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句話:「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
金錢作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人們一生追求財富,但一味地享受財富卻並不是真正的幸福,一如洛克菲勒家族的做法。
若是提及美國史上的百年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必然是名列其中,且不可避免的。作為一個延續6代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書寫了一個財富和家族的傳奇。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應當是不斷累加的,但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的長女佩姬·杜拉尼卻說出了:「財富繼承了幾代人,家族的錢所剩不多了。」究竟是什麼讓佩姬·杜拉尼說出這樣的話呢?
一、「石油大王」的家族
每一個影響力非凡的家族,其建立過程亦是傳奇的,了解了洛克菲勒家族的歷史,更能夠明白這一點。
作為美國史上最富裕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始於19世紀中後期。1863年時,約翰 戴維森 洛克菲勒在克利夫蘭開辦了一家煉油廠,用石油獲得了他人生中第一桶金。
1870年時,約翰 戴維森 洛克菲勒組建了「標準石油公司」,以狠絕的眼光和手段迅速佔據了美國石油的供給鏈,直至壟斷美國的石油工業。
彼時,美國的工業革命正處於如火如荼之時,石油的需求量巨大,因而石油工業帶來的巨額利潤讓洛克菲勒家族迅速地躋身於美國的富人階層,約翰 戴維森 洛克菲勒還被譽為「石油大王」。
1960年,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已經高達826億美元;1974年時,其資產總額增長到3305億美元。
屆時,在美國本土最大的16家石油公司中,一半的是屬於洛克菲勒家族的,洛克菲勒家族儼然創建了一個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帝國——壟斷美國95%煉油能力、90%輸油能力以及25%原油產量……
石油是洛克菲勒家族的起點和輝煌,但石油產業的「沒落」也並沒有讓這個家族落寞。
1911年時,美國聯邦法院根據《謝爾曼反託拉斯法》的規定,將洛克菲勒家族的標準石油公司進行拆分。坐了40多年石油霸主的地位一朝被摧毀了。
儘管如此,洛克菲勒家族並沒有為失去這個霸主地位而沉寂,反而是用最快的速度對龐大的家族財富進行了一個調整。從工業撤離部分資金,進入金融資本市場,從而擴張家族的產業領域,使得產業多元化。
至此,洛克菲勒家族完成了「華麗的轉身」,將家族融入了美國經濟的方方面面,而不再僅限於石油產業。
縱觀眾多豪門家族的歷史,「富不過三代」儼然是一句難以避免的預言。而這個富極一時的洛克菲勒家族卻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沒落,第六代也即將登場。那麼第四代繼承人,大衛 洛克菲勒的長女佩姬·杜拉尼又為何會說「家族財富所剩無幾」的話來呢?
二、家族財富真的所剩無幾?
先來說一說洛克菲勒家族的教育理念,這也是洛克菲勒家族能夠延續六代的重要原因。
在洛克菲勒家族的代代相傳中,孩子的教育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那便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勞動來賺取酬勞。諸如,孩子們可以通過修理家中的草坪、砍木頭等方式來掙錢。
此外,儘管家族財富滔天,但洛克菲勒的孩子們卻並沒有擁有奢侈的習慣,分享和節儉是這個家族的傳承美德。
一個財富滔天又沒有不良惡習的家族,為何會讓佩姬·杜拉尼說出「財富所剩無幾的」話來呢?在此之前,必須要先了解一下佩姬·杜拉尼這個人。
她是大衛 洛克菲勒的女兒,家族的第四代繼承者。
佩姬·杜拉尼出生於洛克菲勒這個百年家族,意味著她從小是在資本的世界中長大的,享受著資本的「特權」。可這份特權並沒有給佩姬·杜拉尼帶來滿足,母親從小對她的平等教育理念讓她心中對資本主義充滿了抗拒。
可龐大的家族卻幫助資本主義創造了許多的財富,讓她內心充滿了掙扎和痛苦。
在佩姬·杜拉尼21歲的時候,她決定放棄讓她感到不適的家族姓氏——洛克菲勒。而她的目的很簡單,只是想憑藉自己的能力去獲得學習和工作的機會,而不是家族的庇護。於是,這一年的佩姬改改母姓——杜拉尼,有了佩姬·杜拉尼這個名字。
離開了家族的十年中,佩姬獲得了教育學的博士學位,並在波士頓從事教育工作,長達六年時間。
在此前的一次國際會議中,佩姬·杜拉尼向世界人民表示:「我們家族傳承了一代又一代,現在已經到了第四代。而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現實是——我們的財富已經繼承了幾代人,錢也剩的不多了。」
但事實真是如佩姬·杜拉尼所說的這樣嗎?
事實上,洛克菲勒家族名下擁有摩根大通——年營業額超過1500億美元的銀行;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曾是世界第一的石油公司;大都會人壽保險、西屋電氣公司……
有人認為,洛克菲勒家族遍布世界各地,所擁有的總資產達到30萬億元以上。這個驚人數字無疑說明了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依舊龐大。佩姬·杜拉尼的這句話應該指的是,洛克菲勒家族百年來在慈善事業上的巨大支出。
洛克菲勒家族從來不是一個死守財富的家族,他們更樂於用財富去幫助人們,在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中,慈善儼然成為了這個家族的代名詞。
三、有著更重要的事業,甘願放棄財富
從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一代掌門人約翰 戴維森 洛克菲勒起,他便認為富人只是財富的託管者,而獲得巨大財富的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責任,只有通過公益事業去造福社會,這份財富才有自己的價值,家族的財富才能夠延續。
這在中國社會中,與「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道理可謂是相同。
於是,慈善事業在洛克菲勒家族的更迭中,從未停止,且規模不斷增長。2015年時,洛克菲勒基金會捐贈公益事業超過了60億美元。
而洛克菲勒家族的捐贈也不僅僅是在美國本土,在世界各地同樣留下了洛克菲勒家族的慈善之舉。諸如我國北京的協和醫院、日本東京的聖盧克國際醫院……洛克菲勒家族基金會的支持毋庸置疑。
此外,如今的洛克菲勒家族不僅僅用自己的家族財富做慈善,更是用自己的號召力去號召更多的富人為慈善事業出一份力。
在一次採訪中,佩姬 杜拉尼也曾向大眾宣稱:洛克菲勒家族常年來致力於為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援手,也希望能夠對人類教育文化做出更多的貢獻。同時,慈善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而是社會性的,更多人應該加入慈善中來。
同時,佩姬 杜拉尼也表示了:家族的財產應該放到對社會產生更大影響的地方,不再是簡單的捐錢。
財富或許容易逝去,但這份「兼濟天下」的心卻一直留存世間。
小結
洛克菲勒家族能夠歷經百年,延續六代人,固然令人羨慕,而洛克菲勒家族的傳承更加為人所敬佩。代代相傳的財富與慈善教育讓這個下一代人敬畏財富、懷揣慈善之心,如此一來,孩子不會因為家族的財富而自視甚高、驕奢淫逸,才有了洛克菲勒家族如今的低調大氣。
這樣的一個家族無論是對於我國還是其他國家的富人都是有著一定的啟示的——為富而仁,重視後代教育。如此,才有良好的家風,縱觀歷史,哪一個百年家族不是靠著良好的家風傳承下來的呢?此外,普通家庭同樣是如此,家風亦能夠為後代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資料:《伊索寓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