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現在社會上各種類型的學校層出不窮。
看到新聞上,各種貴族幼兒園、貴族小學等學校,可以說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孩子在這些學校上學,可以去國外旅遊,接受更好的教育,外教講課,人手電子設備教學,能保證上國外名校等。這就是那些貴族學校提供的服務。
服務很不錯,但是學費呢也是很貴。有些幼兒園的畢業典禮,為了培養孩子,將畢業典禮搞成了「上流社會」的宴會,在五星級酒店舉辦,父母也要穿著隆重的禮服登場。為了培養孩子的「上流社會」的宴會禮儀,幫助孩子提前熟悉上流社會的生活。
但是這種「上流社會」宴會性質的畢業典禮真的有必要嗎?
往往是禮儀和禮貌沒有培養出來,去參加宴會的孩子們卻養成了壞習慣。個個是光鮮亮麗,精心準備的服裝,不由自主地就會和同學攀比。即使自己沒意識,陪同的父母也會幫助打扮,生怕被人瞧不起,在宴會間落於下風。
這樣的舉動,會養成孩子的攀比習慣,讓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使得孩子的成長受影響。
1.產生嫉妒心理
攀比心理會引發嫉妒,嫉妒會使孩子去破壞別人的東西,對他人造成危害,將他人作為對手作為敵人。
比如在學校裡孩子和同學進行玩具的比較,有個同學拿出了一個比較貴的好的玩具,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孩子的玩具突然就沒人看了,這時候孩子可能想著是回家買個更好的,明天打壓一下你。
然後回家找父母要新玩具,父母不給買,這時候孩子心裡想的就是怎樣把同學的新玩具搞到手或者讓自己的把他比下去。
在學校裡,可能就找機會說新玩具不好,雖然有些地方很貴,但是意義不一樣;或者孩子通過損壞同學的東西,讓自己的玩具成為班裡能玩得最好的玩具。
這就是嫉妒心理作祟,由攀比心理引發的嫉妒心理。
2.親子關係隔閡
孩子形成這種攀比心理,容易引發親子間的矛盾。
有家長會問,怎麼會產生親子的矛盾呢?不應該啊,再者說什麼都幫助孩子買最好的,怎麼會出問題呢?持這種思想的父母,會付出代價的,父母多少也會有點攀比心理,從而影響孩子,讓孩子不經意間學得。這算是對於這種攀比教育的一種負反饋吧。
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孩子可能在這個環境中能得到最好的東西,父母也可以提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但是如果換個環境呢,孩子遇到一個攀比不過的孩子呢,作為父母的怎麼給孩子提供支持呢。
如果父母沒有能力提供,能夠超越眾人的物質生活,孩子就會將這些怨恨撒在父母身上,埋怨自己的父母沒本事,滿足不了自己的要求。從而親子產生隔閡。
3.孩子愛面子
攀比心理使得孩子從小就開始要面子,有了要面子的概念。而攀比變成孩子獲得面子,使得臉上有光的重要事項,從而只有攀比才會有自豪感,才會有滿足感。
從小愛面子,臉面這個東西對於成人來說都不是很正向的內容,對孩子成長來說更加不利,況且通過攀比建立的面子更加不牢靠。
4.花錢不理性
因為攀比的心理,孩子容易養成不理性花錢的性格。
買東西不從實用性和需求出發,而是從攀比出發,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卻沒有獲得實質性的內容,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攀比心。這樣的孩子容易受廣告的影響,花費不必要的錢,買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即使再有錢,也不能不理性花錢。
畢竟,攀比級別會隨著家庭財富而急劇增長。可能小財富的家庭,會攀比電子設備衣服等東西;而大量財富的家庭,就會攀比私人飛機度假別墅等東西;不管何時何地,喜歡炫耀的孩子,總有無數的東西可以攀比。
即使家裡有一座金山,孩子也可能和別人攀比誰花得更快。
所以,不良的攀比要不得,當年鬥富的石崇就因為攀比引來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