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位化添翼,讓智慧城市建設加速
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作為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主辦城市,福建省福州市大力推動「數字福州」發展,以數位化助推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有福之州充滿智慧元素,有力促進城市更智能更智慧。
關鍵詞:數字福州 治理現代化 智慧城市 民生福祉
地鐵刷臉通行、審批登記智能「秒批」、「黨建超市」共享共管……近年來,福建省福州市的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生活、辦事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了。這是福州不斷拓展數位化應用場景,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數位化水平所結出的碩果。
數字賦能對於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福州通過數位化建設,讓市民更好地享受城市服務、觸摸城市脈搏、感受城市溫度,城市管理者也依託城市數位化建設,合理配置公共資源,作出科學決策,福州的城市治理不斷走向智能化、智慧化。如今,就像遍植榕樹為福州贏得「榕城」美譽一樣,「數字福州」也正成為這座城市亮麗的新名片。
1.「城市大腦」不斷擴容中的數位化身影
無需車票,也不用掏出手機,只需要「刷臉」就能輕鬆通過地鐵閘機進出站。5月14日,福州地鐵刷臉通行應用場景啟動,標誌著全國首個城市級人臉識別公共服務平臺上線。當天,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王寧專門來到南門兜地鐵站調研體驗。他表示,福州要大力採用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全面提升經濟運行和城市治理數位化水平,不斷拓展生活數位化應用場景,努力打造全國數字應用第一城。
如今,在福州,遍地開花的數字應用已深深融入這座城市的建設管理。數位化身影,正時刻出現在福州「城市大腦」的構建與擴容之中。
2019年9月,福州市政府發布了福州城市大腦頂層設計綱要,全面啟動全國首個自主開放城市大腦建設。福州隨之開啟百餘項數字應用示範場景建設,智慧停車、人臉識別、城市大數據平臺等一批場景相繼投入使用。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信息技術手段向城市管理全過程、多領域延伸,福州城市治理能力正在向數位化、智能化、精細化大步邁進。有了數字的「加持」,城市內澇、交通擁堵、環境保護、治安城管等城市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面對疫情大考,數位化治理「大顯身手」。5天就研發上線的「福州新冠肺炎動態監測分析平臺」,有力支撐了疫情態勢研判、疫情人員排查以及對流動人員的疫情監測。
數位化還為基層黨建注入了新的活力。前些天,福清市玉屏街道的一位社區黨員在「福州黨建超市」發布需求信息:步行街的老陳癱瘓在床多年,需人照料。信息發布後,8名黨員志願者認領了這一「微心願」,輪流到老陳家入戶照顧。
「福州黨建超市」是一個以互聯互通為基礎的資源共享、黨員共管、服務共享的服務平臺,通過開闢「共駐共建、黨員報到、資源共享、需求認領」等功能,把黨的組織、黨建資源、黨員服務、群眾需求「一站式」整合起來,構建起了「平臺約到、網格籤到、吹哨報到、實績送到」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在福州,像黨建超市這樣極具創意的黨建數位化平臺還有很多:黨的聲音隨身聽的「紅色小廣播」,線上線下全覆蓋的「紅色講壇」……藉助數位化推動,福州創造性地取得了一系列基層黨建新成果。
2.建立「指尖民意」上的反饋機制,讓數位化治理形成閉環
福州市在推進數位化治理時,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為了讓數位化治理更加有效、高效,福州市廣泛收集民情民意,構建反饋機制,讓數位化治理形成閉環。
數位化治理的目的是為了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為此,數位化建設成效如何,要由群眾來打分。在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人們辦完事項,可以即刻在現場評價器上點擊評價。「滿意度評價讓我們更加了解群眾的心聲。有人稱它是『指尖上的民意』。」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副主任林蔡仁說,目前,作為數位化建設的反饋機制,福州市政務大數據分析平臺從業務辦理、服務效能、服務滿意度等十六個方面進行全景分析,更加準確、及時、客觀地評估政府績效。
渣土車備案登記,相關企業從網上申報到拿到批覆,只花了不到5分鐘,這要歸功於福州最近推出的「秒批」智能審批服務。而「秒批」的推出,正是行政服務中心基於民意的反饋之後,所推出的讓行政審批不斷提速的重要舉措。
推動復工復產要爭分奪秒,於是,用機器審批代替人工審批的「秒批」服務在福州應運而生。它標誌著福州「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再上新臺階。林蔡仁告訴記者:「我們計劃將把『秒批』事項增至30項,讓企業辦事更暢快。」
「點一點滑鼠,就把事情辦好了。」這是福州人現在的感覺。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如今的福州,已實現「足不出戶線上辦、隨時隨地掌上辦、在家門口就近辦」。
近年來,福州電子政務服務全面升級。線上取號後到現場直接辦理事項、手機填寫材料完成預申報環節……目前在福州,市級「最多跑一趟」事項1274項,佔比93.68%,其中「一趟不用跑」事項437項。根據有關報告顯示,近年來,福州網上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審批服務時限壓縮比例位列全國第一;即辦件佔比、辦事指南準確度、在線服務成效位列全國第二。
3.數位化治理,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生動實踐
福州是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主辦城市。2018年4月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他在賀信中說,2000年我在福建工作時,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部署,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福建在電子政務、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
福州的城市數位化治理為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提供了生動實踐。同時,峰會也為福州的數位化建設帶來了思想養分與前進動力。
兩年前,「e福州」App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首次登場。當時,這個App只有刷碼入場的功能。如今,「e福州」App已成為福州市統一移動網際網路入口,各類高頻的便民服務、公共服務、政務服務、社會服務都能通過「e福州」App完成;「一碼通行」版圖持續擴大,實現公交地鐵全覆蓋、教育繳費全覆蓋。信用良好的市民還擁有茉莉分,各類服務可以「先享後付」「優惠折扣」,實現「誠信有價」「信用當錢花」。日前,「e福州」App便民服務平臺上線,市民卡辦理、公積金提取等近100個便民服務事項都可在平臺上自助辦理。據介紹,目前,「e福州」App累計註冊用戶突破630萬,日活躍用戶超38萬,用戶使用服務3億次以上。
「如今,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已成為集中展示我國數位化建設成就的窗口,成為推動數位化中國之治的平臺。」福州市大數據委員會副主任張記歡表示,作為主辦城市,福州推動城市數位化治理不斷邁上新臺階。一是推動項目對接落地,兩屆數字峰會共對接數字經濟項目987項,總投資8169億元;二是推動峰會效應在民生領域長期釋放,持續深化在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信用城市、養老救助、醫療社保等領域的運用,搭建全覆蓋、高效能、協同聯動的電子政務體系,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我們要真正讓數字中國建設的成果在福州落地生根,增進民生福祉、創造美好生活,打造數字時代幸福之城。」張記歡說。
4.以思想與技術的突破,探索數位化視野下的治理創新
城市數位化治理需要新思想、新技術引領,中國之治的數位化之路,才能不斷走向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才能迎來廣闊的前景。
自主開放城市大腦投入運行之後,福州加快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數位化轉型的步伐明顯加快。城市智能運行服務平臺、新型城市治理平臺、數字智能產業共創平臺應運而生,成為「數字福州」建設的智能中樞和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在數字城市建設方面,福州還存在著一些短板。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勇於突破創新。」福州市委副秘書長、政策研究室主任廖海軍表示,當前,福州的信息資源聯通共享還有待加強,前沿技術推廣應用力度不夠,基礎支撐作用發揮還需提升。
廖海軍表示,提升城市數位化治理效率,福州要做好頂層設計,促進智慧城市的要素互聯、基礎完善、資源共享;要暢通各部門信息交換渠道,打破信息孤島,使政府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再無阻礙;要加大數據匯聚共享力度,探索建設市級大數據開放利用平臺,打造豐富的數據生產、數據消費、應用培育、產業升級的數據開發生態圈。
「隨著我國智慧城市發展進入快車道,產生了更多新的應用與服務模式。」張記歡表示,當前,福州要加快信息化技術基礎設施投入,將各類傳感器高效銜接並形成物聯網,把數字城市與現實生活有機聯繫起來。同時全力推進智慧旅遊、智慧健康、智慧養老等一批數字生活示範應用,努力將「數字城市」升級為「智慧城市」。
(本報記者 高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