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環的充電線使用的是最基本的觸點式設計:沒有磁吸也沒有充電線圈,但依託精巧的設計,充電時手環核心與充電線可以做到緊密嵌合:卡口部分上下都有的包邊處理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液體在充電過程中接觸到電流的潛在危險,畢竟小米手環2本身支持IP67防水,充電線部分自然也不能馬虎。
手環正面由上代的金屬材質改為了黑色的複合材料,這自然是為了照顧到其下0.42吋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屏,同時,手環核心部分的整體厚度也因此有所增加,達到了10.5mm。緊挨著屏幕的是一顆觸摸操作鍵,按鍵表面施以金屬螺紋裝飾,和手環整體造型一脈相承。
售後核心背面布置著光學心率計模塊,仔細觀察會發現心率計的形狀與之前一代光感版的並不相同。
初代的小米手環,核心是從腕帶的上方安裝的,因此在佩戴時,存在著因為擠壓而導致核心脫落、遺失的風險——雖然手環並不貴,但終究令人不快。在小米手環2上,筆者很高興廠家做出了針對性的改變:新的核心安裝方式是從腕帶「內側」嵌入,這樣一來,只要手環處於佩戴狀態,基本上沒可能脫落。
【佩戴:材質有改善,但也有缺憾】
對於運動類手環而言,佩戴方面最怕的一是過敏、二是不透氣、三是不夠舒適貼合。小米手環從一代起就使用了醫用級的外殼原料,充電觸點也包覆在軟質腕帶內部,理論上不存在過敏的問題,但透氣性和舒適性依然是值得考量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