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洲村位於中越邊境線上東興市東興鎮,以丘陵山區地勢為主,生態、土壤、氣候、光照等自然條件都較好,是一個生態優美的村莊。
河洲村傳統經濟作物有紅薯、玉桂、八角等,近年來開始種植花卉。因為自然、地理位置優越,每年的花季,有眾多國內外客商和遊客慕名前來,人流不息。因此,河洲村逐漸有了「國門花卉村」的稱號。
河洲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唐上東和村兩委,因勢利導,對蘭花產業力推「政府+企業+研發機構+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如今河洲村蘭花基地佔地507畝,每年可以銷售30萬株蝴蝶蘭成品苗、近10萬株成品花,利潤有500多萬。
產業發展方面,河洲村在果蔬種植產業也進行了嘗試,並由河洲村黨支部書記作為帶頭人先行摸索,提出以「林下經濟、庭園經濟」為模式,引進有實力的企業進村發展,努力實現企業、基地、村民、集體經濟多贏,力爭將河洲村打造成「東興市後花園」。
距離東興市區僅4公裡的長湖村,交通便利。在順利完成脫貧摘帽後,工作重心逐步轉移到鞏固脫貧成效。當地推行「村企共建」模式,組建了村民合作社,並與現代化企業合作,共同打造集休閒農業、旅遊觀光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經過多方努力,如今長湖村「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銜接、家庭農場參與、社會化服務跟進」的現代鄉村旅遊產業體系已經基本建成。長湖村先後榮獲了廣西鄉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防城港市「十佳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等榮譽稱號,集體經濟也得到大幅提升。
為讓村民多渠道增收,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黃粹波和村兩委與村民商議,準備引種黃金百香果。並最終決定先由村委自主經營,拿出第一書記項目幫扶經費,出資8.5萬元種植10畝黃金百香果。如今,黃金百香果產業有後來者居上的勢頭,產業帶頭人還利用電商進行銷售,市場看好。
「國門花卉村」的蘭花怎樣與眾不同?長湖村的現代鄉村旅遊產業產生了怎樣的效益?2月28日21:20,廣西衛視《第一書記》,走進廣西東興市,聽聽他們如何鞏固脫貧成果、謀劃鄉村振興。
本期扶貧信息
廣西東興市東興鎮河洲村
駐村第一書記:唐上東
後盾單位:廣西東興市發展和改革局
脫貧產業:玉桂、紅姑娘紅薯、葛根、黃金百香果
廣西東興市東興鎮長湖村
黨組織第一書記:黃粹波
後盾單位:廣西東興市應急管理局
脫貧產業:香料、百香果、鄉村旅遊、休閒農業
中國首檔美麗鄉村公益節目
廣西衛視《第一書記》
每周五21:20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