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如果明天被找到,我將很高興,若是要100年才找到,我也無所謂。」 ——福雷斯特·芬恩
聖達菲市北部山區
芬恩曾在美國空軍服役。
「芬恩寶藏」
芬恩的藏寶自傳
上周,新墨西哥州警察總長呼籲當地藝術收藏家、百萬富翁福雷斯特·芬恩停止「芬恩寶藏」的尋寶遊戲——不久前,一名科羅拉多牧師因尋找「芬恩寶藏」被困沙漠致死,他是去年以來因尋寶而死的第二名遇難者。
2010年,80歲的芬恩在一個藏寶箱裡塞進許多罕見金幣和金塊,還有自己最鍾愛的珠寶首飾,他把這個價值超過200萬美元的寶藏放在了新墨西哥州聖達菲市北部山區的某個神秘地點,並出版自傳廣告世人。幾年來,「芬恩寶藏」在美國西南部掀起了一陣尋寶熱,但至今沒人碰上好運。
或許,芬恩與寶藏的故事本身,要比價值200萬美元的寶藏更引人入勝。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溫俊華 編譯
對新墨西哥州警察總長「停止尋寶」的呼籲,芬恩還沒有正式回應,不過他在牧師失蹤後曾對當地媒體表示,自己正在考慮怎麼令尋寶活動更安全,或者是乾脆取消尋寶遊戲,但還沒有拿定主意。早在2015年,芬恩也曾承認尋寶遊戲「有點失控」——尋寶的人數2014年夏天有3萬人,2015年夏天達到了5萬人。
「芬恩寶藏」
大家都衝著價值200萬美元的「芬恩寶藏」而去。從芬恩提供的照片可見,這個藏寶箱裡裝著許多罕見金幣和金塊。芬恩透露,藏寶箱裡有265枚金幣、數百個小金條、中國的玉雕、黃金做的動物、紅寶石、藍寶石、翡翠和鑽石等貴重首飾。
在其自傳《追逐的快感》中,芬恩給人們留下了一首蘊藏9條線索的尋寶詩。此後不久,他又通過媒體宣布第10條尋寶線索是「藏寶箱在海拔超過5000英尺(約合1524米)的地方」;2013年公布的第11條線索是,「沒有必要在古舊建築附近尋找藏寶箱,寶藏與建築不存在任何關聯」;最新公布的第12條線索是「我從來沒有說是『埋』在某個地方」。
多年來,也有人宣稱自己已經找到了「芬恩寶藏」,但沒有一個人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芬恩稱,據他所知,應該還沒有人能按準確的順序破譯他的尋寶線索,但一些人已很接近藏寶地點,或許只差200英尺(約合61米)。
在自傳出版之前,甚至連芬恩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都不知道他這個瘋狂的舉動。「我的兩個女兒不屑於去尋寶,她們一直嘲笑我瘋狂,但若是我的外孫們出門去尋寶,我倒不覺得奇怪。」芬恩說,「我藏寶的動機主要是讓年輕人不要總待在家裡玩計算機和發簡訊,而是出門到山上去冒險。」對埋藏寶藏的原因,芬恩解釋。
自小冒險
芬恩熱愛冒險,他是自小冒險長大的。芬恩在德克薩斯州中部的坦普爾長大,父親是一名小學校長。小時候,芬恩家裡很窮,但他和哥哥從來不缺少冒險的大自然。芬恩自小就熱愛閱讀冒險小說,每個暑假都和哥哥泡在黃石公園冒險,一起尋寶。有一次,由於兄弟倆意見不合,芬恩被獨自留在了一條鄉村道路上。
作為校長的兒子,芬恩有點慚愧的是,他沒有上大學,但高中畢業後他報考了美國空軍,以冒險的勇氣爭得了屬於自己的榮譽。芬恩在美國空軍服役20年,曾被派往越南348天,期間任職指揮官並執行飛行戰鬥任務328次,曾兩次被擊落,大難不死。
但這份榮譽日後也困擾著他,「在最近的一個夢中,我夢見政府統計出我殺死了多少人,他們準備把數字告訴我。」芬恩在一次採訪中說。因此,當上級準備晉升他為中校並轉為文職時,他以不喜歡文職工作為由退役了。退役不久,芬恩就把家當塞進汽車裡,舉家搬遷到新墨西哥州。「由於越南的這段艱難經歷,我希望世界能停止,只有在聖達菲山區,穿著遠足鞋,牛仔褲,我才能安安靜靜地繼續生活下去。」芬恩說。
由於習慣了軍隊訓練早起,在新墨西哥州的第一天,芬恩凌晨4時就醒了,然後才記得自己已處在完全不同的環境,要做完全不同的人。後來,芬恩乾脆利用早醒的這段時間思考:我在這裡要怎麼營生?我的優勢是什麼?
收藏致富
於是,他想到了藝術品收藏行業,從退役軍人到收藏家,如此大的轉折,為什麼?「我進入藝術品收藏行業或許是因為我根本不喜歡藝術品。」芬恩幽默地說,「我考慮的因素只有利潤率,藝術品買賣利潤率高,低價買來的藝術品經過包裝,一夜之間就利潤翻倍。」
芬恩的另一個明智之處,是他更關注買賣中的關鍵因素——人,也就是買家。芬恩經常邀請名人來參加自己藏品店的展覽,並在自己的旅館免費提供食宿,因此結識了拉夫·勞倫等知名時尚界人士和大導演斯皮爾博格等名人,通過名人效應使自己進入名流圈子,積攢了小名氣,他的藏品店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藝術品交易中心,曾收藏交易過美國畫家、雕塑家弗雷德裡克·雷明頓、美國現代女畫家喬治亞·艾琪芙等人的名作。
一位曾見識過芬恩做買賣風採的客人回憶說,他曾看見芬恩和女顧客談笑風生,當下就贈送了她一條項鍊,「那可是價值2000美元的項鍊!可是後來這位女士的丈夫大概購買了價值50000美元的畫作。」他說。
芬恩說,他曾僱用過8名擁有藝術博士學位的店員,但後來把他們都解僱了,因為他們更關注的是藝術品的本身,而不去考慮要買這些藝術品的人。
患癌藏寶
1988年,就在芬恩生意蒸蒸日上之時,他被診斷出腎癌。不久前,他的父親也被診斷出癌症,父親用一把安眠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芬恩認為這是體面的死法,但他希望做得比父親更有趣些。於是,他想到了藏寶。按照設想,芬恩會帶著財寶前往某處藏好,在藏寶箱裡放上自己的自傳,然後在附近一個風景令人愉悅的地方死去;又或者,在藏寶箱裡放上自己的骸骨,但這個計劃比較難操作。
為了達成自己的計劃,芬恩首先要請人幫自己寫自傳,但他熟悉的作家朋友都不肯接這個活,「這個計劃太嚇人了,這意味著找寶藏的人就是去挖你的墳。」他們說。「最後,是我自己毀掉了這個計劃,因為我活下來了。」芬恩說。
但藏寶的念頭一直在芬恩心頭縈繞。他淘到了一個古董銅質匣子,逐年往裡放財寶,其中有他在阿拉斯加淘來的一瓶子金沙,大大小小的金塊,早期用金子製成的動物小雕像, 各個國家和不同時代的金幣,金和翡翠做成的戒指,藍寶石手鍊等等,10年來裝了整整一箱。偶爾,芬恩會把寶箱拿出來給朋友看,試探一下人們的反應。通常,朋友們會瞪大了眼睛,然後哈哈大笑。「我希望人們打開藏寶箱時會有被震驚的感覺。」他說。
2010年,在自傳完成的同時,他把最後兩件心愛之物放進箱子:一個綠松石手鐲,一個點綴著寶石的印度風格項鍊,一起放進去的還有一本塞在一個橄欖油瓶子裡的自傳,書中的字小得要用放大鏡才能分辨。
在不為人知的某一天,他開車把這些寶物運出家門,搬運這些重達36斤的財寶,80高齡的芬恩分了兩次才搞定。芬恩把這個箱子藏在了新墨西哥州聖達菲以北的山裡, 然後自費出版自傳,廣而告之,邀請大家尋寶,並在書裡留下一首藏有9個關鍵線索的詩。為了避免人們說他以寶藏為誘賣書賺錢,芬恩把書捐給書店讓人們免費取閱,由於數量不多,這本原版書如今在網上要價已超過360美元。
芬恩藏寶至今7年過去,依舊沒有人找到「芬恩寶藏」。芬恩表示,寶盒可能明天就會找到,也可能100年都找不到,「寶藏如果明天被找到,我將很高興,若是要100年才找到,我也無所謂。」他說。
7年來,這個年逾八旬的老頭子已收到超過一萬封向其詢問尋寶事宜的電子郵件,其中包括18封求婚情書,有媒體評論稱,或許芬恩從這個藏寶遊戲中得到的樂趣已超過財寶的本來價值。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