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牧民媽媽與兒子同時高考圓夢,好的父母會陪孩子共同成長

2020-09-03 卓訓

01


時隔23年,43歲的蒙古族牧民娜日娜終圓「大學夢」。今年與兒子陶拉嘎一同參加高考的她被內蒙古財經大學錄取,而她的兒子被內蒙古大學錄取。


娜日娜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白音朝克圖鎮新尼淖爾嘎查,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以放牧為生。從小學習成績優異的她,本來有機會參加高考,但23年前家裡的一場變故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1997年,娜日娜正讀高三。高考前夕,有聽力障礙的母親突患腿疾,生活無法自理。雖然心懷「大學夢」,但面對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娜日娜最終決定放棄高考回家照顧母親。



之後,娜日娜回到草原當了牧民,結婚、生子、為生活奔波,轉眼已過23年。這期間,她也萌生過參加高考的念頭,但生活的壓力讓她不得不放棄心中的夢想。


今年,娜日娜的大兒子陶拉嘎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從小知道媽媽有個「大學夢」的陶拉嘎,鼓勵媽媽跟他一同參加高考,還給媽媽備齊高考複習書籍。丈夫蓋哈瑪表態要承擔所有家務,讓娜日娜全力備考。


有了家人的支持,娜日娜決定拋開世俗的眼光,放手一搏。在呼和浩特市上高考補習班的半年中,娜日娜是班裡最勤奮的學生。她每天早晨5點起床,晚上12點休息,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在教室複習。因為20多年來一直都有閱讀的習慣,蒙古語授課文科的科目對她來說不算特別難。雖然經常被人誤會是學生家長,但這並沒有影響她學習的熱情。



8月19日,對于娜日娜來說,是夢想成真的日子。這一天,內蒙古進行一本院校降分補錄,她被一本院校內蒙古財經大學旅遊管理專業錄取。未來4年,她將與高考成績優於她很多的兒子在同一座城市讀大學。


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馬上就要開啟,她已做好了學習、生活的各項準備。對於4年後的就業,娜日娜還沒有過多的規劃。如果條件允許,她想繼續深造,拿到博士學位。


02


去年,68位高考狀元背後的故事曝光,大家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都有這3個特徵:


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

父母及時表揚或督促孩子,讓孩子發揚長處,彌補短處。

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和孩子一起交流學習,共同成長


有人不禁感慨,這才是真正的「拼爹拼媽」。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好的家庭教育,就是陪孩子共同成長。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武亦姝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僅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詩詞才女,更在高考中以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曾經有老師感慨道:自己做夢都想教出來一位像武亦姝這樣的學生,如果能夠教她一回,那麼真的是三生有幸呀!


任何孩子的優異成績都不是橫空出世的,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武亦姝曾就讀的江五小學是主張快樂教育的公立學校,當年,武亦姝是以墊底成績考入的蘭生復旦。


進入初中後,武亦姝的成績迅速提升至年級前十名,化學成績尤其出色。


說到武亦姝的「逆襲」,校長著重提到了她的家庭氛圍。


她爸爸每天4:30以後就不用手機的,專心陪兩個孩子。


很多家長說自己「把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他會告訴你自己給孩子報了滿滿當當很多活動——遊泳、網球、鋼琴、英語,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每節課都陪孩子一起上。


可是真的上課時候家長們在幹什麼?有多少家長能真正陪伴著孩子一起共同學習?很多父母只是充當著司機,送進去後就不管了,或是自己在一邊玩手機刷抖音。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但是只有深入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


03


有句話說得好:

一流的父母做榜樣,

二流的父母做教練,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許多家長,結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圓滿,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缺失了陪孩子一起成長的最好時期。


記得一位作家說過:「父母」這個角色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無法重來,每位父母,都必須對孩子親力親為。父母和孩子,從來都是一種相互成全的狀態。

相關焦點

  • 43歲牧民媽媽和兒子一同參加高考,都被錄取了!
    今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43歲的牧民娜日娜和兒子一起參加了媽媽與兒子一同參加高考留下遺憾娜日娜為什麼想到在40多歲時參加高考呢?1997年,娜日娜正讀高三聾啞的媽媽患了嚴重的腿疾幾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幾個姐姐都早已嫁人,媽媽無人照料考慮再三,娜日娜含淚放棄了高考在家一邊照顧母親,一邊當起了牧民未能參加高考成了她心中的遺憾
  • 牧民媽媽與兒子同高考共圓夢,她為什麼要今年參加高考?
    圖集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26日電(記者勿日汗)時隔23年,43歲的蒙古族牧民娜日娜終圓「大學夢」。今年與兒子陶拉嘎一同參加高考的她被內蒙古財經大學錄取,而她的兒子被內蒙古大學錄取。雖然心懷「大學夢」,但面對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娜日娜最終決定放棄高考回家照顧母親。「當時別無選擇,我是媽媽活下去的希望,在那個艱難的時刻,必須陪伴在她身邊。」娜日娜說,雖然未能參加高考是一種遺憾,但如今看到母親健康地安度晚年,感覺當年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之後,娜日娜回到草原當了牧民,結婚、生子、為生活奔波,轉眼已過23年。
  • 43歲牧民媽媽和兒子一同參加高考,雙雙被錄取
    今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娜日娜已經43歲,她和兒子一起參加了2020年的高考,雙雙過了本科線。不僅如此,兒子總成績520分,是烏蘭察布市蒙授理科狀元。「我從不後悔,媽媽仍然是我生命中的光」。
  • 努力總有回報,43歲牧民媽媽和兒子一同參加高考,雙雙過本科線
    2020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雖然今年的考生的高考之路走的有點曲折,但是現在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在今年的高考中,也有很多讓我們感動的事情,激勵著我們。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43歲的牧民媽媽和自己的兒子一同參加高考,並且雙雙過了本科線的故事。
  • 43歲的牧民和兒子一起參加今年的高考,雙雙過了一本線,真棒
    隨著秋季開學的到來,一年一度的高考又一次落定了塵埃。和往年一樣,在今年的高考中,同樣存在著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當然,人們大多習慣於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高考成績優異的「狀元」們,亦或考上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學子們身上,還有就是那些與高考相關的奇人軼事上,以滿足好奇心。筆者這裡只是想為43歲的牧民娜日娜和兒子一起參加今年的高考,並且雙雙過了一本線被大學錄取喝個彩。
  • 43歲牧民母親和孩子一起高考,雙雙過本科線,有夢的人生更精彩
    可是有這樣一位執著的牧民媽媽,卻從來都不肯放棄自己的「高考夢」。在43歲這年,她和兒子一起走進了高考考場,圓了自己曾經的夢想。孝順的娜日娜為了照顧好母親,毅然選擇了退學,放棄參加高考。如果當時媽媽一切正常的話,成績優秀的她順利走進考場,定會考得好成績,更可進入大學深造,整個人生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 牧民媽媽和兒子一同參加高考被大學錄取
    「兒子,你是年輕人,高考志願就填報北京的大學吧,媽媽去呼和浩特讀大學! 」7月28 日,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巴彥朝克圖鎮新淖爾嘎查牧民娜日娜在放牧途中與兒子商量。今年43歲的娜日娜和兒子一起參加了2020年高考,雙雙過了本科線。
  • 牧民媽媽和兒子一同參加高考被大學錄取
    「兒子,你是年輕人,高考志願就填報北京的大學吧,媽媽去呼和浩特讀大學!
  • 牧民媽媽和兒子一同參加高考,上一本了
    今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 43歲的牧民娜日娜 和兒子一起參加了高考雙雙過了本科線!媽媽與兒子一同參加高考留下遺憾娜日娜為什麼想到 在40多歲時參加高考呢? 1997年,娜日娜正讀高三 聾啞的媽媽患了嚴重的腿疾 幾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幾個姐姐都早已嫁人,媽媽無人照料 考慮再三 娜日娜含淚放棄了高考 在家一邊照顧母親 一邊當起了牧民
  • 43歲母親和兒子一起考上大學,好媽媽是孩子心中永遠的光
    孩子好比一艘船,而父母就是船的掌舵人。有人說,想要孩子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成為那樣的人。是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23年前母親病重,牧民娜日娜為了照顧媽媽,選擇退學,放棄了高考。多年過去,母親身體健康,自己也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當時未能參加高考的事卻一直留在娜日娜心裡,成為一個小小的遺憾。
  • 43歲母親和兒子一起考上大學,好媽媽是孩子心中永遠的光
    孩子好比一艘船,而父母就是船的掌舵人。有人說,想要孩子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成為那樣的人。是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23年前母親病重,牧民娜日娜為了照顧媽媽,選擇退學,放棄了高考。然而,當時未能參加高考的事卻一直留在娜日娜心裡,成為一個小小的遺憾。在兒子的鼓勵以及家人的支持下,43歲的娜日娜終於決定和兒子一起參加高考。結果出來之後,母子二人都非常滿意。兒子成為全市理科狀元,媽媽也被內蒙古財經大學錄取。
  • 內蒙43歲母親與兒子共高考:媽404分,兒520分市理科狀元
    內蒙古牧民43歲的母親與兒子共高考:媽媽404分,兒子520分市理科狀元【核心提示】今天晚上,上熱搜,43歲的娜日娜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今年,她和兒子一起參加了高考。一個43歲的蒙牧民母親知道與兒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這是一個優秀的媽媽,讚一個!人民日報 新浪微博【贊!】
  • 牧民媽媽和兒子同高考被大學錄取,可喜可賀
    43歲的娜日娜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23年前,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她含淚放棄了高考,成為學習生涯中的遺憾,但從親情來看,她說:「我從不後悔,媽媽仍然是我生命中的光。如今,我和兒子一起考上了大學,我的大學夢終於實現了。」今年,她和兒子一起參加了高考。
  • 牧民媽媽和兒子同高考被大學錄取:夢想實現了
    43歲的娜日娜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今年,她和兒子一起參加了高考。兒子以總成績520分成為烏蘭察布市蒙授理科狀元,媽媽以404分的成績被內蒙古財經大學旅遊管理專業錄取。23年前,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娜日娜含淚放棄了高考,「我從不後悔,媽媽仍然是我生命中的光。我上大學的夢想實現了。」
  • 牧民媽媽23年後再戰高考!和兒子一同上一本
    今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43歲的牧民娜日娜和兒子一起參加了高考,雙雙過了本科線!媽媽與兒子一同參加高考被一本院校錄取娜日娜的兒子總成績520分,而她自己也以曾因照顧母親放棄高考,留下遺憾娜日娜為什麼想到,在40多歲時參加高考呢?1997年,娜日娜正讀高三,聾啞的媽媽患了嚴重的腿疾,幾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幾個姐姐都早已嫁人,媽媽無人照料。
  • 牧民媽媽和兒子一起高考同被大學錄取
    43歲的娜日娜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今年,她和兒子一起參加了高考。兒子以總成績520分成為烏蘭察布市蒙授理科狀元,媽媽以404分的成績被內蒙古財經大學旅遊管理專業錄取。23年前,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娜日娜含淚放棄了高考,「我從不後悔,媽媽仍然是我生命中的光。我上大學的夢想實現了。」(@中國日報)
  • 38歲媽媽陪兒子高考,最終考上二本,優秀的父母用言行影響孩子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近段時間,高考成績公布,很多家長在準備完孩子填報志願的事情,靜候夢想學院錄取的佳音。其實,在高考前夕,父母們很早就開始備戰,每年都看能到父母為了陪考而做出很多的事情。
  • 最牛媽媽和兒子同時參加高考,兒子理科狀元,媽媽內蒙古財經大學
    母親娜日娜今年已經43歲了,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媽媽娜日娜之所以會在今年和兒子一起參加高考,和她的經歷是有關係的。23年前,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娜日娜含淚放棄了高考,但她堅定地說:「我從不後悔,媽媽仍然是我生命中的光。我上大學的夢想實現了。」不過,娜日娜雖然在當年不得已放棄了高考,但在她的心中一起有一個大學夢,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嚮往。趁著今年兒子高考,她就下定決心複習備考,最終和兒子一起參加了高考,並成功考上了內蒙古財經大學。
  • 內蒙古一43歲母親參加高考
    時隔23年,43歲的蒙古族牧民娜日娜終圓「大學夢」。今年與兒子陶拉嘎一同參加高考的她被內蒙古財經大學錄取,而她的兒子被內蒙古大學錄取。娜日娜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白音朝克圖鎮新尼淖爾嘎查,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以放牧為生。
  • 父母陪伴孩子成長,這三點一定要明白
    高爾基說過:「愛護自己的孩子,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怎麼愛孩子,陪伴孩子成長確是一門學問,需要父母終身的學習實踐。近日,50歲媽媽陪女兒一起參加研究生考試,被西南醫科大學同時錄取的消息上了頭條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