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讓隱形的寶爸多多參與育兒?

2020-11-17 自由和你

今天早上3點53分左右醒來,興高採烈地起床,以為能趁著起早多做一些事,不料我剛進衛生間洗漱,就聽到了小寶的哼唧聲,心下頓生無奈,只能加快刷牙速度,小寶的哭聲越來越大了,此時我恨不得把牙膏一口吞下去……


好不容易刷完了牙,急急慌慌關燈一路小跑打開房門,卻發現他爸已經摟住小寶,輕輕地哄著,雖然娃娃發現身邊換了人,有點不高興,依舊哼哼唧唧地抗議,但是明顯感覺哭聲漸漸地小了,我拉住門把門,不動聲色地觀察了一會兒,見形勢漸好,便帶上門輕輕地出來了:「看起來他爸這次能搞定!」我放下心來,加快腳步,走進我的臨時工作室,開始堅持了兩年多的晨間工作時光。

從我第一天開始早起,就經常發生我前腳剛起床,後腳娃娃就哭起來這樣的事,有時候是一個孩子哭,有時候是兩個一起哭。隨著二娃年齡漸長,這種事發生的頻率越來越低,直到半年前二人都有了睡整覺的習慣,我才終於脫離苦海。但偶爾還是會醒,不過,這個時候往往孩子爸也會醒來,要麼給寶寶們拍拍,要麼抱起來哄哄,好讓我可以安心地學習、工作,不浪費晨間難得的清靜時光。我家寶爸終於也慢慢可以獨擋一面了,從當初那個只會喊「老婆,寶寶拉了!」,「老婆,寶寶餓了!」,「老婆,寶寶醒了!」的甩手掌柜,到如今會主動哄孩子睡覺,晚上給孩子們蓋被子,送大寶去興趣班,主動帶小寶出去玩的奶爸,四年了,孩子爸真的進步了很多,也帶給了我很多安慰和驚喜。



記得大寶剛剛出生時,他和我一樣是什麼都不會的新手。彼時,他作為父親的責任感還是缺位的,公婆的到來更是雪上加霜。那時他剛剛創業,每天忙到飛起,經常性地一、兩個月不回家,也因此錯過了大寶很多成長的時光。好不容易在家裡吧,他卻更願意拿著手機樂呵呵地刷,我被氣得不行。讓他去幹點事情吧,因為練習不夠,通常也是做得一團糟,有點強迫症的我只想讓他趕緊消失,而愛子心切的婆婆也讓他樂得清閒,可想而知,當時的局面就是:先生被我的強迫症推得越來越遠,越來越少地參與育兒,也因為不理解其中的艱辛而對我的付出視而不見,反而經常指責我做得不好。面對這種境況我又累又氣,心下漸生怨恨。彼時我的翻譯工作還是偶爾做著的,只能趁孩子們睡著了做。但是孩子畢竟太小了,經常我前面剛起床,他們後腳就醒了,先生想哄卻又哄不住,抱在懷裡還是只能喊我,那時他該是很有挫敗感的吧。

幸運的是,我們終於在磕磕碰碰中不斷成長起來,家務、育兒分工合作也初步成型。

如何讓父親更多地參與育兒呢,我總結了這四年來的變化,或許能為姐妹們提供一點點建議。

1. 明確分工,取長補短

要讓父親更多的參與育兒,明確的分工必不可少記得孩子剛生下來時,我媽還有婆婆幫我們一起帶,三個女人帶一個孩子綽綽有餘,更何況親媽在,我自己都能安心做個小寶寶,哈哈。後來他媽生病,我媽回老家幫我妹帶孩子去了,我們一下子從兩個籬笆三個樁變成光禿禿的兩個籬笆,再加上兩個孩子靠得太近,可想而知迎來了多少兵荒馬亂。

好在多年的婚姻磨合,我們之間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規矩,這些規矩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就變成了明確的分工。



首先那些只能由媽媽完成或媽媽做起來更出色的工作就交給媽媽,比如餵母乳等不可替代的工作,還有一些諸如小月齡時候的哄睡,準備輔食、餵飯等等,也是由我負責的,但是其他工作,比如換尿布溼,其他家務、陪睡,陪玩等等,卻可以交由爸爸完成。如果爸爸工作非常忙碌,可以酌情考慮將二、三件他樂意做的事情固定交給寶爸來做。我家兩個孩子,大的4歲多,小的22個月,現在勉強實現了睡眠同步,大的上了幼兒園,小的在家,不僅沒有老人幫忙,先生的工作也非常忙碌,即便如此,每天早上的時光還是完全屬於我的,我明確跟他爸說,如果我起床後孩子醒了,哄睡的事情不要喊我。

此外,爸爸還要負責老大的早餐及送老大去幼兒園。下午如果爸爸回來的早,那麼我們倆就會一個帶娃,一個做飯,老大的興趣班接送(一周三次)也是爸爸負責的,這兩件事情都不難,但是讓爸爸去做能夠大大節省我的時間。早上不用操心孩子,我就多出2-3小時的時間學習。晚上不用送孩子上興趣班,我就可以專心地陪小寶玩、收拾房間。總之,分工越明確,夫妻二人越不會互相推諉。除此之外,如果還想讓爸爸多做一點,那麼就要做好溝通工作,但是也要做好被拒絕的思想準備,因為爸爸還要上班,如果他實在是因為上班太忙有心無力,也不能強求,否則受傷的就是自己。

2. 直截了當,簡單高效。

如果希望先生多參與育兒,建議直截了當地提出請求。有些媽媽自己累得要死,卻並不開口求助,一心指望丈夫能發發善心來幫忙,只可惜大多數男人的眼裡都是沒活的,往往就是,你不說我不做,你抱怨了我心裡也不爽,這樣的消極氛圍極易消耗夫妻之間的感情。記住,我們是長嘴的,長嘴就要說話,哪怕會被拒絕也要說話。

很多媽媽選擇「不說話,讓別人來猜我要讓你幹嘛」大概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覺得既然我們是夫妻,我的心情和處境對方自然應該理解,所以你下班後就應該義無反顧地來幫我做事。只是啊,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很少有人能做對方肚子裡的蛔蟲的,如果始終讓別人去猜測,而對方又無法善解人意的話,很容易讓女方陷入怨恨,讓男方陷入不滿,最終反倒不利於二人形成一股合力,在育兒之路上會讓二人漸行漸遠;第二個原因就是說出來怕被男方拒絕,因為大部分男人都是拖把屬性的,有時候妻子提出了請求,丈夫口頭上答應著,轉個背就忘記了,在女方看來,讓男人做個事怎麼這麼難呢?三催四請的,是不是男人就是故意的?天長日久,妻子也就漸漸閉嘴不說了。

對此兩項的解決之道都是:如果需要丈夫做一些事,直截了當地提出要求,不要讓對方去猜測。如果你需要他拿個東西,直接說,把XXX拿來給我!簡單,明確,高效!如果說今晚想休息一下,希望他抽2個小時帶娃出去玩一玩,要這樣說:老公,今晚你帶孩子出去玩,我要休息一下!不要吞吞吐吐,不要害怕被拒絕,被拒絕有可能是因為他真的很忙,而不是因為他不想搭理你

3. 自我認同,底氣十足。

第2條說到要「直截了當地提出要求」,但是我發現,以前我在向他提要求時,做不到那麼理直氣壯,分析原因後我發現,以前是因為我覺得他上班,而我在家,一方面我覺得他上了一天班太累了,心疼他,所以對自己向他提要求這件事情心有懷疑:我是不是一個好妻子,是不是沒有照顧到他的情緒?後來我有了兩個孩子,我再也不覺得自己在家帶孩子是享福了,他可能是996,但老娘我做的可是007,全年無休的無底薪工作呢,跟我比他簡直弱爆了好吧。帶著這份底氣,我使喚起他來再也不覺得愧疚了,我不知道當年那種「中國好媳婦標準」是從哪裡來的,只有打心底裡認可自己的勞動和價值,你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理直氣壯。所以現在我要他做什麼,會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不會有怨氣,也不覺得有虧欠。



說也奇怪,當我向他提出一些直接、簡單的行為請求之後,他也感覺良好,他覺得在妻子眼裡,自己是個有用的人,也不會覺得自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是正當的了,與此同時,他也會更加認同我們的付出,更加勤勞地參與家務分工和育兒工作。

4. 避免抱怨,避免命令。

有些女性平時帶孩子帶得很累,老公不能搭把手而心生怨氣,所以,她們在提出請求時就容易陷入「抱怨式請求」或「指責式請求」,試比較下面的案例。

丈夫剛下班回到家,在沙發上躺了一會兒,妻子在廚房準備晚餐。一回頭看到丈夫懶洋洋,既不帶娃也不幫忙做家務,氣不打一處來,於是說:「你看你,一回家就往沙發上一躺,什麼事都不做,你不知道我一天在家有多辛苦,從早上起床就沒有歇過,一天要準備四五餐,陪孩子玩了一天都累死了,還要給你們準備晚飯,你就沒看到衣服晾在陽臺上還沒有收嗎?你就不能來給我擇個菜?或者不能把娃抱出去玩一玩嗎?」

妻子連珠炮式的話語卻讓丈夫摸不著頭腦:這到底是怎麼了?我明明什麼都沒幹啊,又被她說上了,她到底想讓我幹嘛?

這樣的請求方式往往適得其反,不僅讓人不知道她到底是要對方幹嘛,而且她的述說也不能引起丈夫的絲毫同情,這樣的抱怨和指責只會讓人想要逃離或者奮起反擊。

正確的說法就是:老公,你去把陽臺上的衣服收一下。

或者:老公,把孩子抱出去玩一下,我要做飯。

或者:老公,孩子如果不鬧,你來擇菜吧,我們就能早點吃晚飯。

就是這樣簡單,去掉抱怨,去掉指責,去掉過多的命令,直截了當地提出請求。

5. 適時讚美少指責,懂得感恩增動力。

讚美是使人進步的最佳動力!

我們都渴望獲得讚美,尤其是夫妻之間,更需要適時地讚美才能維持幸福的婚姻。除了不抱怨,不指責,我們更應該利用讚美這個必殺技讓寶爸多多地參與育兒。

讚美的方式要合適,除了誇獎老公帶娃帶得好,也可以誇獎一些實際的東西。比如我家他爸是個嚴肅認真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所以在我提出讓他去送大寶上興趣班時,我是這樣說的:老公,我覺得你送他去上更好,一來你學東西超快,你看老師做的動作,到時候回來可以教大寶,大寶就能進步得更快了,二來你更加嚴肅認真,所以大寶肯定能夠跟你後面學到不少的東西。這樣一誇獎,寶爸就屁顛屁顛兒地風裡來雨裡去地接送了。

大部分媽媽都有完美主義傾向,會希望別人在帶娃的時候跟自己做得一樣好,但是寶爸畢竟參與得不多,所以很難達到我們的要求。這個時候,有些媽媽就會指責丈夫做得不好,尤其是現在大部分爸爸的帶娃方式就是一個手機,一個平板,一起看電視,這更是讓媽媽們不放心。對此,除了做好溝通工作之外,切忌一上來就指責爸爸帶得不好。請儘量控制住自己的嘴,控制住自己的爆脾氣,試想,我們平時帶娃很累時,也會偶爾把娃交給電視偷個懶,更何況沒有耐心的寶爸了。

此時我們可以主動給寶爸出主意,比如提出讓他帶孩子去公園裡玩,去騎自行車,去玩球等等,這樣就給他們明確的方向,還能眼不見心不煩,哈哈,一舉兩得哦。

夫妻之間最應該懂得感恩。若你希望丈夫能夠看到自己付出和辛苦,將心比心,不能對他們的付出視而不見,覺得他們下班後帶孩子做家務就理所應當,我們需要休息,他們也需要休息。男人不像我們,有什麼不高興的就抱怨一通,他們常常悶在心裡,但這並不代表不需要我們表示理解,他們恰恰也希望我們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抱怨和指責的。

在育兒育己這條路上,我們還在修行,希望大家都能收穫一個超級奶爸。

相關焦點

  • 陪產假多了,專家呼籲是時候讓寶爸們更多地參與育兒
    >陪產假多了,專家呼籲是時候讓寶爸們更多地參與育兒2016-03-29 12:15:1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中國家庭爸爸「缺失」?上海市育兒科學基地最近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每周比媽媽少近12小時。專家分析,由於傳統社會規範對男性是否參與家庭育兒沒有太多要求,導致父親現在不參與或不積極參與的局面。另一方面,傳統觀念裡,男性忙於工作,對於家務和照顧孩子比較粗心大意,育兒的事情還是教給媽媽和老人更適合。  不過,越來越多人認為,「生育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
  • 新手寶爸抱娃視頻走紅,父親不缺席,才是家庭育兒該有的樣子
    於是在孩子出生後,寶媽們很快便能夠承擔起照顧寶寶的任務,而寶爸則表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笨拙。事實上,有寶爸參與的育兒才是完整的,因為寶爸在孩子成長中的角色是任何人都不能夠取代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寶爸們本身對於育兒這件事的認知存在偏差。他們很理所當然地認為照顧孩子應該是寶媽的事,於是在自己參與到育兒中時,便會在無形中誇大自己的付出,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他們的付出其實是在幫寶媽的忙。也有很多寶爸覺得自己承擔了家庭的經濟壓力為孩子的物質生活提供了保障,這就說明自己已經承擔了養育義務,而具體的育兒理應由寶媽承擔。
  • 生了孩子之後,如何讓寶爸參與進育兒中?看看這位媽媽的好辦法
    但是有個前提,爸爸也要親自參與帶孩子。如何讓丈夫參與到帶娃的責任中來被擔心他處理不好,要知道,你也是首次生孩子,教育孩子的本領你也不比他強,育兒的經驗也不比他多,只有不斷的試著,學著帶孩子,他才能更體諒你,更願意幫你承擔育兒的那些事兒。
  • 為什麼一定要讓寶爸學帶娃?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在社交網絡上一度流傳的「寶爸帶娃」名場面,讓寶媽們哭笑不得。當爸後的激動,用拍照來詮釋;可是,卻讓寶寶承受了那個年紀本不該承受的痛。~孩子的成長,寶爸一定要參與寶媽還要知道,寶爸參與育兒,好處多多。所以寶媽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多多發現寶爸的優點,並加以肯定和誇獎。沒人不喜歡被誇贊,有了這樣的正面反饋,寶爸的積極性才會真正提上來哦!
  • 拼多多聯手好奇開啟溯源直播,寶爸寶媽「雲」探訪全球最快紙尿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魯佳近日,拼多多「母嬰產品溯源行動」落地國際知名紙尿褲品牌好奇南京工廠,近60萬寶爸寶媽通過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雲」見證國際品質紙尿褲誕生的全過程。「這次工廠溯源直播是好奇和拼多多的又一次創新,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直播進一步拉近與寶爸寶媽的距離,向中國最廣大的用戶群體傳遞好奇品牌價值。」好奇南京工廠廠長肖世平表示。好奇南京工廠廠長肖世平(右)向網友介紹此次活動。
  • 寶媽抱怨自己帶孩子累成狗,丈夫樂做「隱形爸爸」,該怎麼辦呢?
    彬彬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做家務累得像條狗,而孩子爸卻做起了甩手掌柜。她自己在忙碌別的事情的時候,這個當爸爸的看著孩子哭也不哄一下,活脫脫一個「隱形爸爸」,讓她覺得很是惱火,感覺對婚姻也無望。這種情況,感覺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筆者認為不要總把責任推給男人,其實女人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吧。
  • 「寶爸寶媽『』走進社區聆聽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專家的」育兒經」
    9月25日上午,秋意濃濃,在驛城區關王廟社區二樓健康教育室,來自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的兒童保健專家,正對寶爸寶媽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育兒經 」。 如何關注兒童的生長發育?如何提高寶爸寶媽的育兒健康意識?如何防患於未然,做到早發現早幹預?市中心醫院的醫學專家為轄區的群眾和社區工作人員,普及了嬰幼兒早期幹預的健康知識。
  • 這三種寶爸是家裡的「負能量」,養出的娃多半沒出息,寶媽別大意
    而有些經常在家晃悠,也經常參與孩子教育的寶爸,也是大多是各種不靠譜,不是「詐屍式」育兒,就是進行「拆臺式」教育。但是,現在很多寶爸,卻把「父愛如山」發展成了「一動不動」,每天下班回家要麼賴在床上,要麼就癱在沙發上打遊戲、刷視頻、跟人聊天,從來不會主動帶孩、教育孩子。這樣的寶爸,讓寶媽們看著就來氣,夫妻很容易發生爭吵。所以,堅持「父愛如山,一動不動」的寶爸,就是家裡的「負能量」。
  • 「寶爸有話說」百家號母嬰育兒領域排行,新作者選擇哪個領域好?
    寶爸有話說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479946名,母嬰育兒分類排名位列12100名,領先了56.9%的百家號。   寶爸有話說的簡介為專注兒童成長,閱讀和教育的爸爸育兒經,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19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爸爸參與育兒的重要性
    恰是因為云云,現在收集上也時不時就浮現少許寶爸育兒的趣事,網友們對這些家庭和睦的局面也非常膾炙人口許多家庭都已意想到爸爸參與育兒的重要性,特別是爸爸參與照料女兒,不光能熬煉爸爸的育兒能力,對女兒發展的好處也是極大的。①提升小孩的安全感在許多女孩的印象中,媽媽的形象往往是更溫柔、更細緻體貼的,而爸爸的形象則是勇猛堅毅的。
  • 寶爸寶媽都該重視的問題——疫苗
    從寶寶出生到健康成長,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那就是兒童預防接種疫苗,作為寶爸的我就特別重視這個問題, 畢竟以後孩子要面臨讀書的問題, 容易接種疫苗沒有打, 那麼以後入學是特別麻煩的,而且對寶寶的成長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前兩天接到醫院的通知,要求寶爸寶媽帶寶寶去打接種疫苗,一大早我就帶著還沒有睡醒的女兒去了醫院, 然後交了疫苗本就耐心的去排隊了, 然後過程中也帶著孩子去看別家的小寶寶打疫苗來著
  • 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
    教孩子打招呼這件事有多少寶爸寶媽不小心踩坑?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從打招呼這件事,睿智寶爸寶媽會帶給孩子的,一是自信地表達自己,二是成熟的人際交往,三是恰當的自我保護意識。 我是彥子,喜愛讀書的育兒領域原創作者,歡迎關注我獲知更多育兒知識和智慧小筆記。
  • 寶爸帶娃鬧笑話,推著嬰兒床卻不見嬰兒,發現後自己被逗樂
    看到老公慌張的樣子,寶媽不由地笑彎了腰。寶爸聽到笑聲,先是一楞,接著才順著寶媽的手指看到了抱在自己懷裡的寶寶,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帖子一發出,就立馬引來了很多人的吐槽,很多寶媽也在下面分享自己老公帶娃的糗事。也有一些寶爸留言說:&34;可見天底下的寶爸,確實是以粗心居多的。
  • 孩子王公司 寶爸寶媽身邊的育兒專家!
    對很多新手爸媽而言,因為經驗不足,碰到育兒難題時經常會向外界尋求幫助。那麼在哪裡才能找到專業的育兒專家呢?一站式母嬰採購中心孩子王自2009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準媽媽及0-14歲兒童商品及其增值服務,是很多寶媽選購孕嬰童商品的首選平臺。但還是有很多人,並不清楚孩子王公司怎麼樣,那麼接下來就為大家進行詳細分析。
  • 「詐屍式育兒」成趨勢,寶媽們苦不堪言,夫妻如何配合教育孩子?
    區別於喪偶式育兒,確實詐屍式育兒和孩子還算親近。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爸爸是處於一個大小事不管,卻突然跑出來說教,就好像本身基本沒有存在感的人,突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刷一波存在感。當然,關於「喪偶式育兒」以及「詐屍式育兒」很多寶媽也會思考自己最討厭的是什麼?
  • 寶爸娃扎不同的髮型,為更好地區分三胞胎,網友:挺有用的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在很多家庭中,爸爸都是不靠譜的那一個,讓他帶娃的時候,肯定會出現很多問題,很多事情還是需要寶媽們去解決才能夠很好的解決,而這樣的寶爸在日常中經常都有發生,所以很多寶媽經常都感覺非常的頭疼。
  • 寶爸攻略丨從孕期到產後,他的付出決定你當媽後的幸福指數
    不是在添亂,就是幫倒忙,幹啥啥不行,隱形第一名,這得讓人多委屈和心塞啊。有些爸爸並不是天生的「甩手掌柜」,只是他們不會像媽媽一樣,直接感受到孕吐、胎動等這些寶寶發出的信號,無法切身體會孕育的過程,導致對育兒的參與感大大低於媽媽們
  • 寶爸喝醉之後成為萌娃「畫板」,畫滿全身笑翻寶媽:喝酒的懲罰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育兒小知識,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文|護苗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屬於他們的天賦,只是家長都沒能夠發掘出來,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心發現,才能夠發現孩子的天賦能力
  • 7歲便能用英語寫劇本,明星寶爸黃磊的育兒秘籍,各位家長,速學
    作為北京電影學院老師的黃磊更是一名優秀的寶爸,其寶貝女兒黃多多也在他的教導下成為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女。在黃磊的細心培養下,黃多多7歲便能用英語書寫劇本;八歲就能憑藉自己的能力翻譯三本英語小數;十歲就能充當英語動畫電影的配音演員;11歲時更是登上了巴黎的T臺走秀;13歲時一連包攬超過鋼琴獨奏、鋼琴四手聯彈和小提琴獨奏在內的五個一等獎項。
  • 寶爸這樣教寶寶學走路,引網友熱議:是親爸嗎?
    寶爸這樣教寶寶學走路,引網友熱議:是親爸嗎?很多家庭裡都有這樣的現象,那就是「喪偶式育兒」,似乎孩子生下來之後便只是寶媽一個人的事情,而寶爸則置身事外,帶娃一會也推三阻四。日前,就有這樣一位寶爸,雖然是帶娃了,但是帶娃的方式卻讓網友們看怒了,到底發生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