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數學的學習,分數的高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在學習時注意數學思維的培養。這套試卷,是近期一年級的一次數學摸底考試卷,因為考試時間緊張,只有一個小時,題量稍大,導致一部分學生分數不高,事後經過試卷分析,發現最大的問題,還是很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裡缺乏「思考」。
第一大題共五道小題,考察0-5數字的表示、簡單計算和大小比較,第三題要學會「﹤、﹥號」的使用,第五題「考量前後關係」等。
第二大題,認真看圖,找出圖中標示的小動物數量。一些學生在考試時審題毛糙,沒有核准小猴子的準確數量,出現丟分現象。
第三大題,看圖寫算式。這種類型的題是常見題型,這裡的四道小題沒有難度,如果有錯誤的學生,原因是沒有讀懂圖像的表達的意義。
第四題,看似簡單,實際失分嚴重,很多學生缺乏對圖形的「變通」,比如,長方體是「3」個,包括小桌面和桌腿兩邊的兩個小長立體,正方體是放在桌面上的「2」個;圓柱體,是兩個桌腿以及桌腿旁邊長方體上面還有兩個,一個是「4」個。這道題,包括平時成績不錯的學生也出現失分。
第五題,「從體育場到展覽館,是否應當包含最後的展覽館這一站」?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體育場」是上車站,那麼「展覽館」下車是第四站,當然要包括「展覽館」。
在第六題中,第1、2小題很簡單,要求學生熟練地完成計算,但第3小題,學生一定要靈活:把等號左邊「加數、被加數」的位置調換,就變成另外一個表達式。在考試中,一些學生錯誤的認為「2+3=5」與「3+2=5」是同一個算式,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算式的得數相同,但表達的意義不同,那麼就不是一個算式。
第七題,仔細看圖,理解圖的意思就可以列出算式。
本次考試暴露出一個問題,就是班級裡幾名看似平時挺用功的學生,這次考試成績並不高,其中一名學生,出人意料地才考到84分。分析原因,一方面是一年級小學生,臨場發揮經驗不足,另一方面是平時做題側重於「熟練」,忽視「數學思維」,不會「舉一反三」,試題稍變花樣就不會做,導致在試卷的後半部分失分特別嚴重。
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重視這個問題:要提高孩子解題的熟練度,也要提高數學的思考能力。數學成績不能令人滿意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是忽視早期的「思維能力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