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2月2日訊(記者 李月媛 )2月1日,記者在朋友圈中看到了武漢市民陳華的美食日記。從1月23日到1月31日,從宅家抗疫第1天到第9天,她用美食精心記錄每一天。她的美食日記裡有餃子、南瓜餅、香煎魚糕、蜂蜜百香果檸檬水等佳餚,也有當天的抗災防疫重大新聞事件,還有當天自己的所思所想。
【以下為日記摘錄】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餃子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趕赴武漢增援。感謝這群逆行者,作為武漢人民,我們的心裡更加踏實了!
大年三十包餃子,餃子的諧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過春節吃餃子意味著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在我自製的餃子調料裡面,用新鮮檸檬代替醋,淡淡的果香,味道更好!
1月25日大年初一:
蜂蜜百香果檸檬水+南瓜餅+青椒肉皮
管控越來越嚴!心卻越來越淡定、從容,從23日10時封城,到26日零時起城區禁機動車。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食補不如水補」蜂蜜百香果檸檬水就有這種特殊的功效,可以補充維生素C,增強人體免疫力,幫助抗擊病毒侵襲。
2020年1月28日大年初四:
香滑雞蛋羹+雜糧飯+蓮花醬肉絲
這兩天,一段武漢人喊樓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切感受到關瘋鳥的武漢人,既搞笑又心疼!作為武漢人的一員,聽話、宅家、不亂跑,做好做一個優秀的「貢獻宅」。今天做了香滑雞蛋羹,據說每天吃四個蒸雞蛋可以增加抵抗力,不管真假,雞蛋好吃又有營養,年前買了兩盒土雞蛋終於派上用場了。
她在日記中號召大家「安靜待在家裡,就是對疫情最大的支持!」「不出門,不聚餐,就是高素質,多消毒戴口罩,就是大奉獻」。也用美食和文字傳達著,宅在家中也可以很美好、很有儀式感。
烹飪其實一直是陳華最大的愛好,以前她也記錄過不少美食。但這是她第一次用美食記錄下每一天。
春節,就是中國人一年之中最大的儀式。但這個春節不太平凡,武漢疫情愈加嚴重,宅在家中的陳華一家三口每天看著電視、用手機瀏覽著信息,也感覺越來越緊張害怕。正如陳華在日記中這樣形容:疫情」從漫不經心到休戚相關,「隔離」從胡猜亂想到一念成讖。
她漸漸覺得,不能再讓這樣的情緒在家中蔓延,開始思考自己能夠做些什麼轉移注意力。於是萌生了用美食記錄下這一特殊事件的想法。
她開始精心擺盤、拍照、p圖,並把美食日記分享到朋友圈。不少朋友看過後說,做得太好了,寫得也特別好。他們說感受到其中散發出的對生活的熱愛,給緊張的生活帶來了一絲放鬆。「我發現不只能幫助自己更積極樂觀,還能鼓勵到別人,覺得更有意義了。」陳華說,有些朋友甚至主動把這些日記分享給家人,鼓勵他們更加從容地生活,以良好的情緒面對疫情。」
陳華還希望通過日記,向大家傳播「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的概念。她的日記中多次用到了檸檬、百香果等蘊含大量維c的水果,以及魚肉、芋頭、雜糧等營養豐富的食材。甚至用檸檬代替醋,不只口感更好,營養也更豐富。她說:「要通過餐食中的營養,提高抵抗力,不要隨意吃藥。不熬夜,早睡早起,用美食的力量,去擁抱美好的明天。」
她說,這些天,每天的微博、新聞、朋友圈,總會有一些令人揪心的消息,但也總有一些讓人感動開心的瞬間發生。你所思即你所見。選擇接收和關注怎樣的信息,決定權在我們自己的手上,也在我們的心裡。希望大家放下無謂的刷屏,建立無畏的心態,和真正愛我們、也值得我們愛的人在一起,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