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的背後是兩代人性教育的缺失,發生性侵案件後,眼光應該更多放在孩子身上,對性教育牴觸的根本原因是不了解性教育的完整體系」
近幾年來,性侵案件頻發。 幼兒園男教師猥褻事件、高管性侵未成養女事件等等不斷在微博引發輿論。
事實上,兒童被性侵的案例並不是近幾年才頻發,只是這兩年隨著媒體的發展大家能夠獲取到更多的信息,也有更多人願意站出來,說出來,這件事才能得到大家的關注。但即便如此,兒童被性侵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為什麼犯人那麼囂張?為什麼被害者閉口不談?
今天就想跟大家聊一聊性侵背後與性教育的關係。
父母不懂性,羞於性,孩子害怕性,渴望性。
我們一起來看看兩代缺少性教育的人遇到性侵時會有怎麼樣的反應呢?
孩子遭遇性侵:
1、壓根不知道這是性侵,反而感受到性快感,認為是一件好玩的事。
2、害怕、恐懼,受到猥褻不敢告訴父母。
3、覺得丟臉,羞恥,產生自卑甚至是輕生的嚴重負面情緒。
得知孩子遭遇性侵後的父母:
1、不可能,他們只是打打鬧鬧。
2、「你為什麼不說?」責怪孩子,甚至將羞恥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
3、讓孩子保守秘密,認為一件很丟人的事,認為需要私下解決。
4、完全不當成一回事,任由發展。
以上,是缺乏性教育的兩代人,面對性侵時候的一些常規性反應。而正是這些反應,不僅使得兒童的身心遭受巨大的傷害,且讓性侵者更加囂張,不畏懼自己的行為,做出進一步的迫害行為,也將魔掌伸向其他人。
有很多家長特別牴觸牴觸性教育,他們不了解為什麼孩子需要懂這些,不知道孩子該在什麼年齡知道這些,他們認為這些是自然而然就能懂的事。
而導致這些牴觸和疑問的本質來源於他們自己對於性教育認識的淺薄。「這些」不就是指床上的那些事嗎?了解更多的會說不就是告訴孩子怎麼出生的嗎?
其實,性教育不僅僅是性上的那些事,當然它也包含著性上面的那些事。但它對於兒童來說也是生命的教育、性別的教育,個人價值的教育。你從哪裡來?你最終去到哪裡?男性與女性有何不同?你對於自己性別的認知,甚至是死亡的意義,生命的意義,自身的價值。
性教育是多維度的科學,應該從小教起,且針對不同年齡段應該有不同的知識體系。
性侵的預防也是從性教育的豐富開始,只要當父母不害怕性,敢於跟孩子說起性,告訴TA身體的結構與器官,並不以此為羞辱和骯髒,孩子認識到性對於自身的重要性,以及性器官對於自身的價值,才能在遭遇性侵的時候,大膽的說出來,才能拒絕非自願性行為的發生。
在遭遇性侵時,能夠開口拒絕有很大概率上能夠阻止性侵的發生。
在發生性侵案件後,人們更多的是對於加害人的聲討,以及對於父母做一些評判。少有人在這時把目光放在孩子的身上。
但實際上,這個時候應該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孩子的身上。在遭遇性侵後,需要做哪些心理支持與幹預是十分重要的。在我接到的很多案例中,常有兒時遭遇性侵而導致成年後出現心因性性功能障礙的人。因為沒有及時的幹預和心理輔導,在成年後無法完成完整的性行為,甚至出現性別認知錯誤等多種情況。
在性格上,性侵帶來的也是終身的影響,自卑、自我厭惡等多種情緒沒有及時的處理,常容易出現傷害自我以及傷害他人的行為。
性侵與其他侵害不同,是對身心一體的傷害,是對人完整性的破壞,對於還沒成年的兒童是致命性的打擊。
對於性侵的防禦應該具有前置性,而不是發生後的補救。而這個前置性就是性教育,只有每一代人都接受良好的性教育,父母學習,孩子學習,才能夠真正的從根源上去杜絕和預防性侵事件的發生。
甚至於加害者,也多是由於性教育缺失導致的對性的壓抑,對性的渴望,對性的不正確認識才會引發的犯罪行為。
性侵事件的背後,是刻不容緩的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