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

2020-12-22 澎湃新聞

萬象溫泉。

羊昌·花畫小鎮。鄭鐵 攝

黃連瀑布。趙洪 攝

新堡紅楓。韋登亮 攝

原味小鎮·醉美偏坡。 韓德貴 攝

楓葉谷水上樂園。 韋登亮 攝

水東文化牆。 韓德貴 攝

烏當城區一景。 李欣 攝

■ 題記

「美麗烏當·花園之城」,一個宜遊宜居的地方。

春風化雨,跨越騰飛。近年來,烏當區深化全域旅遊發展實踐,持續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水平,打造新的增長極,讓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生態優勢煥發出新活力,產業規模日趨壯大,產業要素日趨完善,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建設「美麗烏當·花園之城」的重要引領,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最佳載體,是實現百姓致富的有效途徑。

今天的烏當,「都市周末花園·生活在烏當」「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詩畫田園、鄉愁烏當」的全域旅遊願景正加速呈現;從「五全」促「五多」思路,到「12134」的全域總體布局,具有烏當特色的全域健康旅遊體系正在形成。

今天的烏當,正錨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目標,聚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奮力建設貴陽東部產業新區核心功能集聚區注入澎湃動力,以「美麗烏當·花園之城」新姿態融入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大格局。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烏當區搶抓貴州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文化旅遊品牌、貴陽入選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等「天時」,坐擁現代城市、特色小鎮、富美鄉村等「地利」,聚集「大健康+溫泉」等特色產業營造的「人和」,瞄準「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標元素,科學統籌、精準施策,以「全空間規劃促多規齊動,全視角打造促多景靈動,全產業連結促多輪驅動,全要素供給促多元互動,全社會參與促多方聯動」的思路,奮力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烏當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烏當彰顯出勃勃生機與活力。一個地綠景美、連山接水、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花園之城,一個交通便捷、城景交融、生態宜居的美麗之城,正呈現在世人面前。

A 應變:搶抓機遇 開創全域旅遊新局面

大眾旅遊時代,發展全域旅遊是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

從國家層面而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域旅遊工作。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文化和旅遊部成立後,國務院出臺的第一個關於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文件,標誌著全域旅遊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從省層面來看,自2017年8月3日成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單位以來,貴州積極建設山地公園省,做優做強旅遊長板,促進「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提出「全景式規劃、全季節體驗、全社會參與、全產業發展、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的全域旅遊發展路徑,深化旅遊體制機制改革,優化旅遊總體布局,拓寬旅遊投融資渠道,豐富旅遊產品供給,推動旅遊業井噴式增長,推進旅遊經濟跨越發展。

從市層面來看,貴陽市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列入政府重要工作目標,著力構建「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全力打響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攻堅戰……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在旅遊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發展全域旅遊是戰略選擇,亦是必然選擇。

烏當區科學應變,以新思維研判旅遊產業發展新趨勢,理清思路、找準方向,明確「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的發展方向,全面實施全域化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全景式打造、全季節體驗、全社會參與、全產業發展、 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著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為此,烏當區先後編制完成《貴陽市烏當區全域健康旅遊規劃》、印發《烏當區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意見》、《烏當區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方案》等,明確將圍繞農文商旅融合發展思路,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新標杆,推動全區文化旅遊業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全力將烏當區打造成為面向西南、中南以及泛珠三角的區域性康體休閒度假區和養生養老目的地。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有力抓手和現實路徑,將助力烏當區建設高質量旅遊目的地的標杆和典範。

B 聚勢:全域發力 旅遊資源全面「激活」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烏當優勢何在,底氣何在?

「貴陽佳境說洪邊,綠水青山別有天」。自古以來,烏當山川秀美,風物清嘉,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秀美絢麗的自然風光,共同演繹出美麗烏當的華美樂章——

這裡有非凡的生態資源。「近在城郊,貴在自然」,是人們對於烏當的美譽。烏當生態良好,年平均氣溫14.6攝氏度,森林覆蓋率57.95%,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6.4%以上,溫泉、地熱富集區綿延30公裡,縱橫7000公頃,全區生物多樣性特徵明顯,地熱資源富集。烏當區被譽為「喀斯特王國最神秘的溫泉群」,山水林田錯落有致。

這裡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烏當旅遊資源豐富,擁有3個4A級旅遊景區、1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全國生態文化村等旅遊吸引物、旅遊景區(點)20餘處,還有各級文保單位、國家及地方非遺各26家。

這裡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烏當歷史悠久,是大堡古人類文化遺址發源地、水東土司宋氏盛衰之地,厚重的歷史孕育孝悌家風、廉正文化、詩禮傳家的成山文化,孕育了絢爛多彩的民族風情,偏坡「六月六」、新堡「三月三」等民俗文化活動倍受遊客青睞。

這裡有優越的區位條件。烏當交通便利,轄區內有貴陽高鐵東站,機場高速、高鐵北站環線、高鐵東站繞城以及貴甕高速形成立體交通網絡,城域區間快鐵、城市觀光巴士、專線公交和通景公路等實現旅遊有效連接。

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淳樸的民俗風情……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人文景觀,賦予烏當非凡的魅力。烏當發展全域旅遊,水到渠成。

優勢集於此,又不限於此。依託位於貴陽東站的烏當區旅遊集散中心,讓烏當區正在成為全省重要的旅遊集散地。該集散中心嚴格按照一級旅遊集散中心標準建設,有著完善的功能區域,讓自助遊的外地遊客全方位了解烏當的旅遊景區、線路、吃、住、行等信息,並通過集散中心的旅行超市,購買符合自身需求的旅遊線路產品,體驗烏當自助遊的旅程。

既要「面子」美,更要「裡子」實。烏當區還聚合「吃、宿、遊、購」等要素,美食遍地,城區高新路美食一條街雲集上百家各具特色的餐飲店,王崗村2009年被列入省政府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村,「庖湯」宴這道傳統布依美食以「三盤四碟八大碗」而遠近聞名,也使得王崗享有「庖湯第一村」的美譽……

依託資源稟賦,「全域」發力,激活的不僅是烏當對存量旅遊資源的改版升級,更是對增量旅遊資源的深度挖掘。

C 跨越:創新升級 旅遊業「井噴式」發展

回首發展歷程,從「自然烏當」到「生態烏當」,再到「美麗烏當」,在「十一五」到「十三五」發展歷程中的每一個階段,旅遊一直都是烏當最靚麗的名片之一,也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烏當區旅遊業的發展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起步於溫泉,卻不止步於溫泉。從治山理水到顯山露水,再到親山近水,烏當的全域旅遊產品逐步迭代升級,而一代又一代的烏當人既是不斷蛻變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推動者。

「當時,烏當區的溫泉和香紙溝景區非常有特色,是貴陽市郊較早的著名旅遊產品,吸引了周邊大量遊客,也奠定了後來烏當區謀求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烏當區文體廣電旅遊局局長陳曉瓊說。

利用豐富的溫泉資源,烏當區大力打造溫泉旅遊城,建成以溫泉旅遊、休閒度假、生態人居、高端商務為主要功能,包含山地戶外運動場、溫泉度假酒店等為一體的休閒度假勝地,逐漸成為貴陽市「溫泉之城」的核心區。

在做好溫泉文章的同時,烏當區主動求變,利用豐富的鄉村生態旅遊資源,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儘管起步較早,但長期處於「弱、散、亂、差」的狀態,難以形成合力。

2010年,市委、市政府決定把當年的中國貴陽避暑季開幕式暨貴陽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安排在烏當舉行。烏當區抓住機遇,統籌城鄉發展,在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以鄉村旅遊為切入點,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在這一機遇之下,烏當區結合當地豐富的溫泉旅遊資源,將王崗、隴腳、渡寨、阿慄、偏坡這五個村寨進行統一規劃,成功打造成「泉城五韻」鄉村民俗生態文化旅遊精品示範點,讓烏當區旅遊業迎來前所未有的輝煌,鄉村旅遊的品牌不斷深入人心。打造「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泡泉」的旅遊產業鏈,形成「漫步曲·暖春賞花遊、清涼曲·夏日避暑遊、歡樂曲·秋季採摘遊、溫情曲·冬季『庖湯泡湯雙湯遊』」四部曲精品旅遊線路……

全域旅遊新時代到來。2016年,烏當區啟動《全域健康旅遊規劃》編制工作,謀劃旅遊業的轉型升級。隨著《全域健康旅遊規劃》的出爐,烏當區旅遊業更高標準、更高起點發展的思路開始清晰。

根據規劃,烏當區將旅遊業定位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把定位升級為「打造國家旅遊度假區、貴陽市民周末度假首選區」。在這一定位下,烏當區以全域健康旅遊規劃為抓手,做到生態先導,文化開路、健康引領、集聚打造,遊線整合、城鄉統籌,泛旅遊產業開發,為貴陽市打造世界旅遊名城做出卓越貢獻。

「增長」是檢驗烏當旅遊產業發展成色的標尺,也印證著全域旅遊發展的成果——2019年,全區共接待遊客2308.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8.9億元,旅遊增速在全市排第1位。

變則通、變則進,在不斷的「主動求變」中,不斷思變的烏當人,正在為全域旅遊的全面起飛蓄能。

D 謀遠:繪製藍圖 下好全域旅遊「一盤棋」

686平方公裡——這是烏當的面積數。如何在這68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營造一步一景、步步生景的「全域旅遊、全業旅遊、全域景區」畫面?頂層設計是保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節點,今年年初,烏當區委十屆九次全會召開,提出全力建設城鄉社會治理新樣板、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鄉村振興新標杆,奮力打造「美麗烏當·花園之城」,擘畫新時代烏當高質量發展新藍圖,也為全域旅遊發展指明方向。

綱舉目張,滿盤皆活。

在新的發展藍圖下,烏當區委、區政府進一步分析把握烏當全域旅遊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外部特徵,明確發展的目標、路徑和抓手,形成以「五全」促「五多」思路,方向更加明確,路徑更加清晰,舉措更加精準。

全域旅遊是一篇大文章。對烏當而言,其要義既是要整合山、水、城等特色資源,增強優質旅遊供給,創建全域旅遊品牌,同時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促進資源全面整合、產業全面融合、服務全面提升,創造全域化、集約化、品質化的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全區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

基於此,烏當區提出打造「一心、三區」全域旅遊新格局——

「一心」即以都市溫泉牽動,實現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全面打造都市溫泉康養大中心,整合現有的5個溫泉景區,形成都市溫泉集群,不斷壯大多彩貴州·烏當溫泉養生知名品牌;「三區」即打造醉美鄉村民俗生活區、醉美鄉村健康生活區、醉閒鄉村體驗生活區。

同時,烏當區以品質提升為目標,提出打造「6個第一」, 有效釋放全域旅遊新活力——

打造溫泉康養第一區,全面提升「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成果,森林覆蓋率達58%;打造新堡養生健康第一鄉、新場高山養生第一地,以及水田康養小鎮等郊遊憩息勝地;打造偏坡最美民俗第一村、百宜鄉村休閒第一園,培育「五韻」為主的鄉村旅遊品牌,實現農村田園、農業景園、農民家園共建共享;圍繞相思河裡第一景,打造香紙溝、盤龍山等省級風景名勝區,將20餘處景區景點、26處非遺和文保單位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打造旅遊精品線路。

從「大」處著眼,強調全空間大拓展、全產業大融合、全領域大布局;從「小」處著手,將舉措具體落實到一個景區、一個小鎮、一個小村,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既要謀全局,也要謀一域的務實行動,為旅遊高質量發展和「美麗烏當」建設提供了綿綿不絕的動力。

全域旅遊,正在烏當蓬勃興起。

E 突破:融合發展 為全域旅遊注入新活力

旅遊業具有「一業興百業」的綜合帶動效應。發展全域旅遊,須做好融合發展大文章。

如何解決「融」的問題?烏當區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推動農文商旅業態融合轉型升級,「旅遊+」新業態全域開花。

農旅融合蓬勃發展——烏當區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自然山水、特色村寨、果園、農田、農舍及布依族、苗族為主的民族風情等旅遊資源為載體,打造城郊遊憩、鄉村度假、特色餐飲等旅遊產品,不斷推動農旅產業融合,鄉村旅遊產品已具規模。羊昌花卉、下壩櫻桃、新場優質蔬菜、百宜果蔬茶、新堡休閒觀光、偏坡生態休閒觀光、水田大健康養生農業、新堡臺灣產業園區……烏當區的各鄉鎮憑藉「優特精」農業優勢,通過「農旅」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文旅融合彰顯魅力——烏當區積極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打造民族文化與鄉村旅遊品牌,通過充分挖掘鄉村旅遊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位,帶動轄區鄉村旅遊全面升級。從有著獨特原生態簸箕畫、竹編畫的「農民畫之鄉」美韻渡寨,到省政府2009年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村福韻王崗,再到延續近千年的土法造紙工藝的古韻隴腳……如今,烏當的鄉村旅遊業態更加豐富,更具文化內涵。其中,偏坡「六月六」布依民俗文化節和新堡布依「三月三」文化節已成為烏當向外宣傳推介文化旅遊資源、提高知名度和擴大影響力的一張靚麗名片。

商旅融合迸發活力——烏當區加速構建度假產品體系,因地制宜,建設以主題遊樂園、非物質文化傳承、特色民宿等為重點的、多樣化的山地文旅休閒度假產品體系;增加互動式、體驗型的休閒度假產品,建設以房車、自駕車營地、親子露營、騎行、步行系統為主體的高品位休療康體運動產品體系;探索和引進分時度假機制,開發主題酒店、民宿,形成高中檔次合適比例、功用互補的度假住宿產品體系。

「旅遊+N」全域旅遊新動能持續增長——依託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建設,推進「旅遊+大健康」,探索「溫泉+醫療+養老」於一體的醫養健康小鎮發展模式,泉韻健康養生示範基地初具規模;依託鄉村振興新標杆建設,推進「旅遊+大扶貧」,建立「三零一有」旅遊富民機制;依託城鄉社會治理新樣板建設,推進「旅遊+大數據」,創新全域智慧旅遊系統,其中「美麗烏當」小程序包含景區、酒店、美食、交通、線路等旅途所需信心,為遊客提供吃住行遊購娛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在烏當,「融」不僅於此。宜居宜業宜遊是現代城鄉發展方向,也是建設美麗烏當的重要載體,烏當區把景城融合理念貫穿於關於旅遊發展的全過程。

在「三新建設」的方向引領之下,烏當區推動產城人融合、城鄉一體化發展,構建起現代城市、特色小鎮、富美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新格局,城市品位、發展能級、承載能力不斷提升,優勢產業在集聚、商業人氣旺起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現代化品質之城雛形已現,更加宜居、更加幸福、更有韻味。

城是一處景,景是一座城。「內」「外」兼修,一個山水相映、崇尚文明、宜居宜業宜遊的花園之城正款款而來。

F 蝶變:旅遊富民 打造鄉村振興新標杆

「綠色」又「生態」,「富民」又「強區」,這既是烏當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的根本目的,也是發展全域旅遊呈現出的美好結果。

烏當區委十屆九次全會明確,以全域思維實現更高水平小康,充分發揮烏當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加快推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發展高端鄉村旅遊產業,增強鄉村旅遊魅力,打造鄉村振興新標杆,建設「詩畫田園、鄉愁烏當」。

全域旅遊,讓產業更興旺。烏當區以「農文商旅」融合拓展產業,以醉美偏坡·原味小鎮、泉城五韻、新堡全域旅遊小鎮打造為重點,以自然生態美景為基礎、以本土文化品牌為特色、以體驗產品為賣點、以產業融合發展為目標,打造「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的烏當模式,推動農業「接二連三」發展。

全域旅遊,讓鄉村更宜居。烏當區以鄉村環境整治為切入點,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發力建設鄉風文明,深化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全域旅遊,讓生活更富裕。烏當區通過發展全域旅遊,大力推進旅遊扶貧和旅遊富民,探索「旅遊+產業+扶貧」「旅遊+就業+扶貧」等多種聯動發展模式,不斷推進鄉村地區創業就業,推動脫貧產業從「遍地開花」到「遍地結果」,讓旅遊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持續發展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強大動能。

全域旅遊的發展,不僅直接拉動了區域資源的有效升值,還拓寬了當地百姓的增收渠道,讓「綠水青山轉換成金山銀山」。

全域旅遊,全民共享。作為全國首批「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烏當區在「兩山」理論實踐創新中,在全域旅遊的發展中,越來越多的烏當人真切地嘗到了「生態賺錢」的甜頭,感受到「最爽烏當風、最美烏當景、最好烏當人」的美麗畫卷,烏當區正呈現出「發展與生態、富裕與美麗」的雙贏局面。

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水田、新堡、下壩、偏坡謀劃打造主題鮮明、功能完善、產業興旺的特色產業小鎮;推進富美鄉村建設,羊昌、百宜、新場,將農村田園、農業景園、農民家園,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富美鄉村……如今,全域旅遊正成為烏當最具活力的富民產業。

全域旅遊,催生一方經濟活力,帶富一方百姓。「綠水青山」正在這片土地上充分釋放著生態紅利,一個個美麗蝶變的村寨,遍地開花的鄉村旅遊產業,為烏當區打造鄉村振興新標杆「提質加碼」。

來源 | 全媒體記者 樊榮

版式 | 李樹玉

編校 | 屠淑榮

烏當區融媒體中心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 | 何俊

值班主編 | 運明

終審籤發 | 鄒婷

權威 及時 準確

微信號:weixinwudang

原標題:《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奮進曲」 ——烏當區高質量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奮進曲」
    原標題: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奮進曲」——烏當區高質量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題記「美麗烏當·花園之城」,一個宜遊宜居的地方。春風化雨,跨越騰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建設「美麗烏當·花園之城」的重要引領,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最佳載體,是實現百姓致富的有效途徑。今天的烏當,「都市周末花園·生活在烏當」「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詩畫田園、鄉愁烏當」的全域旅遊願景正加速呈現;從「五全」促「五多」思路,到「12134」的全域總體布局,具有烏當特色的全域健康旅遊體系正在形成。
  • 【全域旅遊瞰章丘】章丘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背後的故事
    編者按: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在山東榮成召開會議,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章丘區喜獲殊榮,成為濟南市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光榮上榜的區縣。這是章丘四年來創建取得的豐碩成果,更為濟南贏得了榮譽,將掀開章丘旅遊發展新的篇章。近幾年,章丘率先啟動體制機制創新,為全域旅遊發展謀篇布局。
  • 青州市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9月25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全國505家創建單位中,71家進入名單,青州市成功入選。山東省共有3家單位創建成功。青州市現有A級景區16處,其中5A級景區1處,4A級景區2處,3A級景區9處;還有眾多鄉村旅遊點,其中井塘古村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
  • 佛山高明: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9日、10日,佛山市全域旅遊培訓在高明區舉行,全市旅遊行業代表齊聚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分享交流全域旅遊的發展經驗和做法。高明區於今年1月獲評全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成為佛山首個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今年雖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高明旅遊行業復工復產後迅速回暖,鄉村旅遊、酒店住宿等甚至還創下歷史新高。
  • 九寨溝縣成功創建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正式公布我州九寨溝縣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成為四川省民族地區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全州全面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樹立了典範,具有裡程碑意義。
  •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齊魯網濰坊9月28日訊 日前,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全國505家創建單位,71家進入名單,青州市成功入選
  • 鹽田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解碼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鹽田...
    隨著全域旅遊熱潮湧起,鹽田旅遊業態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共有97家單位認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鹽田區榜上有名。從華南地區首個「國家生態區」到全國首個「國家旅遊服務標準化示範區」,再到「首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首個經濟發達地區」「中國天然氧吧」……一項項榮譽疊加起鹽田生態文明的新高度。
  • 深圳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擁有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東部華僑城、「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中英街、「黃金海岸」大梅沙海濱公園、「東方夏威夷」小梅沙度假村、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核心旅遊資源,以及國保單位中英街界碑,沙頭角魚燈舞、疍家婚俗等5項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岸線總長約30.2公裡,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
  • 中新天津生態城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天津北方網訊: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於山東榮城市召開發布會,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新天津生態城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同時,文化和旅遊部將生態城作為「景城一體、智慧科技創新」的典範進行介紹推廣。
  • 我市召開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點工作專題...
    1月14日,我市召開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點工作專題會議。市委書記王德佳、市長於學利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指一定行政區劃作為完整旅遊目的地,以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供給品質化、旅遊治理規範化和旅遊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實施整體營銷,具有較強示範作用,經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的區域。2016年,我市啟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並被列入國家級創建名單。會議指出,發展全域旅遊是順應旅遊業發展新趨勢的有效途徑,有助於全面提升我市旅遊業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的市場競爭力。
  • 藍田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迎來市級初審
    4月14日--15日,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專家來藍對我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進行驗收初評。專家組參照國省驗收程序,嚴格按照《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標準》,採取看現場、查資料、聽匯報的方式,全面對標查驗我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開展情況和實際成效。
  • 全域旅遊|溫泉景城融合 遊憩醫養共享!我區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
    全域旅遊|溫泉景城融合 遊憩醫養共享!12月18日,記者從貴陽市烏當區文體廣電旅遊局獲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共97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貴陽市烏當區榜上有名。
  • 我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已達168個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 餘俊傑)文化和旅遊部17日正式對外發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包括重慶市渝中區、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在內的97個單位入選,將對今後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產生積極示範作用。
  • 利川:「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凡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錄的,享受「八優先」政策:1、優先納入中央和地方預算內投資支持對象;2、優先支持旅遊基礎設施建設3、優先納入旅遊投資優選項目目錄;4、優先安排旅遊外交、宣傳推廣重點活動,納入國家旅遊宣傳推廣重點支持範圍;5、優先納入國家旅遊改革創新試點示範領域
  • 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金羊網  作者:林園  2020-12-18 17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鹽田區代表深圳市成功入選
  • 71家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國旅遊開啟大提速時代
    在2016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中,海南省是全國首個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單位,全省各市縣區均列入創建名錄。本次有2個正式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分別是三亞市吉陽區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在2016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中,四川省首批入選11個、第二批入選17家。本次有3個正式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分別是成都市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廣元市青川縣。54.成都市都江堰市:多規融合,緊抓文旅都江堰,舊稱灌縣,現為四川省轄縣級市,由成都市代管,都江堰市以山、水、林、堰、橋渾然一體,體現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
  • 淮安金湖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布《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公告》,金湖縣榜上有名,淮安市唯一。這標誌著曾有「旅遊窪地」之稱的金湖邁入「水美天堂」,金湖全域旅遊「金字招牌」閃耀全國。2016年2月,金湖申報並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旅遊產業找到了潛力「變現」的突破口。但面對缺錢、少人、鮮有資源的發展現狀,金湖縣委當機立斷,組織人員外出考察學習,探索性提出「沿著綠道布產業、建項目、調空間、優功能、興民生」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制定了全域旅遊「3333」發展路徑。
  • 賈汪區入圍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
    記者從賈汪區旅遊局了解到,賈汪區已入圍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標誌著賈汪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
  • 梅河口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應知應會手冊(二)
    梅河口市自201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以來,全市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合力打造現代化區域旅遊中心城市、公園城市、花園城市、精緻的客廳城市和宜居宜業宜遊幸福城市。作為梅河口人,我們都是旅遊事業發展的受益者,同時也要爭當推動旅遊事業發展的建設者、參與者、宣傳者。為構建熱情友好的旅遊城市氛圍,提升全市涉旅行業服務人員職業素養,全力推進梅河口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本期將為大家介紹《吉林省梅河口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應知應會手冊》第二部分,讓我們用實際行動為我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加油助力!
  • 大化召開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推進會
    4月3日上午,大化瑤族自治縣召開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推進會,總結全縣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情況,研究辦法措施,推動下一步重點工作開展,確保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取得成功。自2018年我縣推動創建全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以來,在旅遊品牌創建、旅遊投資、文旅融合、遊客增長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創建工作也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全縣涉旅部門和鄉鎮要進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切實增強謀劃推動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定信心、乘勢而上,聚焦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關鍵任務,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做好創建各項具體工作,努力推動全縣旅遊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