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劇的文藝復興:封神之作《想見你》到底有多好看?

2020-12-17 騰訊網

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

訂閱NewMediaLab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本期作者

一隻叫小白的貓

本 期 關 鍵詞

想見你 | 臺劇復興 | 植劇場

昨晚,《想見你》迎來大結局,巧的是,韓劇《愛的迫降》也完美閉幕。沒招架住全民追劇的熱情,愛奇藝、韓劇TV、小米電視三聯崩,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上周,因片源洩露,《想見你》大結局被盜版連結提前曝光,於是其原班人馬緊急聚集,重新拍攝大結局彩蛋,也受到全網一致好評。

截至昨日大結局,《想見你》豆瓣評分人數約24.8萬人,評分高達9.2分,微博相關話題總閱讀量近60億。在臺灣,這部劇的收視率也從開播時的0.54%攀升至1.83%,這個數字對偶像劇來說十分驚喜。

從首播時期的追網盤資源,到內地買下版權後的每周更新必上熱搜,再到大結局前夕該劇經歷的「資源被盜」風波.......《想見你》可以說在內地市場完成了「高口碑、高熱度」的雙高轉化。而男主角許廣漢也憑藉該劇走紅內地市場,截至目前,其個人微博超話位列新星榜單NO.13,有望成為未來「陳柏霖」。

「從它開始,臺劇有了超越韓劇的可能。」在《想見你》的豆瓣評論區中,這條評論排在首頁,收穫的點讚數高達5418個。

(劇情簡介,內有部分劇透請謹慎觀看)

豆瓣9.2分被「封神」,《想見你》走紅於「口碑」

《想見你》在臺灣內地播出首周,其收視率僅有0.54%,但隨著「熬過三集就好看」、「第五集開始引入內地平臺後」,《想見你》的口碑與聲勢突然逆襲。從劇集熱度到歌曲翻紅,再到劇中男演員出圈,《想見你》是如何做到「步步皆話題」的?

1. 莫比烏斯環鑲嵌著「宿命論」,劇情引人入勝

雖然內容題材是較為常見的愛情故事和穿越元素,但《想見你》卻以不斷反轉、錯亂交織的邏輯線將觀眾繞進重重驚喜中。故事背景發生在1998年和2019年兩個時空,憑藉一臺隨聲聽、一首歌,男女主人公便可完成穿越,他們或在過去、或在未來,找尋到與自己長相一致、身份與靈魂卻截然不同的一個人,「兩個靈魂共用一個身份」。

在「平行時空交錯」的過程中,1998年的李子維遇到2019年的黃雨萱,而2019年的黃雨萱為了「去世的男友」王詮勝回到1998年,兩人穿越時空的彼此暗戀是該劇情感走向的一大看點。嵌套其中的校園命案也是該劇發展的重要線索,隨著線索一點點浮出水面,一步步牽引觀眾沉迷其中。

除了劇情質量過硬,《想見你》之所以令觀眾感到好看,是由於其在梳理多條邏輯線時注重故事情節發展的因果,即故事的合理性。這也造就了這部劇的「燒腦」,使得觀眾必須做功課,觀看時整理出一條信息量完整的故事線,從而推理出人物關係。

家庭矛盾、校園暴力、情感糾葛、謀殺疑案被呈現在劇情之中,不管是莫比烏斯環,還是意有所指的語句,都成為後來觀眾津津樂道的細節。初看《想見你》以為是一部「翻版」的《我的少女時代》;往下看你會發現,它其實是《不能說的秘密》+《情書》;再往下看,你會發現它是《少年的你》、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便是《想見你》能夠走紅於網絡,並被網友「封神」的重要原因。

2. 探索青少年自我認同,提升社會價值

與無腦青春戀愛偶像劇不同,《想見你》的價值觀設定在「探索青少年的自我認同」。

成績好但受人冷漠的陳韻如、因聽力障礙被同齡欺負的莫俊傑、有著心理疾病的謝芝齊和「同性」取向的王詮勝......劇中每一個人物動機背後,對應的其實是家庭矛盾、校園謀殺、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無法趨同與異樣感,這也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心理問題。

而深究背後,這與原生家庭有脫不掉的強關係。陳韻如因父母重男輕女、弟弟對自己目無尊長而習慣於自卑自閉,沒有朋友的她只能在學校天台絕望地想離開世界;黃雨萱雖然並無家庭鏡頭,但一句「爸爸每天都會問我喜不喜歡他」可見其家庭溫馨,所以面對陌生大哥哥也能自信地說出「我覺得你喜歡的人跟我很像啊」;王詮勝的父親對其關懷甚少,父愛的缺失也是造成他「同性戀」被欺負後選擇跳海的重要原因。

但原生家庭的痛我們無法改變,我們只有正視自己的價值,正確估定自己對世界的期望,才不會因為期望與失望之間的落差過大而心灰意冷。

3. 熱搜話題緊跟熱度,社交口碑持續發酵

據有關數據顯示,《想見你》播放量為8000多萬人次,微博上,#想見你#每周更新後都有多個相關話題登陸熱搜榜。

《想見你》引發的多種話題具備十足的趣味性和討論度,而觀眾也自成多派,觀看之後積極參與到相關討論中。一方面,是根據劇中人物組成的「同情黨」,與李子維、黃雨萱等角色共情,將#李子維太慘了#等熱門話題推上熱搜;另一方面,劇紅歌也很紅,作為劇中最重要的線索之一,《想見你》中的「插曲」《LAST DANCE》不僅刷爆朋友圈、QQ空間等社交平臺,在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音頻APP上,評論數也突破十萬。

在QQ音樂伍佰的主頁裡,《Last Dance》的熱度超越了經典的《挪威的森林》,評論裡全是關於劇集的討論。伍佰本人也親自在微博上回應「哈哈,我怎麼這麼厲害」,更充分運用歌詞造成網絡段子,表示「需要伍佰暫時將我的眼睛閉起來」。

《想見你》的備受矚目,也代表了當下觀眾在觀劇時產生的圈層化,以及對於精品的渴求。大多數觀眾願意接受「熬過3集就好看」的定律,靜靜等待拖沓的節奏走上正軌,開啟男女主角的魂穿之路,從而轉移豆瓣為這部劇打出高分。在圈層內的社交口碑持續發酵是助推其封神的重要外部因素。

萬物春回,臺劇也要文藝復興

在《想見你》之前,臺劇帶給大家的印象還停留在2000年初期,《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命中注定我愛你》曾一度風靡兩岸,成為許多90後的青春記憶。然而直到2011年《我可能不會愛你》之後,臺灣偶像劇便開始逐漸淡出大家視野,曾經的偶像小生阮經天也不得不在內地綜藝節目上哭訴自己無戲可拍。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不能是朋友》和《想見你》相繼以豆瓣高分和高討論度的熱劇姿態在內地播出。題材多樣又現實、製作精緻,臺劇似乎擺脫了10年前偶像劇霸屏的態勢,走入另一個階段。

1. 內容制勝,內核化的自我剖析與重組

2001年至2011年是臺劇的「黃金十年」,臺灣偶像劇在內地風靡,催生了一代偶像明星。當年霸道總裁與「灰姑娘」的偶像劇套路屢試不爽,很多女性觀眾很吃這套,但劇情的程式化也加速了偶像劇的沒落。

從2015-2019年在豆瓣上廣受好評的部分臺劇來看,其題材和立意都開始變得有所不同。

不難看出,題材廣泛、元素大膽是如今臺劇的一大亮點,也是其突出的劇本優勢。根據白先勇小說改編的豆瓣9.2高分歷史劇《一把青》講述了內戰時期國民黨退守臺灣的過程,原國民黨飛行大隊副隊長的妻子淪為妓女換取前往臺灣的船票;《我們與惡的距離》則是一部探討新聞、律師和人權的職業劇,這種揭露現實陰暗面、深刻剖析人性的良心劇,則是因為得到政策的支持才能上線播出。

寬鬆的政策環境給予臺灣影視創作巨大的想像空間。除此之外,臺灣當局也會對有需要的項目進行扶持,通過資金補貼幫助完成拍攝。這相應促使了近幾年臺劇在類型上的多元化,靈異、懸疑、恐怖、動作等類型題材均有不錯的嘗試,內核化的自我剖析與重組是臺灣影視業得以復甦的重要原因。

2. 拓展國際,接軌美國流體巨頭盤活資金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臺劇都面臨資金不足的致命難題,幸好臺劇迅速找到突圍之之道,與HBO、Netflix、FOX等國際平臺開展合作,既可以快速有效地解決資金問題,也可以提高華語劇在國際平臺的影響力。

較先打開局面的是HBO,2017年HBO與臺灣共識合作了首部全中文劇集《通靈少女》,收視喜人,一舉打破了此前《痞子英雄》維持了7年的收視紀錄。《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是與HBO的聯合作品,《想見你》則是臺灣中視電視臺與FOX合作的首部之作。Netflix也於去年進軍臺灣市場,集結了本土優秀演員張孝全、賈靜雯、王柏傑、範曉萱等人拍出了首部華語劇《罪夢者》。

臺灣影視與海外的合作其實是一個雙贏戰略。此前,史詩級美劇《權力的遊戲》最終季自開播以來就話題不斷,在多部熱播國產劇中謀得一席,躋身全網熱搜榜第五。眼看如此好的成績,但出品方HBO卻因為一直未能真正進入內地市場,而只能借力騰訊暗自神傷。從2015年開始,美國流媒體巨頭們就紛紛開始積極開展亞洲地區業務,自製劇與買斷劇不斷,尤以臺灣市場為主。

據統計, HBO、Netflix、FOX福斯在臺的計劃劇就將近20部,加上韓國LINE TV劇,總共約20多部外資劇,而臺劇年產量不過才40-50部,外資劇佔了將近一半。一度萎縮的臺劇市場,似乎正在被外來資金盤活。

3. 影視自救,Q Place與植劇場人才培養

除了在海外尋求幫助,在經歷過長期的資金短缺、人才逃離無以為繼之後,2014年臺視作為臺灣老三臺(臺視、中視、華視)之一,聯合臺灣知名導演王小棣,一起創造了包含青年演員培養和完整作品拍攝的一系列訓練計劃,稱為Q Place計劃和植劇場系列。從Q Place表演教室出來的演員就包括《想見你》的許光漢,以及在《我們與惡的距離》裡飾演李大芝的陳妤。

植劇場計劃為人才提供了創作的舞臺,被譽為「臺灣電視戲劇一場溫柔的革命」,自此,臺劇進入多元類型化階段。植劇場以孕育臺灣戲劇良性生態為目標,最終確定了「愛情成長、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原著改編」四個主題,更邀請吳慷仁、楊丞琳、謝盈萱等高知名度演員為新人「抬轎」,誕生了《戀愛沙塵暴》《荼蘼》《天黑請閉眼》《五味八珍的歲月》《花甲男孩轉大人》等高質量的劇集。

「植劇場」在第52屆金鐘獎上僅憑四部單元劇就獲得了24項大獎提名,創下同一製作單位史上入圍數最高紀錄。由此,臺劇的內容不再僅僅局限在豪門情感、偶像愛情中,而是逐漸延伸至平凡人的生活,映射社會的現狀。

「植劇場」同時把一批有才華的導演、編劇推到臺前,他們後來成為近幾年精品臺劇的中堅力量,這些人才的培養和傳承是臺劇再次爆發的基礎,「植劇場」的系列作品不僅給臺劇在內容上注入了新鮮元素,也推動著幕後製作的新發展。

《想見你》的全民追劇熱潮並不是偶然,臺劇由上個十年的偶像劇輝煌時代,到近十年的沉寂,再到如今改頭換面重新回到主流舞臺,離不開創作者和製作者的共同努力。內容創新、政策支持、資金到位、人才就位,臺劇的復興正在步入進行時態。

石雲霞 | 文字

李閃閃| 編輯

羅玉清 | 責任編輯

END

相關焦點

  • 臺劇「文藝復興」
    臺劇猝不及防「文藝復興」——《與惡》直面最敏感的現實,罪惡、媒體、司法公正;《俗女》是充滿人情味的散文影像;《想見你》依然是臺偶擅長的偶像愛情劇,但早已用懸疑推理和對少數人群的關懷升級了檔次。一部是偶然。兩部是巧合。
  • 《想見你》9.2高分收官,臺劇如何實現起死回生?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誰也沒想到,2020的第一首上頭神曲,竟然是20年前的《Last Dance》,時隔多年登上熱搜,只因為它是一部神仙臺劇——《想見你》的插曲。
  • 推薦5部豆瓣超過9分的好看臺劇!事實上,臺劇復興早就開始了
    被稱作神仙劇集的《想見你》完結了,從開播以來,口碑和熱度持續走高,豆瓣評分一路狂飆,從8分直衝上了9.2分。它的出現,讓不少人感嘆臺劇真的不一樣了,連偶像劇都能拍的這麼恐怖又燒腦,不愧是臺劇的文藝復興之作。
  • 「編劇幫」問創作者:《想見你》之後,臺劇「復甦」了嗎?
    文丨居澄妙書20多萬人打分,9.2分的高分,這部自2019年底播出,才剛完結的人氣臺劇《想見你》,憑藉兩個人的穿越,四個人的愛情,再加一集一反轉的懸疑燒腦劇情,俘獲了不少追劇觀眾的芳心,贏得好評不斷。現如今,儘管部分網友會對《想見你》有諸如「劇情拖沓」「灣式矯情」等評價,你又無法否認,這部黑馬之作的成功逆襲,再次從側面印證了臺劇在尋求「復甦」的道路上,似乎越來越得心應手了。那麼,以千禧年為起點,經歷過偶像劇的「黃金十年」,之後逐漸式微,再到現在,臺劇真的「復甦」了嗎?
  • 2019年臺偶的文藝復興之作,豆瓣已經從8.5漲到9.2,劇情燒腦恐怖
    有一部劇,2019年11月開播,2020年1月份還在上熱搜——《想見你》看這海報,男女主都是陌生臉,還背靠背45度仰望天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十八線小演員演的三流瑪麗蘇網劇。但可惜,還真不是。你所看到的海報上的這兩位「小演員」,是兩位年齡已經超過30歲、曾獲得過金鐘獎視後和最佳男配的青年戲骨。而你所看到的這部披著愛情片外衣、名字叫作《想見你》的劇,已經被譽為了2019年臺偶的文藝復興之作。
  • 《想見你》:臺灣偶像劇的突破之作
    雖然臺劇的整體格局仍相對萎靡,但2019年的三部臺劇也驗證了臺劇在全方面復甦中。如果說《我們與惡的距離》代表的是臺劇在社會議題上的深入與精進,《俗女養成記》代表的是臺灣鄉土劇的精品化、年輕化,那麼,《想見你》有望成為臺灣偶像劇20年的又一部突破性的作品。
  • 臺劇破局,港劇迷路:《想見你》爆紅,《法證先鋒4》評分新低
    《法證先鋒4》來了,但港劇仍然看不到突破性的話題之作。反而是臺劇以《我們與惡的距離》、《想見你》兩部爆款完成出圈,讓內地觀眾對臺劇刮目相看。而港劇,這個「曾經闊過的大佬」還能復興嗎?臺劇已經破圈,港劇還在停步不前?
  • 劇火必盜,《想見你》好看到等不及最後一集?
    《想見你》的團隊在公開信中還誠摯地寫道,「我們明白大家想要及早看到最終回迫切的心,但唯有合法的觀看,我們的相見才有意義。」和上一部現象級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不同,《想見你》是播出到一半就發行給了騰訊視頻,並與臺灣地區保持同一播出進度,而前者是在播完之後才發行到內地視頻網站上。2019年12月22日,《想見你》在騰訊播出時,臺版已經播出了5集。彼時,這部口碑臺劇的豆瓣評分為8.8,如今,已經有19.7萬的網友參與評分,分數也上升為9.2。
  • 想見你臺劇更新時間什麼時候播出 每周几几點更新幾集
    臺劇《想見你》成為近期國產劇最大的黑馬,和一般的穿越劇相比,這部劇的男女主角竟然都是穿越的!還是跨越多少年的戀愛,加上演員的高顏值,一時間成為話題。  想見你臺劇更新時間什麼時候播出 每周几几點更新幾集  臺版:每周日更新一集(一大集)。
  • 臺劇《想見你》—打卡景點請查收
    只有你想見我的時候,我們的相見才有意義▽▽▽由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領銜主演的臺劇《想見你》,已經畫下完美句點。身為死忠影迷的你,是否還沉浸在劇中的一景一幕呢?不管是故事開端的「32唱片行」,還是鋪陳劇情的公園涼亭,全都想要實地到訪。現在就跟我一起捕捉主角們走過的痕跡!32唱片行故事的開端,也是整部劇最重要的場景。
  • 臺劇《想見你》片頭曲:Someday or One Day歌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英文歌曲>英文歌曲>正文臺劇《想見你》片頭曲:Someday or One Day歌詞 2020-02-18 18:58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臺劇《想見你》大結局,它的英文劇名暗藏玄機!
    大熱臺劇《想見你》大結局了。 「 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 是劇中李子維和黃雨萱一直以來的最大心願。
  • 《想見你》,流星花園之後最火的臺劇,大結局直接讓愛奇藝宕機
    今天要推薦了這部臺劇,集校園戀愛、平行時空、燒腦和懸疑為一體。大結局直接讓那個愛奇藝宕機了, 由此可見這個片子火到了什麼地步。可以說是流星花園之後最火的臺劇, 甚至超過都不誇張。足與《我可能不會愛你》並列為臺灣偶像劇的兩座高峰,殊途同歸地抵達愛的終極並給予觀眾最深的撫慰。扮演男主角的許光漢,絕對是本劇的吸粉利器。今年明明都快三十歲了,但是只要穿上校服瞬間就像有濾鏡加成一樣,看起來就是個陽光大男孩,少年感十足。
  • 《想見你》|一道莫比烏斯環,如何穩站了豆瓣的9.2分
    如此複雜的設定,像是致敬韓劇《signal》,燒腦情節比之一般的推理劇有過之而無不及。網上有網友總結:初看《想見你》以為是一部「翻版」《我的少女時代》;往下看你會發現,它其實是《不能說的秘密》+《情書》;再往下看,你會發現它是《少年的你》、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層層入腦,想必是《想見你》被網友「封神」的重要原因。
  • 超級好看!《想見你》十大取景地曝光
    終於,燒腦的上頭的,讓你們愛罷不能的《想見你》,大結局來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下,《想見你》劇中的10個取景地,超級好看~NO.1 32咖啡館地址:臺北市安和路二段189巷17號因為《想見你》這部劇實在太紅,校方還開放參觀校園,供粉絲們打卡。
  • 《想見你》最後結局是什麼,莫比烏斯環被打破了嗎?
    對於臺劇來說,過去一年應該算是一個大年,沉寂多年的臺劇開始討論社會中的一些嚴肅問題,讓內地觀眾對臺劇有了全新的認識。去年的一部《我們與惡的距離》更是被稱為臺劇的文藝復興。今天不聊《我們與惡的距離》,來聊一下正在上映的另一部熱播劇《想見你》。
  • 豆瓣9.2分:《想見你》這部臺劇真的值得吹爆
    不誇張地說,《想見你》這部臺劇是我近兩年看過最好看的電視劇。開拍以來豆瓣評分一路走高,為什麼它有如此大的魔力,吸引了那麼多觀眾的目光和大熱好評?去年12月底姐妹一直在安利這部劇,起初我看到劇照還在疑問為什麼現在臺劇的男主角長這樣,眼睛貌似一單一雙?
  • 《想見你》:臺灣電視劇突然的崛起
    今年臺劇的開年神劇出現了——《想見你》,劇集會在這周末大結局,但懸疑的走向依舊讓人捉摸不清。當《lastdance》「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開始洗腦,高能劇情才剛剛開始。一定是伍佰策劃了這一切!為了打歌!
  • 臺劇《想見你》臺南拍攝場景懶人包來啦!
    不能遇見1998的李子維,那就去到2019的許光漢走過的地方吧~前段時間刷爆微博熱搜的臺劇《想見你》餘溫想必還沒退散吧!大結局一個月了我還沉浸在許光漢的顏值,以及黃雨萱的穿搭裡無法自拔。從開播以來話題不斷延燒,所有人都在討論「到底是誰殺了陳韻如?」。
  • 快來和《想見你》學習用英語表達思念!
    我很想見你。《想見你》在豆瓣上有25萬人評價,並得到了9.2的罕見高分。網友熱議:@瑩瑩星晴原本以為想見你是一部偶像臺劇,可是看到第8集的我...一臉懵逼???誰穿誰?誰是誰?發生了什麼?到底啥咋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