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我去了浙大一院發熱門診!這種情況一定要去醫院

2020-12-19 澎湃新聞

「宅」成了今年春節的關鍵詞。大年初一,杭州大街小巷都空蕩蕩,只有少量行人走在路上。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發熱門診,這兩天依然人來人往。

記者在發熱門診探訪發現,病人們防護意識比較好,全部都戴著口罩。在發熱門診門口,保安會先行諮詢病人是否有武漢接觸史,有接觸史和無接觸史的將被分流至不同診室。所有在診室裡接診的醫生都穿戴著口罩、護目鏡和防護服。就醫過程井然有序,多數病人神情放鬆。

「除夕,發熱門診共接診313人。大年初一也有250人左右。」浙大一院發熱門診的護理組長幹彩琴告訴記者,疫情出現後,大家普遍比平時更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所以發熱門診的人數比以往多了不少。

內科副主任醫師蔣華是今天發熱門診的白班醫生。「因為病人多,我們實行三班倒。除夕上的是前夜班,下午3點到晚上近11點。下班後趕緊回醫院安排的宿舍睡了一覺,再繼續上白班。」接受記者採訪時,已是下午1點多,蔣華才剛吃上早已冷卻的盒飯。他只能趁著吃飯稍作休息,因為門診裡還有20多個病人在等他。

蔣華告訴記者,從自己這幾天接診情況來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沒有明確武漢接觸史,也沒有明顯的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的症狀。「我非常理解大家現在的緊張情緒。但實際上,今年冬天氣溫相對偏高,最近陰雨天多,是流感的高發期。從我們接診情況來看,最終大多數也被確診為普通流感。」蔣華說,來醫院就診的也有一些確實是有湖北、武漢接觸史,個別已出現感染症狀。普通流感病人來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也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

因此,蔣華也為我們梳理了幾種情況,讀者可就自身情況進行對照,再決定是否去醫院就診。「如果近期去過武漢或跟明確感染的人有過接觸史,同時出現感冒症狀、發熱超過37.5度或有呼吸道咳嗽等症狀的市民,一定要及時到定點醫院進行檢查,不要自行居家隔離。」蔣華說,如果沒有明確湖北武漢接觸史,身體又出現上述狀況的,很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去普通醫院就診即可。最後一種情況是,接觸史不明確,身體症狀也不明顯,建議不要來醫院就診,居家隔離即可。

【記者親歷】

1月25日,年初一。鼠年春節第一天。雨下得很大。街道都被衝刷得乾乾淨淨。路上行人寥寥。

作為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治療定點醫院的浙大一院,沒了往常的熙熙攘攘,顯得肅穆而寧靜。

關鍵詞: 防護服 秩序井然

掛號

1月25日中午12時48分,戴著兩層口罩,記者來到位於浙大一院9號樓的發熱門診。

門口,保安把守著大門。

十幾個病人戴著口罩,忙著依次排隊掛號,預診。顯得井然有序。

但記者的頭上卻沁出了汗珠。

進門右手邊是自助掛號機。

進門左手邊是人工掛號收費窗口和藥房。

預診臺的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擴音器,冷靜而鎮定。

醫生、護士都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冷靜而鎮定,要不是防護服,並看不出這與平日的發熱門診有什麼不同,要說非有什麼不同,因為防護服包裹太嚴實,很多醫生護士都配了擴音器在嘴邊。

一進門,左手,是掛號窗口,邊上是「咳嗽的禮儀」宣教易拉寶和免洗洗手液機;右手,是自助掛號機。

記者在人工窗口掛完號,來到預診窗口。

此時,已經有三四位患者在等待預診。排了3分鐘隊後,輪到記者。

預診護士給記者測血壓,量體溫,36.9度。

預診臺右邊,是兩間診室。兩間診室裡,分別有一位穿著防護服的醫生正在給病人認真地看病,邊問,邊在敲打鍵盤寫電子病歷。

一位病人戴著嚴嚴實實的口罩在看病。

準備化驗

進了診室,記者有點緊張,坐下,醫生還是如同往常一樣鎮靜,問:「哪裡不舒服?」

「我24日開始頭痛,今天早上起來去單位值班,還是覺得頭痛。今天上午腋下溫度37度,目前體溫36.9度。」

「有與武漢人接觸過嗎?」

「我先生的表妹和表妹夫11天前從武漢回來,沒有直接接觸,但很難排除間接接觸。他們現在自我隔離中,目前沒有症狀。」

「那你跟我來吧。排除一下。」

記者跟著醫生來到外面,往南走了10米,來到隔壁(原腸道門診)的門口,玻璃門緊關著,兩位醫護人員在前臺工作。進門左邊一間是咳痰化驗採樣的房間。

右邊的兩個房間裡,醫生正在給病人看病,兩扇防盜鐵門緊鎖著。

「裡面醫生在嗎?」

「在看武漢的病人。」

「我來給她開吧。」

醫護人員拿出測痰杯,囑咐記者:「一定要深咳,唾液不行,唾液驗不出來。」

記者上呼吸道症狀並不嚴重,使勁咳了幾下,咳了些喉部深度一點的痰液出來。

「等3到4小時吧。」

「好。」

關鍵詞:著急 擔心 等待

來自杭州的一家三口排在記者前面掛號,掛號時,媽媽徐女士提醒邊上的人們:「請大家保持一米距離,不要靠太近,免得交叉感染!」

這時,徐媽媽顯得有點著急,一直在發熱門診外的空地上打著電話:「我兒子有點乾咳,發熱38度多,我老公這兩天也有點發熱。」

經過醫生檢查,這位17歲的小夥子也和記者一樣進行了咽拭子新型冠狀病毒RNA測定。

在等待3個多小時內,記者的電話和微信爆了。

來自領導、同事的電話一個接一個,紛紛打來關心記者的狀況。記者還錯過了不少關心的電話。

為了不讓領導和同事擔心,記者只能在電話裡假裝鎮定:「不用擔心,我會沒事的,不用擔心。謝謝,謝謝!」

終於,17時37分,結果出來了!陰性!

眾人大大地籲了口氣。還好是虛驚一場。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大年初一,我去了浙大一院發熱門診!這種情況一定要去醫院》

相關焦點

  • 浙大一院今起門診實行全預約制 取消現場掛號
    浙大一院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門診實行全預約制的通知  親愛的各位病友和家屬: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我院啟動疫情期間門診流量控制的應急預案,限制日常門診流量,防範發生院內交叉感染,確保疫情期間醫療服務平穩有序開展。
  • 哈醫大一院發熱門診啟動分時段預約掛號等新舉措
    人民網哈爾濱2月25日電 為提高發熱門診接診效率,做好醫院感控工作,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熱門診發布了七項新措施。1、針對發熱患者近期增多的情況,哈醫大一院現已擴建候診區域,重新劃分掛號、就診區域的標識,增設排椅,擴大候診椅間距。2、發熱門診啟動分時段預約掛號,安裝自動叫號系統,增加出診醫生和護理分導診人員。
  • 中山一院開通網際網路免費發熱門診,24小時諮詢
    中山一院開通網際網路免費發熱門診,24小時諮詢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01-26 病毒無情,醫者有情!文/圖 金羊網記者 譚錚、通訊員彭福祥中山一院1月26日表示,開通網際網路免費發熱門診。
  • 發熱了這樣去醫院就診最安全,記者實地探訪發熱門診
    她解釋,有的市民出現發熱症狀,會認為自己只是普通發燒,拒絕去醫院;有的市民會覺得自己既沒有外出旅行史,家人、鄰居也都很健康,自行服藥即可。但一些疾病早期以感冒發熱症狀為主,後期會發展變化,出現發熱後不及時醫治便會延誤病情,建議市民不要自己硬扛。
  • 哈醫大一院宣布發熱門診今起停診一周,此前發生院內聚集感染
    因發生院內聚集感染而受到外界關注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哈醫大一院」)現已宣布發熱門診停診一周。4月28日,哈醫大一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我院發熱門診暫時停診的溫馨告知》稱:「為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疾控中心要求,從4月28日起,我院發熱門診暫時停診一周,重新開診時間另行通知。由此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 進發熱門診三步走(圖)|發熱門診 病人 流感_網易新聞
    醫院特寫    因為甲型流感,身邊有人發熱、咳嗽,你一定會想到儘量躲開。可是,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每天都要接觸發熱的人,卻是躲不開的,他們就是醫院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
  • 浙大一院患者目前情況穩定!李蘭娟:喝酒不能滅病毒...
    專家提醒,目前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居家和公共場所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公眾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前往人流密集場所注意佩戴口罩。如有發熱、呼吸道感染症狀,特別是持續發熱不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 哈醫大一院38歲護士確診 發熱門診暫時關閉一周
    發生院內感染的哈醫大一院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文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內發生的聚集性感染,規模仍在不斷擴大。據黑龍江省衛健委發布的消息,4月27日新增的3例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都涉及哈醫大一院。28日下午,哈爾濱市衛健委發布了這4人的行動軌跡。
  • 上海急診發熱門診爆滿!眼下發燒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
    上海急診發熱門診爆滿!眼下發燒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原來,當疫情發生後,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立即成立了專家組,急診科主任張勁農教授被任命為專家組副組長。近期,發熱人群迅速增加,張勁農堅守發熱門診長達半個月。極度疲勞加上高頻次的密切接觸,即便採取了嚴密的防範措施,他的身體還是亮起了紅燈。他出現了發燒畏寒、咽痛等症狀,經檢查被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拿到結果後,張勁農回家自我隔離,口服藥物一周後,目前已逐漸恢復。
  • 感冒發燒去門診掛個水?以後不行了·杭州日報
    《通知》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可根據本機構具體情況將『非限制使用級』品種上調為『限制使用級』, 或將『限制使用級』品種上調為『特殊使用級』管理。」 「非限制級的門診還能用,但是也倡導逐步取消。限制級的,門診是不能開的。」浙大一院藥劑科盧曉陽主任說。
  • 杭城各大醫院兒科已「爆棚」!醫生:這些症狀不一定要去醫院
    最近一周,浙大兒院兩院區門診量工作日日均門診量10018人次,雙周日日均門診量7464人次,本周一兩院區門診量10844人次,其中夜門診達1600人次。    就在本月3號,市一醫院全天兒科門診量達到了1650人次,這也是2016年該院兒科門診就診人次最高的一天,近期門診量每天都在1450-1600之間徘徊。
  • 發燒了好幾天,我去了趟發熱門診
    最後她帶著筆者徑直走到了位於一號樓對面的發熱門診。事實上,以前筆者也曾在這裡的發熱門診看過病,但由護士帶著過去的還是頭一次。來到發熱門診,掛了號之後,筆者又被叫去登記了一遍。媽媽:「我女兒發燒。這次病毒小孩不太容易感染的哦?」護士:「沒去過武漢也沒接觸過那裡的人?幾度?」媽媽:「沒有,就去過遊樂園,39度2。我們坐過地鐵不要緊的吧?」護士:「坐地鐵問題不大,我給兒科打個電話,然後你們去兒科看。」中年母親帶著發燒的年輕兒子。
  • 浙大一院總部正式啟用時間定了!今起1.65萬個名醫專家號,免費掛!
    浙大一院總部一期將於11月1日正式啟用,城西科創大走廊,智慧醫療,未來醫院……此外,11月1日至6日,浙大一院374位名醫專家將開展為期6天的義診活動,送出16500個以上的義診號源。浙大一院總部一期在哪裡?16500餘個義診號怎麼搶?跟著小編往下看。浙大一院總部一期在哪裡?
  • 海康威視智慧護理屏方案,助力浙大一院建設全球智能醫院標杆
    據悉浙大一院總部一期建設用地202畝,總建築面積30.65萬平方,開放床位1500張,設計門診量8000人次/日,大大方便了未來科技城周邊大量高層次人才的看病就醫。令人驚嘆的浙一速度當天上午,浙大一院首位完成取號、就診、配藥的患者,從家到醫院只用了10分鐘。而從取號到配藥,也只用了10分鐘。
  • 傳聞中「去三院採訪後發燒」的晶報記者,昨天去了發熱門診……
    這時,我得知深圳晚報醫療線的記者也發燒、拉肚子,在微信中詢問了她情況,與我基本類似。當時她已經去了發熱門診,病毒的核酸檢測結果當晚會出來。晚上寫完當天的稿子,我接到了她的信息:「我沒有收到電話,應該沒事。」我們都鬆了一口氣。
  • 獨家專訪武漢協和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發熱門診就像戰地醫院
    袁莉:2019年12月31日,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接到上級通知,要求醫院發熱門診24小時運轉接診病人。 我的職業和崗位需要我隨時處於待命狀態。接到指令後,醫院高度重視,多次開會布置相應工作。
  • 探訪醫院發熱門診:不漏掉一個發熱病人
    通訊員 周 孟攝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省衛生健康委設置了157家縣級發熱病人篩查定點醫院,並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加強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管理,對發現的疑似病例嚴格按照規定流程診斷治療。醫療機構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如何?1月27日,記者來到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的發熱門診採訪。  設立預檢分診處,24小時把好分診關  「您好,來測一下體溫。」
  • 發燒了好幾天,今天我去了趟發熱門診
    在家「硬扛」了兩天,仍舊體溫不降,今天上午,筆者還是去了離家最近的徐匯區中心醫院就診。一來明天就是除夕了,儘快查明病因,好讓身邊人和自己都放心;二來作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普通市民,在特殊時期,不能諱疾忌醫,這樣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1到了徐中心,告知預檢臺的護士自己發燒了,就被叫去了對面的分診臺。
  • 婦產醫院朝陽醫院發熱門診正式投用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和今冬明春可能出現的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疾病,提升醫院對發熱患者的服務水平和救治能力,市醫院管理中心積極推進14家市屬醫院的17個院區發熱門診「一院一策」的提升改造項目。
  • 【六周年】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新建發熱門診投入使用
    2020年11月20日,北京市屬醫院發熱門診提升改造項目、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以下簡稱「清華長庚」)新建發熱門診正式投入使用。,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積極推進14家市屬醫院的17個院區發熱門診「一院一策」的提升改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