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眾測
作者:泥你矛
越生活越發覺工具的重要性,越幹活越愛使用鉗子。強壯、紮實、不張揚、隨身攜帶、多用途合一、多場景可信賴的助手,這就是多功能工具鉗帶來的工作信心,如果再配合單手快開,那麼就如虎添翼、無往而不利了。
在多功能工具的世界裡,SOG絕對能帶給人驚喜,從齒輪嚙合鉗助力夾緊,到筆形鉗鋒芒不露,再到今天要說的迅猛龍快開鉗,無不讓人眼前一亮,唯有收之用之而後快。
其他鉗子的表現可以參考我以前的文章。今天,就來聊一聊SOG這隻快開、非對稱結構的迅猛龍多功能鉗,型號為SWP1001-CP,文中簡稱「迅猛龍」。
設計巧妙,流暢的快開感受
文章開頭的動態圖可能速度太快,還沒看明白,鉗子已經打開了。咱們來放慢15倍速度,感受一下迅猛龍一按即開鉗的流暢,隨著鉗頭的彈出,帶動副把手自動伸開到位,形成手掌方便的握持,靜待你的使用。
快開助力彈簧鋼絲直徑約為1.1mm,一端卡在鉗頭根部的開槽之內,另一端卡在主手柄根部,鉗頭收起形成鋼絲的蓄力,按壓解鎖扭釋放彈力,彈出鉗頭並聯動副手柄展開。
解鎖扭位於主手柄的主軸螺絲外側,為一根前後貫穿主手柄的鋼棍,直徑為5.5mm,長度為19mm,正常鎖定位置高出手柄3.5mm,解鎖後高出手柄1.8mm,也就是說解鎖行程大約為1.7mm,怪不得手指稍一用力即解鎖。
其實迅猛龍的解鎖結構也很簡單,就是在解鎖扭手柄內的部分刻出一個通過槽,鉗頭底部有鎖定滑軌。閉合狀態,解鎖扭未刻槽的部分頂住鉗頭滑軌根部;按動解鎖扭,解鎖扭帶著刻槽下移,鉗頭滑軌落入凹槽之內,失去止擋,在彈簧作用下,即自動打開。
需要閉合鉗頭時,單手同樣可以完成。只要按下解鎖扭,使導軌另一端與解鎖柱頂住的部位鬆開,並且用手指頂動鉗頭,克服彈簧彈力,鉗頭進入鉗柄後,解鎖扭會在彈簧作用下自動落鎖,設計簡單而又巧妙,非常實用。
迅猛龍解鎖前,副手柄也能打開約50°,整個解鎖過程,可以保持副手柄位置不變,這是解鎖設計的第二個巧妙之處。
這個巧點就是,即便不打開鉗頭,僅抬起副手柄,就能打開主手柄之內的工具,最長的雙面銼也能輕鬆展開,與副手柄的最小間隙仍有5mm左右,完全不影響使用。
而且由於是尖嘴鉗頭設計,收入手柄中,僅位於中間的十字螺刀會被遮擋,其餘五個副工具都能實現不開鉗打開使用。即便打開也就是按一下解鎖扭的事,一點都不會麻煩。
精工細做,外觀名副其實
SOG索格的家族式外包裝,正面是產品基本信息,鏤空塑料直觀展示產品,個人感覺有些浪費包裝材料了;背面是各種功能的介紹,以及廠家信息,迅猛龍是臺灣生產的。
從外觀上來看,迅猛龍確實很像迅猛龍,長而尖的鉗頭在彈簧作用下始終保持張開,就像龍嘴一樣;鉗齒細密,就像龍牙;中軸螺絲類似龍眼;鉗軸上的彈簧開槽就像龍的斑紋;合起的手柄就像龍脖。迅猛龍這個名字起的到位,我給滿分了。
迅猛龍是實打實的鋼材打造,淨重正好180克,可以說是很輕的組合工具了,420不鏽鋼是主流工具鋼,具備較高的硬度、強度,較強的耐腐蝕能力,不易生鏽,良好的熱處理使其具備HRC50以上的硬度。
SOG迅猛龍閉合時,長度只有110.8mm,解鎖扭頂面—背夾頂面的最大厚度為26mm,中軸部分寬度30mm,尾部寬度20mm,呈直線過渡收窄狀態。
迅猛龍用料紮實,手柄為黑銀強撞色,再加上大的助力齒輪圓盤,機械感十足,男生肯定都會喜歡這種外觀。而且摺疊後,完全可以置於掌心,是非常適合EDC的工具。
SOG迅猛龍展開後全長即主手柄尾部—同側鉗頭頂部為15.4mm,手柄厚度16mm。兩手柄張開後底部最大間距83mm,大約有5°左右的曠量,鉗頭頂部張開距離為22.5mm,也就是最大夾持厚度為22.5mm。
黑色手柄為塗層設計,銀色手柄為不鏽鋼原始材質,邊邊角角都做了鈍化處理,握感舒適。副手柄邊緣是凹槽刻度,具有一定的防滑能力,鉗子使用起來更加穩定。
精密咬合,偏軸設計的好用鉗頭
除了助力快開,迅猛龍的第二大特色就是偏軸的「歪嘴」設計,鉗柄張角的角平分線和鉗口張角的平分線約成130°開口,而非其他鉗子的成一條直線狀態,這也是迅猛龍在鉗群中能夠被一眼認出。
其實迅猛龍的主鉗柄和對應鉗頭處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能夠形成比較準確的指向,而且鉗頭根部頂住手柄根部,發力時更加穩定。
迅猛龍是常開鉗口,只需手指發力收緊,鬆手鉗頭自動打開回原位,而且主手柄和其前端的鉗頭不需要移動,這種設計在使用中非常舒服、省力。
鉗口分為尖嘴鉗、螺絲鉗、剪線鉗三個部分。尖嘴鉗在最前方,力臂更長,夾持更緊;螺絲鉗明顯偏長,可以適合更大直徑的螺帽;硬線鉗在最後,在複合槓桿結構作用下,較小的力就能產生很大力矩,便於剪斷鐵絲。
迅猛龍的鉗頭使用了八層高壓鋼,硬度超過HRC50,鉗齒細密均勻,不易磨損,耐久性更好;鉗齒加工精細,沒有毛刺。尖端寬度2mm,可以在細小的縫隙中工作。
迅猛龍的尖嘴鉗部分為齒對齒完全閉合,做工精緻、咬合緊密,可以夾緊頭髮絲,適合做一些更加精細的工作。
而且迅猛龍向下偏的鉗口,使手腕不必過於下壓,個人感覺更符合人體工程學,可以很方便地做一些精細的動作。
鉗口中部的標準螺絲鉗也是採用高壓八層鋼鍛造,硬度大、不易磨損、夾持力度大,可以擰動直徑在4mm~19mm的各種螺絲。
迅猛龍兩片鉗頭切面貼合、咬合緊密、嚴絲合縫,當然了,主軸螺絲也可以自己調節鬆緊。硬線鉗長度8mm,根部為直徑約0.5mm的半圓硬線切斷部位,此處強度更大、更容易發力,可以剪斷較硬的金屬。
找根粗鐵絲試一試,就能感受到SOG複合齒輪槓桿結構的省力特點,手指不用太用力,2mm粗的鐵絲即能被啃出凹槽,僅剩0.5mm連接,再用鉗頭夾住左右晃一下,就能輕鬆折斷。
放大看,鐵絲切口平整,掰斷的連接部位也沒有毛刺,用鋼銼銼一下就不易劃傷自己了。硬線鉗口部分毫髮無損,而且鉗口的橫截面角度約為70°,相當強壯,使用中基本不會崩口損傷。
隨意組合,靈活的附屬工具
外觀非對稱,迅猛龍的6個可摺疊附屬工具也僅由主手柄內部收納,固定螺絲處還有一個手繩掛環。副手柄外側有一面公制、一面英制的刻度尺,長度為8.3釐米、3.3英寸,在戶外可做簡單的測量和畫直線工作。
用兩個內六角螺絲刀就能把附屬工具的固定對鎖螺絲拆下,每個工具都能方便取下,這些都是標準配件,可以購買各種不同的,隨意更換組合。要注意的是裝配時,別遮擋鉗頭在手柄內的開合即可。
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調整對鎖螺絲的鬆緊程度,而改變副工具開合的緊澀程度,更換新部件,也不用太在意公差配合。迅猛龍的DIY玩法設計也值得稱道。
迅猛龍的副工具通過彈片和工具根部的掛鈎固定,一一對應,卡緊的牢固度很好,不會在使用中脫開,避免大力使用時誤傷自己。
這些被稱為「鋼琴鎖定」的彈片彈性較大、力度較大,平時有手柄背骨伸出的擋片卡住,副工具展開到位自動落鎖,需要解鎖只需下壓另一端即可,就像蹺蹺板一樣。
第一個副工具是半齒刃主刀,可以輕鬆割斷傘繩,前部的刀片適合切削,這些功能在戶外使用時都非常方便。
第二個副工具是開瓶器,頭部為大一字螺絲刀,這也是飲中人最常用的工具。迅猛龍不用開鉗就能取出副工具,閉合的兩個鉗柄,恰好形成副工具的把手,握持發力不硌手,這個設計也特別人性化。
想喝就開,對於這種瓶蓋確實還是專用的工具最方便,這下在戶外也能很方便地暢飲了。
第三個副工具是十字螺刀,直徑5mm,與其他工具的金屬原色不同,十字螺刀做了灰色的表面塗層,可以更加耐磨。
這個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頻率非常高。要注意的是,打開十字螺刀必須先彈出鉗頭。
第四個副工具是開罐器,頂部兼做小一字螺絲刀。其實現在的罐頭都有拉環,迅猛龍支持DIY的設計,可以很方便地將這個換成剪刀等更常用的工具。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馬口鐵罐頭,由於開罐器位於鉗柄中部,偏斜角度比較大,對於平直的罐頭邊無法開動,在拐彎的弧度處,倒是非常好用,壓一下就是一個開口,看來下次得找個圓罐頭吃了,哈哈哈。
第五個副工具是鑽孔錐,椎體厚度較大,橫截面角度約為70°,也是相當強壯。
對於木頭、塑料、尼龍等材質,鑽孔錐可以很輕鬆鑽出孔,下一步要鑽木取火?要栓繩?要固定?鑽孔錐幫你實現。
第六個副工具是三面銼,兩個平面+一條楞,平時打磨、修整、開槽使用非常方便。
單面銼對付木頭綽綽有餘,下肉較快,邊緣打磨起來效率較高。
雙面鋼銼對付焊接的邊邊角角,以及除鏽、去毛刺,隨手拈來,自身基本沒有磨損。
便捷出行,居家戶外我有迅猛龍
迅猛龍在中軸的主手柄一側固定有一個鋼製背夾,夾臂寬度10.5mm,夾持力度較大,彈性很好,最大夾持厚度約為5mm。
平時可以很方便把迅猛龍夾在背包、口袋、腰帶等任何方便掛在的部位,攜帶起來很方便。
背夾夾持開口的引導角約為30°,隨手可以很方便地把迅猛龍掛在身上,隨用隨取、用完即掛,同樣也是單手即可完成。
作為一名戶外活動愛好者和一個工具控,每次穿越山林筒、筆、鉗是必備之物,今天開始,迅猛龍在我的背包裡有了一席之地。
助力快開、單手快收、複合齒輪、偏軸鉗頭、靈活組合、精簡輕便、酷炫外形、用途廣泛,這就是SOG迅猛龍,這就是我的迅猛龍,這也會是你的迅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