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擇校費續:涉事專家楊東平長微博回應

2020-12-13 中國網教育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騰訊微博截圖

中國網11月6日訊(特約記者 張娜)近日,有媒體在報導「奧數班頑症」的稿件中,引用了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公布的《2012年北京市小升初概況》的數據,稱「北京人大附近的一所名校,小升初擇校費50萬元到80萬元,家長為公司副總裁的『共建生』贊助費20萬元起」。報導一經推出,隨即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

隨後,北京人大附中回應,針對上述內容提出了一系列質疑。該校校長劉彭芝稱「沒收捐資助學費」 ,並表示,學校已經在找律師調查取證,準備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起因追溯:

  1. 今年9月25日,一場題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小升初政策——多方合力破解小升初困境」的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門、研究機構等有關負責人。會上,21世紀教育研究院提交的《2012年北京市小升初概況》報告,引發了強烈關注。負責人在會上用PPT形式介紹了北京市幼升小、小升初的種種現象,其中包括部分學校擇校費的具體數目。

此前,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東平等在自己的實名微博上也公布過部分數目。

劉彭芝對記者說,21世紀教育研究院已經不是第一次批評人大附中了。「五十萬、六十萬,這不是第一次,以前發過,我們都發現了。」她說,學校已經在找律師調查取證,準備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楊東平對記者說:「如果要對簿公堂,我們就迎接。」他表示,那份「小升初報告」曾在多家媒體上公開發表,但至今沒有一家學校來找21世紀教育研究院提出質疑。

最新進展:

涉事專家楊東平院長微博回應

11月5日下午,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在其騰訊官方微博上發布了題為《楊東平:我為什麼批評人大附中》的長微博,對此事予以正面回應,並提出一系列質疑,隨後楊東平本人亦對該微博進行轉播,引起網民的極大關注。

「為什麼會批評人大附中」? 回應:並無過節

對於有網友提出「為什麼會忍不住批評人大附中」,「是不是有私怨」的質疑,楊東平院長回應說,「他本人與人大附中沒有任何「過節」,與重點學校也沒有深仇大恨」,但作為一名教育公共政策、教育公平的研究者,他除了關注農村教育、農民工子弟教育,也關注大城市義務教育階段熾烈的擇校競爭,奧數培訓、應試教育等亂象,這些公眾最不滿意的教育問題,也是國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治解決的重點問題。

「超級中學」的崛起之路

至於為什麼將批評的矛頭指向人大附中,楊東平院長梳理了人大附中的崛起之路: 90年代末,教育部要求示範性高中必須與初中脫鉤。人大附中和另外5所高中以進行教育實驗之需,申請保留初中部,並率先舉辦面向小學生的奧數培訓,為初中選拔高分學生。這一「教育模式」為其餘名校效仿,小學生奧數培訓、「佔坑班」、擇校費等等逐漸火爆,從海澱走向北京,從北京走向全國。而北京大多數重點高中,包括四中、八中,為了能夠與人大附中「公平競爭」,紛紛恢復已經取消的初中,從而在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形成一批重點學校。從而使北京市的小升初競爭特別激烈的,這是隱藏在背後的深層制度原因。

重點校制度VS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而人大附中正是「超級中學」的典型代表」,楊東平院長進一步闡釋。

這種巨無霸式的「超級中學」正在成為令人擔憂的現象。「超級中學」的 「做大做強」是靠特殊政策「掐尖」,將本地所有優秀教師和高分學生全部納入彀中,將「群雄競起」變為「一枝獨秀」,「豎起一個杆,倒掉一大片」,「超級中學」的成功往往是以破壞一地的教育生態、損害學生整體的教育利益為代價的,其存在繼續擴大教育差距,嚴重破壞了義務教育的示範性與公益性。

追問:

而針對人大附中「沒收捐資助學費」的說法,楊東平院長提出了針鋒相對的質疑:

1.人大附中的初中,能否公布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

2.作為一所公辦學校,其財務狀況能否公開並接受社會檢驗?

3.作為公辦的示範性高中,人大附中能否率先執行《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將部分招生名額下放至普通高中(教育部要求是不低於30%),以及開展教師交流的要求?

楊東平院長在博文最後提出呼籲:國內很多重點學校已經走出了校際競爭、應試教育的狹窄軌道,最近的例子是杭州、成都的重點學校,在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和教育創新的大局中履行職責,發揮作用。北京的重點學校也需要這樣的轉型和變革。

一場由「奧數」引發的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論戰在各方關注下繼續進行,「超級中學」的光環是該被追捧還是被摒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該如何落實?「擇校熱」難題該如何破解?……本報將繼續跟蹤此事的最新動態予以報導。

附:楊東平院長長微博全文

《我為什麼批評人大附中》

有人很不理解我為什麼有時會忍不住批評人大附中,甚至猜測有什麼私怨。其實我與人大附中沒有任何「過節」,與重點學校也沒有深仇大恨。我本人畢業於上海市上海中學,也是一所著名的重點學校。

為一名教育公共政策、教育公平的研究者,我除了關注農村教育、農民工子弟教育,也關注大城市義務教育階段熾烈的擇校競爭,奧數培訓、應試教育等亂象,這些公眾最不滿意的教育問題,也是國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治解決的重點問題。因此,就不能不關注人大附中了。人大附中的輝煌業績眾所周知,每年的「北清率」遠低於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崛起的秘密是什麼呢?

90年代末,為了維護義務教育的正常秩序,教育部要求示範性高中必須與初中脫鉤。人大附中和另外5所高中以進行教育實驗之需,申請保留初中部。這便成為「噩夢」的開始。人大附中創辦仁華學校,率先舉辦面向小學生的奧數培訓,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每周考試排名,一輪輪淘汰,為初中選拔高分學生。這一「教育模式」為其餘名校效仿,小學生奧數培訓、「佔坑班」、擇校費等等逐漸火爆,從海澱走向北京,從北京走向全國,人大附中的作用功不可沒。

今天,上海、江蘇、浙江等絕大多數地方,仍然遵守示範性高中不得舉辦初中的規定,並作為評價示範性高中的前提條件。而北京大多數重點高中,包括四中、八中,為了能夠與人大附中「公平競爭」,紛紛恢復已經取消的初中,從而在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形成一批重點學校。這就是為什麼北京市的小升初競爭特別激烈的制度原因。

評價一所學校的價值、功能,首先需要區別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因為義務教育是用國家財政舉辦的保障性的基本公共服務,是非選拔性、非淘汰性、非競爭性、必須一視同仁的教育。人大附中如果僅僅是高中,它或許可以算是一所優秀學校。但是它同時舉辦初中,初中入學又是高度選拔性的,違反了《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它作為公辦學校的合法性應當如何體現?

推而廣之,人大附中是一類學校的縮影。任何一個地區,集中資源打造一二所金光燦燦的「牛校」都並非難事,這種巨無霸式的「超級中學」正在成為令人擔憂的現象。這些重點學校之所以不太令人尊重,因為其「做大做強」是靠特殊政策「掐尖」,將本地所有優秀教師和高分學生全部納入彀中,用優秀學生為自己貼金。將「群雄競起」變為「一枝獨秀」,「豎起一個杆,倒掉一大片」,這樣的成功往往是以破壞一地的教育生態、損害學生整體的教育利益為代價的,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縣中淪陷」的現象。北京的名校還有一個最缺德之處,就是它已經佔盡了各種優勢,還要到處去挖外省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人家培養一個優秀教師容易嗎?這難道不是不擇手段的損人利己、不是在繼續擴大教育差距?這樣的學校這樣的做法,其示範性、公益性究竟何在?

因此,單獨成就一所學校的輝煌,其意義是有限的。記得幾年前在我們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劉彭芝校長介紹人大附中的成就,說學校開設十多門外語,包括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在座的普通學校、農村學校校長忍不住了,說我們連一門英語都開不全,這並不說明你教育辦得特別好,只不過說明你特別有錢。如果我有那麼多錢,也可以開13門外語。劉校長顯然不能理解這種批評的價值,委屈流淚,說我把學校辦好還成反革命了。

人大附中仍然有機會超越「牛校」,而成為一所真正令人尊敬的學校。它需要超越只計較一校之得失的狹隘的校際競爭,具有更大的胸懷、關懷和社會責任。其前提,首先是依法辦學。

人大附中的初中,是否應當遵守《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實行免費、免試、就近入學?能否公布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退一步說,可以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的試點和超前選拔,而天資聰慧的兒童在不同階層的分布應當是大致相同的。人大附中能否公開生源的家庭背景和階層分布,看其是否符合公辦學校保障教育公平的價值,能否回應社會關於「權貴化」的質疑?

人大附中聲稱沒有收取過捐資助學費。我們的好奇心在於,它巨額的教育成本、超高的教師待遇是如何實現的,難道是來自政府或大學的超常投資?為什麼其他的學校開不出13門外語?作為一所公辦學校,其財務狀況能否公開並接受社會檢驗?

還有,作為公辦的示範性高中,人大附中能否率先執行《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將部分招生名額下放至普通高中(教育部要求是不低於30%),以及開展教師交流的要求?

放眼望去,國內很多重點學校已經走出了校際競爭、應試教育的狹窄軌道,最近的例子是杭州、成都的重點學校,在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和教育創新的大局中履行職責,發揮作用。北京的重點學校也需要這樣的轉型和變革。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批評人大附中
    特約作者 楊東平  有人很不理解我為什麼有時會忍不住批評人大附中,甚至猜測有什麼私怨。其實我與人大附中沒有任何「過節」,與重點學校也沒有深仇大恨。我本人畢業於上海市上海中學,也是一所著名的重點學校。
  • 專家談北京小升初現狀:擇校費失去監管很可怕
    楊東平:應該是2008年,當時我發表過一篇博文《打倒萬惡的奧數教育》,抨擊奧數、擇校熱等問題。  京華時報:為何在現在推出這份報告?  京華時報:報告公布了很多數字,比如一些名校的擇校費、各區縣的派位比例等,這些數據來源是什麼?  楊東平:我們的數據有三個來源,一是學校內部的,包括校長、領導幹部、中層幹部、教師等;二是學生和家長;第三是中介機構。中介機構搜集信息能力比我們強多了,他們整天在市場裡跑,與各個小學中學有業務關係,所以這些學校對他們都是開放的,信息非常清楚。
  • 2020年人大附中ICC招生信息公布?學校回應:假的
    新京報訊(記者 方怡君)針對近日網上流傳的《2020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ICC)招生信息公布》一文,3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通過官方微信平臺回應:信息嚴重失實,人大附中沒有公布該招生信息。
  • 如何才能上人大附中?
    人大附中創辦於1950年,在六十多年的辦學過程中,秉持「崇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堅持「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祖國的騰飛,一切為了人類的進步」的辦學理念,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 2020年人大附中ICC招生信息公布?假的
    2020年人大附中ICC招生信息公布?)通過官方微信平臺回應:信息嚴重失實,人大附中沒有公布該招生信息。網上流傳信息對人大附中ICC的國際課程、師資、在校學生人數、費用等作出介紹。並在文首附上預約報名方式。文章稱,家長登錄平臺點擊「我要報名」可以預約看校,專家諮詢等服務。記者注意到,截至發稿相關文章連結已失效。對此,人大附中表示,信息嚴重失實,人大附中沒有公布該招生信息。
  • 人大附中學生「拜」狀元照片引熱議 校方回應(圖)
    圖為網絡流傳的人大附中學生「拜狀元」照片  儘管2012年高招已經進入了錄取階段,但伴隨高考成績發布,高考狀元再次成為熱門話題。近來,一組人大附中學生在校園內「拜狀元」的照片在網際網路上引起熱議。對此,人大附中稱校方從未在校內擺放狀元展板,可能是學生的個人行為。  「拜像」:一天轉發萬次  6月28日下午開始,一組名為「人大附中學生雨中拜狀元」的圖片出現在網絡上。照片上,一名身穿白底紅條人大附中校服的中學生,衝著操場邊擺放的兩張大頭照鞠躬,大頭照上兩個主人公則分別是今年北京高考文理狀元韓牧岑和李澤。
  • 人大附中回應謠言!早培班取消、合併19中為假消息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剛剛,人大附中官方公號對近日多個網傳謠言發布回應,回應如下:近日,有以「嶺南」為名的個人,通過微信群等形式向廣大公眾開展「2020北京小升初政策講座」,該講座還以「嶺南老師2020年小升初講座第六講」為名的文字材料在網絡大肆傳播
  • 人大附中早培班復篩今晚結束,竟有博士秘書旁邊助陣,也說難
    今天晚上七點,人大附中早培選拔最後一場復篩「白楊玉」發微博說:陪領導家孩子參加人大附的考試,難度直逼博士入學考試,還有時間限制,領導孩子考試要是掛了會不會怪我不夠給力。>看界面就是這幾天的人大附中早培班網上選拔考試
  • 楊東平:素質教育為何「麻煩不斷」?
    在很長的時間裡,教育都處於投入不足的狀態,1993年《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綱要》下決心確立了「到2000年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4%」的目標,但直到2012年才實現。1986年通過的《義務教育法》,到2006年才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所以如何認識近40年中國教育的發展歷程是一個重要問題,包括如何分期。
  • 「省級學科專家疑抄襲」續:涉事著作責編指舉報人曾高額索賠
    10月14日,已被停職的楊潔與涉事著作的責任編輯滄桑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回應前述糾紛。滄桑表示,舉報人郝建傑曾向楊潔提出高價賠償,後降價到30萬。在索要賠償無果的情況下,郝建傑發布微博舉報楊潔抄襲。
  • 人大校徽商標到期未續疑被搶註 人大可宣告對方商標無效
    福建省有一家公司名為「春回大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其公司的法人代表近日在微博發布消息稱,公司已成功註冊了與人大校徽的核心圖案非常相似的商標,並配有「人大商標期滿未續,情何以堪」「踢館」等字樣。一時間該條微博引發了廣泛關注,有部分網民批評「春回大地有限公司」存在「搶註」商標的行為。那麼,中國人民大學校徽遭遇「搶註」是否屬實?背後原因是什麼?人大還能繼續使用「三人行」的校徽嘛?
  • 人大附中分校簡介
    人大附中分校位於海澱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南部,西鄰西北三環四通橋,校園環境優美、布局合理、是一所交通便利而又能在鬧中取靜的花園式學校。  人大附中分校的建築面積12000多平方米。  人大附中分校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師德高尚、業務水平高、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隊伍。他們中既有教學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市、區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和班主任帶頭人,還有朝氣蓬勃、肯於鑽研、善於學習的青年教師,其中特級教師約佔4%,高級教師約佔26%,區級以上骨幹教師約佔13%,區級以上學科帶頭人約佔10%。
  • 人大附中開了間中醫教室
    人大附中的學生們在體驗中醫藥文化 田峰/攝11月23日,「海澱區第三屆校園中醫藥文化節——人大附中站」活動啟動暨人大附中「中醫藥文化體驗及研修教室落成儀式」在人大附中舉行。中草藥標本進教室記者在人大附中中醫藥文化體驗及研修教室看到,室內配備了電子屏和中草藥實物標本,通過此形式向師生們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
  • 人大附中三亞學校、上外三亞附中招生方案來啦
    7月28日,人大附中三亞學校和上外三亞附中均對外發布2020年招生方案。今年,人大附中三亞學校擬計劃招收一年級:4個班160人;七年級:6個班240人。上外三亞附中招收240名學生(設6個班,40人/班,語數外20人/班),招生對象為初一7年級新生,應屆小學6年級畢業生。
  • 【熱點】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務實創新,育人為本
    人大附中基地要求校長學員,將自己辦學實踐中的問題和難題聚焦為研究課題,先用理論指導實踐,再在實踐的基礎上用理論反思自身的實踐經驗,凝練自身的辦學思想。在這樣的不斷循環中,積聚發展的正能量,提升自己,發展學校,並在區域內帶出一批好學校。人大附中培養基地以首席專家為總導師。
  • 人大附中PK北大附中 看法不一
    北京奧數網:人大附中和北大附中是北京海澱區重點中學,關於人大附和北大附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文章對人大附中和北大附中進行了評析,關注這兩所學校的家長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人大附中和北大附中。
  • 深不可測的「人大附中」系國際校有哪些?
    據校長劉彥介紹,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是由人大附中冠名並實施管理的一所公辦完全中學。作為人大附中聯合總校的成員校,西山學校繼承了人大附中的教育理念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在教育資源、師資培訓上共享聯合總校的資源。包括校長在內的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的管理團隊,都是由人大附中派出。
  • 人大附中家長感染去世,曾開高三家長會,北京市回應
    29日,北京市政府就疫情防控工作舉行新聞發布會,回應了輿論熱點問題。1.人大附中學生家長被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後不幸離世,後續防控工作如何開展?密切接觸人群隔離工作進展如何?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和建:23日晚,人大附中高三某學生的家長,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月28日不幸病逝,令人痛心,在此我表示哀悼。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目前學校嚴格按照全市級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對於該對家長密切接觸人員居家隔離,截止目前相關家長師生均未出現疑似病例情況。
  • 北京中招統招預錄分數線出爐 人大附中統招線為554
    2014年7月25日  北京  今天中招統招開始預錄工作,由於今年本市首次全面取消了「擇校生」,所以往年的「擇校線」今年無影無蹤,不會再有學生為一兩分的差距多交幾萬元「擇校費」了。而統招分數線與此前「名額分配」分數線的差距成為大家期待的一個新看點。從預錄情況看,統招分數線普遍比「名額分配」普通初中的錄取線低兩三分。
  • 人大附中恆大皇馬足校2014招生正式啟動
    人大附中恆大皇馬足球學校現有在校生2300餘人,經過人大附中專家團隊對我校教學資源進行認真核算,並考慮學校現在的生源容量,人大附中恆大皇馬足球學校2014年將面向全國招生10-15歲的學生800人。2014年9月,人大附中恆大皇馬足球學校學生將超過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