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家與臺斷交,蔡英文這次為何連呼12次「中國」

2020-12-1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繼5月1日多明尼加與臺斷交之後,5月24日,非洲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也接棒斷交,一個月內兩次地震,蔡英文沉著臉召開記者會,賴清德則在旁笑意盈盈,象徵臺獨的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目前臺灣「邦交國」,非洲僅剩一個,歐洲一個,亞太地區六個,其餘十個都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

18國人口加起來不到6千萬人,沒有一個超過臺灣。

每一次有國家與臺斷交,大家都在猜下一個。瓜地馬、宏都拉斯、帛琉、巴拉圭、梵蒂岡這五個早有警訊可能會斷交的國家,人口加起來約3100萬,佔目前18國總人口一半以上。

坦白說,臺灣民眾早視斷交為家常便飯,不會有太大的情緒起伏,5月1日多明尼加斷交,新聞兩天就煙消雲散。

現在島內外大小事,媒體為了顯眼的新聞標題,肯定都會去問柯文哲意見,這次也不例外。柯文哲搔搔頭反問:「 布吉納法索在哪裡?對臺灣有什麼影響?」柯文哲的問號也都是民眾的問號。

布吉納法索在非洲,人口約2千萬,人民識字率約36%,與臺灣貿易量很少,每年雙邊貿易總額大約800-1200萬美元。與臺斷交的主要影響是: 蔡英文的面子,以及許多寫新聞稿與時評的人,一個月要寫兩次斷交稿。

不過這次,蔡英文的反應比以往都大,在短短五分鐘記者會上的演講,直接稱呼「中國」12次,展現攤牌架勢。

能怎麼攤牌?

蔡的演講稿在此不贅述,總之就是5大恨。她被觸及到底線了,不會再忍讓了,也絕不退縮……等等。內容重點不在她恨什麼,或想怎樣,大家聽到的重點應該都只有「中國中國中國中國……」連呼12次。

蔡英文演講中(圖截自現場視頻)

以蔡英文兩年來對大陸稱呼的相對克制比起來,這次可謂相當尖銳了。再對照「臺獨工作者」賴清德在記者會上的盈盈笑意,我們應可推測記者會後的兩種效應: 其一,悲憤「仇中」有利綠營選情;其二,蔡英文終於往深綠靠攏。

通常民進黨主席(在野時)或「總統」(執政時)口呼「中國」時,就是鳴槍選舉的信號,煽動「仇中」情緒,綁架、擠壓、抹紅對手國民黨以吸票圖利。不過這次各相關部門會似乎都已準備好因應措施的情況看來,蔡當局對這次斷交已有所準備,所以在政策面上各種「抗中」手段,也可能會一一出爐。

蔡英文從淺綠往深綠靠攏,在她一再強調「國家安全」,「不會坐視隱忍」下,可能推出的反擊措施應為進一步緊縮兩岸交流。

陸委會當晚宣布:未來將針對陸方各級政府官員及相關人士來臺嚴格審查,防範中共藉機在臺統戰分化、擾亂社會安定。

所謂「相關人士」是否包含智庫學者,甚至兩岸關係相關科系研究生,恐將視個案而定,但審核從嚴是肯定的。

再者,蔡英文是否會喊出「一邊一國」,「走回對抗的老路」,也不能排除可能性。若走到這一步,蔡式「維持現狀」也就宣告結束。但這不是蔡英文單方面可以說做就做的,還得看美國人的態度。

目前時空環境畢竟與陳水扁+小布希時代不同,日前美國眾議院已通過「國防授權法」,鼓勵臺美軍事高層互訪,蔡能走到哪一步,誰也說不準。但在掀開此底牌前,各種阻礙兩岸交流的小動作,都會先冒出來。

島外不是蔡英文說了算,島內選舉卻可以大做文章。

斷交與綠營選情

從歷次選舉來看,煽動「仇中」情緒是民進黨的票房保證,並在「人造獨」成長到投票年齡時開花結果。故而按照往例,斷交對民進黨是利多,無論在野或執政。然而,這個古老的戰術效應是遞減的。

只要看蔡英文歷次民調中,民眾對其兩岸政策的高度不滿即知,兩岸關係是選民很在意的政治考題,民進黨「仇中」招數使老了,買單的民眾也愈來愈少。所以斷交效應裡「一則以喜」的選情加分,雖然仍會有一定的吸票作用,但效果不見得就如綠營預期。

另一方面,斷交雖有利於綠營動員民粹,但若斷交到一定程度,民意隨時可能完全反轉成對執政黨的不滿,而非大陸。目前蔡執政兩年已斷四國,若接下來兩年再斷四國甚至斷到只剩個位數,那麼即便是對政治冷感的民眾也會質疑: 「奇怪,馬英九執政時也沒這樣……」屆時臺灣政治風向怎麼吹,就很難評估了。

連陳水扁執政八年,都才斷交九個,建交三個。蔡英文很可能四年就破扁紀錄。

以蔡英文這種分析師個性,最不能忍受「難以評估」的困境,因為中間與淺綠選民若因此鬆動,她就被迫要進入深綠同溫層取暖,而若年底選舉結果不佳,蔡會發現深綠同溫層裡已經沒有她的位置,那裡只容得下賴清德。這就是斷交效應裡「一則以憂」的進退失據。

賴清德在這種場合笑得這麼不遮掩,或許就是這個緣故。他完全不需要逼宮,蔡英文可能就會提前倒下。說不定,從現在開始,深綠勢力已可從蔡英文手裡取得更多兩岸政策的主導權。

也就是說,12個「中國」恐怕也是深綠在綠營裡的勝利號角。

藍營一樣如履薄冰

斷交效應對國民黨而言,也是難以評估禍福的。將希望完全放在年底選舉的藍營,當然評估過斷交效應,其因應措施是: 表達不意外,重申「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強調兩岸和平的重要。

多明尼加斷交時,國民黨中央用微弱的炮火,針對「臺獨工作者」賴清德,但點到為止。這種看起來不痛不癢的作法,是為了防止民進黨煽動民粹反擊國民黨是「中共同路人」。藍營一向在斷交議題上處於下風,在選舉期間更是戒慎恐懼。

布吉納法索斷交是同一個月內第二次,這次國民黨炮火對準蔡英文「意識形態嚇跑友邦」,一樣是點到為止。但是國民黨智庫對於大陸這波外交攻勢的「兇猛度」,已然表達意外。可見斷交速度超出國民黨預期,讓藍營也擔憂年底選情可能遭受衝擊。

兩岸關係冰凍,在年底選舉上對國民黨而言比較有利,但若冰凍狀態變成沸騰的意識形態戰爭,則對國民黨不利。因為與大陸保持一定的距離的原意,是希望選戰能聚焦於島內政黨競爭,輕鬆撿拾綠營執政不利的失分即可,但若民進黨大舉操作「反中」民粹,則國民黨勢必又要被綁架,與綠營一起「炮口對外」,那麼國民黨所剩不多的品牌價值,就又被削弱了一次。

蔡英文既然空前地連續高喊12個「中國」,召喚民粹信號明確,那麼國民黨很可能要面對的是,在地方大選上迴避不了敏感的兩岸議題,而工具箱裡的工具卻都已老舊不堪。

其實好用的工具一直都在,只是國民黨不敢碰,反而認為好工具只會傷到自己。其中一個好工具就是洪秀柱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姑且不論其主張是否有可行性,但最起碼在目前快速激化的兩岸情勢裡,是一個可能的解決之道。

英國《金融時報》專訪吳敦義,並於5月9日刊登《國民黨放棄親中立場》一文,引起兩岸關注。國民黨發出新聞稿駁斥了這個說法,並重申是「一中各表」不是「放棄親中」。5月22日,吳敦義又在某場合公開提到「憲法」增修條文裡的「最終目的是國家統一為原則」,又引發揣測,是否國民黨又回到統一的軌道?

吳敦義(資料圖/東方IC)

「放棄親中立場」與「最終目的是國家統一為原則」,相差何止十萬八千裡?國民黨到底想發出什麼樣的信號?

其實「一中各表」本不嚴重,問題在於這樣的表述沒有任何積極意義,過度強調反突顯出其不完整性。設使改成「一中各表是暫時,最終目的是國家統一為原則」,再搭配「促成兩岸和平協議」的訴求,雖不完美,但也不失為一個完整可行的論述,對國民黨一向主張的立場而言,也符合「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共同利益。

事實是,「一中各表」從未幫國民黨加分,「兩岸一家親」卻為柯文哲加了分,民眾到底要什麼?能聽懂什麼?其實已經很明顯。

今年選情非常複雜,選完一年後又要選舉,既然蔡英文不留餘地地改稱對岸為「中國」,就意味著選戰將無可避免地進入意識形態的對決,接下來這兩年國民黨也將被逼迫要一次一次向「臺灣主體」表忠。但國民黨怎麼表忠,選民也無感。難道要加碼錶忠,跟著民進黨喊「中國」嗎?

或許國民黨想先贏得年底選舉再視狀況調整兩岸論述,但如果在選戰中喊出兩岸和平協議的是柯文哲,而且還贏得連任,那國民黨將變成白色力量的尾巴黨。

年底選舉前恐怕還有斷交事件,民進黨一定會帶風向,選舉肯定會作弊,國民黨老實跟風就穩輸。

至於蔡女皇,我們等著你破斷交紀錄。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剛返臺即遇「斷交」,薩爾瓦多稱是「邁向正確方向」
    21日,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宣布與臺灣「斷交」,並與中國大陸籤署聯合公報,建立外交關係。至此,蔡英文上任兩年多已經丟了5個「邦交國」,目前只剩下17個。這次「斷交」的時間點尤其令臺當局尷尬。20日夜,蔡英文剛結束赴中南美洲的「同慶之旅」,過境美國返回臺灣,她「任務順利完成」的話音剛落,打臉聲就響了。
  • 蔡英文出訪尼加拉瓜行程出變故 臺當局憂心「中途斷交」
    蔡英文出訪尼加拉瓜行程出變故 臺當局憂心「中途斷交」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郭孝偉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俊峰】除了擔憂遼寧艦外,臺當局還害怕蔡英文出訪期間可能遭遇「中途斷交」。
  • 這個國家要「斷交」,還不忘狠戳蔡英文一刀
    據悉,該國正研究「趕在十一前」與臺灣「斷交」。索羅門群島為何「棄臺」?其總理索加瓦雷說得很直白,「當涉及到經濟與政治,臺灣對我們來說毫無用處。」在臺當局聽來,「無用論」或許十分刺耳,但這就是現實。換言之,援金還不如被撈走的金槍魚值錢,狠狠嘲諷了蔡英文」金元外交「的虛偽,可謂是狠戳了一刀。值得一提的是,索羅門群島是太平洋地區6個所謂臺灣「邦交國」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旦「斷交」,將成為蔡英文任上的第六個「斷交國」,同時可能在該地區引發連鎖效應。「斷交」危機頻頻,蔡英文卻還在裝淡定。
  • "斷交"前兆?臺"友邦"總統稱蔡英文來自中國臺灣
    (原標題:"斷交"前兆?臺"友邦"總統稱蔡英文來自中國臺灣)蔡英文與巴拉圭總統(圖: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8月16日電 蔡英文日前出訪「友邦」巴拉圭和貝里斯,過境美國洛杉磯時,綠媒曾多次宣稱「臺美外交突破」。
  • 臺巴"斷交",再證蔡英文命中與"馬"相剋?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中國和巴拿馬建交、臺灣和巴拿馬「斷交」的消息從13日上午就開始刷屏了。要問這事港臺腔怎麼看?其實也沒啥,因為早就有徵兆了。海外網(m.haiwainet.cn)港臺腔專欄作者王大可,今天撰文跟大家談談臺巴「斷交」背後的玄機。
  • 這次是布吉納法索!臺灣"斷交"潮背後隱藏著一個密碼
    前些日子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訪非時,原有意「造訪」布吉納法索。但對方當時卻罕見表示"總統有其他國際會議在身,不便見客"。5月21日在瑞士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過去會幫臺灣發言的布吉納法索,這次也只有提案,沒有上臺做出任何發言。隨後其負責人還提早離開日內瓦的會場。
  • 斷交當日,蔡英文竟在直播賣荔枝
    一騎紅塵省長笑,不知布國已斷交。長安街知事App最近發現,神遊天外的蔡英文又被嘲諷了。上周四,西非內陸國家布吉納法索宣布與臺灣斷交,而當天下午,不知所謂的蔡英文還在網上玩直播,支持農民賣荔枝。對此,臺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昨天表示,布吉納法索宣布斷交消息是在蔡英文直播支持農民「既定行程」後,而且政府部門也掌握了相關情況,駁斥「狀況外」一說。他還強調關心農民及維護國家主權都是總統的工作,別把兩件事牽扯在一起,做出「政治操弄」的行為。
  • 臺被"斷交"蔡英文責怪大陸 港媒:搞對抗吃虧的是你
    「斷交」,蔡英文急跳腳,親上火線叫囂「大陸打壓」,並聲稱「臺灣絕不會退縮,不會忍讓」。要知道,這已是蔡英文上任2年來,被「斷交」的第4個所謂「友邦」,目前臺灣「友邦」降至18個。對此,中評社發文警告蔡英文,不要一昧責怪大陸「打壓」,這無法阻止「斷交潮」的發生。若蔡英文為了報復大陸走回對抗的老路,兩岸關係持續緊繃,則臺灣「外交」處境只會越發困難,付出的代價將越來越大。
  • 一個中國撼不動!蔡英文絕望回應被「斷交」:無力回天
    蔡英文(視覺中國)海外網8月23日電蔡英文日前剛結束9天8夜的竄訪返臺,便傳出薩爾瓦多與臺當局「斷交」的消息。21日上午,面帶疲態的蔡英文聲稱,「就在剛才,我們終止了跟薩爾瓦多的『邦交』。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當日,蔡英文說,「在過去這段時間我們做了很多『努力』,希望能夠避免和薩爾瓦多『斷交』,但大陸並沒有任何退讓的意思。」不出意外的是,蔡英文再一次向國際社會「告洋狀」,妄稱「大陸破壞國際秩序,已經造成全球局勢高度不穩定」,並叫囂「這不再是兩岸之間的問題,已不容姑息。」
  • 民進黨還想給蔡英文「慶功」,但這時遇上了「斷交」……
    【環球網綜合報導】21日上午,臺灣「友邦」薩爾瓦多宣布與臺「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民進黨中央原本定於今日一早舉行的「蔡英文出訪成果與青年政策觀感」民調記者會,緊急被取消了……本來民進黨還想利用民調記者會藉機宣揚一下蔡省長此次「出訪」的政績,順便為其「慶功」,沒想到被這突如其來的「斷交」打亂了節奏。
  • 蔡英文回應「臺巴斷交」 妄稱「絕不向大陸妥協」
    摘要:巴拿馬13日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斷絕與臺灣當局一切官方外交關係。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3日下午發表記者會,對該事件進行回應。蔡英文13日下午回應「臺巴斷交」妄稱「主權不容交換」(圖源:臺灣「中央社」)海外網6月13日電 巴拿馬13日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斷絕與臺灣當局一切官方外交關係
  • 蔡英文剛回臺灣就被「斷交」!上任2年已「斷交」5次
    據臺媒報導,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第一句就是「很遺憾在蔡英文出訪回來第一天就要宣布這個消息」。而這已經是蔡英文上任2年以來「斷交」的第5個「友邦」。圖為薩爾瓦多地理位置。圖為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鞠躬道歉。(來源:臺媒)據臺媒報導,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21日召開記者會稱,「很遺憾」在蔡英文返臺次日宣布「不好消息」,今天上午經確認所有「外交」途徑無效後,宣布臺當局與薩爾瓦多「斷交」,停止雙邊合作計劃,撤離「使館」與技術團。
  • 被「斷交」前蔡英文歡喜直播吃荔枝,這就是臺當局的「一切盡在掌握...
    臺灣與布吉納法索「斷交」當天,蔡英文和陳菊卻還在歡喜叫賣荔枝,被批評狀況外。中國臺灣網5月28日訊 不得不說,蔡英文針對布吉納法索「斷交」一事的一系列操作真的是Low爆了。24日晚,布吉納法索突然宣布與臺「斷交」,給自認為與對方「『邦誼』穩固」臺當局來了個措手不及。
  • 臺薩「斷交」 臺網友:馬英九、蔡英文高下立判
    中國臺灣網8月21日訊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剛結束「同慶之旅」返回臺灣,臺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卻宣布,與中美洲「邦交國」薩爾瓦多「斷交」,臺灣「邦交國」只剩下17個,有批踢踢網友說,「馬英九八年任內僅斷1個國家,但仍被批親中
  • 臺當局踩線團尼加拉瓜碰壁 尼以「斷交」恭候蔡英文?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2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美國不允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過境該國。蔡英文將在明年1月初展開「英捷項目」,赴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及薩爾瓦多四「友邦」展開為期9天的訪問,並將出席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的就職典禮。但在聖多美普林西比主動提及承認一中原則與臺灣「斷交」後,現在又傳出臺尼間的「外交關係」也出現變量。
  • 索羅門群島與臺「斷交」 大勢所趨
    島內各界擔憂臺灣將出現「雪崩式斷交潮」。臺灣的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認為,下一個與臺灣「斷交」的國家很可能會在中南美洲地區,海地就是最有可能的一個。「當然,如果下一個是梵蒂岡,也沒什麼意外的。」
  • 「兩年被甩五次」是個啥感受?蔡英文用「斷交微笑」告訴你
    「兩年被甩五次」到底是個啥感受?寫在蔡英文臉上的是一種麻木,甚至是一種已經習以為常的「冷漠無感」。上臺兩年、出訪五次、「被斷交」五次,平均每花臺灣納稅人的錢高調出訪一回,就丟掉一個「友邦」。但誰料,如此嚴酷的「挫折鍛鍊」反而培養出蔡英文的「斷交免疫力」。
  • 巴拿馬事件或引爆臺「斷交」潮 國民黨:蔡英文要負最大責任
    巴拿馬事件或引爆臺「斷交」潮 國民黨:蔡英文要負最大責任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巴拿馬政府正式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並承諾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
  • 「臺巴斷交」綠營找人背鍋祭旗 羅智強呼籲蔡英文拿出領導人擔當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16日報導,巴拿馬與臺當局「斷交」,綠營將矛頭指向臺涉外部門負責人李大維,以及「前駐巴拿馬大使」、現任涉外部門「常務次長」劉德立,點名他們應為此次「斷交」負責。
  • 得知布吉納法索「斷交」後,臺「外長」向蔡英文口頭請辭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5月24日,非洲國家布吉納法索宣布同臺灣當局「斷交」,這已經是本月跟臺當局「斷交」的第二個非洲國家,讓臺灣當局的「友邦」數僅剩下18個。當天,臺灣地區外務部門舉行緊急發布會,臺「外交部長」吳釗燮承認,在得知布吉納法索的「斷交」消息後,他已口頭向蔡英文請辭。吳釗燮在發布會上吳釗燮在發布會稱,布吉納法索的斷交令他們感到「難過、憤怒、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