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聚勢 讓民族瑰寶走向世界——通遼市大力推進蒙醫藥創新發展綜述

2020-12-20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你的心胸有多寬廣,你的戰馬就馳騁多遠」。這是成吉思汗的名言。如今,在科爾沁大草原的腹地,通遼市的蒙醫藥產業猶如一匹奔騰的駿馬馳騁在千裡沃野,疾速前行。

  2015年以來,通遼市連續三年召開國際蒙醫藥產業博覽會,全方位展示了蒙醫藥科技成果和研發產品, 500餘名國內外醫藥專家、企業代表聚集在一起,共商蒙醫藥產業發展大計,一次又一次打響了通遼蒙醫藥產業在世界的知名度。這顆無比璀璨的民族瑰寶正一步步從草原走向世界。

傳承蒙醫藥 聚力人才發展

  蒙醫藥產業是蒙古族同疾病做鬥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給蒙醫藥產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隨著全區乃至八省區蒙醫醫療機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蒙藥企業的逐漸增多,蒙醫藥專門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

  通遼,廣聚人和,為蒙醫藥產業發展蓄勢而發。

  通遼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師承模式,加強蒙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儲備。以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為基礎,依託蒙藥龍頭企業、蒙醫醫院和科研院所,在通遼市及其他盟市打造內蒙古蒙醫藥人才培養基地,為全社會培養蒙醫藥博士生、碩士生等高端蒙醫藥人才,為蒙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優化蒙醫藥人才資源配置,建立醫藥人才向基層流動的激勵和保障機制。完善蒙醫藥人才評價制度,健全符合行業特點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標準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蒙醫藥專業技術人才1357人,其中博士40餘人、碩士200餘人、大學本科534人、大專及以下690人。隨著名老蒙醫專家經驗繼承工作持續展開,累計有30名老蒙醫被認定為自治區級指導老師,60名蒙醫骨幹被選拔為繼承人。

弘揚蒙醫藥 深度挖掘促提升

  隨著通遼市蒙醫藥產業的人氣興旺,研發能力也不斷增強。從2013年開始,市政府每年劃撥3000萬元作為蒙醫藥事業發展專項經費,實施打造「名企、名藥、名院、名醫」的「四名」工程,推進了蒙醫藥的產業化進程。通過承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73前期專項和自治區重大專項,獲得了冠心舒通膠囊、保利爾膠囊等一系列創新成果。

  秉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通遼市利用蒙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資源優勢,大力推進蒙藥新藥研發、傳統蒙藥的二次開發以及經典驗方、秘方的收集整理開發,鼓勵蒙藥生產企業開展蒙中藥配方顆粒的標準研究以及生產試點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截止到目前,全市主要在研蒙藥研發項目共9個,主要集中在工程技術研究院、蒙藥股份和庫倫旗蒙醫醫院。庫倫旗經典驗方收集、整理與研究工作已收集民間蒙藥驗方542種,民間傳統蒙藥炮製技藝近20種。

  近幾年來,通遼市蒙醫藥產業初具規模,特色產業鏈初步形成,產業活力和發展潛力日趨凸顯。 「十三五」是蒙醫藥產業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通遼市搶抓機遇,按照國家「一帶一路」和自治區「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總體要求,以提升蒙醫藥標準為先導,擴大蒙醫藥產能,提高市場佔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為目標,積極打造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蒙醫藥創新平臺和生產加工基地,發展成為全國蒙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區。

  今後通遼市將從五個方面全力助推蒙醫藥產業發展:

  ——發展醫養結合、健康旅遊等新興產業。發展藥材基地觀光休閒旅遊,建設通遼蒙醫藥文化及發展展覽館,推動蒙醫藥健康旅遊產業化、特色化、專業化。全市逐步開展蒙醫藥與養老服務結合試點工作,促進蒙醫藥資源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實現資源共享、融合發展。

  ——加大蒙藥材種植培育力度,著手編制通遼市蒙中藥藥材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專項規劃,制定蒙中藥藥材重點發展品種目錄、瀕危保護品種目錄和蒙藥藥材重點種植基地目錄。積極爭取將通遼列為國家中藥材產業化示範基地,加快建立健全蒙中藥藥材種植標準體系,確保到2020年,全市蒙藥材種植基地面積達到60萬畝。

  ——抓好蒙藥龍頭企業建設,鞏固以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庫倫蒙藥有限公司、內蒙古科爾沁藥業有限公司等為龍頭的蒙藥及大健康產品生產企業群,推動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在創業板申請上市。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蒙藥招商引資活動,力爭2018年底前,引進3戶以上國內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投資蒙藥。

  ——延伸產業鏈條,打造現代蒙藥產業集群。依託內蒙古蒙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和內蒙古民族大學雄厚的技術研發力量,堅持把傳統藥做精、把特色藥做強、把創新藥做深, 加快研究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安全有效、附加值高的現代蒙藥新產品,同步研製開發以蒙藥為基礎的食準字保健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劑等綠色產品,打造綠色蒙藥產業鏈及現代化產業集群。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蒙醫藥國際化進程。加強與蒙、俄、日、韓等國家的蒙醫藥交流合作,讓蒙醫藥走出國門,代市揚名。依託蒙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在蒙古國國立醫科大學合作建立蒙醫藥研發工程重點實驗室,合作開展蒙醫藥研發工作;在烏蘭巴託或二連浩特自貿區合作建立蒙藥廠。組織蒙醫藥專家學者到蒙古、俄羅斯等國家開展醫療服務、用藥諮詢,提高蒙醫藥的知名度。

  通遼市的蒙醫藥產業已具備政策環境、人才儲備、產業集群發展等多方面優勢,乘勢而上,通遼正快馬加鞭,為把「中國蒙醫藥之都」打造成 「國際蒙醫藥之都」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通遼市市場監管局八項舉措大力推進民族傳統奶製品產業發展
    通遼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落實國務院、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奶製品質量安全的要求,全力實施民族傳統奶製品產業發展專項行動,大力推動發展民族傳統奶製品生產,加大扶持民族傳統奶製品加工業力度,全面構建工藝傳承、流程標準、技術創新、產品衛生、營養健康、拓寬銷售、加大宣傳的發展體系。
  • 內蒙古(通遼)第六屆蒙醫藥產業博覽會舉行
    12月3日上午,內蒙古(通遼)第六屆蒙醫藥產業博覽會開幕式在通遼市舉行。本屆博覽會由通遼市人民政府主辦,以「傳承蒙醫藥精華、守正創新,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為主題,全面展示通遼市蒙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情況以及對外交流與合作取得的成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屆博覽會採取現場活動與智慧數字平臺相結合的形式,是國內首次以蒙醫藥為主題的線上雲展會。
  • 2020年通遼市蒙醫藥愛心助學基金會捐資助學儀式舉行
    12月9日,2020年通遼市蒙醫藥愛心助學基金會捐資助學儀式在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舉行,現場向學院的10名家庭困難學生捐助2萬元。通遼市蒙醫藥愛心助學基金會會長陳秀梅說:「愛心基金是醫藥科技工作者、老幹部出資成立的,錢不是很多,但是希望能解決孩子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幫助他們渡過學業上的難關,這個愛心活動會堅持做下去。」受資助的10名貧困學生中,有1名博士研究生、4名碩士研究生和5名本科生。
  • 布小林在通遼市調研推進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使用情況
    9月4日至5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到通遼市調研推進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使用情況。9月4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到通遼市蒙古族學校仔細察看學生住宿條件、校園文化建設和民族特色教育開展情況。
  • 內蒙古通遼市大力發展肉牛產業
    日前,內蒙古通遼市7家肉牛龍頭企業在內蒙古股權交易中心掛牌,3家重點企業與金融機構籤訂了融資合作協議,6家肉牛企業通過深交所網絡平臺面向全國投資者在線路演直播,還有十幾家金融機構與肉牛企業就支持肉牛產業發展進行了交流座談。這是當天自治區金融辦與通遼市政府在呼和浩特市舉辦科爾沁草原肉牛產業發展政銀企推進會上的豐碩成果。
  • 關注 | 布小林在通遼市調研推進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使用情況
    9月4日至5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到通遼市調研推進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使用情況。9月4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到通遼市蒙古族學校仔細察看學生住宿條件、校園文化建設和民族特色教育開展情況。
  • 人民日報評論員:大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創新
    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大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創新,才能使我國教育越辦越好、越辦越強。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大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創新,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以改革激活力、增動力。 大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創新,就要堅持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把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
  • ...通遼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
    【雙語版】中共通遼市委員會 通遼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 2020-09-10 1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勇爭世界500強,創新發展醫藥健康產業
    得益於廣州對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的大力支持,廣藥集團在「十三五」期間實現了高質量發展,銷售收入從2015年的750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330億元,利潤總額從24億元增長至50億元,連續九年蟬聯中國製藥工業百強第一,中國企業500強排名從201位上升至155位,上升了46位。
  • 豪森藥業:研發國際一流創新藥 助力民族製藥走向世界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衝擊,同時也給生物醫藥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江蘇近年來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正加速邁向「世界級」。近期,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探訪相關藥企及產業園區,解碼江蘇生物醫藥產業崛起的源動力。
  • 權威訪談|「新《條例》」「雙循環」 推進民族品牌創新發展
    2020中國化妝品國際高端論壇暨行業影響力榮耀盛典焦點議題「雙循環」「新《條例》」下,行業迎來的機遇與挑戰「新《條例》」「雙循環」推進民族品牌創新發展《中國化妝品所以,新的化妝品分類提供了更廣闊的創新空間,有益於我國化妝品多樣化的發展。在化妝品功效宣稱的28種分類中,我們還可以找到原來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的脫毛和除臭功效宣稱,可見這兩類被劃分為了普通化妝品。而原來的美乳類、健美類特殊用途化妝品,對於產品的歸屬還未見到相關文件。
  • 「中醫藥走向世界 經方國際化傳播之路」高端論壇圓滿收官
    (通訊員:左娟)6月25日,2020南京創新周玄武分場活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經方國際化傳播之路」高端論壇在徐莊管委會成功舉行。此次活動主題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旨在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與發展,提升中醫藥文化國際影響力,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活動特別邀請到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黃煌、國家教育部中藥炮製工程中心主任陸兔林兩位重磅大咖來到現場為大家做了主題演講。同時,通過視頻連線,匯聚海內外中醫名家,集聚創新能量,會場氣氛熱烈,嘉賓們的精彩演講引起了陣陣掌聲。
  • 「UWC+」為城市發展賦能聚勢
    它不僅沿襲了過去50多年UWC倡導的多元文化交融的核心理念,而且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國際化教育的高度融合,「UWC + 教 育 合 作」「UWC+對外交流」「UWC+招才引智」等「UWC+」項目更是為常熟城市發展賦能聚勢。崑承湖畔「百邦一家」在常熟UWC的教室裡,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老師們用全英文授課,聽課的學生們膚色各不相同。
  • 瀏陽河文章三論丨聚勢而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今天,瀏陽河文章談的是聚勢而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於核心地位。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制定實施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規劃,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七大計劃」,全麵塑造湖南發展新優勢。
  • 2020中國醫藥健康創新資本論壇今日在深圳舉行 疫情後醫藥創新路在...
    對於醫藥大健康行業和創新藥領域而言,疫情助推作用顯現、醫改深化推進、貿易摩擦波及,國產創新藥的未來路在何方?如何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審視國內創新藥瞬息萬變的危與機;如何在國產源頭創新的大背景下,從「me too」轉型到「first in class」;如何在健康產業的數位化中轉型,接軌網際網路醫療的大勢,醫藥人正尋找答案。
  • 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時代商業棋式創新
    深圳特區報廣州6月23日電(記者李明通訊員嶽宗)23日上午,全省推進「網際網路十」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總結我省「網際網路十」發展情況,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推進「網際網路十」工作。
  • 「健康中國、民族醫藥在行動」第二屆民族醫藥論壇在長召開
    論壇圍繞少數民族醫藥及中醫藥在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等多領域的特色優勢和最新成果進行交流合作。原國家衛生部部長高強就中醫藥的傳承、創新與發展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當前中醫藥的振興發展面臨著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黨中央把中醫藥發展擺在國家戰略的重要位置。國務院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近期成功舉行,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意見向社會公開發布。
  • 許克振要求堅持創新驅動不動搖 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2月18日,副省長許克振赴武漢啟瑞藥業有限公司調研時強調,要堅持創新驅動不動搖,全力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  武漢啟瑞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藥物研發為基礎,集科、工、貿為一體的高科技醫藥企業。公司在心血管類、消化類、精神類及抗腫瘤藥物領域,已按國際標準完成了多項創新技術研究,力爭在未來2—3年內,拿到7—8個國內獨家首創的新藥品種生產批件、2—3個創新藥品種臨床批件,並逐步實施轉化生產。
  • 新疆維藥:絲綢之路上的民族瑰寶
    維吾爾醫學的發展離不開絲綢之路,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歐、亞兩大洲的醫學文明在新疆融匯交流,促進了維吾爾醫學的誕生和成熟。絲綢之路促進了西域與中原、波斯、西方的貿易往來,西域藥材貿易頻繁。歷史上維吾爾醫藥(簡稱「維藥」)經絲綢之路源源不斷走向中原和海外,帶動了維吾爾醫學與外界的交流。絲綢之路的鼎盛時期也是維吾爾醫學最為繁榮的時期。
  • 傳承與創新並路而行 雲南玉藥助力「雲藥」走向更大舞臺
    傳承與創新並路而行 雲南玉藥助力「雲藥」走向更大舞臺(供圖)傳承與創新並路而行 雲南玉藥助力「雲藥」走向更大舞臺(供圖)傳承與創新並路而行 雲南玉藥助力「雲藥」走向更大舞臺(供圖)在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雲南玉藥不斷彰顯中醫藥魅力,助力「雲藥」走向更大的舞臺。據悉,從創辦之初至今,50年來,雲南玉藥歷經五大發展階段,先後經歷5次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