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山市教體局舉辦政務交流活動,15名教體界別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教體局局長彭曉新、副局長黃學禮及相關科室負責人,考察黃圃鎮石軍村紅色社區體育公園和迪茵公學,並在迪茵公學進行了座談。
12月24日,中山市教體局舉辦政務交流活動,在迪茵公學進行了座談。
今年中山新增18所幼兒園
據悉,目前中山市教育工委下設38個基層黨組織,覆蓋市教育和體育局機關、事業單位、市屬高校、市屬中小學和幼兒園等。市教育和體育局現有內設機構17個,下屬事業單位10個,直屬學校29所,高校6所。截至11月底,全市在校中小學生518686人,在園幼兒147427人,高校在校學生51748人。
座談會上,彭曉新向與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報了中山市教體事業的基本情況,介紹了一年來中山市教體事業發展發展的舉措和成效。
彭曉新介紹,今年中山大力推進學前教育「5080」攻堅行動,普惠性幼兒教育取得新進展。中山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專項治理,明確提出了將新增政府產權小區配套幼兒園全部辦成公辦幼兒園。創新公辦幼兒園辦園模式,對新開辦的公辦園給予專項獎補。認定了一批普惠性民辦園,引導和扶持民辦幼兒園面向社會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探索「委託管理」的公辦幼兒園辦園模式。2020年中山新增公辦幼兒園10所、民辦幼兒園8所,擴建公辦幼兒園1所,新增幼兒園規範化學位6169個,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佔比達82%,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105%。
2020上半年,市教育工委、市教體局出臺《中山市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指導意見》,首次實現全市公、民辦學校統一報名,市直屬學校和民辦學校同日搖號、同步錄取。啟用新版「中山市新生信息登記系統」,共享公安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的數據,實現戶籍、社保、房產等基礎信息「全自動」核驗,集成了信息登記、志願填報、結果反饋、學位確認、後續補錄等功能,實現入學環節一網聯辦。
彭曉新表示,中山實施民辦中小學規範達標和品牌提升計劃,明確查實民辦學校存在違規招生、違規收費情形,實行一票否決。
學校佔地 380 畝,總建築面積 38萬多平方米,可容納全住宿在校生 10000 人。
在推進公辦中小學建設方面,中山年內完成10 所公辦中小學學校建設任務,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8940個。
彭曉新表示,2021年,中山將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推進公辦園及公益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加大財政投入,推動學前教育發展,不斷增加幼兒園學位供給。中山還將大力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公辦中小學校和高中學校新建改建擴建工作;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民辦教育,加快建立民辦學校分類管理制度,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擴充教育資源。
迪茵公學可容納1萬全住宿學生
活動當天,政務交流活動一行首先來到黃圃鎮石軍村紅色社區體育公園參觀。黃圃鎮石軍村體育公園是全市首個將黨建工作與社區體育公園建設相結合的紅色體育公園。今年以來,市教體局充分聽取黃圃鎮體育部門意見,結合石軍村兩委融合黨建引領和體育強村的建議,聆聽村民對公共體育服務的心聲,千方百計破解經費和用地難題,在革命老區點燃三年紅色體育場地建設計劃,修建3個黨建文化顯著的社區體育公園。
考察組在迪茵公學考察。
便民的紅色社區體育公園與革命老區的黨史館、紅色實踐基地、農產品銷售基地交相輝映,形成了紅色特色社區體育公園群,在全市樹起社區體育公園建設新榜樣。石軍村紅色社區體育公園得到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充分肯定。
據悉,市教體局還把扶貧攻堅、旅遊與體育事業發展相結合,用體彩公益金為經濟落後板芙、神遊等鎮街建設社區體育公園,為寂靜的鄉村重新注入鄉村振興發展活力。
參觀完黃圃鎮石軍村紅色社區體育公園後,考察組一行來到剛剛開辦不到4個月的迪茵公學。
該校校長賀優琳向考察組介紹,中山市迪茵公學是一所非盈利的十二年一貫制的全寄宿的高端民辦學校,在市政府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於2020年1月16日開始籌建,2020 年9月1日正式開學。學校佔地 380 畝,總建築面積 38萬多平方米,可容納全住宿在校生 10000 人。目前,全校教職員工287人,在校學生3159人。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廖冰瑩
【作者】 廖冰瑩
香山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