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成都雙流區以項目為抓手,按照公園城市與「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理念,高品質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體系,再造大地景觀,通過綠道、軌道交通等多種形式將生態綠格區進行有機串聯,構建「15分鐘公共綠化圈」,創造「美麗宜居」生活空間。
空港花田為了呈現蜀風雅韻的航空大地景觀,雙流堅持「景區化、景觀化、可進入、可參與」,採取「自然生態本底+熊貓農業景觀+健康綠道風光」方式,打造空港花田,有效利用航空區域特色,通過 「整田、護林、理水、改院」,打造大地景觀,重塑川西田園風光。
數據顯示,雙流區高起點規劃3.7萬畝「大地景觀·空港花田」,目前已完成8000畝建設;打造1.5萬畝「空港中央公園」,目前已完成3400畝建設,正在進行東翼1100畝建設;另打造了黃龍溪現代農業創意博覽園等項目。
雙流區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空港中央公園、空港花田、空港綠道等生態景觀,並計劃有機植入三國文化、古鎮文化、航空文化等元素,規劃建設亭、臺、樓、閣、牌坊和公共藝術裝置等標誌符號,形成富有空港氣息的特色景觀。同時,突出飛機起降航線可視區域的綠化、美化景觀建設,強化重要山體、標誌性高層建築以及重要公共建築眺望可視範圍內建築屋頂的管控,呈現公園城市360度大美形象。雙流區見縫插綠,全面加強人居環境建設,推進雙流全域增綠,促進全區生態化、景觀化,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目前,雙流建成區園林綠地總面積為4031萬平方米,包括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及其他綠地,合理布局五級綠化體系,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充分體現「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園相融」的規劃理念,確保城市綠地連線成網成片;加強城市色彩營造,實施花園式特色街區、園林景觀大道、花樹增量提質、立體綠化等工程,形成各具色彩的景觀分區。
全域增綠
創造「美麗宜居」生活空間
此外,按照「綠道+」策略,雙流將在公園規劃中完善公建配套設施,系統植入古八景、諸葛文化、槐軒文化,彰顯「都廣之野」文化生態本底和空港雙流現代文化元素;並以綠道為依託,充分考慮步行、騎行的功能需求和視覺要求,構建全域貫通、覆蓋城區的綠色交通體系;在公園區域已設置文化市民中心、區圖書館、區檔案館、區體育中心、區人民醫院等,規劃設置了博物館、音樂廳、影劇院、青少年宮等,讓文、體、旅、商與公園城市建設有機融合。
下一步,雙流區將持續推進全域增綠,開展大規模綠化雙流行動,統籌布局實施森林公園、溼地公園、主題公園、城市小遊園、微綠地、微景觀和農村微田園等生態項目,加強林業保護開發,以綠道為脈串聯形成全域綠色網絡,運用智能綠化、虛擬綠化等新技術提高城市綠化水平,到2020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平方米,公園城市畫卷徐徐鋪開。(楊曉嬌 王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