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小說發展迅速,而部分網絡小說被改編成為電視劇也獲得了較高的收視率,但為何如此多的網絡小說被改編成為電視劇呢?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
01文學語言與視聽語言的血緣基礎
文學改編影視劇的傳統由來已久,國內外由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的案例數不勝數。暢銷小說作為文學創作中最具群眾基礎,最具時代特徵的藝術樣式,長久以來都是影視劇創作的重要來源,網絡小說的影視劇改編也是文學改編與時代契合的產物。
網絡小說豐富的題材、奇異的情節為其影視改編提供了依據。小說作品中通過文學語言來塑造人物角色、結構故事、再現生活、表達主題意蘊;而影視劇作品則以視覺語言為基礎手段,通過畫面、聲音、色彩、光線等元素調動視覺與聽覺的基本生理感受來實現表情達意。
小說改編成電影的過程是藝術再創造的過程,是利用人類對於視聽信息獲取的共通性,根據獨特的電影法則和慣例、文化的表意元素,根據製片人和導演的理解和藝術判斷做出相應的視聽轉化的過程。
因此,有戲劇衝突的原始素材,文學性很強的作品往往受到影視劇改編者的青睞,倘若類似意識流小說那樣注重抽象的文學理念傳達的則較難以改編。網絡小說--般以鮮明、直白的故事情節來吸引讀者,其戲劇衝突貫穿始終,這就為影視劇改編的情節設置和敘事結構創設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02符合受眾的心理期待
從傳播學角度而言,受眾通過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性地接觸、理解和記憶,是對於自我審美的認知肯定。受眾通過對媒介的積極參與,制約著媒介傳播的過程,從而提升自我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網絡小說在網絡上火暴之後被改編為影視劇,不可忽略地受到網絡文學受眾的關注。網友的參與和需求直接決定著影視劇傳播效果的形成,是網絡小說影視劇改編成功與否的重要判定標準。
網絡小說本質.上更趨近於幻想文學。在網絡小說創作中,其世界構建往往是為主人公實現各種願望而存在,是人物特別是主人公實現夢想、獲得成功體驗的舞臺。網絡小說作品通過對主人公追求夢想、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形成「召喚結構」,這樣的設定更加符合人的快感經驗,讓廣大受眾得到體驗的真切感,兌現受眾在現實生活中的「白日夢」的心理期待,從而使受眾依照自已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實現的願望,來選擇需要閱讀的作品,宣洩自己的欲望,以使自身獲得虛幻的滿足,釋放內在的壓力。
也就是說,受眾所選的作品類型與其自身的願望有關。如在奇幻、玄幻、仙俠、修真等網絡小說主流形式中,主人公可以通過修煉獲得超能、長生、得道成仙等神奇體驗。另外,像穿越類的作品也能極大地滿足受眾的這種超現實感知心理,為實現其願望服務。
比如《宮鎖心玉》、《步步驚心》、《宮鎖珠簾》等作品就滿足了年輕女性對以自我為中心的完美理想愛情的幻想,為其構建了一個有邏輯支撐、有想像隱喻的空間情境,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文學形式充分滿足和調動了觀眾的參與感與積極性。
03影視劇的巨大經濟效益
網絡小說背後存在著穩定的受眾群體和巨大.的消費期待,經濟效益是引發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熱潮的最直接原因,如何將網絡的產能更好地發揮出來是影視從業者最為感興趣的,這也正是網絡小說影視改編如破竹之勢生發出來的直接誘導力。
網絡的興起,使得藝術樣式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影視生產和傳播的產業鏈在逐漸擴展的同時,影視副產品業也層出不窮。在大眾消費時代,經濟利益的刺激導致許多相關的衍生模塊迅速出現,由某一網絡小說能夠引爆從影視到遊戲各領域的共同發展,各模塊之間也更容易形成互聯,並將網絡受眾對文學的初級體驗進行深度挖掘,最終實現多維度、立體式的交互影響效果。
在文化創意產業鏈中心制下所產生的巨大商業價值,讓眾多影視公司格外重視以網絡小說為源頭的影視劇開發和製作。除了版權方面的優勢外,「小說之所以能夠如此順暢地與影視聯姻,並迅速出現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熱潮,這同時也得益於文學網站的產業化營銷」。
文學網站的運營是網絡大範圍覆蓋後,文學藝術領域做出的有效回應。文學網站的諸多業務,實現了網絡與文學融合的產業化最佳價值。當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熱潮出現之後,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網絡小說具體題材和樣式的擇取。文學門戶網站作為市場終端代表,必然會將商業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在市場角色選擇.上會主動作為中介,甄選一些具有市場潛力和強勁後續影響的小說作品,並積極促成其影視作品改編。在多方利益的合作與推動下,網絡小說類型逐漸成熟完善,改編熱潮也持續升溫。
總之,如此多的網絡小說被改編成為電視劇是因為文學語言與視聽語言的血緣基礎、符合受眾的心理期待、影視劇的巨大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