很多不合理的期待,希望他們完全按照我們的急願改變。如果我們能放棄這種想法,並且接受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這樣一個事實很多矛盾都會迎刃而解。
應對情緒化控制的最後一步是冒險,即有意識地主動拒絕情緒化小孩要求我們做的那些事。
對於情緒化來說,同樣危險的還有拒絕別人和向別人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我們必須要學會向別人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界限,並且在有人侵犯了這條界限的時候,果斷地站出來拒絕,才能避免重複受到同樣的傷害。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向別人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特別是在親密關后里。有時候,我們明明希望對方多關心自己,可表現出來的卻常常是憤怒,衝對方發火。只有當我們願意以平和的方式跟對方分享自己的真實想法,情緒化小孩才會失去控制我們的力量。
ps :大家可以留言想要了解的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