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努力構建鄉村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縣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指出,要切實抓好產業培育,把產業發展落實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來,全力實現農民生活富裕。作為我縣6個重大農業產業化基地之一的蓬安「萬畝晚熟柑桔產業園」,柑桔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蓬安「萬畝晚熟柑桔產業園」位於相如鎮,涵蓋塔子山村、檬子埡村、固州寨村等10個村,總投資約3億元,目前已建成核心區2.6萬畝,記者在塔子山村產業園內看到,漫山遍野的柑桔樹錯落有致,其中部分柑桔樹已經掛果。
眉山市五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帥長安:我們在蓬安承包有兩百畝土地左右,裡面分了十個品種,這個是耙耙柑,書名叫春見,它的成熟期是元月份,這個口感相當好,無核、純甜、不用刀就剝開吃了。現在我們這十個品種裡面有口子津、五月紅,還有不知火,不知火就是老百姓說的醜柑。
據了解,目前塔子山村產業園的柑桔品種除了以上幾種外,還有沃柑、大雅、瀨戶見等晚熟品種,全部栽種面積已經達到3800餘畝,年產量能達到一千多萬斤。
眉山市五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帥長安:我們這個柑桔成熟以後不愁銷,現在絡繹不絕的小車、商家,資中的、巴中的、南充的柑桔老闆都到我們山上來採購,銷售是不愁的。這個市場價格、前景也很好,現在我們在柑桔業務上初步嘗到了甜頭,我們還準備擴大面積,還要繼續搞幾百畝。
據悉,2012年開始建設產業園時,當地的老百姓對建果園還是存在顧慮,擔心柑桔銷售不出去,於是村幹部就進村入戶做老百姓的工作。
塔子山村黨支部書記付勇:一是害怕市場行情不好,二是害怕不見效,果樹不掛果。因為這個狀況,我們村上組織社員出去參觀學習,看了遠近的果園比較好的地方,最後回來通過他們的宣傳得到了啟發。
據了解,在建設中,該村按照整村推進的戰略方針和打造產業集中區的要求,和鄰村打破土地村、組界限,成片規劃、整體推進、分步實施,逐漸壯大晚熟柑桔產業。
目前,經過幾年時間的建設,產業園建好了,園區內的道路也修通了,村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今年已經70歲的村民付龍先則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產業園建設帶來的實惠。
塔子山村村民付龍先:現在這個路都是修到我們家門口,我們賣什麼東西,都是喊車一起拉走,也不走路了、也不擔了,像現在廁所啊、灶屋啊都是整得好好的。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由於晚熟柑桔的生長周期比較長,從每年的3月份開始掛果,要到次年的2月份才逐漸成熟,整個採摘期一直要持續到6月份。
塔子山村黨支部書記付勇:按照我們今年五月份的採摘和銷售情況來看,價格還是比較高,零售達到了四塊幾到五塊,統一銷售是三塊八。以這個來計算我們全村在三年以後,它的產值是能夠達到三千多萬到四千萬塊錢。
據付勇介紹,目前塔子山村的土地按照土300元每畝,田500元每畝進行流轉,全村每年的土地流轉金就將近一百萬;老百姓也可以就近打工,每年的收入也平均達到了6000到8000塊錢。
塔子山村村民付龍政:以前我們農村裡面就是務點小菜、種點水果這些,都要人擔去賣,但路也沒修好,賺不到錢。現在我們土地承包出去了,有老闆來承包,我們去打點工,掙點錢,我們也很輕鬆,比原來也好得多了。
塔子山村村民付龍政:根據我家情況,一共有八九畝,大概有三千來塊錢。在我們這個地裡,我們老年人,有時候在本地園區打工,兩個人大概一年可以掙萬把塊錢,生活條件比原來好多了。
塔子山村黨支部書記付勇:現在老百姓得到了實惠,生活也越來越好,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我們的路通過果園建設,路也修到各家各戶,所以老百姓很高興,現在很支持這個工作。
據了解,該園區將依託緊靠百牛渡江景區和縣城近郊的獨特優勢,按照3A級鄉村旅遊景區標準,推動園區變景區、家園變公園、農民變股民,成為集產業發展、脫貧奔康、農事體驗、城郊觀光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融合發展產業園。
相如鎮副鎮長唐裡程:我們鎮在園區覆蓋設計村,都成立了產業園區管理小組,具體承擔除草、去雜、攏箱、覆膜等精細化管理。在今後,我們將緊扣縣委縣政府「一園四帶」的農業產業布局,努力做好農旅結合這篇文章,積極協調並配合相關部門,完善配套設施建設,讓遊客住農家院、吃農家飯,享受勞動果實,真正讓柑桔產業成為讓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2016年,我縣被省政府評定為「四川省現代農業建設重點縣」,在「十三五」規劃中,我縣將建設以嘉陵江為軸線發展正源—長梁—錦屏—相如—金溪—睦壩沿江柑桔產業帶,以南大梁高速公路為軸線的三壩—利溪—河舒—相如沿高速公路柑桔產業帶,在100平方公裡園區內建設以相如—利溪—新園—河舒為閉合曲線的生態柑桔種植循環區,真正讓柑桔產業成為我縣農業的支柱產業。
(蓬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