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一定做夢都想不到,一刻都想不到,幫他初步確立歷史定位,還他應有公道的人,竟然是他的繼任者,也是「執政」八年來攻擊他最激烈的蔡英文。
別的不說,討論蔡英文是否成為無法連任者,已經成為2018年開始以來的顯學話題。而因為蔡英文的「執政」無能,讓民間湧起懷念馬英九的情緒,讓馬英九人氣「由黑翻紅」的新聞,則是另一個熱熱鬧鬧的對照組話題。
親綠的「新臺灣『國策』智庫」日前公布「2020選情評估」,蔡英文滿意度只有三成,不滿意度超過五成。有43.9%認為蔡英文根本不會連任,拿民進黨內可能人選互比,賴清德選2020的支持度為42.3%,蔡英文只有24.4%。跟其他假想人選朱立倫、郭臺銘、柯文哲相比,蔡英文全部落敗。
這個民調的公布動機與背後色彩,都引人有政治聯想。蔡英文顯然心有餘忿。她在南投為民進黨縣長徵召人選站臺時,脫口說改革得罪很多人,但是「不能怕批評就什麼都不敢做,不然大家選蔡英文做什麼?選蔡英文就是來做事的。」情緒溢於言表。
何以致之?蔡英文如果真像她自己說的,都在做得罪人的改革,那理應獲得廣大中間選民的支持,怎麼民調如此悽慘?當然不是這樣,民進黨大佬林濁水早就提醒,邏輯不是這樣的。顯然,蔡英文弄錯了方向。她自認為的改革,其實都是反面教材,而且變相地,在幫馬英九確認其(正向的)歷史定位。
第一,蔡英文推動所謂「轉型正義」,對國民黨抄家滅族,惡搞一個猶如東廠的促轉委員會,要全面「去蔣化」,技術性「去中國化」,違反程序正義,改寫無罪推定原則,整個社會騷動不安。
人們才驚覺,原來馬英九「溫良恭儉讓」,每年都為二二八道歉,促進族群融合,當時看起來不怎麼樣,如今想著想著,還真覺得彌足珍貴。
第二,蔡英文硬推年金改革,把軍公教都打成宛若「黑五類」,不但是米蟲,還是掠奪了勞工資源的惡霸,蔡當局帶頭挑動階級對立情緒,然後把省下的年金錢,全部拿來搞輕軌,弄前瞻,只留下恨意與惡意給社會。
人們才愕然發現,馬英九時代的年金改革版本,相對溫和,也沒有羞辱軍公教,但是當時從砍年終慰問金開始,馬英九就被罵到臭頭,沒想到蔡英文上場後,大家才體會到,馬英九的小砍,是為了消弭社會上那股妒恨大砍的壓力。真的狠角色來了,看看他們怎麼對付軍公教的。
第三,蔡英文選前說「維持現狀」,選後就砍掉兩岸共同基礎「九二共識」,不解釋、也不論述有何替代方案。結果是,兩岸冰凍,陸客不來,區域緊張,軍機繞臺。
蔡當局原本想訴諸民族主義,再現「太陽花學運」擋住服貿的「天然獨」榮光。沒想到,兩岸形勢變化,差距懸殊化,「天然獨」根本整個鬆動了。人們才發現,退潮時誰是光屁股,事實上,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才是最能穩定局勢的。
其他的,更族繁不及備載。例如蔡英文「勞基法」修惡,拒馬蛇龍管制範圍史上最大,都在在讓人覺得,對馬英九有一份歉疚。畢竟,馬英九那時即使再怎麼被批評,也沒有全城戒嚴般地擋住抗議者。
那時辱罵馬英九獨裁、不聽人民聲音的人(包括蔡英文自己),一定都很後悔,因為這些影片都會不斷被回放,只是換來罵蔡英文。然後馬英九就被洗白了。
以蔡英文執拗強勢的個性,看來可能不會接受綠營內部「逼宮」的聲音。不過確定的是:蔡英文不但一直在還(她之前一直咒罵、反對的)馬英九公道,還在幫他確立歷史定位,而且是正面的歷史定位--用犧牲自己歷史定位的方式。
(本文原載於臺灣《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