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出優秀孩子?

2020-09-06 堅定的錫兵6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的重要,家長們要列為重中之重,那麼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注意和了解什麼呢?

1、懂得好好說話的家庭  

漫畫家幾米曾經說過「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至少傷痕是看的見的,而責罵帶來的傷口則是無形的。」  然而,有些家庭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好好溝通、好好說話」。明明是為了孩子好,但說出口的話,卻句句帶刺:  

你看XXX多懂事,你看你,連人家一半都沒有!  

我看你就是成心折磨我的,你還嫌我不夠累是嗎?  

我真是被你氣死了!氣死我你就高興了!  

別叫我媽媽!我不是你媽!  

曾經有個孩子,被媽媽批評後很難受,當她試圖告訴媽媽自己的感受時,媽媽這樣回了她一句:「你怎麼這麼玻璃心,這點打擊都受不了,以後在社會上還怎麼生存?」  

這位媽媽的想法似乎有她的道理,但是這樣的邏輯就好比:  

「我捅你一刀你喊疼,沒事,我多捅幾刀你習慣了就不疼了。」  

「好吧,我不疼了,因為我死了……」  

很多人會以為,「打擊式教育」能讓孩子有更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如果換做我們是孩子,我們根本就不想接受這種方式的教育。打擊就是打擊,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打擊式教育」,披上「教育」的外套,不過是給自己的粗暴找一個合理化的藉口而已。  

要知道,孩子內心的能量就這麼多,當快樂的孩子無憂無慮地探索世界、發展自我時,被父母過度苛責數落的孩子,可能正孤獨地坐在某個角落舔自己的傷口。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變得更優秀,那麼首先要明白,好的教育方式,一定是讓人如沐春風、心悅誠服、打心底就願意接受的。  

只有給孩子一個氣氛輕鬆、平和的成長環境,孩子才會在成長的路上沒有後顧之憂,朝著自己想探索的方向發展。  

2、不「瞎嘮叨」的家庭  

「惡意」的話不能說,那麼「關心」的話可以經常說、反覆說嗎?  並非如此! 

 一個愛嘮叨的媽媽,可能會經常在孩子的耳邊說:

怎麼這麼不小心?又弄髒衣服啦?你看你今天都換了幾件了?  

你看你玩玩具都入了迷,又忘記喝水了!記得媽媽說過的嗎,多喝水才健康…… 

 你又不換鞋子就進屋子啦?這樣屋子容易髒,媽媽收拾起來很累的,你看我一天到晚都在忙……  

吃飯吃這麼慢,等你吃完天都黑了(孩子趕緊加快速度)……但也不能這麼快,對消化不好……  

外國有學者把這一類父母命名為「直升機父母」,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是,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刻監視著孩子的吃飯、玩耍、學習、社交……並隨時準備指出孩子哪裡做得不夠好。  

這樣的父母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很多,然而,往往會給孩子一種控制欲很強的感覺,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被父母看在眼裡,念在嘴裡,一點自由的空間都沒有。  

此外,孩子還會有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讓孩子產生懷疑:「難道我真的什麼都做不好嗎?」這樣的嘮叨不僅無法讓孩子進步,還給他們貼上了各種負面標籤,會嚴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孩子變得更好,請停止嘮叨,把冗長的一段長篇大論變成簡單的一句話。  比如,要讓孩子換鞋,堅定地說「換鞋」這兩個字,顯然要比「……%#@@¥blabla……」簡潔多了。  

針對事情本身,不對孩子做過多的負面評價,孩子自然會更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努力做到更好。  

3、愛閱讀的家庭  

想要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看歷年來我國各省高考狀元的採訪記錄就知道了:2013年的北京文科狀元孫婧妍說,父母從小陪她一起閱讀,推薦適合的書,培養她的語感,和她一起成長和進步。 安徽狀元董吉洋談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時也說:「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浙江省文科狀元王雷捷分享,自己的母親雖然學歷不高,卻是個愛讀書的人,「只要學校老師推薦什麼書,媽媽一定會給我去買來。」  

閱讀不應該是高知家庭的專享活動,每個媽媽都應該把這件事作為孩子啟蒙的重點來抓。但是,很多媽媽發現「我也想讓孩子多看書,問題是人家不愛看啊」,久而久之,秉著「勉強沒有幸福」的觀念,索性就放棄了這件事。  

實際上,沒有哪個孩子天生會看書、愛看書,閱讀習慣完全靠父母引導。尤其是對低齡孩子而言,他壓根不知道閱讀對自己有何意義,當媽媽要求他安安靜靜坐下來看書時,孩子會非常抓狂,內心潛臺詞「為什麼媽媽不讓我動?我想玩積木,我想抱洋娃娃……我討厭這樣坐著!」  但是,這個階段的寶寶也是有「軟肋」的,那就是他們非常喜歡爸爸媽媽的陪伴,很喜歡模仿爸爸媽媽的行為。 只要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和鼓勵,即使是他們原本覺得很無聊的閱讀,也有可能變得有趣。所以,想讓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父母首先要關掉電視、放下手機,參與到孩子當中來,這樣孩子才會自然而然地愛上讀書,習慣讀書。  

4、父母恩愛的家庭  

最後,如果我們前面3點都做到了,但是夫妻之間關係並不融洽,背著孩子推推搡搡,當著孩子的面撕破嘴皮……很抱歉,這樣很可能會讓孩子和「優秀」的目標漸行漸遠。  2014年美國心理學者MelissaW.George等人追蹤235名6歲兒童多年,發現父母若常吵架,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全感,在他們12歲時更容易出現情緒性的飲食問題,如厭食、暴食後催吐等。  2015年心理學者LeslieFrankela等人追蹤96位8個月大的幼兒發現,若夫妻吵架較多,就算是在孩子入睡時爭吵,也會導致孩子2歲時出現情緒匱乏或退縮(反應平淡,該高興時不高興)。  

可以說,親眼目睹父母吵架,是孩子心中最恐怖的畫面,會動搖孩子內心安全感的基石。要知道,孩子首先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然後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而父母恩愛,就是家庭的定海神針,能給孩子源源不斷的安全感和正能量。因此,當父母雙方對某個問題的看法有分歧時,應及時調整好情緒再和對方溝通,做到對事不對人。  

如果孩子因此感到害怕了,事後可以這樣安撫孩子:「爸爸媽媽因為意見不同有點生氣,現在已經解決了,這不會影響我們的感情,也不會影響我們愛你……」  父母之間親密融洽,營造相親相愛的家庭氛圍,才能讓孩子在愛中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內心陽光的人。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出非常優秀的孩子?
    優秀的父母,都是懂得引導孩子健康發展的。魯迅先生在《我們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指出: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於孩子的發達」。再次是解放,培養他們自主的能力,使他們「成一個獨立的人」。魯迅先生的這一套做父親的理論,雖然只是談及父親,但同樣適用於媽媽這個角色。一般媽媽對孩子的發展成長影響很大,這個小盲童就是有了一位永遠支持她的好媽媽,才能出彩。
  • 小學階段,如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最近有很多家長在問我們一個問題:小學階段怎麼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很多家長的做法和想法是「為孩子選擇個好學校,有個好老師,再給他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就能保證孩子將來比較優秀」。那麼我認為可以從這幾個點來考察學校的師資力量比較好:看一看學校的校史,教學理念如何,教師的教學水平怎麼樣?問一問學校的優秀教師有多少,學歷如何,教學經驗是否豐富。了解一下學校教師的素質如何,對待學生的態度如何。老師的教學態度如何,是嚴謹的還是粗心大意的等。
  • 不優秀的父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
    不優秀的父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在開始論述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說說為什麼在教育孩子這個事情上,會有截然相悖的兩種觀點,一方認為家長必須要做好自己,提升自己,才有資格教好孩子;另一方則認為應該尊重孩子的個體獨立性,不過多幹涉孩子的天性。
  • 如何培養出情商高、自律的孩子?家長做好3點,孩子更加優秀
    、自律的孩子,家長注意做好3點,孩子更加優秀1.對孩子立規矩、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想培養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培養出好習慣,才能夠達到自律的目的。2.多鼓勵孩子要想培養出情商高的孩子,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多用一些激勵的話激發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在溝通
  • 爸爸愛媽媽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每一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使一個優秀的人,能在一定的領域出類拔萃,做一個對社會對家庭都很有幫助的人,因此很多家長都會在探索,如何培養教育下一代,如果正確的引導孩子,在教育方面付出的很多,但並不是每一個家長都能如願以償的實現自己的理想。
  •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是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最高贊回答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是培養出優秀的孩子。01 孩子優秀,是父母教育的成功上周,表姐告訴我,她兒子小源拿到了一家知名企業的錄用通知。很多人,年輕時總以為事業有成就是幸福,可等到老了才發現,孩子優秀才是真正幸福。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父母前半生最重要的事。深愛孩子,把孩子培養得更優秀,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愛。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但身為父母最好的成功是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 這四種父母,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但是優秀的小孩,不僅僅是提供最好的教育,昂貴的學區房,上不完的培養班就可以培養的!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性格,愛好,習慣,悄無聲息的影響著孩子的行為,這四種父母,才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1.尊重孩子的父母有一種喜歡叫「你媽覺得你喜歡」,我一句俗語叫「我是為了你好」,事實真的如此嗎?
  • 好的家庭教育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好的家庭教育能培育出更優秀的孩子,什麼才是好的家庭教育呢?欣媽根據自己多年的育兒經驗,認為有以下幾點:融洽的親子關係我們養孩子,不是養個仇人。為了培養出更好的孩子,家長應該學習更多,更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教導孩子
  •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
    我是很認同,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如何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的優秀。一、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會粘著媽媽,愛哭,唯唯諾諾等等,如何去培養呢,其實就是一條,我們要用心的去陪伴孩子,啥叫用心的陪伴呢,就是再陪孩子的時候,不要幹別的,就是陪孩子玩,就是這麼簡單,還有就是,不要覺得孩子小不去溝通,不管幹啥,都和孩子說,媽媽要幹啥事情,這樣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建立。
  • 父母這樣做,最容易培養出成才、優秀的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每個人都背著原生家庭的包袱在走路,每個人都無法選擇他們的父母,每個人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卻可以選擇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去關心孩子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很多父母常常在想,要怎樣才能教育出自信、勇敢、樂觀、堅強的孩子和積極、主動、好學、優秀的學生呢?
  • 家長教育孩子的10條建議,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對於教育孩子而言,拼的就是父母的自我成長,拼的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拼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那麼在教育孩子當中,父母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下面總結了幾條建議,值得家長們借鑑。1: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做完作業,要提出值得表揚的地方,給孩子一種學習的動力。
  • 這四種父母,最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培養孩子的心都是相同的,但是為何培養出來的結果卻千差萬別呢,關鍵在於不同的父母培養孩子的方式不同,觀察什麼樣的父母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以下四種類型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情商更高,更加容易成才,都是哪四類,一起來看看吧。
  • 多優秀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
    有人說: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果,在父母。網上有個視頻,裡面的小男孩是個小學生,他的媽媽早上起床後覺得不舒服,打算回房間休息。但最終還是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餓肚子,於是折回廚房做早餐。
  • 優秀的家庭都具備五種特徵,擁有一種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但是,有很多父母並不認為孩子的好壞跟家庭有重要的關係,因為這些家長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做什麼都對,教育孩子那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教不好不能管家長。這些家長把「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都忘記了,還何談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呢。
  • 有3種家庭培養出的孩子,最容易成為優秀的孩子,跟有錢沒錢無關
    文/小朵朵說育兒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在學校,更重要在家庭,家庭的教育始終是站在第一位的,孩子的行為舉止往往映射出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什麼樣的家庭就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而有3種家庭培養出的孩子,最容易成為優秀的孩子,與有錢沒錢沒關係。
  • 這幾種父母,最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於父母而言,最大的期望是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一些父母會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就完事了,過分重視學校教育而未盡到家庭教育。但是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最好的教育,實際上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這4種父母,最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是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 春節伴讀
    最高贊回答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是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上周,表姐拿到了一家知名企業的Offer。我的舅媽特別高興,我知道舅媽對表姐的用心,為了陪伴表姐學習,舅媽和舅舅從不出去應酬,風裡雨裡接送孩子上課。很多人,年輕時總以為事業有成就是幸福,可等到老了才發現,孩子優秀才是真正幸福。 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父母前半生最重要的事。深愛孩子,把孩子培養得更優秀,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愛。 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但身為父母最好的成功是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 英語不好的家長,如何培養出英語優秀的孩子?
    長頸鹿美語不僅強調自然、愉快的語言學習,同時運用生活化、實用化、趣味化的教材設計,維持孩子學習動機、培養孩子學習興趣與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33年一直擁有自己專業教材研發團隊,集合中外兒童語言教育專家及兒童心理專家專門為非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兒童所研發針對2.5-12歲兒童完整課程。
  • 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莫言: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
    8年前秋天,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人們很好奇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文學家,哪來成功的孩子,所以父母也需要學習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父母,以下是父母應該學習的幾個點:一 學會增強自身責任感當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父母就應該意識到自己已經為人父母了,意識到自己要肩負起作為爸爸媽媽的職責。
  • 這幾種類型的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好的家庭氛圍最能夠培養出一個懂事優秀的孩子。比如下面這幾種類型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想不成才都難。第一,學習氛圍濃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