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賴永峰 通訊員 熊婷婷
盛夏七月,驕陽似火。江西南昌西湖區朱紫巷社區,狹窄的青石板路間,流傳著一個感人故事。
走進一間老舊的房子,我們看見溫馨的畫面:8歲的小優優依偎在趙月蘭身邊,時不時向「奶奶」撒嬌。他們原本是主僱關係,如今已親如祖孫。
8年前,退休後的趙月蘭來到優優家當保姆,打算賺點錢貼補家用,可沒多久僱主一家三口接連患重病。看著這個突遭厄運的家庭,趙月蘭不顧自家經濟窘迫,將僱主一家收留。她向鄰居、家人借錢,帶著優優輾轉全國各地治病,照料他的生活,成為他的「保姆奶奶」。
「保姆奶奶」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也帶動了許多市民獻愛心,和趙月蘭一同幫助優優恢復健康。
「保姆奶奶」趙月蘭成為時下江西南昌「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主題活動樹立的道德模範。
「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社風。優良的家風、民風、社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是實現中國夢的必要條件。」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龔建華說。
2015年以來,南昌深入開展「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主題活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人們欣喜地感受到,「三風」活動如春風化雨,正悄然滋潤著南昌。
好家風傳遞正能量
夜幕降臨,南昌西湖區南浦街道的居民走出家門,來到「天燈下故事會」舞臺,聽身邊的人講身邊的故事。
「天街上的一盞路燈,一束光投下來,老百姓們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和睦而又溫馨。」南浦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吳濤介紹說,最開始舉辦這個活動,是為弘揚模範人物的精神,故事的主角是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章金媛、全國勞模邱娥國、全國十佳少年夏娟等人物。隨著「三風」活動的開展,故事會的主角逐漸變成相熟的左鄰右舍,像28年如一日照顧毫無血緣關係老人的陳樹倫、侯傑夫婦,還有感動鄉鄰的95歲老奶奶夏銀秀、為4個殘疾人點亮人生希望的吳潤花、視鄉親為親人的好醫生吳凡等。
如今,故事會除了講鄰裡故事外,還會講一些法律方面的故事,依法論理、以德論理相結合,以故事的形式讓群眾接受教育。
西湖區南浦街道有4.5萬常住人口,流動人口有萬餘人,屬於典型的老城區,轄區內有不少低保戶、孤寡老人等困難人群。「『三風』活動的開展,減少了矛盾糾紛的發生,鄰裡關係更和睦,社區工作更好做了。」西書院社區主任王小會說。
南昌市政協主席周關介紹說,「三風」活動開展以來,南昌市先後挖掘宣傳1600多個「三風」小故事,南昌市政協「三風」辦組織編印了《凡人善舉故事集》,向社區居民贈送。「通過身邊的凡人善舉、家風故事,把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使孝悌、友善、勤儉、誠信等中華民族傳統道德觀念深入人心。」周關說。
好民風促進大和諧
家風、民風、社風植根於群眾之中,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血有肉的現實素材。如何調動群眾廣泛參與到活動中來,並從中受益?「三風」活動伊始,南昌市政協明確提出,要用群眾身邊的感人事跡和崇高品格,用好的行為習慣和傳統美德,用廣大群眾共同參與的重大活動來感染群眾、影響市民,著眼於「小」、講好故事,致力於「廣」、各方參與,立足於「久」、持續推動,落腳於「實」、務求實效。
走進南昌進賢縣溫圳鎮灣溪聶萬中心村,隨處可見名人名言、道德格言等。經過群眾推薦、民主投票、組織審核等程序評選出的「最美家庭」「敬老模範」「熱心公益人士」「高德老人」等模範,被張榜公示在顯眼的位置,路過的村民們駐足觀看,不時交流稱讚。
說起聶萬村的變化,就不得不提聶家、萬家兩個村莊的故事。歷史上聶萬兩家的糾紛,導致兩村之間矛盾不斷。後來,兩村更是在村界之間,各自圍菜園、築土埂、挖深溝、禁來往。
「三風」活動的深入開展,讓兩村人深刻地認識到鄰裡和睦的重要性。在美麗鄉村的創建過程中,聶家與萬家拆除了「隔心牆」,萬家村的環村大道在共有的村界上動工興建,連接兩個村莊的寬闊大道竣工貫通。兩村共同打造的吳自城島景觀,成為了兩村人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兩村的村容村貌出現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時下的南昌,崇德向善之風遍吹城鄉,湧現出一批彰顯好民風的新典型。如:西湖區石頭街管一輩子「閒事」的居民沈偉華,自掏腰包為轄區居民修路;青山湖區愛心媽媽志願服務隊為83名西藏班學生送去無私母愛……
黨風政風帶動好社風
日前,南昌市委組織部接到社區群眾反映:一名公示期間的幹部,對自家房屋漏水問題不管不顧,影響了樓下鄰居的生活。在調查核實清楚情況後,該同志的選拔任用資格被取消。
幹部選任看「三風」,將南昌市「三風」活動推向一個新階段。
周關告訴記者:「起初,『三風』活動定位於南昌市政協主題履職活動,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已成為南昌市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各群團組織自身工作的有效切入點。」
南昌市委要求,市直機關幹部要帶好頭、作表率,成為「三風」的引領者,彰顯應有的時代風採,全市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帶頭開展「三風」活動。目前,南昌「三風」活動被納入工青婦、文明辦、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部門的工作重點,融入到各行各業的工作和生產中。通過黨建+「三風」、基層協商推「三風」、教育培訓學「三風」等形式,使「三風」活動從文件走向文化,從會場走向廣場,從機關走向基層。
「我的父親崔步迎是一名共產黨員,1943年壯烈犧牲,我的母親是一位老黨員,他們的理想信念影響了我一輩子,也影響了我的兩個兒子……」在劉將軍廟社區的百花洲街道人生閱覽室內,耄耋老人崔殿元講述著父母親的抗戰經歷,感染著現場觀眾。
百花洲街道工委書記付振海介紹說,百花洲人生閱覽室既是全市黨建示範項目,又是「三風」活動好載體,「我們通過開展『曬家訓』『手抄三風經典』『微宣講』等活動,凸顯黨員帶頭作用,帶動其他居民積極參與」。
「南昌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通過推進『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活動,強化發展規劃的實施保障。」南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龍和南表示。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